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夜侯[Buyehou] 茶的別稱。
宋代陶谷《清異錄》卷四《茗荈》引胡嶠《飛龍澗飲茶》詩日:“沾牙舊姓余甘氏,破睡當(dāng)封不夜侯?!?/p>(本文來源:中國茶葉大辭典)
螞蟻莊園古人對茶的雅稱是不夜侯
我國是茶的發(fā)源地,是世界上最早發(fā)現(xiàn)茶和食用茶的國家,在三千多年的西周時期就開始有人工培育茶園。茶葉中的咖啡因可以刺激大腦皮層,能提神醒腦、緩解疲勞。
晚上喝了茶水之后,讓人沒有睡意,不容易入睡,所以古人便封其為“不夜侯”。在我國的酒文化中,喝酒能使人忘記憂愁,故稱酒為忘憂君。
碧霞
碧霞,是對茶的美喻。元耶律楚材曾在《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七首》寫道:“紅爐石鼎烹團(tuán)月,一碗和香吸碧霞?!北滔迹裉焐喜庞械臇|西,令人向往。
云華
云華,對茶的美喻。好山配好茶,生于山巔云霧中的茶,沒有被沾染污濁氣息,可謂上品。
“華”指的是事物最好的部分,所以古人也稱好茶為“云華”。正如晚唐文學(xué)家皮日休在《寒日書齋即事》中寫道:“深夜數(shù)甌唯柏葉,清晨一器是云華?!?/p>
不夜侯
不夜候,茶的雅號,也是古人對茶擬人化的戲稱。西晉文人張華曾在《博物志》中寫道:“飲真茶,令人少眠,故茶美稱不夜侯,美其功也?!币馑际?,茶能夠提神,飯后喝茶導(dǎo)致夜不能寐,所以茶也叫“不夜侯”。
余甘氏
余甘氏,也是古人對茶擬人化的戲稱。一杯茶,入口甘甜,茶畢唇齒留香,余味綿延不絕,所以才得此名。而“余甘氏”的典故出自宋朝李郛的《緯文瑣語》:“世稱橄欖為馀甘子,亦稱茶為馀甘子。
因易一字,改稱茶為馀甘氏,免含混故也。”如此說來,余甘氏之名,只聽起來便使人回味無窮,喝上一杯“余甘氏”,豈不讓人美到心醉。
苦口師
苦口師,古人對茶的擬人化戲稱。濃茶味苦,所以叫苦口師。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時間泡上一杯濃茶,在茶香環(huán)繞中喝上一口,微苦味甘,妙不可言。
不得不說,“苦口師”這個比喻恰到好處,茶就像人之導(dǎo)師,讓人能夠從中喝出道理、品出生活滋味。
清風(fēng)使
清風(fēng)使,古人對茶的美稱。唐代詩人盧仝在其著名的《七碗茶詩》中寫下:“惟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fēng)欲歸去?!?/p>
之后,宋人陶谷也在《清異錄·茗荈》寫道:“大理徐恪見貽卿信錠子茶,茶面印文曰‘玉燀膏’,一種曰‘清風(fēng)使’?!边@之后,人們多稱茶為清風(fēng)使。
古人對茶的雅稱是不夜候還是忘憂君:
1、茗
大約在東漢時始用來表示茶,現(xiàn)在與茶字基本通用,為茶之雅稱。晉代的郭璞注:“今呼早采者為茶,晚采者為茗”。
2、不夜侯
茶的雅號。晉代張華在《博物志》中說:“飲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別稱不夜侯,美其功也?!?/p>
3、滌煩子
唐代施肩吾詩云:“茶為滌煩子,酒為忘憂君?!惫湃酥^茶能消除煩惱,故稱。
4、余甘氏
茶的雅稱。宋代李郛《緯文瑣語》說:“世稱橄欖為余甘子,亦稱茶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稱茶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p>
5、荼
《野客叢書》世謂古之荼卽今之茶,不知荼有數(shù)種,惟荼檟之荼卽今之茶也。
判斷新茶與陳茶:
1.可以根據(jù)茶葉的色澤分辨陳茶與新茶。大抵來說,綠茶色澤青翠碧綠,湯色黃綠明亮;紅茶色澤烏潤,湯色紅橙泛亮,是新茶的標(biāo)志。
2.可從香氣分辨新茶與陳茶。隨著時間的延長,茶葉的香氣就會由高變低,香型就會由新茶時的清香馥郁而變得低悶混濁。
3.還可從茶葉的滋味去分辨新茶與陳茶。不管何種茶類,但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鮮爽,而陳茶卻顯得淡而不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234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很多人都不知道的飲茶待客禮節(jié)學(xué)學(xué)吧
下一篇: 陳皮普洱茶沖泡示意組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