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把肺里的氣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凈;
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說的單田,用力使單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單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時候要漸漸用力,不要一下鼓起來。
從開始用力到用力到極限,大約用五秒鐘時間然后到最強的時候,持續(xù)五秒鐘。
最后,漸漸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約五秒時間整個過程,注意不要呼吸。
這是一個循環(huán),每天這樣練功,兩個小時,半年的時間你的唱功一定會很實力,但中間不要停止,特別是第一個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堅持下來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練
最好找一個專業(yè)的老師,指導(dǎo)一下,才不會誤入歧途,不會把聲帶損害,要注意唱歌時不要多用自己的聲帶,要讓自己的聲音傳的遠而穩(wěn),注意運用氣息,否則會使聲帶生繭。
聲音忌諱大聲喊叫。其實我們都要避免:1、大聲喊叫;2、在具備充足睡眠后,每天用聲不準超過兩小時[總用聲量],長期超量用聲,必然導(dǎo)致聲帶病變[壞嗓子]!
養(yǎng)成用丹田氣說話的習(xí)慣。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說話,用小腹[臍下兩寸的點]說話。多練仰臥起坐,加強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較弱]??谇灰蜷_[后上下牙距離],整個口腔形成:前緊[開、齊、合、撮]后松[打開后槽牙]之勢。
長期堅持科學(xué)訓(xùn)練。情、氣、聲的訓(xùn)練:情—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的語言表達訓(xùn)練;氣—-掌握胸腹聯(lián)合呼吸法;聲—-聲音的彈性訓(xùn)練。
我們常說丹田氣,不妨在我們空閑的時間經(jīng)常做一些深呼吸練習(xí),盡量把氣吸到丹田,(可以用打哈欠或聞味的舉動來體會深呼吸的感受,此時身體都處于一種自然舒展狀態(tài),肩不要隨著吸氣上聳,盡量保持兩肩平靜,兩肋自然外擴,吸氣受力在腰腹部。)然后保持住吸氣時腹肌的用力狀態(tài)緩緩呼出,(可以用吹蠟燭的小氣流想象不要把蠟燭吹滅,但一直吹的它搖動,注意:蠟燭是在眼睛的前上方,我們的氣流直接集中作用于蠟燭的火焰。)呼出的時間越長越好,然后再吸再呼,連續(xù)重復(fù),體會腰部集中用力的感覺。這就是發(fā)聲用力的支點。
其次,一個結(jié)實有穿透力的聲音的產(chǎn)生除了有好的氣息支持外,共鳴腔體的運用更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所謂共鳴腔體主要包括頭腔、咽喉腔、胸腔。平時我們說話主要用咽喉腔,也就是說用嗓子,所以時間長了容易造成聲帶的疲勞,如果想保護聲帶,節(jié)省力量,就要有科學(xué)的發(fā)聲方法,那就是讓聲音貫穿三個腔體為一體,在氣息的支持下,發(fā)聲的起點要高,我們把眼作為一個界限,想象以眼睛為底線往兩邊延伸直至后頭,形成一個橫截面,以此橫截面為平面,聲音的起點就放在這個橫截面上兩眉之間的眉心。前面我們提到過打哈欠的練習(xí),在我們打哈欠時除了體會腰腹受力感覺外,還會有頭向外膨脹的感覺,我們把它叫做興奮感,歌唱時要求一直有這種興奮感,那么說話時也要有這種感覺,只是沒有歌唱時表情那么豐富,也就是說用打哈欠的感覺說話,這時候你就會感覺沒有用喉嚨用力,另外,在打哈欠的同時口腔內(nèi)的軟顎,硬顎都有向上隆起的感覺,有一個一直向上的積極主動感,舌根有種不自覺的下放感,使口腔內(nèi)有充分的空間,這就叫打開喉嚨。說話時努力保持這種感覺,讓聲音向上走,集中到頭腔從兩眉心間推出,可以先用簡單的爆發(fā)式的“啊、哈、嗎、哩”等字感覺。注意:發(fā)聲時必須努力按上面提到的位置與方法要求進行,放松喉嚨,可以體會輕聲,假聲的感覺,盡量體會不用喉嚨用力,否則,沒有效果。“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做什么都需要有恒心,有毅力,只要你肯動腦,經(jīng)常練習(xí)體會就會有效果。只要在科學(xué)的方法作用下,很好的把用力的支點與發(fā)聲的起點結(jié)合起來就會讓你的聲音事半功倍,具備洪亮結(jié)實,有磁性的魅力。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4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宋元時期:長生子——劉處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