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上傳07章 易其至矣乎(02)成性存存和如如不動成性存存,道義之門。這是孔子最精彩的一句話,在人生哲學(xué)中不僅僅是《易經(jīng)》,也與修道有關(guān)。這八個字沒有辦法解釋。所以我過去曾經(jīng)">
這是孔子最精彩的一句話,在人生哲學(xué)中不僅僅是《易經(jīng)》,也與修道有關(guān)。這八個字沒有辦法解釋。所以我過去曾經(jīng)答允商務(wù)印書館,把《易經(jīng)》翻譯成白話,最后想想沒有辦法,只好放棄,投降了。講《易經(jīng)》只有用古文的解釋,否則沒有辦法,因為白話解釋沒有辦法傳神達義。像你們學(xué)fo講“明心見性”,明心見性絕對空嗎?不是空!是有嗎?也不是有。孔子用“成性存存”四個字,便統(tǒng)統(tǒng)講完了。可見孔子是得道了?!俺尚源娲妗?,真到了了解《易經(jīng)》那個道統(tǒng),宇宙萬有那個道體的境界,它永遠是不生不死的?!按娲妗?,就是這個樣子。只有fo家“如來”兩字翻譯得最好,fo家翻譯“如來”是道,“如來”代表了fo家,也代表了道。什么叫“如來”?就是“如如不動”。什么叫“成性存存”呢?就是“如如不動”。fo家講“如如不動”,并沒有說不動??!只是好像不動。你聽聽看!好像不動,你說它動不動呢?不能說它是動,也不能說它是不動,所以叫“如如不動”,這個樣子就叫“如來”。
孔子當(dāng)年早就在《易經(jīng)》中提出“成性存存”的境界。這個“道”,我們不要再解釋了,孔子已經(jīng)說得很明白,就像“義”者宜也,相宜的宜,要恰到好處,太過了是不對的。所以在fo學(xué)的心經(jīng)里說“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這就是宜也,也就是中道;“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就是“道義之門”,就可以完成道,達到“明心見性”“如如不動”的境界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7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