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又稱為夏草冬蟲,簡稱蟲草。全世界目前已報道發(fā)現由蟲草屬真菌Cordyceps寄生于昆蟲、蜘蛛和其他生物長出子實體的蟲草種類達400多種;我國已記錄68種。在國內外一些人和學者的概念中,把凡是由蟲草屬真菌寄生并能產生子實體的菌物結合體都通稱為冬蟲夏草。然而,中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學和我國絕大部分學者和人們及本文所指的冬蟲夏草,是特指僅分布于我國青藏高原及邊緣地區(qū)高寒草甸中的中華蟲草菌Cordyceps sienesis(Berkeley)Saccardo(1878)寄生于昆蟲綱、鱗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屬Hepialus幼蟲感病后形成的蟲、菌結合體;;而其他類群僅稱為蟲草,不是正宗的冬蟲夏草。一、冬蟲夏草和寄主昆蟲的藥用歷史及發(fā)展現狀 藥用冬蟲夏草,最早的文字見于清朝汪昂的《本草備要》(1694)所載:"冬蟲夏草,甘平,保肺益腎,止血化痰,止勞咳。四川嘉定府所產者佳。冬在土中,形如老蠶,有毛能動,至夏則毛出土上,連身俱化為草。若不取,至冬復化為蟲。后來,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1756)一書中記載:"夏草冬蟲,功與人參同,能治諸虛百損",該書還對冬蟲夏草的產地、食用方法和用量有詳細的記述。1757年吳儀洛所著的《本草從新》一書也指出:“冬蟲夏草保肺益腎、止血化痰。”其后《黔囊》、《文房肆考》、《四川通志》、《本草圖說》等數百部古藥書中都記載了冬蟲夏草。我國把冬蟲夏草作為藥材出口到國外的歷史比文字記載的更悠久。從明代中葉1400一1465年間就從浙江傳到日本,并在貴族中廣泛食用。1723年由歐洲的傳教士尚加特利茨庫把從中國西北采到的冬蟲夏草帶到法國,由Reaumur在法國科學院的學士大會作了介紹,并登在會議紀要上;1943年,Berkeley鑒定了中國的冬蟲夏草,正式定名為:中國蟲草Sphaeri sienesis;1878年由Saccardo歸為蟲草屬Cordyceps,冬蟲夏草的研究在國外引起重視,中國蟲草也開始馳名于世。冬蟲夏草由于僅分布于中國,又是數百年來我國和亞洲人民視為與天然人參、鹿茸相媲美的名貴滋補中藥材,享有極高的聲譽。它藥性作用溫和,比其他種類的滋補品更具有廣泛的藥用和食用性,長期以來是我國既可藥用又可食用的高級滋補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對老、少、病、弱、虛者皆宜服用,無任何副作用。古代70多部中藥學文獻把冬蟲夏草的功用歸納為:"能陰陽并補,治勞嗽膈癥,諸虛百損;功與人參、鹿茸同,但藥性溫和,老少病虛者皆宜食用……。"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有200多部藥書詳細記載了冬蟲夏草的藥效與用途,歷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記載其功用為:"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用于久咳虛喘,勞嗽咯血,陽痿遺精,腰膝酸痛。"隨著國內外醫(yī)學的發(fā)展和中藥學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來發(fā)現冬蟲夏草的功用效果越來越廣泛。經研究證明,它是具有鎮(zhèn)靜,止血,抗驚厥,降壓,改善心肌缺血,抗血小板凝結,抗衰老,調節(jié)人體免疫和具有抗肺癌、淋巴癌和肝癌功能的藥物。目前越來越引起國內外藥學界和生物學界研究者的重視,有關研究報道大量增加。最早科學地描述和發(fā)表我國青藏高原有蝠蛾屬昆蟲分布是英國的Poujade1886年在四川省的寶興縣雪山上發(fā)現一種蝠蛾,被他定名為德氏蝠蛾Hepialus davidi;后來Alphe raky、Staudinger等學者分別于1889和1895年在西藏發(fā)現了暗色蝠蛾H.nebulosus(同種異名:泥色蝠蛾H.luteus)、異色蝠蛾H.varians兩個種類。1909年Oberthur在法國的Armorica半島上整理由中國西藏、四川帶去的藥材和植物標本中,發(fā)現一頭蝠蛾成蟲,并以該半島名稱定名為H.armoricanus,但在發(fā)表新種時說明,該種蝠蛾產地可能是中國川藏高原,因在半島一直未再發(fā)現有該種蝠蛾分布;后來一直到1959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四川康定等地采到大量的蝠蛾成蟲和幼蟲,經朱弘復鑒定,與在法國Armorica半島發(fā)現的蝠蛾是同一種,從而定名為蟲草蝙蝠蛾,并確定為中國特產的冬蟲夏草菌的寄主昆蟲之一。到目前為止,在青藏高原及邊緣地區(qū)已發(fā)現中國特有的冬蟲夏草菌寄主昆蟲37種。二、冬蟲夏草與蝠蛾昆蟲人工培育和產業(yè)化現狀(一)有性型冬蟲夏草人工培育現狀冬蟲夏草人工培育在近20年來全國先后有60多個科研單位和數千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實驗和探索;云南、四川等地已在高海拔地區(qū)取得了小面積培育有性型成功的經驗,但由于周期長,高海拔地區(qū)無推廣對象、投資大、效益不如自然采集的高等多種因素,一直未能大面積推廣。在云南、四川、浙江、甘肅、青海、北京、福建、廣東、貴州、廣西等省(市、區(qū))中低海拔地區(qū),開展人工培育有性型冬蟲夏草研究也有多年,雖然在某一些環(huán)節(jié)上已有多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績或成果,如云南和四川等省已在昆明、成都和重慶的室內人工批量、重復繁殖成功蝠蛾昆蟲;浙江等地在室內零星繁殖成功蝠蛾昆蟲;但由于沒有解決蟲與菌接種和批量、重復長出子座體的難關,不能稱為培育成功。離小面積、小批量、多次重復在低海拔人工培育出有性型冬蟲夏草的目標都還十分遙遠;雖然數家已聲稱在中、低海拔批量培育成功有性型冬蟲夏草,事實上科學的可信度極低。因為:(1)目前還無一家能長期又穩(wěn)定地分離培養(yǎng)到正宗的冬蟲夏草真菌(即反復在培養(yǎng)基上批量長出子座)。青誨、云南、四川、北京等地在培養(yǎng)基上都培養(yǎng)出過子座,但其子囊孢子稀少或無子囊孢子,而且生長都不穩(wěn)定,不能說明已掌握了有性型人工在中低海拔的培育技術。(2)冬蟲夏草菌無性型人工培養(yǎng)技術比較容易掌握,在室內接種到蝠蛾幼蟲上也能感染成為僵蟲期,但確罕見有完成有性型,長出子座體和子囊孢子。(3)目前子座的形成除了海拔、氣候、土壤、氣壓等多種環(huán)境因素外,其菌之間是否多菌復合感染?如果是復合感染,又是哪一些菌在起關鍵作用?在什么時期與冬蟲夏草菌起作用?等等問題尚不清楚。因此,要在中低海拔地區(qū)人工批量和重復培育出有性型的冬蟲夏草,還需做大量的研究和實驗工作。就是在高海拔地區(qū)進行大面積人工培育冬蟲夏草,也還需開展許多技術性的實驗工作。冬蟲夏草的藥用價值 健康生活 冬蟲夏草是蟲和草結合在一起長的一種奇特的東西,冬天是蟲子,夏天從蟲子里長出草來。蟲是蟲草蝙蝠蛾的幼蟲,草是一種蟲草真菌。怎么長出來的呢?夏季,蟲子將卵產于草叢的花葉上,隨葉片落到地面。經過一個月左右孵化變成幼蟲,便鉆入潮濕松軟的土層。土層里有一種蟲草真菌的子囊孢子,它只侵襲那些肥壯、發(fā)育良好的幼蟲。幼蟲受到孢子侵襲后鉆向地面淺層,孢子在幼蟲體內生長,幼蟲的內臟就慢慢消失了,體內變成充滿菌絲的一個軀殼,埋藏在土層里。經過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來臨,菌絲開始生長,到夏天時長出地面,長成一根小草,這樣,幼蟲的軀殼與小草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冬蟲夏草”。性味歸經:味甘、性溫。歸腎、肺經。功能主治:具有養(yǎng)肺陰,補腎陽的功效,為平補陰陽之品,用于肺癆咳血,陽痿遺精等癥。如東寶肝泰、百苓膠囊、金水寶。此外,病后體虛不復,自汗畏寒等,可以用冬蟲夏草同鴨、雞、豬肉等燉服,有補虛扶弱之效?,F代研究表明,蟲草有平喘作用。本品多入丸散劑,每次用量5克--10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97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山楂的藥用價值
下一篇: 雪蓮的藥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