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沒有低到塵埃開出花來的人不足以談愛情,沒有被蟲咬過的茶葉就不能叫東方美人?!愎冕u
在茶界有一個著名的傳說:多年以前,有位臺灣茶農(nóng)發(fā)現(xiàn)他的茶樹大量被蟲咬了,茶樹上的葉子長得差,上面有很多斑點,很多還卷了起來。不甘心就此沒有收成的他,還是把這些“劣質(zhì)”的鮮葉摘了下來,按照正常的加工過程做成了烏龍茶,然后拿到茶行里去賣。
沒想到,茶行買辦試喝發(fā)現(xiàn)這些茶的味道甘醇甜美,有成熟的果香和蜂蜜香,與當時最好的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于是付了高價來收購。茶農(nóng)很高興地回家炫耀,但鄰居鄉(xiāng)親都不相信,認為他在吹牛??图以捓锎蹬=凶鳌芭蝻L”,于是“膨風茶”(或者“椪風茶”)的名稱不脛而走。
關于膨風茶后續(xù)的著名傳說是:這種茶享譽四方之后,被英國茶商獻給了維多利亞女王。女王把它沖泡在水晶杯中,看見五彩的茶葉在水中跳動,就象中國仕女的舞姿一樣夢幻婀娜,品嘗之后更是贊不絕口,于是賜名“東方美人茶”。
產(chǎn)于臺灣的東方美人茶,是一種半發(fā)酵清茶,具有獨特的果蜜香味。
這兩個傳說是史實還是杜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們?yōu)闁|方美人茶帶來濃厚的文化色彩。而這種茶的獨特品質(zhì),的確可以說是被小蟲咬出來的。
這種小蟲叫作茶小綠葉蟬,是一種個頭很小的蟬,身體呈淺綠色,躲在綠葉中很難被發(fā)現(xiàn)。它們的生命力很強,一年可以繁衍14代。茶是它們喜歡的植物之一。它們把蚊子一樣的刺吸式口器插入到剛剛長出的嫩芽上,吸取其中的汁液。這些汁液相當于植物的血液,承擔著輸送營養(yǎng)的任務?!笆а钡牟柩孔匀粻I養(yǎng)不良,也就發(fā)育遲緩甚至停止了。傷口處也就出現(xiàn)淡褐色斑點,茶芽萎縮卷曲,嚴重的甚至脫落。
茶樹葉子上的茶小綠葉蟬。
對于茶樹來說,這些茶小綠葉蟬當然是敵人。植物遭受敵人侵襲時,往往也會發(fā)動防御攻勢:有的是直接分泌有毒物質(zhì)對付害蟲,有的是設法吸引敵人的敵人前來幫忙。茶樹采取的是后者,它們被茶小綠葉蟬咬了之后,會啟動防御反應,釋放出以茉莉酸為基礎的一系列香味物質(zhì),吸引茶小綠葉蟬的天敵前來。這些香味物質(zhì)以及茶的防御體系運轉(zhuǎn)起來產(chǎn)生的其他物質(zhì),經(jīng)過深度氧化的烏龍茶工藝,就形成了東方美人茶的果蜜香味。
這個過程說起來很簡單,但要形成優(yōu)質(zhì)的東方美人茶并不容易。首先,得是特定的容易產(chǎn)生那些香味物質(zhì)的茶樹品種,實踐中最好的是一個叫作“青心大冇”的品種;其次,需要適合這個茶樹品種以及茶小綠葉蟬生長的地區(qū)和季節(jié),但蟲的興衰不確定性很大,茶農(nóng)很難掌控;第三,要茶小綠葉蟬活躍就不能施用農(nóng)藥,但是不用農(nóng)藥其他蟲也就同樣能夠繁衍生息,而其他蟲引發(fā)的防御體系產(chǎn)生的就不是人們需要的香味物質(zhì)。所以,東方美人茶的采摘成本很高,產(chǎn)量不穩(wěn)定,品質(zhì)也參差不齊——高品質(zhì)的東方美人茶,自然是物以稀為貴了。
青心大冇,這一茶樹品種目前主要種植在臺灣北部的桃竹苗(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四縣市的合稱)等地。
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雖然東方美人茶是茶小綠葉蟬“咬”出來的,但它的作用只是激發(fā)了茶樹啟動防御體系,而那些帶來香味的物質(zhì)還是茶樹產(chǎn)生的。而且,這個激發(fā)作用應該不是“咬”這個動作引發(fā)——別的蟲也會咬,但它們引發(fā)的物質(zhì)就沒有這種果蜜香味。一般認為,茶的防御體系的啟動,是茶小綠葉蟬的唾液中特定成分引發(fā)的——這跟乙烯引發(fā)水果的成熟反應啟動有一定的相似之處。
如果人們能夠識別出茶小綠葉蟬唾液中的這些活性成分,或許就可以通過直接施用它們來“忽悠”茶樹,讓它們以為是茶小綠葉蟬來了,從而啟動防御體系,變成東方美人茶的原料。當然,即使這樣的設想實現(xiàn)了,即便是味道可以亂真甚至更好,但因為不是由蟲咬出來的,也只能是“山寨版”,不如“傳統(tǒng)”、“正宗”的那么具有市場吸引力。
當然,更先進的手段,是搞清楚茶小綠葉蟬咬后引發(fā)的防御體系如何運作,然后通過基因改造直接加強該生化途徑的活動。這種釜底抽薪的方式會非常高效,還能避免蟲咬后茶葉停止生長導致的外觀缺陷。就針對化合物成分的產(chǎn)品評價指標而言,這種茶葉會比蟲咬出來的更加優(yōu)越。不過,特定品種的茶銷量本來就有限,在加上“基因改造”還會受到許多人的抵觸,這個設想大概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為東方美人茶帶來特別風味的那些物質(zhì),除了蟲咬和茶樹品種,也還跟其他種植條件有關。挑選適當?shù)牟铇淦贩N,在特定的地區(qū)種植,再經(jīng)過特定的制茶工藝,也有可能得到跟東方美人茶接近的果蜜香味。在市場上,也有一些這一類的產(chǎn)品——不過,當然,就不能叫東方美人了。
中國人愛喝茶,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喜歡喝茶,今天給大家盤點下最好喝的10種茶葉。
安溪鐵觀音
這個鐵觀音禮盒是我專門給大家推薦送禮的,這個包裝太精致了,自己喝得話沒必要買這么精致的禮盒,木質(zhì)鏤空禮盒,里面的鐵盒外觀與木紋禮盒相輔相成,美輪美奐,鐵盒中采用精簡泡袋,緊縮茶鮮,再說說茶,茶條卷曲,肥壯圓結(jié),茶湯橙黃,清澈明亮,甘醇滑軟,茶底表面光潤,肥厚柔軟,茶好包裝好,送朋友送家人的最佳選擇!
山川飲新會小青柑
我最喜歡的就是小青柑了,將茶葉和青柑融為一體,又有茶香又有花果香,偶然在網(wǎng)上入手的這款小青柑,包裝太好看了,很小清新,沖這顏值我也必買呀,買回來一點沒讓我失望,小青柑一打開,沁人心脾,啊啊啊,太好聞了吧,一天泡一個就夠啦,聞起來輕香撲鼻,喝起來回味無窮,完全超出我的期待值,還要回購。
藝福堂金絲皇菊
做茶實在,說一不二!買茶就選藝福堂,藝福堂深入產(chǎn)地,單獨甄選,推出這款高品質(zhì)的金絲皇菊,實實在在做好茶,而且是高顏值的好茶,朵大飽滿厚實,形美,味美,清甜爽口,如果第一次喝金絲皇菊,記得沖泡時務必用100度的開水沖泡,靜候三至五分鐘即可飲用,而且沖泡多次仍有余香,泡得好看,喝著放心,獨立小包裝,朵朵鎖鮮,一包一杯干凈衛(wèi)生。
八馬茶葉 正山小種紅茶
正山小種紅茶,擁有數(shù)十年制茶經(jīng)驗的老茶師手工制作,精確把控每一步,干茶勻整烏潤,有焦糖香,茶湯橙紅,蜜香悠揚,葉底肥軟挺秀,我備了好多放在辦公室,隨時隨地來一壺,入口很香,品后有回甘,讓人回味不覺,口齒留香,冬季喝紅茶還養(yǎng)生呢,紅茶性甘溫,暖胃,工作中提神,但不是很耐泡,可泡2?3泡,不過還可以,還會回購。
老同志海灣茶業(yè) 普洱熟茶
這個茶葉的包裝我還挺喜歡的,巴掌大的一個盒子,包裝色彩鮮艷,很有復古氣息,而且出門很方便攜帶,整個盒子都可以放進包包里,隨時想喝,隨時都可以喝到,這款茶的味道符合我的口味,茶很好喝,味道比較純正,不過沖三次就淡了,第一次買了好幾盒,都被朋友搜刮完了,我準備再囤點慢慢喝。
喜茶 靈感一周冷泡茶
這款茶不同于其他茶,是喜茶首推的一周茶禮盒,有7款風味別致的茶包,包括綠妍、嫣紅、金玉、桂花綠、金鳳茶王、知秋、四季春,每款茶葉均由專業(yè)級評茶師精心配比,你擁有一盒的話,周一到周日的順序都排好了,選擇困難癥者不用再擔心,沖泡很簡單,茶香特別明顯,口感很好,我覺得還挺好喝的,囤了很多包了。
獅峰龍井茶
這款茶葉采摘于雨前,經(jīng)過春天一段時間的有效積溫,茶樹得以生長,內(nèi)含物質(zhì)逐漸豐富,然后在此時采摘的茶葉,將雨前茶濃香、醇厚、耐泡的特點發(fā)揮到極致,是眾多老茶客鐘愛的口糧茶。這個茶葉扁平光潤,質(zhì)樸挺直,茶湯醇厚味足,香濃純正,沖泡后的茶葉淺綠明亮,葉底留香,口感順滑稍澀,回味有淡淡的甘甜。
正山堂金駿眉
正山堂——當之無愧的“茶業(yè)世家”,很多人肯定都聽過這個牌子,正山堂的茶葉都是種植在無添加無污染的土壤上,天然適合茶葉生長,精挑細數(shù)6-8萬顆鮮嫩頭芽才能煉成一斤茶,喝了這個茶后,我才覺得喝上正宗的金駿眉了,口感飽滿滑口,味道清香回味無窮,而且沖泡過后的茶葉色如古銅,芽尖挺秀,這么好的茶你不試試嗎?
元正一桶天下正山小種紅茶
我最喜歡這款茶的地方就是裝茶的罐子了,磨砂金色罐體,拿在手里很有質(zhì)感,而且這個罐子容量很大,并采用了雙層密封設計,僅僅鎖住茶葉鮮醇。茶葉也是極好的,入口甘甜鮮爽,口感醇厚,層次分明,茶湯橙黃亮麗,湯色輕透,冬天曬著太陽,喝著這個茶茶,太享受了吧。這個精美的包裝過年送人也是不錯的呢。
湄潭翠芽
很喜歡雀舌茶的香味,這款茶葉味道挺好,芽頭很不錯,泡出來的條形也很好看,口味清香,耐泡力也不錯的,一般三泡沒問題,平時我泡一杯這個茶葉,基本上都是要喝一上午的,有些時候下午還是這個茶葉,非常耐泡,越喝到后面回甘越明顯,真的是非常不錯的茶葉,很滿意這款綠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50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茶樹原產(chǎn)于中國
下一篇: 茶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