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開春打虎”,這是我國民族的進補習慣,冬天,氣候寒冷,五臟屬腎,寒邪易傷腎陽,要補腎,適于滋補,這方面藥膳較多,現(xiàn)介紹幾種燉品,供大家參考。
【龍馬童子雞】
原料:海馬20g,海龍20g,仔公雞1只,姜、蔥、鹽、胡椒粉、味精、料酒各適量。
制作:將海龍、海馬用白酒浸泡2小時,洗凈泥沙,備用;將雞宰殺后,去毛樁、內(nèi)臟及爪,洗凈,在沸水鍋內(nèi)氽去血水,剁成6cm見方的大塊;姜、蔥洗干凈,姜拍松,蔥切段;將雞、海馬、海龍、姜、蔥、料酒放入燉鍋內(nèi),加入清水適量;將燉鍋置武火上燒開,打去浮沫,再用文火燉熟,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功效:補腎壯陽。
【黨參紅棗燉排骨】
原料:黨參30g,紅棗8枚,排骨500g,姜、蔥、鹽、味精、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制作:將黨參洗凈,切3cm的節(jié);紅棗洗凈,去核;排骨洗干凈,剁成4cm長的段;將姜、蔥洗干凈,姜拍松,蔥切段,將排骨、黨參、紅棗、姜、蔥、料酒放人燉鍋內(nèi),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燒開,再用文火燉熟,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功效:補氣血,益健康。
【山藥燉豬肘子】
原料:山藥30g,黨參60g,紅棗8枚,肘子1個,姜、蔥、鹽、味精、胡椒粉、料酒各適量。
制作:山藥浸泡24小時,切成薄片;黨參用水浸泡24小時,去皮,切成4cm長的節(jié);紅棗洗凈,去核;豬肘子去毛樁,去骨,用沸水氽去血水,再剁成6cm見方的塊狀;姜拍松,蔥切段;將豬肘子、山藥、紅棗、姜、蔥、料酒放入燉鍋內(nèi),加入清水適量。將燉鍋置武火上燒開,再用文火燉熟,加入鹽、味精、胡椒粉即成。
功效:補脾胃,益氣血。
我建議你可以到超市或書店里看看《四季養(yǎng)生食譜1001例》。
在《四季養(yǎng)生食譜1001例》里,根據(jù)四季氣候變化和季節(jié)與人體臟腑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精心安排每個季節(jié)的養(yǎng)生菜、養(yǎng)生湯、養(yǎng)生粥,讓您在掌握烹飪手藝的過程中還能了解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能,使身體順應(yīng)春夏秋冬陰陽消長的規(guī)律,適應(yīng)寒熱溫涼的氣候變化,保持身體健康。
例如,春季喝百合粥。百合具有養(yǎng)陰、潤肺、養(yǎng)胃去燥火的功效,粳米性甘平。煮法是百合20g,粳米100g,冰糖少許。先煮百合,去渣取汁,然后加入粳米,煮熟后即可加入冰糖,稍后便可食用。夏季常喝綠豆藕粥。綠豆、藕均有清暑熱、增津液的功效。做法是先煮綠豆,待綠豆要開花時,將粳米100g放入,煮至半熟后將切成薄片的藕放入,文火稍煮至熟,冷卻后即食。秋季常喝玉米面紅薯粥。玉米面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yǎng)物質(zhì),紅薯有祛病延年功效。做法是將玉米面l00g先用涼水調(diào)成糊狀水燒開后放入,然后將切成碎塊的紅薯一并放入,輕輕攪動防止玉米面粘在鍋底。熬粥時要用文火,中間可點幾次冷水,玉米面紅薯粥以不稀不稠為好。冬季我常喝小米、大棗、紅小豆粥。小米性溫,大棗補氣養(yǎng)血。紅小豆含人體必需的糖。冬季補之,有益健康。做法是先將紅小豆洗凈,放入溫水中煮熟,然后放入小米、大棗。大棗以7—10枚為好,小米200g,紅小豆40g。水適量煮熟后放在電飯煲中,隨時可以食用。
四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大全
四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大全,食物對我們身體的影響是巨大的,這個影響有好也有壞,所以我們要注意飲食均衡,多吃有益的東西,養(yǎng)生食譜才能生活的更健康,下面分享四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大全。
四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大全1 春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
春季主風,風傷人,最易損人之肝,尤其易耗人肝陰,使人肝陰不足,肝陰不足則會出現(xiàn)頭暈、眼干、目澀、脅肋灼痛等癥狀,所以,春季最宜養(yǎng)肝息風。
阿膠海參湯
【配方】
阿膠80克,海參300克,薏米100克,山藥30克,棗干10克,姜少許,水淀粉適量。
【制作】
1、阿膠用溫水浸透發(fā)開,洗凈切塊;
2、海參浸透后擇洗干凈,切成3厘米長、1厘米寬的條;
3、山藥洗凈去皮,切片;
4、紅棗洗凈去核;
5、姜去皮切片;
6、鍋內(nèi)放適量清水,用旺火燒開,放入山藥、薏米、海參、阿膠、紅棗、姜片,改用中火煮2小時,下精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
養(yǎng)陰益腎,填精補血。
夏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
夏季分為初夏和長夏,氣候特點各不相同。初夏主火,火氣傷人,心臟首當其沖,心神易受困擾,容易出現(xiàn)心煩、失眠的情況,所以初夏要注意養(yǎng)心安神。
蓮子阿膠粥
【配方】
蓮子30克,阿膠10克,糯米100克。
【制作】
1、將蓮子放入碗中,用沸水浸泡片刻,去蓮心后備用;
2、將阿膠打成細粉,放入蓮子碗中,拌合均勻,隔水蒸熟,待用;
3、將糯米淘洗干凈,入鍋,加水后煮沸,調(diào)入蒸熟的蓮子阿膠,拌勻,按常法制成糯米粥,即可食用。
【功效】
益氣健脾,寧心安神。
秋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
秋天燥氣最強,燥氣通肺,肺為嬌臟,最怕燥,肺主氣,司呼吸,一旦被燥邪所傷人就容易出現(xiàn)氣逆、喘咳、口干鼻干等病癥,許多有咳喘病史的人也最容易在秋天加重病情,所以秋天要注意養(yǎng)肺生津。
阿膠蒸燕窩
【配方】
燕窩6克,阿膠6克,冰糖20克。
【制作】
1、將阿膠打 碎成小顆粒,燕窩用溫水發(fā)脹,夾去燕毛,冰糖打碎成屑;
2、將阿膠、燕窩、冰糖屑放入蒸杯內(nèi),加水250毫升,置蒸籠內(nèi),武火35分鐘即成。
【功效】
滋陰潤肺,補血止血。
冬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
冬季寒氣較重,人體易受寒邪入侵,再加上氣候多變,體虛之人便很容易患病,因此冬季要注意溫補,增強免疫力。
阿膠燉花膠
【配方】
花膠30克、阿膠10克、西洋參10克、雞蛋一個、冰糖適量。
【做法】
1、花膠溫水浸發(fā)2-3小時,切段,西洋參洗凈,阿膠打碎;
2、將花膠、西洋參、阿膠一起與冰糖放入燉盅內(nèi),加入冷開水350毫升(約1碗半量),加蓋隔水燉2小時,打入雞蛋(去殼后蛋清蛋黃一起下)片刻即可食用。
備注:此量為1-2人量,作為滋補品宜隔日飲1次,連飲數(shù)日。
【功效】
滋陰補腎、養(yǎng)血潤膚。
四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大全2 一、八款養(yǎng)生粥養(yǎng)肝健脾
1、豬肝粥--養(yǎng)肝健脾
做法:粳米250克,豬肝100克,姜絲8克、蔥花20克、食鹽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豬肝粥具有補血明目、養(yǎng)肝健脾的作用,適合氣血虛弱、面色萎黃、眼睛干澀、肝病等患者食用。
提示:有病而變色或有結(jié)節(jié)的豬肝忌食。
2、菠菜粥--養(yǎng)血止血
做法:菠菜500克,粳米200克,胡椒粉2克,食鹽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菠菜粥具有養(yǎng)血止血、斂陰潤燥、通利腸胃的作用,適合平時血虛腸枯而致大便秘結(jié),尤其是老年慢性便秘、習慣性便秘以及痔瘡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壓等患者食用。
提示:菠菜洗凈后,用沸水汆燙后再入粥,可去除部分草酸。
3、小米紅棗粥--養(yǎng)血安神
做法:小米150克,紅棗60克(去核),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小米紅棗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養(yǎng)血安神的作用,適合氣血不足、慢性消化不良、神經(jīng)衰弱、失眠健忘等患者食用。
提示:紅棗一定要去核方能入粥,否則食用會過于燥熱。
4、黑米黨參粥--補中益氣
做法:黨參、茯苓各15克,生姜片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黑米黨參粥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適合氣虛體弱、脾胃虛弱、全身倦怠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提示:濕熱、胃熱者不宜食用。
5、菊花粥--清熱解毒
做法:粳米150克,白菊15克,枸杞5克,冰糖適量,加水共煮成粥。
功效:菊花粥具有清熱解毒,養(yǎng)肝明目的作用,適合風熱感冒、頭暈?zāi)垦!⒛砍嗄[痛、肝經(jīng)風熱、皮膚瘡癰等患者食用。
提示:一般疏散風熱多用黃菊花,清肝平肝多用白菊花。
6、蘿卜粳米粥--開胃健脾
做法:白蘿卜250克,粳米100克,生姜絲8克,精鹽3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蘿卜粳米粥具有開胃健脾、消食利氣、寬中止渴的作用,適合因過多進食肥甘、厚味食物而消化力較弱、痰多的患者及小兒積食者食用。
提示:白蘿卜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泄瀉者慎食或少食。
7、芝麻粥--潤肺養(yǎng)肝
做法:粳米250克,芝麻(炒熟后研細)50克,冰糖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芝麻粥具有潤肺養(yǎng)肝、益精生發(fā)、潤腸通便的作用,適合肝腎不足、頭發(fā)早白、脫發(fā)、肺燥咳嗽及便秘等患者食用。
提示:芝麻粥很適合產(chǎn)婦食用,有催乳的作用。
8、茼蒿粥--消痰飲
做法:茼蒿500克,粳米200克,生姜5克,精鹽3克,胡椒粉1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茼蒿粥具有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飲的作用,適合肝氣不舒引起的疝氣疼痛以及小便不利、肺熱咳嗽、痰稠難咳等患者食用。
提示:茼蒿性微寒,可傷脾胃陽氣,因此不可過多食用;脾胃虛弱者不可長期食用。
喝粥健康養(yǎng)生,但是煮一碗養(yǎng)生粥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哦
二、推薦7款夏季養(yǎng)生湯
(1) 夏季養(yǎng)生湯——米湯
米湯中含有一定量的營養(yǎng)素,老年人如腹瀉脫水,頻頻飲用,對減輕癥狀、早日康復(fù)有一定的意義。
(2)夏季養(yǎng)生湯——蔬菜湯
各種新鮮蔬菜中含有大量堿性物質(zhì)并易溶于湯中,常喝菜湯(各種鮮菜交替食用),可使體內(nèi)血液呈正常堿性狀態(tài),維持酸堿平衡,防止血液酸化,而且可以增加維生素、礦物質(zhì)及纖維素的攝入,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3)夏季養(yǎng)生湯——西紅柿雞蛋湯
西紅柿酸甜可口,又富含多種維生素,既可生吃又能熟烹,既是水果又是佳蔬 雞蛋不僅含有較高的優(yōu)良蛋白質(zhì),而且消化吸收率高達95%以上,是補充蛋白質(zhì)的.佳品。兩者做湯,黃紅相間,既美觀又好喝,是最理想的補品。
(4)夏季養(yǎng)生湯——骨頭湯
人到中老年,機體各器官組織開始逐漸衰老,加之微循環(huán)障礙,易發(fā)生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又多數(shù)缺鈣,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zhì)疏松癥。骨頭湯中不僅含有豐富的鈣,同時還含有特殊營養(yǎng)成分和膠原蛋白,可以疏通微循環(huán)并補充鈣質(zhì)。
(5)夏季養(yǎng)生湯——魚湯
魚湯味道鮮美,促進食欲,含有較高的氨基酸與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健體補腦作用。同時還有防治老年人癡呆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6)夏季養(yǎng)生湯——冬瓜薏米仁湯
取薏米仁50克,冬瓜500克同煮飲湯,能清熱解暑、健脾利尿、祛火排毒,是消夏解暑的良好湯飲。
(7) 夏季養(yǎng)生湯——綠豆湯
綠豆味甘、性涼,入心、胃經(jīng),能清暑熱,利水濕,可治暑天發(fā)熱或自覺內(nèi)熱及傷于暑氣的各種病癥。夏天常喝綠豆湯,能清涼解暑。
三、4款健康食譜年助你秋季防病養(yǎng)生
1、苦瓜炒肉絲
藥膳配方:豬肉50克,苦瓜300克,調(diào)料適量。
制作方法:將豬肉切絲加黃酒、淀粉拌勻,入熱油鍋以旺火滑炒盛起;鍋內(nèi)留少許底油,投放切成條的苦瓜,加鹽并倒進肉絲翻炒;最后加白糖、味精稍炒即成。
用法:隨意食用。
食用功效:清熱消暑,開胃祛濕,益脾補腎。適用于熱病、赤眼、瘡腫、痢疾。
2、綠豆紅棗粥
藥膳配方:綠豆10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
制作方法:將綠豆、紅棗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煮至豆爛入紅糖即成。
用法:隨意食用。
食用功效:有清熱解暑,健脾護肝的功效。適用于中暑、貧血、疲勞綜合征、壞血病、消化性潰瘍、慢性肝炎、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等病癥。
3、香蕉綠豆粥
藥膳配方:綠豆60克、香蕉2根
制作方法:先將香蕉除柄蒂再清洗干凈,連香蕉皮切碎,故人家用果汁機中快速攪打,過濾取汁故人杯中備用。將綠豆淘凈后,故人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離火,待涼,取綠豆湯汁,調(diào)入香蕉汁中,拌勻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飲。
食用功效:有清熱除煩,利尿降壓的功效。適用于暑熱癥、厭食癥、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等病癥。
4、枸杞山藥湯
藥膳配方:淮山藥150克、枸杞25克、芡實50克、豬腰4只、生姜5片。
制作方法:將豬腰剖開,切去白膜,清水沖洗,除去尿味?;瓷剿帯?gòu)把、芡實洗凈與切好的豬腰一同放人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燙滾后,改慢火煲2小時,湯成即可。
用法:1日2次,早晚分服。
食用功效:補腎止帶。適用于帶下病,及帶下赤白,質(zhì)稍粘無臭,頭昏目眩,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略數(shù)等癥狀。
四、冬季5款養(yǎng)生湯保胃健康
黑豆鵪鶉湯
材料:鵪鶉1只,枸杞子8克,紅棗10克,黑豆30克。
做法:將各物洗凈后,將枸杞、紅棗、黑豆稍浸泡;鵪鶉去毛清洗干凈,切半;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清水1500毫升,隔水燉2小時,飲用時下鹽調(diào)味。
功效:鵪鶉富含蛋白質(zhì)、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yǎng)成分,可健腦益智、養(yǎng)神。枸杞子可補腎益精、養(yǎng)肝明目、抗疲勞,能增強體力和智力;黑豆能補脾潤肺、養(yǎng)陰生津、強化筋骨、滋陰補腎。此湯膳具有滋補固腎,益氣補血、養(yǎng)胃暖胃之功效,非常適合冬季養(yǎng)生飲用。
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白胡椒15克、豬肚1個,食鹽、料酒、味精各少許。
做法:取白胡椒略打碎。豬肚反復(fù)用鹽或生粉洗凈。把打碎的白胡椒放入豬肚內(nèi),再將首部、尾部用線扎緊,加入適量清水,煲兩個小時左右,慢火煲炆。湯稠肚爛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豬肚可切片狀,拌入生油和醬油供餐用。
功效:白胡椒煲豬肚氣味濃香,具有祛寒暖胃的功效,同時能輔助治療胃寒,心腹冷痛,吐清口水,或虛寒性的胃、十二指潰瘍等疾患。
紫蘇生姜紅棗湯
材料:鮮紫蘇葉10克,生姜3塊,紅棗15克。
做法:先將紅棗放在清水里洗凈,然后去掉棗核,再把姜切成片。將鮮紫蘇葉切成絲、姜片、紅棗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里用大火煮,鍋開以后改用文火燉30分鐘。然后將紫蘇葉、姜片撈出來,繼續(xù)用文火煮15分鐘。
功效:此湯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作用。
紅棗山藥豬肚湯
材料:紅棗100克、山藥200克、豬肚半個約250克、生姜片10克。
做法:將洗凈切好的大塊豬肚放入裝水的鍋內(nèi)大火煮1小時后加入山藥一起繼續(xù)煮30分鐘后,將紅棗及生姜片一并置入鍋內(nèi)煮15~20分鐘即可。
功效:山藥性味甘平,具有益氣健脾、止瀉等作用。紅棗健脾益胃、補益氣血和養(yǎng)血安神等功效。豬肚有補虛損、健脾胃的功效。
參芪猴頭菇燉雞
材料:猴頭菇100克,母雞1只(約750克),黃芪、黨參、大棗各10克,姜片、蔥、紹酒、清湯、淀粉各適量。
做法:將猴頭菇洗凈去蒂,發(fā)脹后擠干水,切片待用。將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文火慢燉。
功效:此湯水具有補氣、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
四季養(yǎng)生藥膳食譜大全3 中醫(yī)推薦補陰藥膳三款
陰虛證多見于熱病后期與多種慢性病,常見有肺、胃陰虛與肝、腎陰虛等證。肺胃陰虛較為輕淺,如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可波及肝腎,尤其損及腎陰。腎陰又是元陰之本,對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有滋養(yǎng),濡潤作用。當腎陰虛損到一定程度,又會陰損及陽。補陰藥膳多以甘涼滋養(yǎng)陰液藥物和滋補營養(yǎng)食物配伍。
凡以滋養(yǎng)陰液,并能改善或消除陰虛證為主要功效的藥膳,謂之補陰藥膳。
中醫(yī)補陰藥膳:天門冬膏
材料:鮮天門冬500克。
作用:滋陰潤燥,清金降火。
做法:天冬洗凈,去心皮,細搗,絞取汁澄清,以紗布濾去粗渣。將汁入砂鍋文火熬至成膏。每服1~2匙,空腹以溫黃酒調(diào)服。
適用于肺燥、肺痿咳嗽,皮膚干燥皺裂。
中醫(yī)補陰藥膳:百合龍眼粥
材料:百合15克,龍眼15克,小米150克,紅糖適量。
作用:百合味甘,微苦性中,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內(nèi)含秋水仙堿,有增加肺灌流量,抗組織胺性哮喘,止咳作用。龍眼味甘性溫,有養(yǎng)心,補脾,安神,補氣作用。小米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滋陰退熱。
做法:百合,龍眼洗凈,放入鍋內(nèi)先煮,后放小米,煮熟即成。
本膳適用于咳喘,痰血,虛煩,多夢易醒,醒后難以入眠,心慌,健忘,神疲體倦,飲食無味,消化不良以及貧血者佐餐。
中醫(yī)補陰藥膳:百冬灌藕
材料:生百合60克,山藥100克,天門冬60克,大棗50克,牛乳100克,蜂蜜200克,白茯苓60克,鮮藕5大挺。
作用:百合潤肺止咳,含蛋白質(zhì)、植物油及微量秋水仙堿和多種生物堿,有增加肺灌流量、抗組織胺性哮喘與止咳作用;天門冬滋陰清熱,清肺潤燥,含天冬酰胺、p-谷甾醇、皂甙等,有鎮(zhèn)咳祛痰作用;山藥健脾益氣,補肺、固腎、益精,含有皂甙、膽堿、淀粉、黏液質(zhì)、糖蛋白、氨基酸、維生素E,有抗衰老、降血糖、強壯作用;茯苓健脾化痰;藕、蜂蜜滋養(yǎng)肺腎,止咳平喘。諸藥食相配,有滋腎潤肺之功效。
做法:將百合、山藥、天冬研爛,加蜂蜜再研磨極細,大棗煮熟去核做成棗泥,入茯苓粉,調(diào)入牛奶,令稀稠適中,灌入藕孔中令孔皆滿,上屜蒸熟即成。
適于咳嗽、哮喘、支氣管炎、肺炎、肺結(jié)核者佐餐。
滋陰的食物
1、鴨
生姜鴨肉湯就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滋陰清補食物哦,女人想要滋陰養(yǎng)生,不妨經(jīng)常喝生姜鴨肉湯吧。
大火煮沸后,改為小火慢燉,放一點枸杞和紅棗,對于女人而言,這簡直就是食物里的精華啊。女人患有陰虛或患有更年期綜合癥的話,這款老湯就非常適合飲食了,可有效改善女人心煩意亂、失眠多夢、虛汗乏力等不良癥狀。
2、桑葚
其實桑葚不僅適合女人來養(yǎng)生,同樣適合男性朋友們來進食,因為桑葚的營養(yǎng)價值實在是太高了,所以適合進食的人群相對來說要廣泛一些。女人貧血的話,可經(jīng)常食用桑葚,能有效改善貧血的功效。
桑葚的味道也是十分可口的,很多人愛吃,唯一的缺點是,生長量實在是太少了,很少地方有新鮮的桑葚可以買得到。家中有老人的話,也可多買一點,老人家常吃桑葚,可改善高血壓等疾病。
3、甲魚
甲魚適合女性朋友們食用,這還真的是很少人知道哦,其實自古以來,甲魚就被大家當做是滋陰涼血的最佳食物之一。甲魚燉湯是非常不錯的,可幫助女性朋友們有效的改善四肢乏力、多汗陰虛等不良癥狀。
大寒養(yǎng)生食補 大寒藥膳滋補食譜7款
大寒養(yǎng)生食補——黃精黑豆燉雞
黃精15g、黑豆50g、枸杞5g、光雞半只、生姜、料酒適量(3——4人量)。光雞洗凈、斬件、飛水;黑豆洗凈、浸泡;黃精、枸杞?jīng)_洗。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加水九分滿,武火煮15分鐘后改文火燉煮45分鐘,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
大寒養(yǎng)生食補——秘制豉油浸靚雞
整雞入鍋用慢火煮開,每隔幾分鐘就把雞翻轉(zhuǎn)一次,讓雞身各個部位都著色入味。大約煮20分鐘左右,雞身全部變成深咖啡色,豉油雞就已香溢四壁了,令人垂涎三尺,躍躍欲試。
大寒養(yǎng)生食補——芪杞燉子雞
童子雞1只(約500克)、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術(shù)10克,調(diào)料適量。將童子雞洗凈,切為小塊,加入諸補益中藥和蔥姜蒜鹽酒等調(diào)料,用文火慢燉1小時,食肉喝湯。有補中益氣、滋陰助陽、增強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易患風寒感冒者。
大寒養(yǎng)生食補——土窯雞
將優(yōu)選的三黃雞配以秘制調(diào)料和多種中藥材,并以錫紙包裹扎實。采用龍眼木、荔枝木等果木在黃泥密封的土窯燒制,窯內(nèi)溫度高約800℃左右,基本上半小時便可將整只雞焗熟焗透。瞬時高溫加熱最大限度保留了雞的營養(yǎng)價值,很好地鎖住了肉香和肉汁。
大寒養(yǎng)生食補——棗茸枸杞蒸鹿肉
梅花鹿肉需要提前5——6小時預(yù)處理,用雜菜(紅蘿卜、西芹、洋蔥等)榨汁,分三次給梅花鹿肉吸飽水分,并不時配合按摩。
棗茸枸杞蒸鹿肉是一款非常適合女士的菜式,甜甜的棗茸和枸杞放在鹿肉上蒸,籠底墊荷葉和淮山片,一素一肉夾著吃,清香無比。
大寒養(yǎng)生食補——鳳凰花膠羹
雞半只、花膠50克、人參和黃芪各20克、大棗6枚、生姜數(shù)片,水適量(四人量)。新鮮光雞去毛和內(nèi)臟,斬件,用武火煲或者燉至沸騰后改用文火再加熱兩小時,適當調(diào)味即得。
大寒養(yǎng)生食補——當歸紅棗羊肉湯
在持續(xù)降溫的寒冷冬季里,居住在韶關(guān)、河源、梅州等粵東北地區(qū)的客家人,常常食用一些溫補的食物用來增加人體的熱量,其中,當歸紅棗羊肉湯是粵東北地區(qū)的客家人最常飲用的一款滋補湯。在寒冬季節(jié)里喝上一碗當歸紅棗羊肉湯,具有溫中補虛、驅(qū)寒暖胃、健脾益氣、養(yǎng)血補血的食療功效。這款滋補湯是當?shù)乜图遗俗钕矏鄣亩攫B(yǎng)生湯,尤其適合體質(zhì)虛弱、胃寒腎虛和消化不良的患者以及產(chǎn)后血虛的產(chǎn)婦飲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93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不妨試試素食冬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