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注解:
“反者,道之動?!?/p>
宇宙萬物繁盛的反面——虛靜之處,含藏著無窮的生發(fā)動力,故《周易?系辭》下傳云:“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一德之盛也?!?/p>
現(xiàn)以十二月之卦象的運變?yōu)槔?,闡述這一規(guī)律:
十月,為至陰至靜之時,其卦為坤,其象為10,六位皆陰,是純陰之體。此純陰之體不能久留,必移于十一月。
十一月,雖為至寒,但一陽已生于下,其卦為復。復者,一陽來復也,其象為11,五位屬陰,一位屬陽。所謂”冬至一陽生”,乃是此意。漸趨于十二月。
十二月,其卦為臨,其象為12,臨即天地之生氣到來之意。由此漸移于正月。
正月,其卦為泰,其象為01。泰者,通也,即天地生氣通暢之意。萬物草木皆應此而生。此時三陰三陽、陰陽相等,氣候溫平。所謂“三陽開泰”即是此意。天開于子為一陽,地辟于丑為二陽,人生于寅為三陽。“春”字三橫是表示三陽。中間透一“人”字,是取人生于寅之意,下有一“日”字,是取日光普照才得春暖花開之意。春暖花開,萬物復蘇,由三陽所致。天道運行,必移于二月。
二月,其卦為大壯,其象為02。壯者,草木由幼弱至壯之意。此卦四陽二陰,陽大于陰,此為壯盛之意。漸移于三月。
三月,其卦為夬,其象為03。夬者,決也,陽決陰也。只有一陰,陽勢強大逼決一陰之意。漸移于四月。
四月,其卦為乾,其象為04,乾為純陽,是陽極之謂,此時萬物迅猛生長,達至極盛。物極必反,陽至而陰。在陽達至極之時,必然生陰。故至陽的四月必移于一陰的五月。
五月,其卦為姤,其象為05,姤者,遇也,陽遇陰也。雖上有五陽,但下已有一陰漸生,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已開始逆轉,向陰回復。漸移至六月。
六月,其卦為遁,其象為06,遁者,退藏也。是陰漸長而陽漸退藏的意思。
七月,其卦為否,其象為07,否者,塞也。此月雖是陰陽平衡之時,但生氣已閉塞,與正月相反。正月是三陰在上而漸消,三陽在下而漸長;七月則是三陽在上而漸消,三陰在下而漸長。此謂之否。
八月,其卦為觀,其象為08。觀者,看也。是陰氣顯著而大為可觀之意。
九月,其卦為剝,其象為09。剝者,落也。即萬物雕零,衰落之意。
十月,又復坤卦,達至純陰,萬物枯亡,生機已盡。但陰極必反陽,冬至一陽生,又會陽長陰消,進入下一周期。坤卦雖是純陰主體,天地萬物的生機均含藏于其中。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出,萬物是在陰陽消長中,往來伸屈,周而復始地運化著,但繁盛的反面即虛靜之處,含藏著無限的生發(fā)動力。這就是“道”的運化規(guī)律。所謂“反者道之動”,蓋是此意。
“弱者,道之用?!?/p>
事物的運化是向反面趨移,是陰至而陽,陽至而陰,物極必反。
從這一運動的規(guī)律看,立足于冬,必走向夏;立足于夏,必走向冬;立足于晝,必走向夜;立足于夜,必走向晝;立足于盛,必走向衰;立足于衰,必走向盛。
同樣道理,立足于剛,則必走向柔;立足于柔,則必走向剛;立足于強,則必走向弱;立足于弱,則必走向強。只有立足柔弱,才能走向剛強。凡強大之物皆來自弱小,“合抱之木生于毫未”。因而,只有處事柔弱,不爭、謙下,方可成就大事業(yè),達到成功之目的。這就是“為無為而無不為”。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p>
“有”是指天地陰陽之有形象的事物?!盁o”是指無形無象的混元無極,即“道”?!比f物”,指蕓蕓叢生的億萬生靈。
天下蕓蕓叢生的億萬生靈產(chǎn)生于天地陰陽,天地陰陽來自混元一氣的無形大“道”。
本章主要講了自然界的辯證法。
一年十二月對應卦象
10坤 11復 12臨 01泰 02大壯 03夬
04乾 05姤 06遁 07否 08觀 09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8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