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廠大事記勐海是云南西南的一個縣,這里原先是車里宣慰司(土司中級別較高的)的領地
,這里有成片的古茶林。由于缺少文獻的佐證,這些茶林的種植者和種植年代有些模糊。●1910年
,清政府幫助車里土司平定了勐海土司和勐遮土司之間的內訌,同年,漢族商人張?zhí)秒A在勐海開設了勐海歷史上的第一個茶莊。當時,勐年產茶葉不足兩千擔(每擔相當于50千克),全部運往思茅加工。1923年以后,由于經緬甸●1939年初,剛成立的云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派遣范和鈞
4月,由云南省財政廳投資的“云南思普區(qū)茶葉實驗場南糯山(當時南糯山歸車里縣管理)制茶廠”成立
4月1日
,范和鈞、張石城由昆明出發(fā),經大理、保山、臘戌、仰光、景棟等地,最終于5月26日到達佛海。8月1日
,南嶠(在今勐海縣勐遮)農場場長李升(字茂堂)率本公司技工25名赴佛海工作,月底到達。同月,招收9名本地學生進入進廠。9月下旬
10月14日
●1940年1月1日
2月27日,第二批工人
本年1月
本年,佛海實驗茶廠生產紅茶 93擔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5年
●1946年
●1947年,佛海茶廠留守的職員周光澤
●1950年3月,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h臨時人民政府接管佛海茶廠。茶廠共有:三層樓房一幢
●1951年
,省茶司派王興、楊秉葵●1953年9月
,茶廠更名為“中國茶業(yè)公司西雙版納茶廠”。同年接管了主要生產紅茶的南糯山茶廠。由于公司業(yè)務、人事管理并不一致,因此,勐海茶廠很長時間沒有正廠長,只有負責人,(副廠長中的一員),這些負責人中有:劉國棟、胡杰、嚴振儒、周培榮等。由于當時全國的國營茶廠統(tǒng)一使用“中茶”商標,勐海茶廠作為中國茶葉公司的業(yè)務下屬單位,茶廠名稱的更改并不一定反映在包裝上,舊的包裝和圖章仍可以使用。●1954年4月
,佛海茶廠更名為“云南省茶業(yè)公司西雙版納茶廠”,茶廠開始加工緊壓茶、綠茶。●1956年2月
,更名為思茅專區(qū)勐海茶廠。中國茶葉公司改為中國茶葉出口公司。云南僑銷圓茶和青毛茶均調廣東省茶葉公司出口或重新拼配。● 1957年
,茶廠改隸云南省商業(yè)廳經濟作物局。茶廠改革制茶機具,加工能力猛增。●1958年
,勐海茶廠為解決運輸難等問題,開始將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1959年
,勐海茶廠開發(fā)出“勐海方茶”、“普洱方茶”、“勐海沱茶”、“勐海磚茶”等新產品。●1961年1月
●1963年1月,茶廠更名為“云南省勐海茶廠”
●1964年
●1966年
●1967年,將心臟形的緊茶改為長方磚形
●1970年
,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成立,專營茶葉出口業(yè)務。茶廠又更名為“勐?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1972年
,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云南茶葉分公司成立●1974年
●1976年,云外茶業(yè)字第84/45號文件為勐海茶廠普洱茶規(guī)定了如下七個茶號:云南七子餅 7572 7682 云南普洱茶74092 74102 云南青(茶) 74342 74562 74782
●1978年
●1982年
●1983年,云南七子餅茶獲省優(yōu)質產品
●1984年,鄒炳良接任勐海茶廠廠長
●1985年,勐海茶廠應香港南天公司要求
●1986年
●1988年,勐海茶廠在八達
●1989年
●1990年
●1992年
,“宮廷普洱”被授予云南名茶稱號。●1993年
,勐海茶廠重新調整、規(guī)范了各茶號普洱茶的拼配比例。1993年以后,政府組織的茶葉評獎漸漸被各種協(xié)會、活動組委會等所組織的評獎所代替,勐海茶廠獲得過眾多的金、銀、銅獎,不錄。●1996年1月
,“勐海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成立,公司(茶廠)實行兩塊牌子●1996年~1998年
●1999年
●2002年~2004年
,鄭躍任廠長。從2000年到2004年,勐海茶廠的產品豐富而多樣,很多產品是經銷商訂制茶,部分還是來料加工茶,這使得大益茶的辨認成了一門復雜的學問。●2004年10月,云南博聞投資有限公司全面接手勐海茶廠
。●2005年 11月25日
,勐海茶廠率先在西雙版納州取得食品生產質量安全(QS)許可證。●2006年1月1日
,勐海茶廠全面啟用包裝防偽系統(tǒng)。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34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