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像被揉皺了的綠緞。
眼睛
● 鳳眼 媚眼 杏眼 斜眼 美目 俊目 秀目 朗目 星眸 失望 慈祥 敏銳 呆滯
凝視 眺望 慧眼 秋波 明亮 溫柔 贊許 狡詐 專注 深邃 渾濁 關(guān)切 堅(jiān)定
● 腫泡眼 老花眼 金魚眼 蛤蟆眼 細(xì)瞇眼 瞇縫眼 斜視眼 斗雞眼 青光眼 杏兒眼 丹鳳眼
水汪汪 圓溜溜 滴溜溜 古碌碌 直勾勾
● 雙目似箭 雙目傳神 兩眼如燈 兩眼發(fā)呆 兩眼放光 睛若秋波 眼若流星 眸清似水 鳳眼流盼 碧眼盈波 眼睛賊亮
眼花繚亂 側(cè)目而視 顧盼生神 睡眼惺忪 賊眉鼠眼 濃眉打眼 柳眉杏眼 龍眉鳳眼 慈眉笑眼 橫眉冷眼 金剛怒目
獐頭鼠目 老眼昏花 慈眉秀目 秀目黛眉 眉蔬目朗 明眸秀眉 火眼金睛
黑亮亮的 水晶晶的 水靈靈的 水汪汪的 圓溜溜的 滴溜溜的 烏溜溜的
盈盈秋水 清澈明亮 烏黑有神 深沉睿智 深不可測 深邃犀利 目光深邃
頭發(fā)
● 鬢角 卷發(fā) 銀發(fā) 鶴發(fā) 劉海 辮子 發(fā)辮 烏黑 烏亮 整齊 凌亂 蓬松 臟亂 細(xì)柔 粗硬 豎直
● 披肩發(fā) 羊角辮 蝴蝶髻 學(xué)生發(fā) 劉海兒 刺猬頭
● 白發(fā)如銀 白發(fā)斑斑 鶴發(fā)童顏 長辮垂胸 烏黑油亮 云鬢高聳 烏發(fā)如云 兩鬢蒼蒼 白發(fā)如霜
留著背頭 蓄著分頭 剪著平頭 自然卷發(fā) 滑膩柔軟 油亮光潔 蓬蓬松松 劉海齊眉 稀稀疏疏
嘴巴
● 紅唇 朱唇 干裂 紅潤 蒼白 鮮嫩 濕潤
● 血盆大口 櫻桃小嘴 棱角分明 四方闊口 嘴大唇厚 唇如胭脂 唇紅如血 朱唇皓齒 唇焦口燥 癟嘴薄唇 唇方口正
臉龐
● 白凈 紅潤 蒼白 灰白 清瘦 憔悴 俏麗 端莊 秀麗 文靜
英俊 嚴(yán)峻 動(dòng)人 嫵媚 可愛 慈祥 羞紅 面孔 玉面 蠟黃
● 紅撲撲 胖乎乎 粉嘟嘟 黑黝黝 鴨蛋臉 棗紅臉 粉紅臉 瓜子臉 冬瓜臉 猴子臉 古銅面 蘋果臉 娃娃臉
● 臉色如蠟 面若鵝卵 面若銀盤 面如土色 面紅耳赤 面不改色 面容俊俏 面容憔悴 面容剛毅 面目可憎 面如滿月
面白如玉 平頭正臉 臉龐清秀 臉色紅潤 臉色白皙 面白唇紅 面如晚霞 面似紅火 滿臉皺紋 滿臉雀斑 滿面春風(fēng)
滿面紅光 滿面笑容 粉紅含春 笑臉相迎 皮泡臉腫 青面獠牙 兩頰緋紅 顴骨高聳 黑里透紅 涂脂抹粉 酒窩迷人
笑厴動(dòng)人 輪廓分明 面面相覷 油頭粉面 方面大耳 廣額方頤 氣色紅潤 容光煥發(fā) 酒窩深陷 白凈柔嫩 春風(fēng)滿面
神采飛揚(yáng) 神采奕奕 喜笑顏開 和顏悅色 喜形于色 面黃肌瘦 愁云滿面 面如銀盤 闊臉暴腮 兩腮圓潤 面容豐腴
滿臉橫肉 皺紋縱橫 皺紋密布 刻滿皺紋 飽經(jīng)風(fēng)霜 滿目清秀 杏臉桃腮
體形
● 苗條 豐滿 豐腴 魁梧 結(jié)實(shí) 強(qiáng)壯 勻稱 標(biāo)致 精悍 短小 粗實(shí) 粗獷 笨重
消瘦 細(xì)挑 富態(tài) 富相 臃腫 干癟 麗質(zhì) 黑瘦 彪壯 強(qiáng)健 剛健 單薄 憔悴 纖弱
● 虎背熊腰 闊背圓腰 虎背龍腰 熊腰虎背 蜂腰龍背 腰圓背厚 虎體熊腰 高大魁偉 彪焊體壯 結(jié)實(shí)勻稱 修長挺拔
矮小精悍 鋼筋鐵骨 秀美標(biāo)致 輕盈窈窕 老態(tài)龍鐘 弱不禁風(fēng) 身軀凜凜 身高馬大 體壯力大 體壯如牛 身形纖弱
身粗似甕 體態(tài)輕盈 體健筋強(qiáng) 高頭大馬 五大三粗 短小精悍 英姿颯爽 氣宇軒昂 肥頭大耳 肥頭胖腦 體態(tài)豐盈
枯瘦身材 身段窈窕 體態(tài)婀娜 身姿矯健 裊裊娜娜
神態(tài)
● 激動(dòng) 喜悅 感激 欣慰 歡喜 欣喜 得意 驚訝 安詳 坦然 靦腆 害羞 冷漠
冷淡 慈祥 嫵媚 憤怒 失神 發(fā)呆 悲哀 愧疚 懊惱 陰險(xiǎn) 狡黠 慌亂 恐懼 絕望
● 冷冰冰 羞答答 氣呼呼 笑盈盈 樂呵呵 興沖沖 喜洋洋 怒沖沖 笑瞇瞇
● 悠然自得 笑逐言開 滿面春風(fēng) 談笑風(fēng)聲 義憤填膺 氣勢洶洶 失魂落魄 神氣十足
垂頭喪氣 氣急敗壞 愁眉苦臉 沒精打采 若無其事 神采奕奕 神態(tài)自若 從容不迫
共 4 條
花卉的好詞好句
好詞:含苞 含蕾 瑰麗 秀麗 美麗 艷麗 幽香 芳香
清香 暗香 素雅 斑斕 迷人 醉人 濃郁 展開
盛開 吐蕊 嬌嫩 怒放
含苞待放 色香雙絕 國色天香 艷麗動(dòng)人
百花凋謝 絢麗多彩 嫵媚動(dòng)人 花團(tuán)錦簇
花香鳥語 異香撲鼻 隨風(fēng)搖曳 淡雅清新
爭奇斗艷 花色迷人 白花盛開 蓓蕾初開
花影搖曳 凌霜傲雪 姹紫嫣紅 繁花似錦蕭蕭落葉
,秋風(fēng)颯爽
,落葉紛飛春困,秋乏
,夏打墩
,冬天則冬眠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yùn)
;無人幫你
,是公正的命運(yùn)。沒有人該為你做什么,因?yàn)樯悄阕约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你得為自己?fù)責(zé)
。
●這個(gè)世界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quán)人的世界
,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
●有些動(dòng)物主要是皮值錢,譬如狐貍
;有些動(dòng)物主要是肉值錢
,譬如牛;有些動(dòng)物主要是骨頭值錢
,譬如人
。
●虛心的人用文憑來鞭策自己,心虛的人用文憑來炫耀自己
。
●在工作中
,是英雄的表現(xiàn)出來了,是人才的體現(xiàn)出來了
,是蠢材的顯現(xiàn)出來了
。
(一)惜時(shí),讀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樂府詩集 《長歌行》
莫等閑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岳飛《滿江紅》等閑:輕易
。
明日復(fù)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錢鶴鴻《明日歌》 蹉跎:時(shí)間白白過去
。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王貞白《白鹿洞二言》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杜甫《奉贈(zèng)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學(xué)而不厭
,誨人不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墩撜Z 述而》 誨:教導(dǎo)
。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趙恒《勸學(xué)文》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huì)吟詩也會(huì)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孫洙《唐詩三百首集》
(二) 寫作 藝術(shù)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耽:沈迷
。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賈島《題李凝幽居》
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杜甫《寄李白二十韻》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shí)無聲勝有聲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白居易《琵琶行》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lǐng)風(fēng)騷數(shù)百年
。——清/ 趙翼《論詩絕句》
風(fēng)騷:泛指卓越的作品
。
(三) 山川 景物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sh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月出驚山鳥
,時(shí)鳴春澗中?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王維《鳥鳴澗》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杜牧《山行》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fēng)半夜鳴蟬?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辛棄疾《西江月》 別枝:斜出的小枝
。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李白
,《望廬山瀑布》
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shí)照我還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王安石《泊船瓜州》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李白《望天門山》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王維《山居秋螟》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李白《將進(jìn)河》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四) 四時(shí) 花木
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賀知章《詠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朱熹《春日》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白居易《憶江南》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好雨知時(shí)節(jié)
,當(dāng)春乃發(fā)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杜甫《春夜喜雨》
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宋祁《玉樓春》
沾衣欲濕杏花雨
,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志南《絕句》
清明時(shí)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杜牧《清明》
楊柳不遮春色斷
,一枝紅杏出墻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陸游《馬上作》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葉紹翁《游園不值》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楊萬里《小池》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白居易《錢唐湖春行》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
,春風(fēng)吹又生
。——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茂盛的樣子
。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杜牧〈山行〉 坐:因?yàn)椤?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hù)花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落花。
(五)志向 節(jié)操
洛陽親友若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龂?魏/曹植《白馬篇》
將相本無帥,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汪洙《神童詩》
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獞?zhàn)國/楚/屈原《離騷》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王之煥《登鸛鵲樓》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于謙《詠石灰》 渾:都。
生當(dāng)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宋/李清照《絕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唐/李白《將進(jìn)酒》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明/王驥德《韓夫人題紅記》有心人:指有堅(jiān)定志向的人
。
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虞韶《日記故事》
(六) 才貌 情思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楊萬里《小池》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蘇軾 《水調(diào)歌頭》
白發(fā)三千丈
,緣愁似個(gè)長
。——唐/李白《秋浦歌》
床前明月光
,凝是地上霜
。——唐/李白《靜夜思》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慈母手中線
,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投得三春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孟郊《游子吟》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杜甫《春望》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李商隱《無題》
相見時(shí)難別亦難
,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李商隱《無題》
身無彩鳳雙飛翼
,心有靈犀一點(diǎn)通?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李商隱《無題 》
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
,每縫佳節(jié)倍思親?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王維《渭城曲》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蘇軾《水調(diào)歌頭》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象東流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宕?南唐/李煜《虞美人》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对娊?jīng) / 王風(fēng) 》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
,此物最相思?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王維《相思》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劉禹寓《竹枝詞》
晴:與“情”諧音雙關(guān)
。
兩情若是久長時(shí),又豈在朝朝暮暮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秦觀《鵲橋仙》
(七)人事 感受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酒縫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jī)半句多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高則誠《琵琶記》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高適《別董大》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劉禹錫《陋室銘》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縫何必曾相識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白居易〈琵琶行〉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白居易〈琵琶行〉
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蘇軾〈水調(diào)歌頭〉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不知明鏡里,何處是秋霜
。——唐/李白《秋浦歌》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唐/李商隱《樂游原》
自古紅顏多薄命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吳承恩《西游記》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楊萬里《竹枝詞》
(八)事理 認(rèn)識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無名氏詩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龂?魏/曹 植《七步詩》
千古興亡多少事,不盡長江滾滾流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國亭有懷》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zèng)》
春色滿園關(guān)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葉紹翁《游園不值》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孟浩然《春曉》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陸游《游山西村》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杜甫《登高》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獫h/樂府古辭《長歌行》 德澤:恩惠。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軾《題西林壁》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宋/歐陽修《醉翁亭》
(九) 德 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吨傺?《岳陽樓記》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睹献?梁意王下》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 ——《孟子 告子下》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王驥德《韓夫人題紅記》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吳趼人《痛史》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妒酚?陳涉世家》
有志者事竟成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逗鬂h書 耿 傳》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表情描寫——喜
好詞:
嫣然一笑 欣喜若狂 喜上眉梢 笑逐眼開 沾沾自喜
喜形于色 滿面春風(fēng) 眉飛色舞 喜出望外 歡呼雀躍
和顏悅色 春風(fēng)得意 笑容可掬 仰天大笑 洋洋得意
好句:
此時(shí)妹妹的臉上也樂開了花,她親昵地依偎在老師地身旁
,就好似躺在媽媽的懷抱里
。
星期天的早上,我像一只快樂的小鳥
,跟著爺爺
,連蹦帶跳地來到橘園里。
一股涼爽的秋風(fēng)迎面吹來
,我頓時(shí)感到心曠神怡
,剛才登山的疲勞立刻飛到了九霄云外
這是蕭散看到的一則好詞好句集,也發(fā)上來
。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名言警句
,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結(jié)晶,是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
,不學(xué)上幾句
,可就白瞎了恁么多的老祖宗的人了。
愛 國
1.以家為家
,以鄉(xiāng)為鄉(xiāng)
,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
,忠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蹲髠?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峨x騷》
4.茍利國家
,不求富貴?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抖Y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苤病栋遵R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
。——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fù).有作為的人
。
7.先天下之憂而憂
,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懹巍恫∑饡鴳选?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懹巍妒緝骸?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奶煜椤哆^零丁洋》
11.精忠報(bào)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端问?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溍先A《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聞道,夕死可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墩撜Z?里仁》
1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
,未足與議也
。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墩撜Z?秦伯》
16.志不強(qiáng)者智不達(d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赌?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dāng)存高遠(yuǎn)
。——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yuǎn)
。——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逗鬂h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jìn)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獜堓d《經(jīng)學(xué)理窟?學(xué)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堅(jiān)忍不拔之志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K軾《晁錯(cuò)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山稹秱骷覍?俗諺牧民》
持 節(jié)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墩撜Z?子罕》
2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墩撜Z?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
,有殺身以成仁
。 ——《論語?衛(wèi)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墩撜Z?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dú)善其身
,達(dá)則兼善天下
。——《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輕于鴻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抉R遷《報(bào)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jié)
,不為賤易志?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笇挕尔}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
,不能瓦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侗饼R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fēng)知?jiǎng)挪?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板蕩識誠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钍烂瘛顿n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芏仡U《愛蓮說》
35.時(shí)窮節(jié)乃見
,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jié)重泰山
,利欲輕鴻毛
。——于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
,留得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巖中
。
千磨萬擊還堅(jiān)勁,任爾東南西北風(fēng)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嵺疲▁iè)《題畫?竹石》
自 強(qiáng)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qiáng)不息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吨芤?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qiáng)
。——《
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
,不尤人
。——《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睹献?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峨x騷》
45.以修身自強(qiáng),則名配堯禹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盾髯?修身》
46.能勝強(qiáng)敵者,先自勝者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渡叹龝?畫策》
47.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jiǎng)⒂礤a《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
,自古男兒當(dāng)自強(qiáng)
。——李咸用《送人》
50.生當(dāng)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
,更進(jìn)一步
。——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吨芤?乾?文言》言語應(yīng)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chǔ)上。
53.不精不誠
,不能動(dòng)人
。——《
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蹲髠?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独献印返?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xí)乎
?——《論語?學(xué)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墩撜Z?學(xué)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60.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妒酚?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記己有恥?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墩撜Z?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睹献?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睹献?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huì)侮辱 他
。
65.人不可以無恥
,無恥之恥,無恥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睹献?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
知羞恥?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66.知恥近乎勇?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抖Y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后人愛諸
;人必其自敬也
,而后人敬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獥钚邸斗ㄑ?君子》
68.人有恥
,則能有所不為?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祆洹吨熳诱Z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
。——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
,則國家永無恥矣
。——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xué)習(xí))
,有過則改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吨芤?益?象》
72.改過不吝?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渡袝?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
,檢身若不及?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渡袝?伊訓(xùn)》
74.人孰無過
?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蹲髠?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墩撜Z?衛(wèi)靈公》:有了錯(cuò)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cuò)誤了
。
76.以銅為鏡
,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
,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杜f唐書?魏征 列傳》
77.言者無罪,聞?wù)咦憬?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拙右住杜c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
;知而不能改
,是不勇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钣M《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
,知過不諱,改過不憚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懢艤Y《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祆洹端臅戮浼?<論語集注>卷一》
81.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跏厝省陡倪^》
82.秦惡聞其過而亡
,漢好謀能聽而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Μu《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
,遷(發(fā)揚(yáng))身之善,謂之“修身”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佋额伭?xí)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对鰪V賢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墩撜Z?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愛人,怎么恨人
。
86.人而不仁
,如禮何?人而不仁
,如樂何
?——《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墩撜Z?雍也》
88.仁者無敵
。——《孟子?梁惠王上》
有關(guān)于茶文化的論文2篇
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
。以茶會(huì)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huì)功能之一
。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有關(guān)于茶文化的論文,一起來看看
。
有關(guān)于茶文化的論文1 茶服設(shè)計(jì)與茶文化研究
摘要:飲茶具有很多好處
,比如安神、靜心和陶冶情操
,可以拋除一切雜念,與禪宗美學(xué)所表達(dá)的寧靜
、自然和簡約的理念不謀而合
。隨著中國傳統(tǒng)茶文化的不斷蓬勃發(fā)展,時(shí)代文化符號的再度興起和回歸已經(jīng)成為一種趨勢
,茶服飾文化正是在這種國泰民安的社會(huì)環(huán)境衍生并發(fā)展起來
,同時(shí),茶藝服飾已經(jīng)成為急需系統(tǒng)化和科學(xué)化的問題。本文就我國茶文化的發(fā)展與茶藝服飾的演變進(jìn)行探討
,以期為現(xiàn)代茶服飾設(shè)計(jì)的系統(tǒng)化和科學(xué)化提供借鑒
。
關(guān)鍵詞:中國茶文化;現(xiàn)代茶服;設(shè)計(jì);系統(tǒng)化;科學(xué)化
伴隨著社會(huì)經(jīng)濟(jì)的不斷發(fā)展進(jìn)步,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人們的生活觀念和審美情趣都出現(xiàn)了質(zhì)的改變
,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精神文化生活。在浮華的都市中
,品茶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時(shí)尚的生活追求
,茶藝師穿戴的服飾已經(jīng)成為茶藝欣賞的一個(gè)重要內(nèi)容。茶禮服飾要想真正地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特色
,就需要從文化藝術(shù)傳統(tǒng)的美學(xué)思想和哲學(xué)觀點(diǎn)上進(jìn)行深層次的研發(fā)
,只有這樣,中國的茶服文化才能發(fā)展壯大
,進(jìn)而向世界傳播
。
1茶文化通過茶服進(jìn)行著動(dòng)態(tài)傳播
現(xiàn)代社會(huì)中品茶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時(shí)尚的追求,在品茶和茶藝展示的時(shí)候
,需要通過服飾將茶道
、茶境等結(jié)合成統(tǒng)一的整體。茶道
、茶文化和茶服飾三者之間相輔相成
,都將以回歸自我、返璞歸真的生活態(tài)度進(jìn)行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在當(dāng)今社會(huì)
,私人茶事交流、茶俗文化交流以及茶道文化禮儀演示的時(shí)候
,都需要由茶服飾來進(jìn)行文化的傳承
,將其獨(dú)具特色的視覺美感真實(shí)地進(jìn)行展現(xiàn),茶文化在國際傳播中獨(dú)具特色的動(dòng)態(tài)呈現(xiàn)內(nèi)容之一也是通過茶服飾來展示的
。但是
,遺憾的是
,直到今天
,我國也沒有屬于自己的、代表著中國傳統(tǒng)特色的
、包含著豐富茶文化的現(xiàn)代茶服飾
。服飾代表著一個(gè)民族的文化特征
,真實(shí)地展現(xiàn)了人們的精神風(fēng)貌和思想觀念,同時(shí)也是一門綜合性較強(qiáng)的藝術(shù)
,服飾在發(fā)展的過程中會(huì)受到各種文化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
,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藝術(shù)風(fēng)格
。茶服飾作為茶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應(yīng)該將茶文化所具備的精神文化意識形態(tài)完全融入到服裝設(shè)計(jì)中
,而同時(shí)
,一款極具視覺形態(tài)美、傳承文化內(nèi)涵的茶服飾對傳播茶文化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作為一款新興的日常著裝和職業(yè)裝
,我國現(xiàn)代茶服飾目前在文化內(nèi)涵傳承和創(chuàng)新設(shè)計(jì)方面還比較落后,所以
,現(xiàn)代茶服飾的拓展空間和發(fā)展?jié)摿€是比較大的
。
2當(dāng)代茶文化服飾設(shè)計(jì)理念
2.1茶道合一
道家是最早了解茶的養(yǎng)生保健功能的門派,同時(shí)道家也是最早重視茶的精神功能的門派
,他們認(rèn)為茶可以較好地修身養(yǎng)性
,道士們在修煉時(shí),往往要有茶相輔助
。道家之所比較喜歡飲茶
,與他們的思想理念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他們認(rèn)為通過喝茶
、品茶可以脫胎換骨
,因此傳說中的黃山君和神仙丹丘子都比較喜歡飲茶。道家茶服給人的感覺是比較素雅
、干凈的
,他們的最高境界就是空靈、清逸
,所以道家茶服所營造的內(nèi)心世界是自然
、純凈的。在《中國茶謠》中
,道家茶服傳承了道家傳統(tǒng)道袍的形式
,道家思想中比較崇尚?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虛實(shí)相生?
,比較注重自然、流暢的氣韻
,道家茶服是從道家八卦圖形中演變而來的
,服飾的主要色彩為淺灰藍(lán)色,外面還要罩上一層白色袍衫
,領(lǐng)口處使用的是交領(lǐng)設(shè)計(jì)的元素
,外袍追求的是自由、寬松
。道家茶禮的表演者通常會(huì)選擇青灰色的袍服
,整件服飾給人隨意、飄逸的感覺
,比較符合道家茶文化的意識特點(diǎn)
,絲棉混紡是道袍主要使用的面料,這樣穿著比較舒適
,線條比較柔韌
,具有較強(qiáng)的立體感,比較符合人的身體曲線
,有仙風(fēng)道骨的感覺
。
2.2禪茶一味
茶與中國佛教禪宗有著親密的聯(lián)系,伴隨著禪宗越來越盛行
,佛門中飲茶的信徒也越來越多
。在中唐時(shí)期,百丈懷海創(chuàng)設(shè)了《百丈清規(guī)》
,從此后在寺院中茶禮變成了一種必須遵守的規(guī)定
。禪堂中,必須用茶來供奉各位大佛
,用茶來接待所有的信徒
,茶可以使人的內(nèi)心變得更加純凈。對那些僧人而言
,飲茶已經(jīng)成為他們每日的必修課
,茶可以使他們快速地進(jìn)入到打坐的狀態(tài)中。在《中國茶謠》中
,男性居士的茶服與僧袍的款式比較接近
,使用的顏色為偏深磚紅色,給人以雄渾
、質(zhì)樸的感覺
,茶服的層次比較多,且非常緊密
,從而展現(xiàn)了敬慕
、虔誠的心態(tài),使用蓮花暗紋刺繡圖案來裝飾衣領(lǐng)
,佛教中認(rèn)為蓮花是比較吉祥的花
,非常的圣潔。柞蠶絲面料來制作外袍
,感覺比較質(zhì)樸
,同時(shí)搭配緞面交領(lǐng)來修飾,整款服飾給人清雅
、大氣的感覺
。女性居士的茶服是比較傳統(tǒng)的長衫
,將領(lǐng)口設(shè)計(jì)成立領(lǐng)的形式,使用雙色雙層真絲紗質(zhì)面料制作
,整款茶服具有較強(qiáng)的垂蕩感
,比較細(xì)膩、自然
,服飾的特點(diǎn)與禪定的理念相融合
,從而使茶服文化與茶禮形式的美感實(shí)現(xiàn)了有機(jī)的融合。
2.3茶儒同禮
儒家茶禮嚴(yán)格遵循儒學(xué)經(jīng)典理念
,崇尚?仁?的思想觀點(diǎn)
,這也是儒家茶禮最核心的內(nèi)容,儒家文化和茶道禮儀實(shí)現(xiàn)了有機(jī)的融合
,借助茶的沖泡過程將儒家教義精神進(jìn)行了不斷的升華
。在進(jìn)行茶服設(shè)計(jì)的時(shí)候,服飾的靈感來自于漢服
,儒家文化比較推崇仁
、義、禮
、智
、信的觀點(diǎn),孔子比較維護(hù)周朝建立的規(guī)章制度
,他認(rèn)為正色應(yīng)該是黑
、白、青
、黃和紅
,其他的所有顏色都屬于間色,同時(shí)將正色和間色附加上尊卑貴賤的等級象征
,服飾的色彩非常明確
,不可以存在顛倒和混淆的情況,比如《論語》中就比較明確的記載?惡紫之奪朱?
,使用?禮?來保持單色的純正位置
,因此服飾全是純正的黃色調(diào)或者是大紅色調(diào)。服裝設(shè)計(jì)的時(shí)候
,通常會(huì)使用不對稱的配色進(jìn)行搭配
,整款服裝給人的感覺為看上去比較完整,但是仔細(xì)分析又存在一定的缺憾美
。儒家服飾將儒家的精神理念進(jìn)行了完美的詮釋
,每一款茶服都有著不對稱的元素在其中,具有較強(qiáng)的動(dòng)感和時(shí)尚性
,服裝制作的材料為真絲軟緞和真絲織錦緞
,將儒家茶道的正統(tǒng)經(jīng)典視覺進(jìn)行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
3將茶文化融入現(xiàn)代茶服飾設(shè)計(jì)中
3.1在廓形設(shè)計(jì)中滲透茶文化元素
在設(shè)計(jì)茶服方面,立體透視與平面透視對比而言
,更注重后者
,根據(jù)茶藝的有效性、實(shí)用性要求
,也就是飲茶者、泡茶者不會(huì)由于服飾的原因而影響茶藝的順利進(jìn)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