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陸修靜《道門科略》載,正月初七、和七月七日和十月五日是道教三會日,是“三官考核道民功過”日子,也是天師道早期道民聚會的日子。在此三日里,道民須赴本師治所,申報家口錄籍,聽道官宣講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過,以定受箓之等次。
其中,正月七日,名舉遷賞會,此日上元賜福,天官同地水二官考校罪福。七月七日,名慶生中會,此日中元赦罪,地官同天水二官考校罪福。十月十五日,名建生大會,此日下元解厄,水官同天地二官考校罪福。其三會之日,三官考核功過,三魂攢送生人善惡。又謂之三魂會日,宜焚香懺過。
據(jù)《大道家令戒》云:“諸新故民戶、男女老壯,自今正元二年正月七日已去,其能壯事守善,能如要言,匡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nèi)無二心,便可為善,得種民矣?!?/p>
丹東紫陽觀三官大帝造像
1、三會日:三官考核道民功過
《三官經(jīng)》,全稱“太上三元賜福赦罪解厄消災(zāi)延生保命妙經(jīng)”,可見三官大帝在尊貴,掌管“賜福赦罪解厄”,誦持經(jīng)典即可獲“消災(zāi)延生保命”的微妙功德,以憑借“善功”“賜福赦罪解厄”。
據(jù)《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功德輕重經(jīng)》載,三官大帝,三品相承,生死罪福,功過深重,責役考對,年月日限,無有差錯。其學仙善功,行惡罪報,各隨所屬考官,悉書之焉。天地水三官,各各別置宮府曹署,亦無限數(shù),皆是支流別號,禁察司罰之官,糾諸功過罪惡之人,列言正曹。一百二十曹,是天地水正曹也。人身中亦有三宮六府百二十關(guān)節(jié),三萬六千神。人身行惡,身神亦奏之三官。人身行善,則度其仙名。生死罪福,莫不先由身神,影響相應(yīng),在乎自然也。人稟氣而生,氣結(jié)成神,人能養(yǎng)氣,神則長在,內(nèi)思守真,真不離身。有得太玄延生之符,三萬六千神則結(jié)氣而見形,共舉人身,白日登天,馳騁云駕,升入虛空。喪精失氣,萬神奔落,神游氣散,空尸形亡也。
二、三會日:聽道官宣講科戒
北岳三元宮三官大帝造像
據(jù)《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jīng)》載,布道施教首先在于向?qū)W道者傳授道教經(jīng)戒?!叭裟信粫詴枵?,專心好道,可請明者,聽誦經(jīng)戒,會在靜舍?!睂W習者通過對教戒中所包含的道德知識、規(guī)范的體認,就會明白何為是非善惡,好壞美丑,從而提高道德判斷能力,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
學道者在學習經(jīng)戒的過程中要“正體安神,精思明聽,勿妄華言,傾斜不端,游心他念,玩隨睡寐”。這就是要求學者要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學道心態(tài),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積極深入地思考,學思結(jié)合,不要心不在焉,一心二用。還強調(diào)學道者不僅要認知、理解教戒,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要以教戒作為行動的規(guī)范與準則,時刻執(zhí)守教戒,以戒制情,以戒自檢?!拔ǖ廊藞?zhí)志,故能以戒自檢,行止舉動,愛欲人間,守戒不違,心無邪傾。若見色利,以戒掩目;若聞好惡之言,以戒塞耳;若食甘香之美,以戒杜口;若愿想財寶,放情愛欲,以戒挫心;若趣向奸非,意欲惡事,以戒折足;守之不廢,可謂明矣?!?/p>
“道人亦知所欲為快,以戒制情,故不犯惡,善積行著,與道法相應(yīng),受福無極?!蓖ㄟ^對外在道德規(guī)范的體認和理解,進而把其內(nèi)化為自身的道德信念,時刻以此為明鏡,省查自己的行為,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動,使自己始終不違背行為準則。
三、三會日:道民奉道精進,要當勤身
“諸賢者,奉道莊事勤身,如饑渴欲得飲食,如遇寒暑欲得易處,如作極欲得休息,如疲勞欲眠寐,如愿想欲有所得。念道奉真,欲得度身,如念此諸所勉身,如不法不倦,獲無災(zāi)殃禍害,病痛憂患,何愿不得,何福不應(yīng)也?”把“歸心于道”作為修道主體的一種內(nèi)在的強烈的需要,就像饑渴需要飲食,疲勞需要休息一樣,只有對道懷有這種“念念精進,追之恐不及”的情感,學道才有動力,收獲也才會更大。
“道人百行當備千善,當著雖有九百九十九善,一善未滿,中為利動,皆棄前功。治身關(guān)念,守戒不廢,乃得度世。道人賢者可勤行焉?!睂W道的過程是極其艱辛的,而且學習的成果也不是立竿見影的。這就需要學習者要意志堅定、持之以恒、勤勤懇懇、孜孜以求,時時刻刻學道、守道,堅持不懈、始終如一。
“奉道精進,要當勤身,守之當久,治志當堅,精進專念?!薄百t者正心守道,不可懈惰,當以勤勸。遇者自戒,莊事勤修?!比缒苓@樣“奉法不倦”,“精專勤身”,便可求福保命,度身神仙。所以,必須學道、體道、悟道,遵道而行?!暗乐疅o所不為,人能修行執(zhí)守教戒,善積行者,功德自輔,身與天通,福流于子孫。”反之,“子不念道,道即遠子,卒近災(zāi)害,慎無復(fù)悔?!?/p>
“奉道清正無為,惟當精進修行積善耳?!薄吧品e合道,神定體安,喜怒不仇于心,惡言不發(fā)于口,鬼聲不聞于耳,邪色不視于目,貪欲不專于意,修行正身,真氣來附,邪惡皆去,故過悉除,新善自著?!痹谧R道、樂道、志于道的同時,也要在實踐中要遵道而行。只有將所悟之“道”在實踐中堅持不懈地身體力行,才能將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內(nèi)化為自身的道德信念,實現(xiàn)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轉(zhuǎn)化,形成高尚的品德。
三元檢校日,申報家口錄籍,聽道官宣講科戒,接受三官考核功過,以定受箓之等次?!叭粢娙擞羞`天之行,轉(zhuǎn)相勸誡,相教改悔,其功報效應(yīng),受福無量?!毙猩浦瞬粌H自身要行善積德,而且還要教育感化那些不善之人,督促他們棄惡向善,以此作為自己的責任,這樣才算真正的行善積德。修己的同時不忘正人,這才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
三官總誥
志心皈命禮。唯三圣人,乃一太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紫微清虛洞陰,總領(lǐng)功過;賜福赦罪解厄,普濟存亡。道冠諸天,恩覃三界。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宮九府,應(yīng)感天尊。
志心稱念三元赦罪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5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元時期:全真清靜派開祖——孫不二
下一篇: 練拳呼吸與氣沉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