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以前,茅盾先生就說,生活以成都為宜
成都最為外人道者,天下第一美食之城或曰私車第二城
烽火硝煙的上個世紀40年代
賈平凹上世紀80年代來成都
已經(jīng)逝去的一代成都老茶客是從早到晚都泡在茶館里的。我的一位朋友的祖父是天剛亮就要走進茶館的
,名曰喝早茶,到了吃早飯的時間,才一搖一晃地回家。早飯之后,又折回茶館。中午、晚上都是如此。這是地道的茶客。今天已難得一見。老茶客的離去
,帶走了一個時代的飲茶方式,那古樸的茶館、茶鋪也隨之消亡。張恨水先生描述的茶館在今天同樣是看不到了,我依稀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尚有些殘存受臺灣茶藝的影響
老茶客時代的中國文化人盛贊成都的飲茶生活
,所謂蘇杭茶館也多,但比之成都卻是“小巫見大巫”。(張恨水《蓉城雜感》)依此足以說明成都是一個浸潤、閑適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古老的、文化的城市。對茶的講究就是對生活的講究、對人生的仔細咂磨和品味。成都的神韻在茶館茶鋪中,吁請保留這樣的一些傳統(tǒng)場所不僅是文化人,也是一般平民百姓的共同心聲。最新的茶樓已經(jīng)有意識地回歸“古樸”,減少洋味。這是市場的必然,也可以看作是文化的勝利。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65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上一篇:
智慧禪之八——《盜賊學技》
下一篇:
茶文化與詩詞
、清時期官窯的發(fā)展.png" alt="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