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與眾不同的茶俗
美國茶俗:
美國的飲茶習俗與眾不同
,主要以
紅茶或速溶茶沖泡,放入冰箱冷卻后
,飲時杯中加入冰塊、方糖
、檸檬
,或蜂蜜
、甜果酒調飲
,甜而酸香,開胃爽口
。
加拿大茶俗: 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
,放一茶匙
茶葉,然后以沸水注于其上
,浸七八分鐘
,再將茶葉傾入另一熱壺供飲。通常加入乳酪與糖
。
南美洲茶俗: 南美的烏拉圭、巴拉圭
、古巴
、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等國
,普遍愛喝“馬黛茶”
。這種茶是用當?shù)氐鸟R黛樹的葉片制作而成的
,它有提神和助消化的作用
。
喝這種茶時先將茶葉放入瓢筒中
,沖上開水,然后再用一根細長的吸管插到大茶杯里
,輪流吸吮。待客時
,主人有不同的沏茶風趣:當在茶中加糖時
,就表示友好
;若加入苦味的佐料則表示冷淡
;如果待客的是初戀的少女,當茶很甜時就表示“請與父母說”
,加入一片桔皮時就表示“同意結婚”,如果送上的是已用過的淡茶
,則是“拒婚”之意,這時
,小伙子就要知趣而走了
。
茶與茶文化向國外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時期
世界各國的種茶和飲茶習俗,最早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播去的,茶和瓷器
、絲綢都是中國人民對全世界的偉大貢獻
。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茶與茶文化向國外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時期
,一起來看看
。
茶與茶文化向國外傳播最早可以追溯到什么時期 (1)
神農(nóng)時期:唐?陸羽《茶經(jīng)》:?茶之為飲,發(fā)乎神農(nóng)氏
。?在中國的文化發(fā)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nóng)業(yè)
、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于神農(nóng)氏
。歸到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
。也正因為如此
,神農(nóng)才成為農(nóng)之神
。
(2)西周時期: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
,實得巴蜀之師
,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
,巴國就已經(jīng)以茶與其他珍貴產(chǎn)品納貢與周武王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度A陽國志》中還記載
,那時已經(jīng)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
(3)秦漢時期:西漢
。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
,經(jīng)考該荼即今茶。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
,發(fā)現(xiàn)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jīng)查證"?"即"槚"的異體字
,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 我們仍飲用著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
。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4)宋元時期:茶區(qū)繼續(xù)擴大
,種茶
、制茶
、點茶技藝精進
。宋代茶文化發(fā)達,出現(xiàn)一批茶學著作
,如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
、黃儒《品茶要錄》
,特別是宋徽宗趙佶親著《大觀茶論》等
。宋元之際
,劉松年《盧仝烹茶圖》
、趙孟頫的《斗茶圖》等更是漢族茶文化的藝術珍品
。
茶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歷史 茶在亞洲的傳播
早在公元六世紀和七世紀
,朝鮮半島上的大批新羅僧人為求佛法來到中國
,他們中的大部分是在中國經(jīng)過10年左右的專心修學
,爾后回國傳教。他們在唐朝時
,當然會接觸到飲茶,并在回國時將茶和茶籽帶回新羅
。高麗時代金富軾 《三國史記?新羅本紀》載:?茶自善德王有之
。?善德女王公元632?647年在位
。高麗時代普覺國師一然的《三國遺事》中收錄金良鑒所撰《駕洛國記》記:?每歲時釀醪醴
,設以餅、飯
、茶、果
、庶羞等奠
,年年不墜
。?這是駕洛國金首露王的第十五代后裔新羅第三十代文武王即位那年 (公元661)
,首露王廟合祀于新羅宗廟,祭祖時所遵行的禮儀
,其中茶作祭祀之用。由此可見
,新羅飲茶不會晚于七世紀中葉
。
日本文獻《奧儀抄》記載
,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開元十七年,公元728年)四月
,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講《大般若經(jīng)》時,曾有賜茶之事
,則日本人飲茶始于八世紀前期
。
據(jù)《日吉神道密記》記載
,公元805年
,從中國學佛歸來的最澄和尚帶回了茶籽
,種在了日吉神社的旁邊,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
。至今在京都比睿山的東麓還立有《日吉茶園之碑》,其周圍仍生長著一些茶樹
。
南宋時代
,日本的榮西和尚兩次來華學佛
。第二次入宋
,在宋四年零四個月,于1191年回國
。他不僅潛心鉆研禪學,而且親身體驗了宋朝的茶文化
。榮西回國時
,在他登陸的第一站九州平戶島上的富春院
,撒下茶籽
。榮西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種了茶,不久繁衍了一山
,出現(xiàn)了名為?石上苑?的茶園。他還在九州的圣福寺種了茶
。榮西還送給京都拇尾高山寺明惠上人5粒茶籽
,明惠將其種植在寺旁。同時榮西還用漢文編寫了日本歷史上第一部茶書《吃茶養(yǎng)生記》
。由于此書的問世,對日本飲茶之風
,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榮西也被尊為日本的茶祖
。日本接受中國茶文化
,結合日本固有的文化藝術,在16世紀初,形成了日本獨特的?茶道?儀式
,流傳至今。
早在公元851年
,阿拉伯人蘇萊曼在《中國印度見聞錄》中介紹中國廣州的情況
,其中就提到茶葉
。
歐洲傳教士將中國的茶介紹到歐洲
14至17世紀
,經(jīng)陸路,中國茶在中亞
、波斯、印度西北部和阿拉伯地區(qū)傳播
。通過阿拉伯人
,茶的信息首次傳到西歐
。此時
,歐洲傳教士開始來到元和明朝傳教,在為中西文化交流搭起橋梁時
,也將中國的茶介紹到歐洲。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就是突出的例子
,《利瑪竇中國札記》對中國的飲茶習俗的記載詳細而具體
。據(jù)陳椽《茶業(yè)通史》:?1559年威尼斯著名作家拉摩曉(1485?1557 年
,死后出版)著《茶之摘記》
、《中國茶摘記》、《旅行剳記》3書出版
,是歐洲最早述及茶葉的著作。?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于1556 年在廣州居住數(shù)月
,觀察到了中國人的飲茶情況
,記入介紹中國的書《廣州述記》中
,1569年出版
。
1517年,葡萄牙海員從中國帶去茶葉
,飲茶開始在歐洲傳播。1607年
,荷蘭人從海上來澳門將中國茶葉販運到印度尼西亞
。1610年
,荷蘭直接從中國販運茶葉
,轉銷歐洲。1613年
,英國首次直接從中國販運茶葉。1618年
,明使攜帶茶葉兩箱歷經(jīng)18個月到達俄京以贈俄皇
。
17世紀
,茶葉先后傳到荷蘭
、英國、法國
,以后又相繼傳到德國、瑞典
、丹麥
、西班牙等國。18世紀
,飲茶之風已經(jīng)風靡整個歐洲。歐洲殖民者又將飲茶習俗傳入美洲的美國
、加拿大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等英
、法殖民地
。到19世紀
,中國茶葉的傳播幾乎遍及全球。
中國茶葉和茶文化對西方社會的影響
中國茶業(yè)
,最初興于巴蜀,其后向東部和南部逐次傳播開來
,以致遍及全國
。到了唐代,又傳至日本和朝鮮,16世紀后被西方引進。中國茶葉
、茶樹
、飲茶風俗及制茶技術,是隨著中外文化交流和商業(yè)貿易的開展而傳向全世界的
。最早傳入日本、朝鮮
,其后由南方海路傳至印尼
、印度
、斯里蘭卡等國家
,16世紀至歐洲各國并進而傳到美洲大陸,又由北方傳入波斯
、俄國。
西方各國語言種“茶”一詞
,大多源于當時海上貿易港口福建廈門及廣東方言中“茶”的讀音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梢哉f
,中國給了世界茶的名字,茶的知識
,茶的栽培加工技術
,世界各國的茶葉
,直接或間接
,與中國茶葉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英國的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曾說:“茶是中國繼火要
、造紙、印刷
、指南針四大發(fā)明之后
,對人類的第五個貢獻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辈枰匀伺d,人伴茶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在五大洲有50多個國家種茶
,有120個國家從中國進口茶葉,全世界50多億人口中大多數(shù)人喜歡飲茶
,茶和茶文化覆蓋了全球
。
美國
美國被稱為咖啡王國
,卻有大約一半人喝茶,令人稱奇
。在美國市場上
,中國的烏龍茶
、綠茶等有上百種
,但多是罐裝的冷飲茶。這也就凸現(xiàn)出了美國人飲茶
,講求效率、方便
,不愿為沖泡茶葉
、傾倒茶渣而浪費時間和動作
,他們似乎也不愿在茶杯里出現(xiàn)任何茶葉的痕跡
,青睞于喝速溶茶。
在美國
,茶消耗量占第二位,僅次于咖啡
。美國人與中國人飲茶不同
,大多數(shù)人喜歡飲冰茶,而不是熱茶
。飲用時,先在冷飲茶中放冰塊
,或事先將冷飲茶放入冰箱冰好
,聞之冷香沁鼻
,啜飲涼齒爽口
。遺憾的是,由于這茶以飲
、以涼為主
,便沒有中國茶沏出的那種品味、那種溫馨
、那種悠閑
,喝茶的情調也大打折扣
。
英國
茶是英國人普遍喜愛的飲料
,80%的英國人每天飲茶,茶葉消費量約占各種飲料總消費量的一半
。英國本土不產(chǎn)茶,而茶的人均消費量占全球首位
,因此
,茶的進口量長期遙居世界第一。
英國飲茶
,始于17世紀中期,1662年葡萄牙凱瑟琳公主嫁與英國查爾斯二世
,飲茶風尚帶入皇家
。凱瑟琳公主視茶為健美飲料
,嗜茶
、崇茶而被人稱為飲茶皇后,由于她的倡導和推動
,使飲茶之風在朝廷盛行起來,繼而又擴展到王公貴族和貴豪世家及至普通百姓
。
英國人好飲紅茶
,特別崇尚湯濃味醇的牛奶紅茶和檸檬紅茶,伴隨而來的還出現(xiàn)了反映西方色彩的茶娘
、茶座
、茶會以及飲茶舞會等。目前
,英國人喝茶,多數(shù)在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進行
。倘有客人進門通常也只有在這時間段內才有用茶敬客之舉
。他們特別注重午后飲茶,其源始于18世紀中期
。因英國人重視早餐
,輕視午餐,直到晚上8時以后才進晚餐
。由于早晚兩餐之間時間長
,使人有疲憊饑餓之感
。為此
,英國公爵斐德福夫人安娜,就在下午5時左右請大家品茗用點以提神充饑
,深得贊許
。久而久之
,午后茶逐漸成為一種風習,一直延續(xù)至今
。如今在英國的飲食場所,公共娛樂場所等都有供應午后茶的
。在英國的火車上
,還備有茶籃,內放茶
、面包、餅干
、紅糖
、牛奶
、檸檬等
,供旅客飲午后茶用。午后茶實質上是一餐簡化了的茶點
,一般只供應一杯茶和一碟糕點,只有招待貴賓時
,內容才會豐富
。
法國
法國位于歐洲西部,西靠大西洋
。自茶作為飲料傳到歐洲后
,就立即引起法國人民的重視。以后
,幾經(jīng)宣傳和實踐,激發(fā)了法國人民對可愛的中國茶的向往和追求
,使法國飲茶從皇室貴族和有閑階層中
,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社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現(xiàn)在,法國人最愛飲的是紅茶
、綠茶
、花茶和沱茶。飲紅茶時
,習慣于采用沖泡或烹煮法,類似英國人飲紅茶習俗
。通常取一小撮紅茶或一小包袋泡紅茶放入杯內
,沖上沸水
,再配以糖或牛奶和糖
;有的地方,也有在茶中拌以新鮮雞蛋
,再加糖沖飲的;還有流行飲用瓶裝茶水時加檸檬汁或橘子汁的
;更有的還會在茶水中摻入杜松子酒或威士忌酒
,做成清涼的雞尾酒飲用的。
法國人飲綠茶
,要求綠茶必須是高品質的。飲綠茶方式與西非飲綠茶方式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