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是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出生于湖北天門,上元元年(760)隨“詩僧”皎然來到湖州,上元元年至二年(760-761)寄居湖州杼山妙喜寺,其間著成《茶經(jīng)》三卷初稿。大歷十年(775),陸羽43歲時,湖州青塘別業(yè)建成,陸羽著手修訂《茶經(jīng)》三卷,至建中元年(780)付梓。后來陸羽外出調查,于貞元八年(792),60歲時回到湖州青塘別業(yè),繼續(xù)研究茶事,直至72歲病逝。可以說,湖州是陸羽的第二故鄉(xiāng)。陸羽在《茶經(jīng)·八之出》列出了全國八大產(chǎn)茶區(qū)域,敘述至浙西產(chǎn)茶區(qū)時稱:“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潤州、蘇州又下。”“湖州,生長城縣顧渚山谷……生安吉、武康山谷?!?/p>
陸羽是一位善于品茶、善于鑒別茶葉品質的人,他對浙西產(chǎn)茶區(qū)各地產(chǎn)的茶葉進行比較后認為:湖州的茶葉品質最好,超過了常州、宣州、杭州、睦州、歙州、潤州和蘇州的茶葉??疾炝祟欎旧阶瞎S茶后,陸羽認為:紫筍茶品質“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薦于上”,于是,紫筍茶成為唐代最著名的貢茶。
湖州是唐代有名的古茶都,據(jù)唐義興(宜興)縣《重修茶舍記》記載,貢茶院的修建,是常州刺史李棲采納陸羽意見,將陽羨茶進貢皇帝后引起。唐大歷五年,湖州長興顧渚山開始建貢茶院,并于貞元十六年建成。
當時,唐代的貢茶制度有兩種:一種是選擇茶葉品質優(yōu)異的地方,每年定額上貢。一種則是以顧渚山貢茶院為代表的官焙制度,即由官府直接專門設立御用焙茶作坊。除朝廷指派京官管理外,當?shù)氐闹莨僖灿斜O(jiān)督之責。
“役工三萬,工匠千余,累月方畢?!边@是對采制貢茶場景的描述,可見顧渚山貢茶院規(guī)模宏大,人員眾多,職責分明,管理嚴密。據(jù)了解,這些役工主要是“和雇匠”,“和雇勞動”是唐代官辦工業(yè)的勞動力來源之一,即政府控制一批專業(yè)戶,按社會上一般工資水平雇用,名譽上是兩廂情愿的工資勞動者,析以稱為“和雇匠”。朝廷對和雇匠較重視,為了防止官吏克扣他們的工資,曾三令五申嚴加防范。
大唐顧渚山貢茶院年年朝貢,“歲有定額,鬻有禁令”,《嘉泰吳興志》記載,當時的貢額不斷增加,由幾千斤增到一萬八千四百斤,并規(guī)定第一批新茶要趕上皇宮“清明宴”,其余限4月底全部送到京都長安。每年谷雨前,皇帝詔命湖長兩州刺史督造貢茶,并在顧渚山啄木岑建“境會亭”,共商修貢事宜和鑒評貢茶品質,官員云集,張燈結彩,載歌載舞,盛況空前。龍袱包茶,銀瓶盛水,限定清明前將貢茶送到長安。如制作不精,運送不及時,是要治罪的。文宗開成三年(838),湖州刺史裴元,便因“貢不如法”,貢茶制作不精而罷官。
大唐貢茶院后毀于火災,然而,當年“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和“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的恢弘場面,仍清晰記錄著當年茶文化的盛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466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請謁茶圣塵世勝境
下一篇: 東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