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2年的1月5日,也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小寒。
我們常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鄭州從昨天下午開始就一直在飄雪,剛好符合小寒到來的“韻律”。
雖說小寒聽著沒有大寒“大”,但一般來說,小寒比大寒還要冷,而【寒邪】又是冬季的主要致病因素。
有很多疾病如心腦血管類、骨關節(jié)類的病痛都是寒邪導致,可能中老年人或者風濕骨病的患者感覺明顯,很容易在這個季節(jié)發(fā)作。這就要求我們要注意保暖防寒的工作。
今天我就從三個方面簡單說說小寒節(jié)氣的養(yǎng)生和注意事項,謝謝您的點贊、關注和支持。
一、做好防護3個部位和為什么要做好防護?
第一個防護:護好腰
因為職業(yè)的原因,總是在門診和日常經常叮囑患者,一定要做好腰部的防寒保暖工作,因為在中醫(yī)里:腰為腎之府,腰保護不到位,腎就遭殃,腎一遭殃輕則腰酸、腰痛,周轉不利,重則牽連五臟。還有腰作為人的“承上啟下部分”,腰部受寒受涼或者陽氣受損,像腰疼背痛、腿冷腳涼、手臂手指屈伸不利等這類情況勢必找上門。
解決方法:適當增加衣物,必要情況可以帶上護腰帶等。
第二個防護:護好頭
知道有很多朋友是騎電車、步行上班,在冬季務必做好頭部的防寒保暖工作,頭部在中醫(yī)理論中被稱為【諸陽之會】,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是受風受寒了,很容易出現(xiàn)感冒、頭疼的情況,若不及時干預,很可能留下長久性的頭疼疾患,故要重視。
解決方法:穿戴帽子、圍巾,注意頭部保暖。
第三個防護:護好腳
鄭州下雪后,看到院子里和身邊不少朋友發(fā)雪景,適當?shù)刭p雪、踏雪有助于舒緩心情,但要及時更換鞋子、衣物,因為有句老話叫“寒從腳下生”,最直觀的就是蹚冷水或者過河后,有人會腹瀉、胃疼的情況,這就是“受寒”了;踏雪后鞋子易濕,易潮,濕邪一樣會侵人,所以要注意。
解決方法:及時更換鞋襪,堅持晚上用溫熱水泡腳,可以自己按摩腳部穴位如涌泉穴等。
二、幾個點描述小寒如何養(yǎng)生對身體好
①早臥晚起:冬天的陽氣潛藏,陰氣旺盛,就不再適合夜生活和熬夜了(平常也不適合)。
②防寒保暖:這個上面已經說過了,尤其要注意頭、腰、足三部分。
③適當鍛煉:找到有太陽的時候,適當曬曬背部、出門慢行或選擇公園健身,走走看看皆可。
④情緒調整:冬季本就夜長,人易多想。請注意自己的情緒調整,情緒可【致病】!
⑤食療調整:冬令進補,來年打虎——說明冬季進補的好處多,可根據(jù)醫(yī)生建議和自身情況吃一些:牛羊肉、排骨、核桃芝麻等類的食物,增強體質。
三、最后為大家推薦一道食療方
玉米排骨湯,材料易取,做法簡單
用料:排骨根據(jù)自己或家人多少決定,另買蓮藕、玉米、胡蘿卜、小蔥、生姜即可。
做法:排骨清理干凈后水開后焯水,焯水時加入生姜、料酒,撇去浮沫,其余配料先切好。
撈出洗凈,放入砂鍋/鍋/電飯煲都可以,把切好的配料放入燉煮半小時
出鍋前加符合口味的鹽,撒蔥花就行了。
為什么推薦這道湯呢?因為冬季天寒冷,像脾胃不好、氣血不足和手腳易冷的人很多,經常手腳冰涼,這個湯包括了蓮藕、玉米和排骨這三樣,都是有專門作用的:
玉米:利肝膽、清濕熱,健脾開胃還降膽固醇。
蓮藕:清熱生津、養(yǎng)血補益,對女性同胞好處較大。
排骨: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營養(yǎng)價值高,口感也好。
三者合用,既有食療的作用,又要佳肴的口感,所以這道值得推薦。今天就分享到這,感謝您的耐心觀看。
關注@中醫(yī)王振亮,了解更多中醫(yī)知識。
#健康科普排位賽##健康##中醫(yī)##你好,小寒##養(yǎng)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04/23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