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淵然(1351~1432)為明代著名道士。號體玄子。其先蕭縣(今屬安徽)人,祖父伯成,任贛州路總管,遂家贛縣(今屬江西)。年十六為道士,受符法于胡、張二師,復師趙宜真?!跺羞b山萬壽宮》卷五稱,劉淵然“每與同輩處,語及修行,輒舉忠孝為本?!壁w宜真甚為贊賞,乃攜之歸金精山,授以玉清宗教玉宸黃箓。《龍泉觀長春真人祠記》稱其能“呼召風雷,役治鬼物,濟拔幽顯,立有應驗。既而又受金火返還大丹之訣,棲神煉氣,玄悟超然。”洪武二十六年(1303),應召至闕下,試以法術,有驗,賜號高道;命建西山道院于朝天宮以居之。旋受命乘驛傳游廬山,上鄂渚,至武當,召還后,擢任道錄司右正一。永樂(1403~1424)初年,隨駕至北京,遷左正一,與公卿士大夫多相往還。未幾,被謫置龍虎山,尋移滇南龍泉觀,居三載。仁宗洪熙改元(1425),召命還京,賜號“沖虛至道玄妙無為光范演教長春真人”,尋賜誥,加“莊靜普濟”四字,給二品銀印,與正一真人等,領天下道教。宣德元年(1426),召至內(nèi)庭,賜法衣、寶劍,進大真人。乃奏請立云南、大理、金齒三道紀司,宣宗從之,命其徒為道紀,闡化南詔。宣德七年(1432)二月,以老乞歸朝天宮西山道院,半年后卒?!睹魇贰吩疲骸皽Y然有道術,為人清靜自守,故為累朝所禮”。后被凈明道尊為第六代祖師。有弟子邵以正,在英、代之世亦受明室尊崇;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亦從之學道術。
劉淵然在昆明弘揚道教,相傳始于明洪武七年( 1374 年) ,其年創(chuàng)建昆明長春觀( 今昆明市文miao所在地) ,并被敬為道教長春派始祖。
明朝宣德年間( 1426~1435 年) ,宣宗朱瞻基對劉淵然更是“寵眷彌厚”,晉其“大真人”號,賜法衣寶劍。劉淵然“奏請立云南、大理、金齒三道紀司以植其教”[5](P1261) ,更使云南道教聲望大振,促進了云南道教的發(fā)展。
明宣德七年( 1432 年) 二月,劉淵然懇以老辭,返回南京朝天宮,宣宗皇帝親自灑翰作《山水圖》,題詩《歌賜長春真人劉淵然歸南京》相送,在歌前還有序曰:“長春真人劉淵然,事太 祖皇帝、太宗皇帝、仁宗皇帝,以至于朕,凡歷四朝,闡玄元之妙,著感通之功,攄恭秉誠,老而逾篤。今已耄年,志存閑佚,辭歸南京。朕重其去也。因取孔子仁 智壽樂之旨,援筆作《山水圖》賜之,題詩其端,以寓所以眷厚於老成之意云?!盵13](P142)由此可見宣宗對劉淵然眷注甚篤。
劉淵然回到南京后不久病逝于朝天宮,享年82 歲。逝后7 天才入殮,端坐如生[3]。其高徒邵以正命時任道錄司的弟子李希祖,在南京新修“長春劉真人祠堂”。昆明龍泉觀內(nèi)也筑有祠堂( 今黑龍?zhí)侗? 和衣冠冢,以示懷念。
不管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會有一個領頭羊,也稱作為創(chuàng)建者,例如道教文化中的敬明道,肯定也是有人去做領頭羊去做創(chuàng)建者,然后一代代的傳承下去,并將之發(fā)揚光大。但是你知道敬明道是誰創(chuàng)建的嗎。那么我就要出現(xiàn)來告訴你了。
凈明道,為道教正一道教派,亦稱凈明忠孝道,始見于南宋紹興年間。據(jù)道教傳說,當時西山(在今江西南昌)玉隆萬壽宮道士何真公祈請許遜降臨解救戰(zhàn)亂,因得許授“飛仙度人經(jīng)凈明忠孝大法”等,“凈明大法”遂行于世。元初道士劉玉清整教法教理,正式采用“凈明”為教派名稱。主要經(jīng)籍為《凈明忠孝全書》,收于《正統(tǒng)道藏》太平部。道教教派之一。
道教四大天師之一許天師許遜為祖師。江西凈明道,以忠孝神仙、強調(diào)世俗倫理為其主要特色,學界多以為凈明派乃是受理學影響而產(chǎn)生的一個道派。凈明派歷史上有三個比較興盛的時期,一個是唐朝初年胡慧超真人和萬振天師的扶教,一個是宋朝何真公廣度弟子,還有就是元朝劉玉真祖師的振興,而各個時期都有其不同之特點,但是其以忠孝濟度為主的精神是不變的
仙家之最正者
凈明道奉許遜為教祖?!短响`寶凈明法序》謂許遜“以孝弟為之準式,修煉為之方術”。隋代起,即有對其加以崇奉者。北宋徽宗賜號為神功妙濟真君。靖康之變后,戰(zhàn)亂頻仍,“忠孝”更受推崇。凈明道順應時勢,繼承道家關于“道”的學說和“滌除玄覽”的理論,吸收儒家的倫理觀念和道家的“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之說,主張融合儒道,認為“以本心凈明為要,而制行必以忠孝為貴”,才能合乎“中黃八極天心”,達于“無上清虛之境”。其道術側(cè)重于守一修仙度人。元以后歸入正一道。由于凈明道強調(diào)忠孝,調(diào)和儒道,該派在元明時期的士大夫中頗有影響,被譽為仙家之“最正者。”
西山許宅立游帷祠
許遜死后,其后代在西山許宅立游帷祠,后改為觀,繼續(xù)傳道。隋煬帝時,“焚修中輟,觀亦尋廢”。至唐永淳(682~683)年間,道士胡惠超重建。北宋歷代皇帝皆尊崇西山道教。大中祥符三年(1010),將西山游帷觀升格為玉隆宮,政和二年(1112)誥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吳猛等十一人為“真人”,加贈玉隆宮為玉隆萬壽宮。宋王朝敕令:禁名山樵采,免除玉隆宮租賦徭役。黃庭堅等二十六位文官相繼擔任玉隆萬壽宮提點、提舉、管局、主管等職。
何真公
南宋初,由于民族矛盾尖銳,兵連禍結(jié),生靈涂炭。玉隆萬壽宮道士何真公根據(jù)客觀形勢,宣稱紹興元年(1131)八月十五日,許真君“自天而下”,降臨玉隆宮“降授《飛仙度人經(jīng)》《凈明忠孝大法》,建翼真壇,傳度弟子五百余人,消禳厄會,民賴以安”。何真公假托許遜降授經(jīng)典,建立了五百人的龐大教團,實為這一道派的形成之始。但何真公一系的凈明道傳承未久,似即湮沒無聞。
劉玉創(chuàng)教
至宋末元初,西山道士劉玉又重新進行創(chuàng)教活。據(jù)《西山隱士玉真劉先生傳》載: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劉玉二十五歲,自稱遇西山道士胡惠超,胡告知“凈明大教將興,當出八百弟子,汝為之師”,劉玉遂在孝行里立騰勝道院,以善道勸化,自至元二十年(1283)至大德元年(1297)的十四年間,自稱先后得許遜降授《玉真靈寶壇記》《中黃大道》《八極真詮》;郭璞降授《玉真立壇疏》;胡惠超降授道法和三五飛步正一斬邪之旨,另行開創(chuàng)凈明道。
劉玉開創(chuàng)的凈明道以許遜為第一代祖師(旌陽公一傳),劉玉為第二代傳人(旌陽公二傳)。元至大三年(1310),劉玉去世,傳法于黃元吉,為旌陽公三傳。黃元吉于西山造玉真、隱真、洞真三壇以授弟子,并在至治三年(1323)挾其學游于京師,“公卿士大夫多禮問之,莫不嘆異”。其后有旌陽公四傳徐異、五傳趙宜真、六傳劉淵然等。
凈明道法統(tǒng)
《逍遙山萬壽宮志》卷五《凈明嗣教四先生傳》有黃元吉、徐異、趙宜真、劉淵然四人的傳記。劉淵然以下的傳承系譜不明?!秲裘髦倚⑷珪灐犯捷d了許邁、許穆、呂洞賓、白玉蟾、傅大師、朱真人、張真人等七人的傳記,前四人顯非凈明道人物。傅大師為宋代豫章人,其名不詳,為鐵柱宮道士,小有名氣,曾得朱熹贈詩。朱真人是明太祖第十五子朱權,因?qū)Ψ夥粷M,轉(zhuǎn)而學習凈明道法,后被明成祖封為涵虛真人。
張真人,《古今圖書集成》卷二百五十九稱張逍遙,河南杞縣人,慕凈明之旨,入南昌西山修道,死于順治十八年(1661)。據(jù)《逍遙山萬壽宮志》卷十三《人物志》載:明末清初之際,全真道龍門派邱處機的第八代嗣法弟子徐守誠于順治九年(1652)入南昌西山研修凈明忠孝道,感嘆玉隆萬壽宮的荒廢,曾致力于宮觀的修復??滴跞荒辏?692)徐守誠死后,凈明道的法統(tǒng)就由其弟子譚太智、張?zhí)⑿芴独^續(xù)維持。以后,凈明道的歷史已難查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清時期:管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