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十六日(公元1391年)
兩宋時的斗茶之風消失了
明人認為這種飲法
明代一些文士如文征明
與前人相比,他們更加強調(diào)了品茶時的自然環(huán)境的選擇和審美情趣的營造
茶一旦置身于大自然之中,就已不僅僅是一種物質(zhì)產(chǎn)品
明初社會不夠安定
其中
朱權(quán)(公元1378-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
朱權(quán)對廢團改散后的品飲方法進行了探索
明三寶太監(jiān)鄭和于公元1405-1433年曾奉使七次遠涉重洋
,到達中南半島、南洋群島、孟加拉、印度、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等地,最遠曾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每次都帶有茶葉。南亞諸國對于中國茶葉的傳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這些國家正是中國從海上通往地中海和歐洲各國的中介地。元、明以后,中國茶經(jīng)過這些國家傳向西方,形成了一條海上的"茶葉之路"。正是通過這條途徑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才開始遍及歐美。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20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下一篇:
老茶樹多老才叫好,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