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的采摘時間是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這個時間段的氣溫適宜,雨量充沛,茶樹生長旺盛,芽葉肥壯,色澤翠綠,葉質柔軟,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回。“春茶”一般指的是谷雨前采摘的春茶,也就是清明節(jié)前后采摘的春茶。谷雨茶的特點是芽葉肥壯,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底嫩勻成朵。谷雨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詩經(jīng)·小雅·采薇)中就有“采其嫩芽,餉之以糟”的記載。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相信這兩天,關注白茶的茶友們有些忙。
平常關注了不少的茶農(nóng)茶商,最近在朋友圈里,能夠看到不少關于春白茶采摘的消息以及視頻。
甚至有一些,已經(jīng)趁著最近的晴朗天氣,開始攤晾白茶。
發(fā)開采白茶視頻的人一多,是不是茶友就以為福鼎的春白茶就已經(jīng)開采了呢?
在這,村姑陳負責任的告訴大家,如今的太姥山高山產(chǎn)區(qū),尚未開始采摘。
至于,如今在朋友圈里泛濫的采茶視頻,不過是每年這個時候,都在重復的老套路。
提前播報采茶,恨不得向全天下昭告,其實是為了搶到春茶季頭一波的生意。
可采茶又不是賽跑,不比采茶的早晚,只比茶葉品質的高低。
提前開采,茶葉的內質尚未處于最佳狀態(tài),一味求快,只能將品質作為犧牲代價。
《2》
曾經(jīng)在去年的時候,驚蟄節(jié)氣才剛剛過去一兩天,便看見視頻中有人在采摘高山的荒野茶。
并且,視頻中確實有剛采摘下,鮮嫩欲滴的茶樹嫩芽,在鏡頭當中展示。
這樣的情況,顯然不符常理,令人納悶,百思不得其解。
后來便問了茶農(nóng),原來那已經(jīng)是三年前的視頻。
每年到三月份左右,便有人按捺不住的將那視頻發(fā)出,前年去年,年年不落。
在那采茶視頻上,并未打上日期,也無顯眼標志。
不過是在荒野中采茶,連動作也樸素的有些乏味。
看過的人,也未必能夠留下印象。
完全沒有看過的人,就會被所謂“證據(jù)確鑿”的視頻給哄得確信。
甚至輿論一邊倒的傾向于今年的春白茶,乃至荒野茶已經(jīng)開采。
這一部分視頻,是假的。
茶友們大可當做是一個笑話來看,權當是逗樂子好了,不要當真!
不過,也有一部分的茶葉采摘視頻,是真實的。
那些已經(jīng)開采的茶葉,并非是太姥山高山產(chǎn)區(qū)的白茶,而是以下的這幾種茶葉。
《3》
第一種:冬芽
什么叫做冬芽呢?
顧名思義,冬芽指的便是,冬天白茶樹的芽頭。
大概有茶友要站起來反對,冬天的白茶樹怎么還會發(fā)芽?
在冬天那樣寒冷的天氣里,白茶樹不是應該休養(yǎng)生息,等待來年萌芽的厚積薄發(fā)嗎?
當然,茶友們的疑惑,在情理之中。
但不妨舉個例子說明,在冬天里,人們的頭發(fā)是不是也照樣在生長?
只不過在冬天寒冷的情況下,頭發(fā)長得稍慢一些,而春天要更快一些。
這是因為在春天的時候,人們的新陳代謝要更快。
而在冬天,是收藏貯存累積的時候,生長便要慢一些。
《黃帝內經(jīng)》中便提到過,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適宜生發(fā),而冬季適合收藏。
話雖如此說,可有時也會出現(xiàn)收不住,藏不住的情況。
那么對于茶樹來說,偶爾會有一些枝芽長出來,也屬于正常情況。
那并非是大面積的生長,不過是漏網(wǎng)之魚罷了。
數(shù)量不多,不過是零星,一棵茶樹就長出一顆兩顆冬芽的情況也是有的。
并不是春白茶季時,千樹萬樹齊齊萌出嫩芽來的壯觀景象。
至于冬芽,也不是茶樹精心養(yǎng)護所出。
不過是有些極個別的茶樹,因養(yǎng)分夠多,收不住手腳而導致的情況。
母體養(yǎng)分過多,而出現(xiàn)的冬芽,本身內質卻只是平平。
為何?
畢竟是發(fā)育未完全的芽頭,剛剛生長出沒多久,便被阻斷了養(yǎng)分的供應,在枝頭上熬了一整個冬季。
預想中,想要高歌猛進生長的芽頭,在寒冷下戛然而止。
這樣的芽頭,不過是夭折在茶樹上的嫩芽。
其內質,自然無法與正常生長的白毫銀針比肩。
看外觀,也不過是正常芽頭的二分之一,或者是三分之二。
乃至于有部分的葉殼,還帶有紫色。
這一切現(xiàn)象都足以佐證,白茶樹上的冬芽品質和正常春茶季采摘的白毫銀針,并不能夠混為一談。
《3》
第二種:平地茶
什么是平地白茶?
平地指的是產(chǎn)區(qū),像是在福鼎地區(qū),有一半多都是平地茶。
且,平地是相對高山的一個概念。
兩者間最大的不同,在于海拔上的高低。
絕大多數(shù)的平地產(chǎn)區(qū),海拔在100-200米左右。
而在地理上,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下降0.6攝氏度。
福鼎地區(qū),海拔600米以上,就可以被稱之為是高山產(chǎn)區(qū)。
高山產(chǎn)區(qū)和平地產(chǎn)區(qū)之間,有3-5攝氏度的溫差。
也正是這樣的溫度差距,使得高山產(chǎn)區(qū)的白茶,采摘時間要比平地產(chǎn)區(qū)更晚一些。
平地氣溫較高,在足夠的溫度下,茶樹會受到光熱條件的作用,生長活躍,故而有大量的芽頭便開始萌發(fā)。
尤其是在天氣變暖之后,連人也忍不住的,想要趁著大好春光,出去踏青。
茶樹也不例外,在溫暖的條件下,便想要舒展身子,生長出更多的嫩芽來擁抱春天。
不過,既然是平地產(chǎn)區(qū),其品質就不能和高山相比較。
在氣溫相對溫暖的條件之下,平地白茶在積累內質的方面算不上是勤勤懇懇。
至少相對于高山產(chǎn)區(qū)的白茶來說,平地白茶在內質的累積上,不如高山白茶那般迫切。
內心所想,流露在外形上,就導致平地白茶在白毫數(shù)量的多少,要比高山茶少一些,更稀疏。
內質的累積,也要匱乏一些,耐泡度不如高山產(chǎn)區(qū)的白茶。
采摘雖然更早一些,可茶葉間的較量并非是采摘早晚的較量,品質才是決勝的關鍵!
《4》
第三種:外縣茶
什么是外縣茶?
外縣,指的是福鼎之外的縣市。
至于外縣茶,則指的是在福鼎之外的縣市種植的白茶。
畢竟在福建這樣一個茶葉大省,依照福鼎白茶如今的名氣,帶動周邊縣的農(nóng)民一塊兒種茶,并非難事。
除福鼎之外的縣市,同樣種植白茶,且同樣擁有一定平地產(chǎn)區(qū)。
福鼎的平地白茶可以采摘了,那些外縣的平地白茶氣溫同樣足夠高,能夠萌生出嫩芽來。
有白茶可采摘是一件事。
但茶友們,更加好奇的應該是:為何外縣的茶青(白茶制作原料)會在福鼎出現(xiàn)。
難不成白茶們圖熱鬧,都喜歡往的福鼎那兒湊么?
主要原因,當然不是這個。
福鼎白茶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在環(huán)境條件之下,福鼎的水土具有一定優(yōu)勢,品質更優(yōu)。
即使是茶青,福鼎的也要更具優(yōu)勢,收購價更高一些。
既然福鼎地區(qū)的白茶價格要更高一些,茶農(nóng)便想:那為什么不將茶青運到福鼎去賣呢?
腦筋一轉,這便是外縣茶出現(xiàn)在福鼎的原因了!
撇去外縣茶葉本身資歷便不如福鼎茶青的事實,這些經(jīng)過運輸,才風塵仆仆來到福鼎的茶青。
茶青當中的內質,早就在運輸?shù)倪^程中,在呼吸作用下,被損耗了一部分。
這樣的茶葉,要是被收購之后,做成了白茶。
那時的品質,還不如原本在外縣加工的白茶呢。
將外縣的茶,運到福鼎去賣,除了多賺些茶青錢之外,對茶葉本身的品質,一點兒作用都幫不上!
《5》
正常情況下,高山茶什么時候采摘?
如今冬芽采了,平地白茶也采了,就連外縣的平地茶也按捺不住。
那茶友要問了,那么多茶在采摘的時候,高山白茶還在生長。
那么,高山白茶到底在什么時候,才開始采摘?
其實白茶的采摘時間,并不像中秋節(jié),元宵節(jié)有固定的時間。
根據(jù)每年天氣的不同,白茶的采摘時間,有所不同。
近來三年,太姥山高山產(chǎn)區(qū)的春白茶大面積開采的時間,分別是2017年的3月24日、2018年的3月11日、2019年的3月16日。
依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可大致推斷,太姥山高山產(chǎn)區(qū)每年大面積的開采時間,都在三月的中下旬。
為什么高山白茶采摘時間,都比較晚呢?
其中緣由,當然離不開“溫光水氣土”的共同作用。
高山產(chǎn)區(qū),白茶的生長期要更長一些,能夠囤積內質的時間自然也就延長。
再說,溫度低的情況下,白茶樹才能夠更加勤勉的進行內質累積。
這倒不是因為高山白茶的思想覺悟比較高,只是在低溫環(huán)境下,若是想要生存,就必須更加努力的囤積內質。
光從外貌來看,低溫使得白茶上生長出了更加厚實濃密的白毫。
那是如同動物過冬時候的皮毛一般的豐厚度,絕非稀疏。
溫差,是導致高山白茶內質更優(yōu)的主要因素,可絕非是唯一因素。
一年四季,尤其是在春季的時候,降雨增多,空氣中水汽充裕,高山便容易起霧。
云霧折射下,更加溫和的光線,能夠更好的保留住白茶的鮮嫩。
想要體會白茶當中的最為正統(tǒng)的鮮香醇爽滋味,一定要從高山白茶處尋找。
嘗罷后,便能體會那“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覺。
除此之外,高山上的水,從天而降,經(jīng)過山體過濾,再被茶樹吸收。
占據(jù)茶樹總體大半的水分,對于茶葉品質的好壞,同樣有很大影響。
被山泉水澆灌出來的高山白茶,并非平地的水源,可以比擬。
至于空氣,太姥山的空氣質量,非平地人類聚居處可以相較。
如果有機會,茶友們倒是可以去太姥山游玩,度假。
那真真是個人杰地靈,風景秀美的地方。
最后的土壤,是茶樹生長的基礎。
有機質豐富,土質疏松而土壤肥沃,更是能夠為高山白茶的生長,提供足夠多的內質基礎。
不論溫光水氣土,高山白茶都凌駕于普通白茶之上。
雖然采摘的時間稍晚了一些,但也正應了那句話:美好的事物總是來得比較晚,但終究會來。
《6》
在茶圈,比誰采茶時間更早的情況,并不少見。
只不過,采摘早的茶葉,并不等于品質好。
每年車厘子剛上市的時候,價格高的讓大多數(shù)人抱怨,難以實現(xiàn)“車厘子自由”。
可是,在上市一段時間過后,車厘子的價格也有所下落,回歸正常水平。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提早上市的水果,都是價格更高,但品質一般。
這道理,運用在白茶當中自然也是一樣的。
提前采摘的白茶,品質不如正常采摘的高山白茶。
甚至因為提早上市的緣故,連價格上的便宜也并未占到。
還不如耐心等等,等到好茶依據(jù)時令上市。
那時你我,共飲一杯好茶,豈不美哉?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chuàng)撰寫,任何媒體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fā)至朋友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76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杭州人買龍井去哪兒買
下一篇: 小青柑皮普洱茶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