近年來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變、藥物性肝損害及肝癌等肝病已越來越成為當今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F代醫(yī)學觀點認為,很多慢性肝病的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肝纖維化的發(fā)生。肝纖維化是大多數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是慢性肝病發(fā)展到肝硬化的必經階段,并與肝癌的發(fā)生有一定的關系。但肝纖維化在進入肝硬化之前尚有逆轉的可能。
迄今為止,國內外都在積極研發(fā)有效抗肝纖維化的藥物。中醫(yī)藥治療肝纖維化有著悠久的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藥具有抗肝纖維化的作用,趕黃草即是其中之一。
趕黃草,又名扯根菜,主要分布在云、貴、川交界的烏蒙山系地帶。趕黃草的治療作用,始載于明代《救荒本草》,在苗藥中有上千年的用藥史,是當地治療肝病的經驗方并由趕黃草為原料提取制成成藥——古藺肝蘇。
根據肝纖維化的病理分析,肝纖維化與中醫(yī)的“癥積”有一定的類同之處。同樣,中醫(yī)對癥積病機的認識是多方面的,但就其本質而言,則以血瘀痰結為主。肝硬化是由于氣虛血滯,以致瘀血滯流,著而不去,凝血與痰濕蘊結,阻滯血絡則成痞塊(肝脾腫大),進而凝縮堅硬,推之不移。
據《天寶本草》、《救荒本草》等記載,趕黃草具有通絡活血、祛瘀除濕、活血散瘀等作用?,F代藥理實驗證實,利用CCl4誘導小鼠急性肝損傷動物模型,觀察模型小鼠血清及肝組織勻漿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前列腺素(PGE2)及肝臟病理變化,結果表明,模型組肝組織明顯受損,丙氨酸氨基轉氨酶(ALT)與腫瘤壞死因子(TNFα)顯著增高。古藺肝蘇組肝組織受損較輕,ALT、TNFα水平明顯降低,前列腺素(PGE2)水平增高。提示趕黃草可以提高PGE2水平,抑制TNFα產生。而TNFα與肝纖維化的形成密切相關。
臨床應用還表明,以趕黃草精制而成的古藺肝蘇具有明顯的抗肝纖用。孫其山等研究人員采用隨機對照治療慢性肝炎193例,并分析了古藺肝蘇治療肝纖維化的療效,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透明質酸(HA)、Ⅲ型前膠原肽(PCⅢ)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古藺肝蘇能明顯降低血清HA水平,對逆轉肝纖維化進程有良好作用。成娟等研究人員將89例肝炎肝纖維化患者隨機分成3組,分別給予古藺肝蘇聯(lián)合復方丹參片、單用古藺肝蘇和單用復方丹參片治療,檢測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并做腹部B超等。結果顯示古藺肝蘇不但具有顯著的降酶退黃作用,還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若與丹參合用,療效更加顯著。張連春等研究人員采用隨機對照法觀察了古藺肝蘇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臟病理修復方面的作用。考察了兩組治療前后病理標本炎癥活動度(G)值的變化,試驗組治療前后相比有顯著性差異,提示古藺肝蘇有改善肝纖維化作用,可有效延緩慢性肝炎的肝硬化進程。
由四川古藺肝蘇藥業(yè)公司和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等組成的聯(lián)合課題組從趕黃草的水提物中分離提取純化,得到8個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減輕氧自由基對肝細胞破壞、保護肝細胞、改善微循環(huán)的作用。
趕黃草和古藺肝蘇的研究進展為中醫(yī)藥逆轉肝纖維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奠定了較為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6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