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山東聊城2006生物產業(yè)高峰論壇”在山東聊城召開,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魏江春院士在論壇上進行了“真菌資源與人類健康”的報告魏江春介紹說
如何進行藥用真菌資源的開發(fā),篩選出有效的藥物
首先是直接利用菌體的第一個層次的開發(fā)。他談到
第二個層次是利用真菌的有效成分進行的開發(fā)
例如俄羅斯的薔甘有明顯的抗癌活性,我國的靈芝也有抗癌活性,兩者組合后其抗癌活性成倍增強
第三個層次是通過組合生物技術的開發(fā)。這個層次的開發(fā)是指通過兩種不同生物之間代謝途徑的互相干擾
,從而出現(xiàn)新的產物。魏江春舉例說,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的生物,共生狀態(tài)下真菌的代謝途徑遭受藻的代謝途徑干擾,使真菌的代謝途徑部分改道,從而產生新的物質。這種物質是藻或真菌單獨生長所不能產生的,這是人類發(fā)現(xiàn)并獲得新的對健康有益的活性產物的途徑之一。但這個層次的開發(fā)比較復雜,需要進行深入地研究工作。第四個層次是利用基因重組技術的開發(fā)。魏江春說
,上述三個層次的開發(fā)主要限于物種資源水平。第四個層次的開發(fā)與上述三個層次不同,是屬于基因資源水平的開發(fā)。他簡單解釋說,在自然界,相當大量的真菌和其他生物處于共生狀態(tài)中,包括地衣型真菌。它們大多生長緩慢,難以人工培養(yǎng)和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生產。而采用基因重組技術
魏江春最后強調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76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移動式料筒混合工藝提高制劑生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