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天寶誥⑴
至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傳法教主⑵。修真悟道,濟度群迷⑶。普為眾生,消除災(zāi)障⑷。八十二化,三教祖師⑸。大慈大悲,救苦救難⑹。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弈使⑺。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⑻。鎮(zhèn)天助順,真武靈應(yīng)⑼。福德衍慶,仁慈正烈⑽。協(xié)運真君,治世福神⑾。玉虛師相,玄天上帝⑿。金闕化身,蕩魔天尊⒀。
[注釋]
⑴玄天寶誥:玄天,又稱玄帝、玄天上帝。道經(jīng)稱,玄帝乃北極玄武星君之化身。是北方大神,有保國寧家、賜福消災(zāi)之職能?!渡锨屐`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十二《玄帝設(shè)醮科》稱:“玄天上帝,應(yīng)感無方,含虛危而示象,妙道廣博,躡離坎以彰威,變化無方,鑒觀有赫,奉之則常享常應(yīng),禱之則有感有通。”玄帝執(zhí)掌,故《道藏輯要》張集一《道門功課》又稱之為《北極誥》。寶誥,誥即誥詞。
⑵混元六天,傳法教主:混元,指天地開辟之初,混沌未分洪元既判時。六天,指欲界六天。分別為,太皇黃曾天、太明玉完天、清明何童天、玄胎平育天、元明文舉天、七矅摩夷天。一說,中天北極大帝與五方五帝合稱六天。傳法,指弘揚道法。教主,指教中地位極高者,此指玄天上帝。道經(jīng)稱玄帝代代化身。此言玄天上帝在混元六天時,就開始傳揚教法,濟度群生。
⑶修真悟道,濟度群迷:道經(jīng)稱,玄帝原為凈樂國王太子。生而神靈,察微知遠,長而勇猛,惟務(wù)修行。后入武當(dāng)山修煉,居四十二年功成,悟道登真。上帝敕命,往鎮(zhèn)北方。玄帝發(fā)愿濟度眾生、教化群迷。
⑷普為眾生,消除災(zāi)障:災(zāi)障,自然界的一切災(zāi)難和魔障。玄帝悟道登真后,立志普渡眾生,消除邪魔和災(zāi)難。此為玄帝盛德的頌贊。
⑸八十二化,三教祖師:八十二化,指玄帝的化身?!短险f玄天大圣真武本傳神咒妙經(jīng)》稱:“玄元圣祖,八十二次化為玄武大帝?!比?,指儒、釋、道三教。玄帝濟度群生、消除災(zāi)障,其道業(yè)日隆,太上命他任三教祖師。
⑹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大慈,慈愛、慈悲。大悲,指悲憫世人。救苦救難,救度眾生之疾苦和災(zāi)難。此贊玄帝之大德。
⑺三元都總管,九天游弈使:三元,指天、地、水。都總管,原指管理專門事務(wù)的行政長官。此指玄帝的官位。九天,謂天之九野,即中央、四正四偶?!秴问洗呵铩贩Q:“天有九野。何謂九野?即九方天也。中央曰鈞天,東方曰蒼天,東北變天,北方玄天,西北幽天,西方顥天,西南朱天,南方炎天,東南方陽天?!庇无氖?,弈通“奕”。指巡邏使。
⑻左天罡北極,右垣大將軍:天罡北極,即天罡北斗星君。垣,大將軍,即六甲神將。此言玄帝的左右護衛(wèi)神將。
⑼鎮(zhèn)天助順,真武靈應(yīng):鎮(zhèn)天助順,為玄帝仙界的職位。玄帝,原為凈樂國王太子。后遇紫虛元君,授以道秘,遂入東海游覽,有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武當(dāng)修煉,悟道登真,奉上帝命,往鎮(zhèn)北方,鎮(zhèn)天助順。真武靈應(yīng),玄帝尊號,全稱北方鎮(zhèn)天真武靈應(yīng)真君。
⑽福德衍慶,仁慈正烈:福德衍慶,指玄帝的福德惠及世人。仁慈,仁愛慈善。正列,正真剛烈。此為玄帝盛德的頌贊。
⑾協(xié)運真君,治世福神:此為玄帝仙職之尊號。
⑿玉虛師相,玄天上帝:玉虛,為玉帝居住之所。師相,仙職,輔佐玉帝掌管仙界樞機??梢娦燮肺恢?。玄天上帝,為玄帝之尊號。
⒀金闕化身,蕩魔天尊:金闕,天帝所居之處。此引指天帝?;?,變化之身。此指玄帝本為天帝所化身。關(guān)于玄帝化身之事另有各種說法,《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引《混洞赤文》稱玄帝乃元始化身;《太上說玄天大圣真武本傳神咒妙經(jīng)》則稱其為太上老君所化身。蕩魔,蕩除邪魔。此為玄帝修道前所立下的宏愿。天尊,對得道神仙的尊稱。此為對玄帝立志修行,蕩除邪魔盛德的贊頌。
玄帝 ,指的是玄天上帝,全稱"北極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大天尊,原是北方天帝黑帝顓頊的坐下神獸玄武,也是古代漢族神話中輔佐顓頊的北方之神。
宋代以后,被人格化,取代顓頊的北方天帝之位,成為鎮(zhèn)守北方的天帝,《玄天寶誥》記載:玄天,又稱玄帝、玄天上帝。道經(jīng)稱,玄帝乃北極玄武星君之化身。是北方大神,有保國寧家、賜福消災(zāi)之職能。
《重修緯書集成》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jì),精為玄武。"而漢代人認(rèn)為北方之神不只一位,而有三位,《淮南子·天文訓(xùn)》稱其為"顓頊、辰星、玄武"。因較為復(fù)雜,民眾不易把握,故仍以玄武為北方之神?!冻o·劉向》:"鞭 風(fēng)伯 使先驅(qū)兮,囚 靈玄 於 虞淵 。" 王逸 注:" 靈玄 , 玄帝 也。"
《全真日誦早晚課》是全真道宮觀內(nèi)日常的宗教活動。這一課誦傳統(tǒng)始于金代道教祖師王重陽建立道教叢林制度之時,至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了。遵循這一課誦傳統(tǒng),凡住宮觀的出家道士,每天早晨五更開靜,灑掃庭院、殿堂,齋沐漱盥,整肅衣冠之后,便上殿諷誦早壇功課經(jīng);每天晚齋用畢,晚壇的頭通鼓聲一響,宮觀內(nèi)的道士便整肅衣冠登壇誦晚壇功課經(jīng)。一年四季,每日如此。每日例行早晚課,在教義上,用以供奉神靈;此外,使道眾們勤修經(jīng)懺,不忘祖師圣訓(xùn),從而收修身積善之果。
早晚課內(nèi)容因承傳習(xí)慣及觀內(nèi)祖師先圣不同而異。以北京白云觀為例,早課內(nèi)容為:〈澄清韻〉、〈吊掛〉、〈提綱〉、〈凈心神咒〉、〈凈口神咒〉、〈凈身神咒〉、〈安土地咒〉、〈凈天地神咒〉、〈祝香咒〉、〈金光神咒〉、〈玄蘊咒〉、《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jīng)》、《太上洞玄靈寶升玄消災(zāi)護命妙經(jīng)》、《太上靈寶天尊說禳災(zāi)度厄真經(jīng)》、《高上玉皇心印妙經(jīng)》、〈玉清寶誥〉、〈上清寶誥〉、〈太清寶誥〉、〈玉帝寶誥〉、〈天皇寶誥〉、〈星主寶誥〉、〈后土寶誥〉、〈南極寶誥〉、〈北五祖寶誥〉、〈南五祖寶誥〉、〈七真寶誥〉、〈普化寶誥〉、〈祝圣文〉、〈懺悔文〉、〈早課小贊〉(〈靈官咒〉、〈土地咒〉、〈大皈依〉、〈三皈依〉)。晚課內(nèi)容為〈吊掛〉、〈香供養(yǎng)太乙救苦天尊〉、〈提綱〉、〈玄蘊咒〉、〈斗姥寶誥〉、〈三官寶誥〉、〈玄天寶誥〉、〈呂祖寶誥〉、〈丘祖寶誥〉、〈薩祖寶誥〉、〈靈官寶誥〉、〈救苦寶誥〉、〈報恩寶誥〉、〈土地咒〉、〈三皈依〉、〈供養(yǎng)咒〉、〈結(jié)齋咒〉。
玄門日誦晚壇功課經(jīng)經(jīng)文校錄:張譽月 [經(jīng)前諸贊韻] [步虛韻] 大道洞玄虛 有念無不契 錬質(zhì)入仙真 遂成金剛體 超度三界難 地獄五苦解 悉皈太上經(jīng) 靜念稽首禮 [舉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 [下水船] 救苦天尊妙難求 身披霞衣累劫修 五色祥云生足下 九頭獅子道前游 盂中甘露時常灑 手內(nèi)楊柳不記秋 千處請師千處降 愛河常作度人舟 香供養(yǎng) 十方救苦天尊 [大啟請] 種種無名是苦根 苦根除盡善根存但憑慧劍威神力 跳出輪回五苦門道以無心度有情 一切方便是修真若皈圣智圓通地 便是生天得道人 [小啟請] 道場眾等 人各恭敬 恭對道前 誦經(jīng)如法 [開經(jīng)偈] 寂寂至無宗 虛峙劫仞阿 豁落洞玄文 誰測此幽遐 一入大乘路 孰計年劫多 不生亦不滅 欲生因蓮花 超凌三界途 慈心解世羅 真人無上德 世世為仙家 [諸品仙經(jīng)]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jīng) 爾時 救苦天尊徧滿十方界 常以威神力 救拔諸眾生 得離于迷途 眾生不知覺 如盲見日月 我本太無中 拔領(lǐng)無邊際 慶云開生門 祥煙塞死戶 初發(fā)玄元始 以通祥感機 救一切罪 度一切厄 渺渺超仙源 蕩蕩自然清 皆承大道力 以伏諸魔精 空中何灼灼 名曰泥丸仙 紫云覆黃老 是名三寶君 還將上天炁 以制九天魂 救苦諸妙神 善見救苦時 天上混無分 天炁歸一身 皆成自然人 自然有別體 本在空洞中 空洞跡非跡 徧體皆虛空 第一委炁立 第二順炁生 第三成萬法 第四生光明 天上三十六 地下三十六 太玄無邊際 妙哉大洞經(jīng) 皈命太上尊 能消一切罪 東方玉寶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萬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極天尊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東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 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 上方玉虛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道言十方諸天尊 其數(shù)如沙塵 化行十方界 普濟度天人 委炁聚功德 同聲救罪人 罪人實可哀 我今說妙經(jīng) 念誦無休息 歸身不暫停 天堂享大福 地獄無苦聲 火翳成清署 劍樹化為騫 上登朱陵府 下入開光門 超度三界難 徑上元始天 于是飛天神王 無鞅數(shù)眾 瞻仰尊顏 而作頌曰 天尊說經(jīng)教 接引于浮生 勤修學(xué)無為 悟真道自成 不迷亦不荒 無我亦無名 朗詠罪福句 萬徧心垢清 爾時 飛天神王及諸仙眾說是頌畢稽首天尊奉辭而退 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jīng)(終) 元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真經(jīng) 爾時 元始天尊在大羅天上 玉京山中 為諸天仙眾說此生天得道真經(jīng) 告諸仙曰 吾今為汝 略啟身心 明宣道要 十方得道神仙 皆從此經(jīng)修行而通微奧 善男子善女人 依憑齋戒 作是津梁 一切有為 顯諸真路 體此法相 乃可受持 能屏眾緣 永除染著 外想不入 內(nèi)想不出 于正念中 乃得五臟清涼 六腑調(diào)泰 三百六十骨節(jié)之間 有諸滯礙 十惡之業(yè) 百八十煩惱之業(yè) 眾苦罪源 悉皆除蕩 即引太和真炁 注潤身田 五臟六腑 心目內(nèi)觀 真炁所有 清凈光明 虛白朗耀杳杳冥冥 內(nèi)外無事 昏昏默默 正達無為 古今常存 總持靜念 從茲解悟 道力資扶 法藥相助 仍節(jié)飲食 驅(qū)遣鬼尸 安寂六根 靜照八識 空其五蘊 證妙三元 得道成真 自然升度 爾時 諸天仙眾 上白天尊言 自從無始以來 至于今日 未聞如是大乘經(jīng)典 我等緣茲幸會 廣及一切道果圓明 而說偈曰杳杳冥冥清靜道 昏昏默默太虛蹤 體性湛然無所住 色心都寂一真宗 元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真經(jīng)(終) 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jīng) 爾時 太上道君與諸圣眾在八騫林下 七寶臺中 羅列威儀 敷陳道要 怡神默坐 如玉京山 放七寶光明 照福堂地獄 見福堂之內(nèi) 男女善人快樂無為逍遙自在 復(fù)見諸地獄之中 餓鬼窮魂 以日繼夜 受種種苦惱 悉無人形 五體壞爛 饑飡猛火 渴飲镕銅 足履刀山 身負鐵杖 遍體流血 悲號徹天 是時會中有一真人 名曰廣信 從座而起 稽首前進 上白道君曰 不審此輩窮魂 生有何咎 而受茲苦道君曰 受諸罪者 在世之時 不敬三光 欺負神理 十惡五逆 不忠不仁 不慈不孝 毀傷物命殺害眾生 福盡壽終 當(dāng)受斯苦 是時廣信真人心生哀憫 欲其濟拔 幸望妙力威光 許令開度伏蒙道君 垂賜金言 廣設(shè)法要 為諸眾生演說是經(jīng) 名曰解冤拔罪 流布于世 利益存亡 若有善男子 善女人 一心專志 入靜持齋 焚香行道 六時轉(zhuǎn)念是經(jīng) 吾當(dāng)隨愿保佑其人 使宿世冤仇乘福超度 幽魂苦爽 各獲超升 真人廣信 歡喜再拜 覼縷勝因 而作頌曰 偉哉大道君 常普無量功 舟楫生死海 濟度超羅酆 罪對不復(fù)遇 福報與冥通 用神安可測 贊之焉能窮 是時廣信真人與諸圣眾 聞法將畢 各各稽首皈依 信受奉行 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jīng)(終) [諸真寶誥] [斗姥誥?拜誥] 恭對寶殿 稱揚圣號志心皈命禮 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眾等志心皈命禮 西天竺國大智光中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眾等志心皈命禮 真空妙相法王師無上玄元天母主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 眾等志心皈命禮 金光爍處日月潛輝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 眾等志心皈命禮 寶杵旋時鬼神失色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 眾等志心皈命禮 顯靈蹤于塵世衛(wèi)圣駕于閻浮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 眾等志心皈命禮 眾生有難若稱名大士尋聲來救苦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 眾等志心皈命禮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 志心皈命禮 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姥元君 志心皈命禮西天竺國 大智光中 真空妙相法王師 無上玄元天母主 金光爍處 日月潛輝 寶杵旋時 鬼神失色 顯靈蹤于塵世 衛(wèi)圣駕于閻浮 眾生有難若稱名 大士尋聲來救苦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圣德巨光天后 摩利攴天大圣 先天斗姥元君 [三官誥] 志心皈命禮 唯三圣人 乃一太極 昔受浩劫家之命 鼎膺無量品之褒 紫微清虛洞陰 總領(lǐng)功過 賜福赦罪解厄 溥濟存亡 道冠諸天 恩覃三界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三元三品 三官大帝 三宮九府 應(yīng)感天尊 [玄天誥] 志心皈命禮 混元六天 傳法教主 修真悟道 濟度群迷 普為眾生 消除災(zāi)障 八十二化 三教祖師 大慈大悲 救苦救難 三元都總管 九天游奕使 佐天罡北極 右垣大將軍 鎮(zhèn)天助順 真武靈應(yīng) 福德衍慶 仁慈正烈 協(xié)運真君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 金闕化身 蕩魔天尊 [天師誥] 志心皈命禮 本來南土 上泝蜀都 先獲黃帝九鼎之丹書后事老君兩度于玉局 千軸得修行之要 一時成吐納之功 法箓?cè)?受盟威品而結(jié)磷訣 正邪兩辨 奪福庭冶而化咸泉 德就大丹 道齊七政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三天扶教輔元體道大法天師 雷庭都省泰玄上相 都天大法主 正一沖玄神化靜應(yīng)顯佑真君 六合無窮高明大帝 降魔護道天尊 [呂祖誥] 志心皈命禮 玉清內(nèi)相 金闕選仙 化身為三教之師 掌法判五雷之令 黃粱夢覺 忘世上之功名 寶劍光輝掃人間之妖怪 四生六道 有感必孚 三界十方 無求不應(yīng) 黃鶴樓頭留圣跡 玉清殿內(nèi)錬丹砂存道像于巖祠 顯仙跡于云洞 闡法門之香火 理玄嗣之梯航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開山啟教靈應(yīng)祖師 天雷上相靈寶真人 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興行妙道天尊 [薩翁真君誥] 志心皈命禮 派流西地 跡顯龍興 施財合藥濟群生 積行累修至道授鐵師之教旨 掌玉府之雷書 身披白衲伏魔衣 手執(zhí)五明降鬼扇 代天宣化 咒棗書符 運風(fēng)雷于咫尺之間 剪妖魔于斗罡之下 道參太極 位列先天 松筠野鶴任縱橫 遐邇孤云常自在 方方闡教 為萬法之宗師 處處開壇 作后人之模范 都天宗主 一元無上薩翁真君 [王靈官誥] 志心皈命禮 先天主將 一炁神君 都天糾罰大靈官 三界無私猛吏將 金睛朱髪 號三五火車?yán)坠?鳳嘴銀牙 統(tǒng)百萬貔貅神將 飛騰云霧 號令雷霆 降雨開晴 驅(qū)邪治病 觀過錯于一十二年 授命玉帝 積功勛于百千萬種 誓佐祖師 至剛至勇 濟死濟生 方方闡教 處處開壇 豁落猛吏 三五火車 太乙雷神應(yīng)化天尊 [救苦誥] 志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 東極妙嚴(yán)宮 七寶芳騫林 九色蓮花座 萬真環(huán)拱內(nèi) 百億瑞光中 玉清天寶尊 應(yīng)化玄元始 浩劫垂慈濟 大千甘露門 妙道真身 紫金瑞相 隨機赴感 誓愿無邊大圣大慈 大悲大愿 十方化號 普度眾生 億億劫中度人無量 尋聲赴感 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九陽上帝 [反八天] 青化妙嚴(yán) 慈相億千 身居長樂 尊座金蓮 慧光無礙 照諸幽泉甘露流潤 遍灑空玄 朽骸枯骨 咸得光鮮 拔度沉溺 不滯寒淵 [解厄真言] 上請?zhí)旃俳馓於?地官解地厄 水官解水厄 五帝解五方厄 四圣解四時厄 南宸解本命厄 北斗解一切厄 于是七元君 大圣善通靈 濟度諸厄難超出苦眾生 若有急告者 持誦保安平 盡憑生百福 咸契于五行 三魂得安健 邪魅不能停 五方降真炁 萬福自來駢 長生超八難 皆由奉七星 生生身自在 世世保神清 善似光中影 應(yīng)如谷里聲 三元神共護 萬圣眼同明 無災(zāi)亦無障 永保道心寧 [報恩誥] 志心皈命禮 玄元應(yīng)化 武曲分真 垂念我等眾生 有相脫生 父母懷躭十月 乳哺三年 辛苦百千 殷勤寸念 憐我父母 日漸衰朽 我今持念平等 悉滅崄峻貪嗔 禮帝為師 祈恩報本 愿我現(xiàn)在父母 福壽增延 過去宗祖 早得超生 大圣大慈 大仁大孝 八十二化 報恩教主 佑圣真武 治世福神 玉虛師相 玄天上帝 金闕化身 終劫濟苦天尊 一愿風(fēng)調(diào)雨順 二愿五谷豐登 三愿皇王萬歲 四愿國土清平 五愿民安物阜 六愿福壽康寧 七愿災(zāi)消禍散 八愿水火無侵 九愿聰明智慧 十愿學(xué)道成真 十一愿諸神擁護 十二愿亡者超升 一切飛禽走獸一切螻蟻蛇蟲一切冤家債主一切男女孤魂 四生六道 一切寒林 聞經(jīng)聽法 早得超升 聞經(jīng)聽法 早得超升 聞經(jīng)聽法 早得超升 [小贊韻] 青華教主 太乙慈尊 玉清應(yīng)化顯金身 大千甘露門 接引群生 永出愛河津 接引群生 永出愛河津 [回向偈] 愿滅三障諸煩惱 愿得智慧心明了 普愿災(zāi)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無上道 四恩三宥均利益 十洲三島任逍遙 回向四府眾龍神 禮謝道經(jīng)師三寶 向來誦經(jīng)福無邊 風(fēng)調(diào)雨順民安樂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誦經(jīng)保平安 消災(zāi)增福壽。 [土地咒] 此間土地 神之最靈 升天達地 出幽入冥 為吾關(guān)奏 不得留停 有功之日 名書上清 向來誦經(jīng)功德 上奉高真 下保平安 賜福消災(zāi)同賴善功 證無上道 一切信禮 志心稱念 太乙救苦天尊 不可思議功德 [三皈依] 志心皈命禮 無上道寶 當(dāng)愿眾生 常侍天尊 永脫輪回 眾等志心皈命禮 無上經(jīng)寶 當(dāng)愿眾生 生生世世 得聞?wù)?眾等志心皈命禮 無上師寶 當(dāng)愿眾生 學(xué)最上乘 不落邪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0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