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nèi)家拳練習中,太極、無極、八卦、五行所指含義絕非與道家、易學有直接關系,其所指是拳學修練過程中的寓義。其寓義在整個練功過程中的規(guī)律:在練勁過程中是指各種勁的成份與練法;在練體過程中是指以氣血貫通人身奇經(jīng)八脈及正經(jīng)十二脈。
一 、練筋勁的方法——前后移蕩的混元整勁
1.預備式
①站步要雙腳踩在米字方形的中心位。
②左腳向前邁步,前腳豎直,踩在直邊上;后腳與前腳方向45度撇開,踩在對角線上。成左(右)弓步,此為楊式太極拳的四正步。弓步要盡量拉開,肩與胯平面向前,即腰(上身)轉(zhuǎn)向前腳(正前)方向,雙手前伸平扶胸前。
2.前后移蕩運動
運動過程重心水平移動不許起伏,初期階段要盡量不用肌肉力來完成動作。向前移動時后胯盡量放松,往后移動時身體隨退隨左轉(zhuǎn)不超過45度;身手隨之做搖磨狀,既練腰胯平移又練旋轉(zhuǎn),運動過程腿不許蹬勁,只求伸展開。踩四方正步可支撐八面來力,全身感覺要一體,一動整動。人的感覺:內(nèi)家拳的“意”,首先要盡量少使肌肉力來完成動作。這樣左右弓步,順逆旋轉(zhuǎn)如此練習前后移蕩的混元整勁。這之后才能練松。
平送腰胯的練習,要注意的是心里心態(tài)的平靜放松。
二、基本功一的練法——手臂由后向前向上撩拋掄甩與身勁結(jié)合的蕩弸勁
站步與前面敘述一樣以左式為例。
以左手掌心扶貼左腰腎處,肩、臂、肘、腕均不許用肌肉勁,盡量放松不使勁。右胳膊從肩到手要絕對放松不許使勁,右手自然下墜,右掌心自后向前向上撩、拋、掄、甩,向后掄甩時,手心隨身體后移轉(zhuǎn)腕向后。臂掄立圓配合身體做前后移動,身向后移動時動轉(zhuǎn)角度不超過45度。
向前移動時在重心仍在后位將身形轉(zhuǎn)正再向前移動。最關鍵是后胯關節(jié)盡力放松,原則是不使勁。此動是以身體前后平移加旋轉(zhuǎn)帶動肩臂手掄動,立身要中正,中正不僅指身直也是指肩、腰、胯向正方向。含胸是在揉(推)手時運用,拔背是指將脊椎上下拉直,上至頭頂下至尾閭一線貫穿。
練筋勁的目的是練前后移蕩的混元整勁,身腿所練猶是船和桅桿前后平移之勁。手臂所練撩,拋與身勁結(jié)合的蕩弸(péng〈形〉本指弓強勁有力。弸,弓彊貌。猶充滿,弸,滿也)勁。在運動中身體不能有起伏,要時常體會將感覺充滿全身整動如一與空氣磨擦的感受。
眼向前平視,眼前之物、景,皆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無雜念,頭隨身轉(zhuǎn),方向一致,不得亂轉(zhuǎn)。從腳底以上所有關節(jié)都不要使肌肉勁盡量放松,腳底著力在腳的內(nèi)緣,腿的里側(cè)。數(shù)量由100至500個不等,以不累為標準,以身正松活重心不過為準則。此過程要一年半。
談一談怎樣松,太極拳的松不能只松,筋骨肌肉、精神意識、動作運行、心里心態(tài)也要放松,心的松才是真正的松;全身所有關節(jié)包括手,腳趾的關節(jié)俱要放松。自身能在個人練習中能放松是其一,在與它人接手論勁時,身體任何部位受力或刺激后均要能放松,尤其是心里狀態(tài)更要放松,不能有懼怕感,心里也不許有慌亂及其抵抗意識的行為動作等。
深一層講,人的潛意識也是深層意識也要能最大限度地放松,呼吸也分深淺練,功要的也是深層呼吸。練松初步是不使或少使勁,盡量偷懶用勁,能達到標準的完成動作而用勁越小越好。筋在松的狀態(tài)伸長是養(yǎng)筋勁為彈簧勁,骨在松加意感收縮內(nèi)氣入骨為沉勁。松沉勁由腳底貫穿所有關節(jié)骨骼直達末梢為通勁。
掄甩行程是整圓,由后向前側(cè)重于下半圓行程的感覺。目的是將周身之勁、形、動,轉(zhuǎn)練整,練出一體混圓勁。
弓步左腳在前,一定要練夠數(shù)量,且要逐步增加不要練太過數(shù)量。
內(nèi)氣產(chǎn)生后,應以先貫通“帶脈”;繼而“骨縫”張開;氣行于筋膜骨肉之間以感覺引之前行,能起作用方能稱為有“意”了。后以意引內(nèi)氣貫通任督二脈做周天運行才能收斂內(nèi)氣入骨、入髓,此階段以完成無極勁的煅煉,進入太極勁煅煉的開始。到此階段動作靈活性有了一個飛躍,勁有了一定的威力。
三、基本功二的練法——手臂由后向上向前掄劈拍與身勁結(jié)合的蕩弸勁
仍以左式為例。
站立與前述不變,進一步要求全腳掌著地受力要平均,腳的感覺要在整個腳底與地結(jié)合緊密的所有部位。向前運行時,后胯關節(jié)骨縫必須松開,向前向下運動絕不能使勁蹬腿,只要求伸張開就行了。身體在運行過程中,絕對不能有起伏否則無效,做的過程中盡量放松。
此式是在向前運行時,手從后向上,手心向前進行,掄,劈,拍的動作。向后時手自然隨慣性甩動只加手腕翻轉(zhuǎn)而已,運動過程中要體會以身的前后移動帶動肩膀、肘、腕、手掌、指的感覺,和向后身體動轉(zhuǎn)四十五度及回轉(zhuǎn)正向前移的感覺。左手依然掌心向前(應為向后?)掌指朝下貼扶于左腰腎處。
此式與前一式相合構(gòu)成一個整圓,前式由后向前上掄,后式由后向上前下掄。
此基本功勁煉成后便是混元整力經(jīng)。單式練法轉(zhuǎn)化成內(nèi)勁就是發(fā)人的火藥勁,自身是槍,敵手是彈。神機一動,敵隨手而出簡單至極。
此基本功練法,如能向前做兩個方式各為五百次,加起來左邊一千下,右邊一千下,共兩千下,一次做完而不覺累方可算功成。此功法一般要練到一年半左右的時間才能達到要求。
此式起點是手平伸從下抬起手心朝下與肩平開始做下落向后,向上同時轉(zhuǎn)手腕手心向上向前掄甩,[上式]。[下式]起式起點是手平伸從下抬起手心朝下與肩平開始轉(zhuǎn)手腕手心向上向后向下向前掄甩。下式練的是由下往上往前撩棚勁,上式是練由后向前向下向后的按采勁,當年恩師說此功法如練兩千而不累者,其功力,出一拳必將常人擊起擊出,就是功力小花活多的所謂太極高人也承受不了此勁,在下親自體悟恩師此說實實在在。
內(nèi)家拳基本功的三個標準。
以下所說的是我的老師對我的練功要求,都是用手可以檢查出來的,騙不了人的,也是我自己可以實踐出來的。供大家參考。我自己做不到的我也理解不了,也寫不出來。
第一步,氣沉丹田。檢驗方法:把口鼻閉上,把手放在小腹上,可以自由第把小腹凸起,凹陷下去。做到這一步,是基本達到氣沉丹田,但還是要堅持鍛煉,讓下丹田充實有力。
第二步,氣沖帶脈。檢驗方法:把口鼻閉上,把左手放在小腹上,把右手放在腰眼命門上,可以做到把小腹凸起的同時,后腰命也凸起來。
第三部,氣灌四稍。檢驗方法:氣從后腰上到夾脊穴,再由肩到肘到手。手指堅硬如鋼鐵。我自己有個經(jīng)驗是手背的皮膚會越來越嫩,白。
(4)練拳正確道路。
很簡單。做到以上三步后,帶功行拳。這時候你的拳才是有支撐的拳。
(5)為什么內(nèi)家三拳動作都很少?
帶功行拳后,動作只是引導內(nèi)氣發(fā)放的引導姿勢,練得越多,內(nèi)氣和內(nèi)勁對這個路線越熟悉,傳導的越快。用起來才越順手。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明白太極拳為什么讓你放松,你越放松,內(nèi)勁發(fā)的越快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chuantongwushu/667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內(nèi)家拳學練的幾種禁忌
下一篇: 武當八段錦練習步驟和功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