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中國數(shù)千年茶文化長河,茶文化是中華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組成部分,相對于今日豐富多樣的茶文化來說,三國時期的僅僅算作茶事,還不足以稱之為茶文化。我們在感受三國精彩故事里的同時,應該為中國博大精深的茶禮文化而自豪。
最近一段時間,隨著電視劇《三國》在全國熱播,社會上開始掀起了一股三國熱。昨日,中華老字號、中國茶行業(yè)十強連鎖企業(yè)、福建著名茶葉品牌清雅源茗茶,在新一期員工培訓課上,清雅源培訓部的講師陳老師就結合三國故事講述了一節(jié)精彩的三國茶文化課程。
課上,清雅源培訓部的陳老師介紹,三國時期,在漢代的基礎上茶事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廣雅》記載:“荊巴間采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máo之。其飲酒醒,令人不眠?!庇涗浟水敃r的制茶和飲茶方式:將采摘來的茶葉進行加工,用火焙之至顏色變成赤色,用茶碾將焙好的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制成茶餅,裝入瓷器中保存,飲用時,待水燒沸,將茶餅碾成茶末后倒入鍋中,再加上蔥、姜等調料,煮好后即可飲用了,都是現(xiàn)在制茶的雛形。
“我們在酒桌上經(jīng)常會聽到諸如‘不勝酒力就以茶代酒’此類的話,為什么是‘以茶代酒’?難道僅僅是不能喝酒的一種托詞?其實不是”清雅源培訓部的陳老師說。據(jù)史料記載,早在三國時期就有一個著名的茶典故,陸羽《茶經(jīng)》里也有這樣的記載:三國時吳國的第四代國君孫皓,在位17年,公元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六路出岳攻關,孫皓出降,后封“歸命侯”。他每次設宴,座客至少銘酒七升,雖可不完全喝干,但要斟上,并亮盞說干。博學多聞的韋耀酒量不過二升,孫皓對他以禮相待,暗中賜茶,這就是孫皓開創(chuàng)以茶代酒之先例。演變到現(xiàn)在又是一種休閑的開會方式----茶話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380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喝茶是一種心情
下一篇: 黃湯黃葉的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