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65年將甲硝唑用于厭氧菌感染的治療以來,該藥在臨床上的應用頻率明顯增多,至今已成為控制感染的常用藥,為“老藥新用”的典型藥物之一。但應當看到,甲硝唑的應用有著明確的適應證、用藥劑量及副作用,必須對此有所了解和認識,才能做到合理用藥,安全有效。
適應證
甲硝唑抗厭氧菌感染有明確的適應證,包括:一是厭氧菌易感染的部位主要為口腔、鼻腔、胃腸、泌尿生殖道口等,這些部位厭氧菌數(shù)量多,易形成厭氧菌和需氧菌的混合感染,故這些部位的感染治療應使用甲硝唑與其他抗生素聯(lián)合用藥。二是上述部位感染引起菌血癥或直接擴散,厭氧菌也可進入肺臟、胸膜、顱內(nèi)、盆腔、骨等組織或器官,形成混合性感染,故在針對下呼吸道、胸膜及盆腔等感染性疾病進行治療時,也應配合應用甲硝唑。三是在特異性厭氧菌感染如破傷風、氣性壞疽、偽膜性腸炎等的治療中,甲硝唑可作為主要抗菌藥物。其中,破傷風、氣性壞疽以青霉素為首選,但必須聯(lián)用甲硝唑;而偽膜性腸炎應以甲硝唑為惟一抗菌藥物,配合使用腸道菌群調(diào)節(jié)藥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四是近年已證實,在針對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慢性胃炎及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中,甲硝唑與阿莫西林、雷尼替丁構成的三聯(lián)療法,可發(fā)揮根除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愈合的良好效果。五是無芽胞厭氧菌如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脆弱桿菌、梭狀桿菌等,可參與胃腸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的混合感染。故在治療需氧菌感染無效時,應考慮厭氧菌混合感染,同時給予甲硝唑。
給藥途徑與劑量
甲硝唑的給藥途徑包括口服、靜脈滴注和局部用藥三個方面。一般認為,口服給藥吸收完全,飲食可延遲吸收但不減少吸收,故飯前飯后均可用藥,以飯前服藥為佳。靜脈給藥適用于禁食或胃腸耐受差的患者。局部用藥有霜劑、栓劑和陰道凝膠,僅適用于陰道厭氧菌感染或陰道滴蟲病。具體的應用方法為:①針對厭氧菌感染,口服劑量為每次0.2克,每日3次;靜滴劑量為每次0.25克,每日兩次。②針對混合感染,通常是在先按需氧菌感染用藥的前提下,同時聯(lián)用甲硝唑,一般用量為每次0.2克,每日兩次口服;或每次0.25克,每日兩次靜脈滴注。
副作用
通常病人對甲硝唑的耐受性較好,最為常見的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有惡心、腹部不適、厭食、舌炎或金屬味等。一般反應輕,多數(shù)患者不會因此而停藥。嚴重的副作用為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有癲癇樣發(fā)作、周圍神經(jīng)病、共濟失調(diào)等。多系大劑量或長期用藥時發(fā)生,故應注意避免用藥量大、時間長。靜脈給藥時要注意防范淺靜脈炎,若有發(fā)熱、皮膚紅斑、瘙癢等血清樣病變時應立即停止輸給。另外,在應用甲硝唑前后,無論口服、靜脈或局部用藥,均應禁忌飲酒,防止引起雙硫化樣反應。妊娠及哺乳期婦女應禁用甲硝唑,以保障胎兒及嬰兒的安全。
你好,甲硝唑片用于預防和治療厭氧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消化道,腹腔及盆腔感染,皮膚軟組織,骨和骨關節(jié)等部位的感染以及脆弱擬桿菌引起的心內(nèi)膜炎,敗血癥及腦膜炎等,此外還廣泛應用于預防和治療口腔厭氧菌感染。藥物不要隨便用,建議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祝你健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85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卡麥角林的藥動學研究
下一篇: 雄烯二酮引起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