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Fine tree] 茶樹的贊稱。
陸羽《茶經(jīng)?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shù)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p>(本文來源:中國茶葉大辭典)
茶的別名 茶在千百年中,已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特別在陸羽《茶經(jīng)》問世以后,出現(xiàn)了茶文化,在文人的筆下,更成了不同凡響的靈草異物,于是在贊許贊美贊嘆之中,為它取了種種別名,以表達人們喜歡喜愛喜悅之情。紹興茶也如此,其名五彩紛呈,不拘一格。大約可分五類: (一)以茶的產(chǎn)地為借代。如不稱茶而稱日鑄、石筧、后山等,正如不稱酒而直呼“紹興”一樣。清代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中謂:“紹興酒各省通行,吾鄉(xiāng)之呼之者直曰‘紹興’,而不系‘酒’字?!比缬腥耸挚鞓窌r會拍案大叫“快拿紹興來吃”即為一例。茶亦如此,茶客進茶樓,點茶也常稱“石筧”、“日鑄”,不系“茶”字。如歐陽修《歸田錄》:“兩浙之品,日注第一?!毙煳肌吨x釧君惠石埭茶》中即以地名為茶名:“杭客矜龍井,蘇人伐虎丘,小筐來石埭,太守賞池州?!彼膫€地名代四種茶。陸游詩“囊中日鑄傳天下。”亦為一例。 (二)古代茶之別名:陸游《茶經(jīng)·一之源》說得很清楚:“其名,一曰茶,二曰賈,三曰,四曰茗,五曰舛?!惫欧Q“荼”。自陸羽著《茶經(jīng)》后,才統(tǒng)一稱“茶字”。晉杜毓有《舛賦》,為我國最早茶賦。宋梅堯臣有《南有嘉茗賦》為茶賦名篇。內(nèi)述:“南有山原兮不鑿不營,乃產(chǎn)嘉茗兮囂此眾氓?!? (三)專有代名:葉嘉:這是蘇軾所取的茶之專名、昵稱?!短K軾文集》載此文,因《茶經(jīng)》首句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庇忠虿柚糜谑勒咧饕谌~,故取茶別名為“葉嘉”并作《葉嘉傳》。此傳為古來頌茶散文名篇,用擬人手法,刻畫了一位貌如削鐵,志圖挺立的清白自守之士,一心為民,一塵不染,如文中所言:“風味恬淡,清白可愛,頗負盛名。有濟世之才,雖羽知猶未評也?!睘樯琊⒗杳?,“雖粉身碎骨”亦不辭也。這是茶別名最佳名號 (四)茶的外形特征作為茶的雅號。如: (1)雀舌、麥顆、麥粒?!秹粝P談》:“茶芽,古人謂之雀舌、麥顆,言其至嫩也?!庇?,沈括詩:《嘗茶》:“誰把嫩香名雀舌?!庇衷枺骸秶L新茶》:“麥粒收來品絕倫?!? (2)香葉、嫩芽。元稹:《一言至七言詩》:“茶,香葉、嫩芽?!? (3)雀舌露、鳥喙長、槍旗聳,嫩莖茂。梅堯臣《南有嘉茗賦》稱茶之形狀曰:“土膏脈動兮雷始發(fā)聲,萬木之氣未通兮已吐乎纖萌。一之曰雀舌露……二之曰鳥喙長……三之曰槍旗聳……四之曰嫩莖茂……?!? (4)旗槍、槍旗:蘇軾:《葉嘉傳》:“吾當一為天下英武之精,一槍一旗,豈吾事哉!”袁枚,《贈南浦太守……》:“谷雨旗槍最有名。” (5)鷹爪、蒼鷹爪:陸游《安園院試茶》詩自注:“日鑄則越茶矣,不團不餅,而曰炒青,曰蒼鷹爪,則撮泡矣?!睏钊f里:《以六一泉煮雙井茶》:“鷹爪 新茶蟹眼湯。” (6)龍團鳳餅:唐宋時蒸青法,把茶藝術(shù)化。有專門模型,刻有龍鳳圖案,壓入模型制成餅,過黃焙干,色澤光瑩。龍團供皇帝、親王,鳳餅供學士、將帥。宋徽宗《大觀茶論》:“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又陸游《安園院試茶》詩自注:“日鑄貯以小餅,蠟紙丹印封之?!标懹卧姟讹埩T碾茶戲書》:“小餅戲龍供玉食,今年也到浣花村。” (五)以茶的靈異品性為茶的雅號,此項在文人的詩文化比比皆是,擇要者述如下: (1)靈芽、靈草、靈物、靈味:沈括:《夢溪筆談》中有詩:“誰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嘗。不知靈劃天然異,一夜風吹一寸長?!鳖櫅r《茶賦》:“皇天既孕此靈物兮。”又,歐陽修《和梅公儀嘗建茶》:“逗曉靈芽發(fā)翠莖。”韋應物《喜園中茶生》:“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2)瑞草:古代稱紹興臥龍山茶為“龍山瑞草”,王十朋:《會稽風俗賦并序》:“日鑄雪芽,龍山瑞草?!倍拍粒骸额}茶山》:“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薄叭鸩菘?,茶為瑞草之首領。 (3)雪芽、金芽:古代稱日鑄茶為“雪芽”。相傳日鑄嶺資壽寺旁有茶樹十數(shù)株,其芽長至二三寸,絨毛纖白,故名。陸游藝機《東丁院汲泉煮茶》詩:“雪芽近于峨嵋得。”明人韓銑《后山茶詩》稱上虞茶:“金芽帶露摘來新?!? (4)凌宵芽:高山云霧茶。楊維楨:《煮茶夢記》:“擬以凌霄芽為飲供?!薄靶∈|呼曰:凌霄芽熟矣!” (5)蘭雪:張岱改良之紹興名茶品種。稱“蘭”者,因其茶色澤素蘭,“雪”者,因滾湯沖之,狀如雪濤。故名蘭雪。張岱《露兄》文:“茗戰(zhàn)爭來蘭雪?!彼钟校短m雪茶》一文。 (6)玉食、玉華:古代稱供給皇帝的名茶為玉食。陸游:《喜得建茶》:“玉食何由到草萊?!庇袢A:沫渤。陸游:《試茶》:“得湯已見玉華浮?!狈褐覆铚?。 (7)玉川子:唐代詩人盧仝,號玉川子,與陸羽號竟陵子一樣,被人稱為茶的別名,其典故就是“七碗茶詩”,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中。楊萬里詩《謝木韞之舍人……》:“故人分送玉川子?!? (8)嘉木英:《茶經(jīng)》謂茶“南方之嘉木也?!鼻赜^《詠茶》:“茶實嘉木英,其香在天育?!? (9)瓊?cè)餄{:似寶玉一般的仙花花蕊制成的漿湯。皎然詩:“越人遺我剡溪茗……何似諸仙瓊?cè)餄{?!?/p>
一、焚香禮圣,凈氣凝神。
唐代撰寫《茶經(jīng)》的陸羽,被后人尊為“茶圣”。點燃一柱高香,以示對這位茶學家的崇敬。
二、白毫銀針,芳華初展。
白毫銀針是茶葉珍品,融茶之美味,花香于一體。白毫銀針采摘于華茶1號、華茶2號明前肥壯之單芽,經(jīng)萎凋、低溫烘(曬)干、撿剔、復火等工序制作而成。這里選用的“白毫銀針”是福鼎所產(chǎn)的珍品白茶,曾多次榮獲國家名茶稱號,請鑒賞她全身滿披白毫、纖纖芬芳的外形。
三、流云佛月,潔具清塵。
沖泡白茶可用玻璃杯或瓷壺為佳。我們選用的是玻璃懷,可以觀賞銀針在熱水中上下翻騰,相溶交錯的情景。用沸騰的水“溫杯”,不僅為了清潔,也為了茶葉內(nèi)含物能更快地析放。
四、靜心置茶,纖手播芳。
置茶要有心思。要看杯的大小,也要考慮飲者的喜好。北方人和外國人飲白茶,講究香高濃醇,大杯可置茶7-8克,南方喜歡清醇,置茶量可適當減少,即使沖泡量多,但也不會對腸胃產(chǎn)生刺激。
五、雨潤白毫,勻香待芳。
茶,被稱為南方之嘉木,而白毫銀針,披滿白毫,所以被我們稱之為“雨潤白毫”。先注沸水適量,溫潤茶芽,輕輕搖晃,叫做“勻香”。
六、乳泉吲水,甘露源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34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的干泡法8個步驟建議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