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也是茶文化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之一。元代時,喝茶已漸漸成為一種流行的社交活動,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元代的喝茶方式與以往的歷史時期有所不同,人們開始更注重品味茶葉的香氣和口感。在這個時期,泡茶的器具也逐漸多樣化和精致化,如茶壺、茶盤、茶杯等。同時,喝茶的禮儀也變得更加繁瑣和講究。在元代,人們一般采用蓋碗法來泡茶。蓋碗即是將茶葉放入碗中,用開水沖泡,并且用一塊蓋子覆蓋在碗上,待茶葉浸泡一段時間后,即可品飲。喝茶時,人們會選擇安靜、雅致的環(huán)境,欣賞茶湯的顏色和澄明的杯底。此外,品茶還可以輔以音樂或吟詩等文藝表演,使整個喝茶過程更加愉悅和精彩。元代的喝茶方式,不僅為后世的茶文化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更成為中國茶道獨特的一環(huán)。
元代統(tǒng)治中國不足百年,在茶文化發(fā)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專著。由于資料的缺乏,元代的飲茶及茶具使用的狀況我們已經(jīng)難以完全了解,但仍可以從詩詞、書畫等零星的記載與考古發(fā)現(xiàn)中找到一些有關(guān)元代飲茶與茶具的蹤影。
從飲茶上看,元代可以說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期。在當時雖然還有采用點茶法飲茶的,但采用沸水直接沖泡散形條茶飲用的方法已較為普遍,這可以從不少元人的詩作中找到依據(jù)。
元代有名的文人耶律楚材《玉杵和云春素月》一詩說:金刀帶雨煎黃芽……紅爐石鼎烹團月,一碗和香汲碧霞?!痹觥吨蟛鑸D并序》云:“風向翠碾落晴花,湯響云鐺滾珠蕊。”虞集《題蘇東坡墨跡》:“錦囊舊賜龍團在,誰為分泉落月中。”這些詩所描寫的都是飲用團餅茶的情形,但詠及散茶的詩文也不少,如蔡廷秀的《茶灶石》一詩:“仙人應愛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崩钪t亨的《土銼茶煙》:“熒熒石火新,湛湛山泉洌。汲水煮春芽,清煙半如滅?!边@里的“嫩芽”、“春芽”就是指可以直接沖泡的茶芽。
這種情況還可從出土的元馮道真墓壁畫中找到佐證在圖中,沒有茶碾,當然也無須碾茶。從采用的茶具和它們放置的順序,以及人物的動作,都可以看出人們是在直接用沸水沖泡飲茶。不過,散茶真正得以大行其道則是明代的事情。另外,據(jù)部分學者研究,元代茶飲共分四類,即茗茶、末子茶、毛茶與臘茶。茗茶類似于近代的泡茶,末茶是將嫩葉焙干后直接磨細,毛茶則近于羹飲,臘茶為團餅茶??梢?元代飲茶繼宋而啟明,過渡性十分明顯。
飲茶方法的過渡性直接影響了元代茶具。首先,宋代茶具至元仍然很受歡迎,如元人毛一相為南宋審安老人的《茶具圖贊》作序說:“而獨耽味于茗。清泉白石可以濯五臟之污,可以澄心氣之哲,服之不已,覺兩腋習習,清風自生……乃書此以博十二先生一鼓掌云?!薄笆壬蹦怂稳它c茶之具,至元仍受歡迎。
但因散茶沖泡的流行,部分點茶、煎茶的器具漸次消失,在內(nèi)蒙古赤峰出土的元代墓道烹茶圖中已經(jīng)見不到茶碾了。從制瓷的歷史來看,元代飲茶仍以瓷器為主,制瓷業(yè)雖受影響,但并未中斷,只是所制器物較為粗糙、笨拙,具有鮮明的蒙古族特色。
未完待續(xù)……
大家都在看
這里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wǎng)絡(luò)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guān)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yǎng)性、終身學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a/582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購買鐵觀音茶葉
下一篇: 兒茶素的副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