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祛風(fēng)湯:歸尾9克,赤芍9克,桃仁9克,紅花9克,荊芥9克,蟬衣6克,馬勃9克,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活血化瘀、和營消風(fēng)的功效,主治皮膚瘙癢癥、慢性蕁麻疹。
三石水:爐甘石90克,滑石90克,赤石脂90克,冰片9克,甘油150毫升。上藥研末,加入蒸餾水1000毫升,最后加入甘油,配制成藥水。用時搖勻,用毛刷涂于皮損部位。具有收濕止癢的功效,主治皮膚瘙癢癥。
烏蛇驅(qū)風(fēng)湯:烏蛇10克,蟬衣6克,荊芥10克,防風(fēng)10克,羌活10克,白芷8克,黃連5克,黃芩10克,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搜風(fēng)清熱、解毒止癢的功效,主治皮膚瘙癢癥。
止癢熄風(fēng)方:生地黃30克,元參9克,當(dāng)歸9克,丹參9克,馬勃9克,煅龍骨、牡丹各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具有養(yǎng)血潤燥、熄風(fēng)止癢的功效,主治皮膚瘙癢癥、陰囊瘙癢、女陰瘙癢癥等。
祛風(fēng)止癢湯:蟬衣15克,徐長卿15克,生地黃15克,紅棗10枚,水煎服。具有養(yǎng)血潤燥的功效,主治老年性皮膚瘙癢癥。
潤膚止癢液:生甘草30克,蛇床子30克。水煎兩次和勻,去渣濃縮成200毫升,裝瓶備用。涂局部,每日2~3次。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老年皮膚瘙癢癥。
百部洗方:百部120克,苦參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狼毒75克。共研細(xì)末,裝紗布袋內(nèi),加適量水煮沸30分鐘,溫度適宜時浸浴。具有疏風(fēng)止癢,祛濕殺蟲的功效,治皮膚瘙癢癥、神經(jīng)性皮炎、陰囊濕疹、蕁麻疹等。
養(yǎng)血熄風(fēng)方:黃芪15克,當(dāng)歸9克,白芍9克,川芎6克,紅花9克,元參9克,主治老年性皮膚瘙癢癥。(宋麗華)
1 白礬燥濕止癢白礬為硫酸鹽類礦物明礬石加工提煉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鋁鉀,將采得的明礬石用水溶解,濾過,濾液加熱濃縮,放冷藕所得結(jié)晶即為白礬。
性味歸經(jīng):酸,澀,寒,歸脾,肺,肝,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nèi)服止血,止瀉,祛除風(fēng)痰。外治用于濕疹,疥癬,脫肛,痔瘡,聤耳流膿,內(nèi)服用于久瀉不止,便血,崩漏,癲痛發(fā)狂。
2 蛇床子殺蟲止癢蛇床子為傘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夏,秋二季果實(shí)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jīng):辛,苦,溫。有小毒,歸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燥濕祛風(fēng),殺蟲止癢,溫腎壯陽,用于陰癢帶下,濕疹瘙癢,濕痹腰痛,腎虛陽痿,宮冷不孕。
3 土荊皮療癬止癢土荊皮為松科植物金錢松燥根皮或近根樹皮,于立夏前后剝?nèi)?,除去雜質(zhì),曬干,生用。又名土槿皮。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有毒,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殺蟲,療癬,止癢,用于疥癬瘙癢。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酒或醋浸涂擦,或研末調(diào)涂患處。
4 硫黃解毒止癢硫黃為天然硫黃礦或含硫黃礦物的提煉加工品,以塊整齊,色黃,有光澤,質(zhì)松脆,無雜質(zhì)者為佳,生硫黃只作外用,制硫黃可供內(nèi)服,內(nèi)服需與豆腐同煮,至豆腐呈黑綠色時,取出漂凈,陰干,用時碾細(xì)。
性味歸經(jīng):味酸,性溫,有毒,歸腎,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解毒殺蟲止癢,治皮膚濕爛,疥癬癢痛難忍,配伍輕粉,斑蝥,冰片,碾細(xì)調(diào)勻,香油調(diào)敷患處。以殺蟲燥濕止癢;陰蝕瘙癢,配伍蛇床子,白礬同用。
下面是治療皮膚病的偏方大全,大家一起來了解下。
1、皮膚瘙癢
鮮韭菜與淘米水是治療皮膚瘙癢的良方。
鮮韭菜與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兩小時再一起燒開,去韭菜用水洗癢處或洗澡,一次見效,洗后勿用清水過身,一日一次,連洗3天可愈。
韭菜
2、牛皮癬、頭癬、頑癬
豬膽一個,刺破,將膽汁放在小碗內(nèi),加入明礬(如黃豆大),待溶化后用膽汁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此方治療多年皮癬、頑癬效果神奇。
3、各種皮炎
雞蛋對治療皮炎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嚴(yán)重的皮炎可以使用帕芙歐皮癬康寧。
生雞蛋一只,將整蛋放陳醋內(nèi)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涂患處,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4、疥瘡、惡瘡、無名瘡
白雞毛一把燒成灰,用芝麻油調(diào)成糊狀,每日涂患外2--3次,連用5--7天,效果極佳。
5、濕疹
樟腦丸一個,放半斤陳醋內(nèi)浸3天后,用醋搽患處,一日3次,至治愈。使用善鑫堂萬應(yīng)蟲草膏對各種濕疹有顯著效果。
6、蛇膽瘡
可以用旱煙油治療蛇膽瘡,效果不錯。
用旱煙油一小團(tuán)(或抽過的香煙過濾嘴3個),用適量水調(diào)勻,涂患處,每日3次,連用3~5天痊愈。
7、汗斑癬
獨(dú)頭蒜(或小蒜頭)搗爛,用紗布包好,蘸陳醋擦患處(擦至局部發(fā)熱伴輕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8、白癜風(fēng)
取露水(最好用韭菜葉上露水)一斤,加入蛇殼*5克,裝入瓶內(nèi),埋地下過半月后取出,用水涂患處,一日三次,連用1--2月。同時可用馬齒莧*30--60克,煎湯一碗內(nèi)服,一日二次。
9、風(fēng)疹塊、痱子
鮮韭菜汁加適量明礬,每天涂患處,并擦至皮膚發(fā)紅、發(fā)熱,一日三次,2--3天即愈。
10、腳氣、手氣
陳醋一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明礬1錢,泡3天后用醋浸手、腳,一次5分鐘,浸后可以洗去,一日一次,連用10天,配合一些益膚膏不會再發(fā)。
12、手、足多汗:明礬*5錢,熱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腳,一次10分鐘,浸后站其自然晾干,一日一次,5天后手腳汗正常。
11、手足開裂(皸裂、粗糙)
生羊油或豬油一兩,加蜂蜜或白糖3錢,搗勻搽手腳,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幾天以后不復(fù)發(fā)。
12、凍瘡未破
尖頭辣椒10個,生姜半兩,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內(nèi)浸3天后,在凍瘡初起,皮膚紅腫發(fā)癢時搽患處,一日5次,有特效。連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不再復(fù)發(fā)。
13、凍瘡已破
陳舊棉花(越陳舊越好),燒成灰,用麻油調(diào)勻搽患處,一日三次,搽好為止,不發(fā)。
16、鵝掌風(fēng)、灰指甲:陳醋1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香煙絲(十支),泡二日后用醋浸手,一次10分鐘,一日二次,浸后可用清水洗凈,連用10日有特效。(此方最好在大伏天使用)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花椒水花椒有殺菌,消毒,止痛,止癢,消腫等作用,對多種細(xì)菌,特別是皮膚表面的細(xì)菌有很好的抑制功效,用花椒煮水有很好的止癢效果。
具體方法:
把一部分顆?;ń贩湃胨兄蠓校缓罄鋮s到適當(dāng)?shù)臏囟?,將花椒水用布浸溼涂在皮膚瘙癢處。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老生姜生姜所含的揮發(fā)油中的龍腦、樟烯等物質(zhì)有類似樟腦、冰的止癢作用。故用生姜擦皮膚能止癢,治療皮膚搔癢癥。
具體方法:
新鮮老生姜1塊搗爛如泥,以紗布包裹,涂擦患處。每次10—20分鐘,每日l—2次,療效顯著。
功效:此法既能止癢,又能滋潤皮膚。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鹽水或醋食鹽水中含有氯化鈉,它有消炎的作用;白醋也有很好的殺菌效果。所以,皮膚瘙癢時可以用來止癢。
具體方法:
每晚睡前,用面盆盛半盆清水,放適量食鹽或米醋,加熱至鹽溶解,用毛巾蘸水搽洗患處,一般3—5次可見效。如有反復(fù),可繼續(xù)搽洗。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韭菜淘米水止癢鮮韭菜與淘米水是治療皮膚瘙癢的良方。
具體方法:
鮮韭菜與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兩小時再一起燒開,去韭菜用水洗癢處或洗澡,一次見效,洗后勿用清水過身,一日一次,連洗3天可愈。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豬膽
豬膽中的膽汁對于牛皮癬、頭癬、頑癬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方法:
豬膽一個,刺破,將膽汁放在小碗內(nèi),加入明礬(如黃豆大),待溶化后用膽汁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此方治療多年皮癬、頑癬效果神奇。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醋雞蛋雞蛋對治療皮炎有著非常好的療效。
具體方法:
生雞蛋一只,將整蛋放陳醋內(nèi)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涂患處,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白雞毛白雞毛加芝麻油對疥瘡、惡瘡、無名瘡引起的皮膚瘙癢有很好的效果。
具體方法:
白雞毛一把燒成灰,用芝麻油調(diào)成糊狀,每日涂患外2--3次,連用5--7天,效果極佳。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樟腦丸樟腦丸加陳醋對治療溼疹引起的皮膚瘙癢有很好的效果。
具體方法:
樟腦丸一個,放半斤陳醋內(nèi)浸3天后,用醋搽患處,一日3次,至治愈。使用善鑫堂萬應(yīng)蟲草膏對各種溼疹有顯著效果。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旱菸油
旱菸油對蛇膽瘡引起的皮膚瘙癢,效果不錯。
具體方法:
用旱菸油一小團(tuán)(或抽過的香菸過濾嘴3個),用適量水調(diào)勻,涂患處,每日3次,連用3~5天痊愈。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獨(dú)頭蒜獨(dú)頭蒜對由于汗斑癬引起的皮膚瘙癢效果很好。
具體方法:
獨(dú)頭蒜(或小蒜頭)搗爛,用紗布包好,蘸陳醋擦患處(擦至局部發(fā)熱伴輕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孕婦皮膚瘙癢有何偏方:泥鰍煲紅棗食材:泥鰍、紅棗。
做法:
取適量的泥鰍、紅棗、食鹽放入鍋中。放到爐火上燒至沸騰,然后用文火熬煮,煮的過程中可以加入適量的鹽和味精,煮好后便可直接引用。
功效:止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zhongyizatan/94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麥冬甘草蛋治小兒夏季熱
下一篇: 乳病驗(yàn)方四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