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出自《道德經(jīng)》第二十九章,意思是,故而圣人無為而治,所以不會失?。徊粡娏?zhí)行,所以不會失天下。天下萬物,有前行有后隨,有輕噓有急吹,有的剛強,有的贏弱;有的安居,有的危殆。因此,圣人要除去那種極端、奢侈的、過度的措施法度。
解讀一:
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圣人不違反自然,就不會??;不固執(zhí)自己的看法,就不會失人心?!盁o失”,就是不會失掉人心。其實,一個主張?zhí)岢鰜恚瑫腥藫碜o,也會有人反對?,F(xiàn)在那些號稱民主的國家,哪個沒有反對黨?而反對黨唯一的任務,就是把執(zhí)政的人拉下來。
我在美國的時候,很多人問我怎么區(qū)分中國人和日本人。我說,中國人跟日本人都是東方人,如果分別扎個布條來表達,凡是寫‘東方必勝’的,一定是日本人,中國人會寫‘東方不敗’,因為我們從來不求勝。凡是求勝的,最后都是敗的。因為“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中國人是我不敗就好了,干嗎求勝?所以,我們穩(wěn)如泰山幾千年。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老子告訴我們,這都是自然現(xiàn)象。有走在前面的,就有隨在后面的。同樣是吹氣,有用噓的,就有用吹的。
“羸”,是弱的意思。水性是很柔弱的。但是水真的弱嗎?就算拿再鋒利的刀子,也割不斷它?!拜d”,就是安。載車而乘,當然安?!般摹?/span>(huī),就是危險,坐車而危。同樣是車,把人載在上面,就叫安;掉到谷里面去,人非死不可,就叫隳了。
人很奇怪,比如排隊的時候,看到前面的人,就會想:我已經(jīng)很早了,想不到這個家伙比我更早!討厭!天天沒有事干,就知道在這里爭先恐后。你最恨的就是前面那些人。這就是人的本性,就是要我們修的,如果沒有這些本性,我們修什么呢?開口閉口都是別人的不是,其實回頭看看自己,絕不會好到哪里去。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看到這些事情,會順應自然,不走極端?!吧酢保褪菢O端的意思?!叭ド荨?,就是不奢華。因為奢華都不長久。
你看你的衣服很妙。你有錢的時候,它就是穿不破,好像給你搗蛋一樣,你一窮,衣服都破了,連褲子也破了,被子也舊了,房子也漏了??茨阌卸啻蟊臼拢?/span>
“去泰”,就是不驕泰,不過度。講到這里,有人就問:如果我把這些做到了,不是很吃虧嗎?謙虛就吃虧,因為大家都不謙虛;排隊就倒霉,因為人家不排隊。
所以,老子馬上提出來:修道以化天下。真正修道的人,要用好這個“化”字。修道的人應該盡自己的責任,來感化天下人。因為人心都是肉長的,你用唯一的辦法就是感化,其它都沒有辦法。你威脅他,他不怕,你利誘他,他不從,他騙你,你恐嚇他,他想辦法反恐嚇你。
在《八仙過海》中,漢鐘離還沒得道時,鐵拐李去點化他。 鐵拐李在樹下假寐,一條蛇在他旁邊游走。 漢鐘離為了救鐵拐李,就打走那條蛇,同時被蛇咬了一口。鐵拐李不感謝他,并說:“我不動,蛇不一定咬我;你無端端去動那條蛇,就被蛇咬了。你以為救了我,可是我不感謝,所以你很生氣。 這就是‘是以圣人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鐵拐李說:“其實這兩句話,都是道學的精要:凡事不可以太執(zhí)著,這叫做“無執(zhí)”;凡事不可以勉強去做,逆天而行,這就叫‘無為’”。
解讀二:
故物或行或隨;所以,一切事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隨。如果你年輕走在后面,心里可能不太舒服,不要著急,總有一天,你會走在前面的。只要你保持健康好好地努力去做,按照年齡輪也輪到你了。你將來就是“行”,就會有更年輕的嗯跟隨在后面,或許那時你還羨慕別人年輕呢。
或噓或吹,有人個性很緩慢,有的人個性急躁。急躁的叫吹,緩慢的叫噓?!皣u”是指慢慢吐氣。人的個性本來就有急有緩,要各適其性,不能用一個標準來要求所有人。
或強或羸,有的強壯,有的瘦弱。
或培或墮。有的成功,有的失敗。如果大家都成功,這是不可能的。如果這里的人都成功,可能代表在別的地方的人都失敗。
這個世界一向是多元而復雜,多彩多姿的,不斷變化的。天下不是你可以掌握的,所以老子強調(diào)無為而治。不能用人的腦袋去設計,去決定要它如何。只有讓它各自發(fā)展,它本身就會保持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
世間的一切各有特色,它們在一起彼此協(xié)調(diào),取長補短,互相配合,正好可以做成某些事情,維持一種發(fā)展狀態(tài)。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以,圣人去除極端,去除奢侈,去除過度。做任何事情不要走極端,所有人一定要如何。去除奢侈,不要浪費。不過度,不超過應有的限度,既不要過也不要不及。守住一個正常平安的情況是比較理想的。
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這是老子講宇宙的法則,宇宙的物理,只有一個共同的法則,就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對的。拿“行”來說,你向前進,當前進的力量達于極點時,就是后退。
《易經(jīng)》上有句話,“無往不復”,沒有一個向前走的東西不回過來的。為什么呢?因為這個地球是圓形,向前走一定回復過來到本位。所以說,“或行、或隨”,有進步就有退步。相反的,永遠在退步,必定就有進步了。
“或歔、或吹”,“歔”是把氣吸進來,“吹”是把氣呼出去。所以,呼吸也是相對的。
“或強、或羸”,一個人的身體,是一個物理的東西,強壯到極點之后,一定會變?nèi)?。相反的,有許多人身體看似多病,但是多病的人,往往能祛病延年,雖然整天病兮兮似的,卻能活得很長壽。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曉得自己多病,就會時時注意攝生調(diào)養(yǎng)。一個看來身體非常健康的人,有時候反而忽然死了,因為他自己覺得身體很健康,沒有病,往往就忽略了保健之道,所以一下就完了。
“或挫、或隳”,“挫”是很尖銳的東西,越是尖銳的東西,毀損得也就越快。這幾個原則——行、隨、歔、吹、強、羸、挫、隳,是說明宇宙間一切事物,隨時都在相對的變化。天下沒有不變的東西,絕不可能停留在中間的。老子現(xiàn)在是就大原則告訴我們這個道理。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一“去甚”,“甚”就是過分,做人做事第一不要過分,過分一定會出毛病。第二“去奢”,錦上不能添花,錦上添花,毛病出得更大。第三“去泰”,人生沒有舒服的時候,天下事也沒有永遠泰然不變的時候。一個人身心上不加幾分勞苦,不加幾分運動,舒泰太過了,各種毛病都來了。
這三點道理總結一句話,要守戒律,萬事不要做得太過分。也可以說是我們?nèi)f事要適可而止,如果不適可而止,超過限度那就會變,不再是原來的現(xiàn)象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jia/1579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歷史文化源流|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