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雜說》《易經(jīng)雜說》第07部分 雜說其他卦(06)比泰之間的繁榮景象 “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罕娖饋硪院螅囟ㄓ杏H附性、比較性?!氨取本褪桥抨?,與自己相同,跟著走,中國古字寫“比”">
“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群眾起來以后,必定有親附性、比較性?!氨取本褪桥抨?,與自己相同,跟著走,中國古字寫“比”,就是一人在前走,一人在后跟著就是比。如果兩人走相反的方向,就是北,即是背,相背。有群眾就必有所比,意見有所不同,利害亦不同;如意見相同,利害相同,就聯(lián)合在一起,“比者比也?!北蓉跃褪侨寺?lián)合在一起,派系就來了,意見就來了。
“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p>
孔子認為比卦的意見紛歧沒有錯,有比有群眾,大家同心同德在一起,必有畜,有積蓄,亦即是大家謀共同的利益,雖然是私心,大的私心就是公,就有所畜,有儲蓄準備。如現(xiàn)在的保險制度,是社會安全的最好制度,而這個制度的最初起源,是海盜搶劫以后,就存起一部分財物來,準備作被打死的伙伴遺屬的生活費。后來慢慢發(fā)展成為現(xiàn)在的保險制度。一些東西,有時是壞的卻生起來了好的結(jié)果,有時好的也會生起來壞的結(jié)果,這就看思想問題、文化問題了,比以后的小畜卦,也是這樣。
“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
小畜卦下面是履卦,履作名詞是鞋子,作動詞是走路,是行??鬃舆@里說一個社會到達了物蓄,富庶了,現(xiàn)在說是進步的社會,物質(zhì)文明富庶以后要有禮,必須有秩序,沒有秩序就不行。如法律、教育、軍事、文化這些都起來了,由此也看到管子的思想:“倉凜實則知禮節(jié),衣食足則知榮辱”的原理。物質(zhì)文明進步以后,有了經(jīng)濟作用,就有私心,這個時候必須產(chǎn)生文化,要有法律。“故受之以履”,要有應(yīng)該走的道路,所以就法律哲學(xué)來說,法律絕對是對的嗎?不一定。因時間空間的不同,法律的道理是相對的;在這一時間空間是最好的真理,拿到另外一個時代或社會,則會變成很壞的事情。那么何以大家都承認法律是對的?這就是法律的哲學(xué)問題了,也就是這里所說的“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在每一情形下,要有一條路讓大家好走,有一個秩序好遵守實行。
“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p>
履卦下面見泰卦,這是社會的發(fā)展,政治的發(fā)展,一項政治制度,大家都走得很舒服的一條路,王道坦坦,就履而泰,天下太平,然后平安了,大家都舒服,也所謂自由平等,大家都平等了,所以履卦下面是泰卦,泰也就是通暢了,沒有阻礙了,沒有問題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6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