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是我國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一位著名醫(yī)學家,于208年被曹操所殺害。當時,戰(zhàn)火連年,瘟疫流行,人民生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華佗見狀,決然拒官辭職,選擇以醫(yī)濟世的道路。他刻苦鉆研,學識淵博,精通內、外、婦科與兒科等多種醫(yī)術,尤其擅長于麻醉,在醫(yī)療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史傳他年逾百歲猶有壯容,身體非常健康。這與他創(chuàng)制的五禽戲有直接關系。
喜歡運動。華佗十分重視體育運動與勞動鍛煉。他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削。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耙饧慈藗冃枰洺⒓芋w育運動(或勞動),但應避免過于勞累。經?;顒?,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環(huán)暢通無阻,從而生不了病。這就像門樞軸,時常使用轉動,就不會僵澀失靈。
模仿五禽。華佗在70歲時仍身心健康。他經常去深山大川、原野森林采藥。在此同時他對山中的熊、虎、鳥、鹿、猿、猴的動作發(fā)生了興趣。很注意觀察熊撲、虎躍、烏翔、鹿奔、猿攀等動作,并依據熊沉、虎剛健、烏活躍、鹿溫順、猿軒靈的特性,在前人醫(yī)療體育“引導術”的基礎上,編創(chuàng)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五禽戲”。他一面熱心地為人們采藥治病,一面耐心地向人們傳授。他認為這種運動能“暢其積郁.舒其筋骨,活其血脈,化其乖暴,緩其急躁?!狈e極鍛煉,可“防病于未然”。
由于華佗堅持練習“五禽戲”,臉似古銅,黑發(fā)滿頭,牙齒堅固,步履穩(wěn)健,身體十分健康。在他所近百歲時,仍面若童顏,精神矍鑠,動作靈巧,步履矯健。他的弟子吳普、樊阿等人依法鍛煉,也活到了90多歲,仍耳聰目明。因此,華佗的長壽,完全得力于“五禽戲”的鍛煉。
“五禽戲”是我國漢代名醫(yī)華佗通過模仿虎,鹿,熊,猿,鳥(鶴)五種禽獸的活動形態(tài)創(chuàng)編的一種健身養(yǎng)生術.故又稱華佗五禽戲.五禽戲能治病養(yǎng)生,強壯身體.練習時,可以單練一禽之戲,也可選練一兩個動作.單練一兩個動作時,應增加鍛煉的次數.
故選:D.
五禽戲是由東漢著名神醫(yī)華佗首創(chuàng)的,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五禽戲是華佗模仿自然界中虎、鹿、熊、猿、鳥(特指仙鶴)五種動物象形動作而編,又稱五禽健身操、百步汗戲、五禽養(yǎng)生操。華佗日:“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鳥。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欲食。”因年代久遠,原創(chuàng)失傳,后人依據長沙馬王堆出土五禽圖譜和民間相傳,形成不少流派,各有千秋,但萬變不離其宗。練習五禽戲,可以活動筋骨,疏通經絡,氣血循環(huán),防病祛病,強身健體。從古到今,五禽戲被無數疾病患者作為康復治療的輔助手段而廣為傳播。
五禽戲屬中小強度有氧運動,簡單易學,老少皆宜,不受場地限制,兩平方米足矣。習練前需簡單熱身活動,習練時動作速度、步型大小、高低幅度、習練時間因人而異,動作一般重復做兩遍,中間休息2~3分鐘,總計約30分鐘。做一遍可感前額微微發(fā)汗,做兩遍可感前額冒汗。習練時以身體發(fā)熱出汗為佳,練后需補充水分。學習五禽戲時,一定要把握形、神、意、氣四點,并貫穿在五禽戲象形動作中,用一顆平常心態(tài),體現美感,悟其精髓,力求達到虎、鹿、熊、猿、鳥動物之形神兼?zhèn)?,意氣相隨,內外合一,陰陽平衡,五臟和諧,以求有病祛病、無病健身之功效。
為了追求健康,歡迎大家都來練習五禽戲,它會使您的體魄如虎背熊腰,四肢如猿活潑靈活,腳步如鹿輕盈矯健,福壽如松鶴千年。最后,送您一首《五禽健身歌》:“五官屬五行,五臟練五禽。鼻屬金,通肺練鶴形;目屬木,通肝練鹿形;耳屬水,通腎練虎形;舌屬火,通心練猿形;口屬土,通脾練熊形。”
五禽戲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五禽戲英文名稱:wuqinxi;five mimic-animal exercise定義:模仿虎、鹿、熊、猿、鳥(鶴)五種動物動作,以保健強身的導引方法。應用學科:中醫(yī)藥學(一級學科);推拿學、養(yǎng)生學、康復學(二級學科)
五禽戲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健身方法,由五種模仿動物的動作組成。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據說由東漢醫(yī)學家華佗創(chuàng)制。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歷代養(yǎng)生家稱贊,據傳華佗的徒弟吳普因長年習練此法而達到百歲高齡。1982年6月28日,中國衛(wèi)生部、教育部和當時的國家體委發(fā)出通知,把五禽戲等中國傳統(tǒng)健身法作為在醫(y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保健體育課”的內容之一。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把重新編排后的五禽戲等健身法作為“健身氣功”的內容向全國推廣。
中華五禽操的創(chuàng)編原則①編創(chuàng)融合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②表演蘊含詩熏樂染的情景;③動作節(jié)奏追求故事元素和情節(jié);④動作套路依據年齡段不斷完善。
《中華五禽操》是江蘇師范大學受教育部委托,依據東漢名醫(yī)華佗的五禽戲,融合徐州悠久的漢文化而編創(chuàng)出的一套配樂徒手象形操。
《中華五禽操》配樂詩誦,文熏樂染,在極具詩意的情景中舞出中華文化。它的每一套動作都在情景音樂伴奏下配以詩詞吟誦而進行,每一個動作都被賦予一定的故事元素,每一節(jié)均有匹配的故事情節(jié)。
此外,《中華五禽操》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還充分考慮各年齡段學生身體發(fā)育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遵循從幼兒操到高中操“現其形-顯其神-形神兼?zhèn)洹钡囊?guī)律,不斷豐富完善套路和動作。
五禽戲又稱“五禽操”、“五禽氣功”、“百步汗戲”等.據說由東漢醫(yī)學家華佗創(chuàng)制.禽戲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健身方法之一。
“五禽戲”是我國漢代名醫(yī)華佗通過模仿虎,鹿,熊,猿,鳥(鶴)五種禽獸的活動形態(tài)創(chuàng)編的一種健身養(yǎng)生術.故又稱華佗五禽戲.五禽戲能治病養(yǎng)生,強壯身體.練習時,可以單練一禽之戲,也可選練一兩個動作.單練一兩個動作時,應增加鍛煉的次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79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紅軍村老人延年益壽有道—壽從筆端來
下一篇: 鄧小平的保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