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上傳10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02)有感斯應是以君子將有為也
,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
,其受命也如響
;無有遠近幽深
,遂知來物
,非天下之至精
,其孰能與于此
?孔子認為研究《易經(jīng)》的">
      •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上傳10章,易有圣人之道四焉(02)在線學習

          網(wǎng)絡 2023-09-22 14:02:41
          當前位置:首頁 >>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

          《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上傳10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02)


          有感斯應

          是以君子將有為也
          ,將有行也
          ,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
          ;無有遠近幽深
          ,遂知來物
          ,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

          孔子認為研究《易經(jīng)》的學問

          ,智慧成就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便不需要靠卜卦
          。而一般人將有所作為時
          、將有所行動時,因為自己智慧不到
          ,就只好問卦
          ,“問焉而以言”。如果自己修道有成就
          ,到達《易經(jīng)》最高的境界時
          ,一旦要問事,只要反問自己就知道了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捌涫苊踩珥憽保灰闼枷肽铑^一動
          ,就已經(jīng)知道了
          。這就中所謂的神通
          ,神而通之
          ,神通的道理是“其受命也如響”。他們感應快得很
          ,一個動作一來
          ,它的現(xiàn)象就出來了
          。一個現(xiàn)象,一定有它的作用
          ,“其受命也如響”
          。像音響一樣,只要手一拍
          ,音響就出來了,反應就那么快

          卜卦是什么

          ?就是感應。這兩天流行以前在上海玩過的那個碟仙
          ,現(xiàn)在大家又來玩啦
          !一個人伸出一個指頭放在碟子上,它自己就轉動起來
          ,便可以問事情的吉兇
          。一個同學來問我
          ,那究竟是不是精神作用?我說你不要那么粗下決斷
          ,你的精神為什么要靠它呢
          ?不靠它你就做不到?如果說不是
          ,那他又問了:不是精神作用
          ?那是真的碟仙羅!我說那也錯了
          !當然我沒有給他作答案
          。答案你要自己去找啊

          有時候同學們問我

          ,到底扶乩準不準?有沒有鬼神駕臨
          ?我常常告訴同學們
          ,你要小心啊,小事情很準
          ,大事情包你不準
          。有進修鬼還請不出來呢!有時候問完了你送它走
          ,它還不走呢
          !扶乩的筆停都不停,轉得很厲害
          。有位同學告訴我
          ,有一次就是這樣,問完了
          ,它就是不走
          !通常是兩個人扶著它轉,那一次我一個指頭扶著它
          ,轉得比過去還快
          ,就是不肯走。沒有辦法
          ,只好請它喝茶啦
          ,告訴它謝謝啦!你請回吧
          !我問完了……

          有關這一類事情

          ,其實你說有這個東西嗎?幽冥難見。鬼神之事都是一體的
          ,這個道理原理就在這里
          ,“其受命也如響”。瑜伽術就叫“瑜伽”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拌べぁ钡囊馑嘉覀兎g就叫“相應”,相應就是感應
          ,互相的感覺而成
          。所以他說你懂了這個道理后,“無有遠近幽深”
          ;不管幾千萬年的事情
          ,高遠的,或者是在地球以外的事
          ,或者就在目前
          ,或者看不見的,鬼也好
          、神也好
          、pusa也好,那些看不見的就叫幽深
          。到了《易經(jīng)》這個法則以內(nèi)
          ,沒有逃出這個范圍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八熘獊砦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都會知道。

          所以平常提到中國文化

          ,自己要吹起老祖宗的東西
          ,拿這個來吹就很偉大了,可惜你不會
          。平常外國人來到我們這里
          ,問到哪里參觀我們中華文化,大家都說到士林故宮博物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上遣皇俏覀兊模鞘俏覀兝献孀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這一代老是把我們祖宗拿出來炫耀
          ,這一代除了破壞之外什么都不會!那今后又怎么叫做中華文化呢
          ?那不是很丟人嗎?我們祖宗無論怎么好
          ,祖宗們已經(jīng)死掉了
          。而我們的呢
          ?我產(chǎn)這一代什么都沒有,那是很糟糕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所以不可以如此。我們?nèi)绻娑恕兑捉?jīng)》的道理
          ,真到了有感斯應那個時候
          ,便可以“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了”

          孔子說《易經(jīng)》這一門學問

          ,要修養(yǎng)到“精微”才能夠“遂知來物”?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抖Y記》上孔子為易學下了定義
          ,說《易經(jīng)》是“潔凈精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皾崈簟笔亲诮绦缘?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宗教是非常圣潔恭敬的。這一門學問
          ,我們小時候讀《易經(jīng)》
          ,一定要很恭敬地捧著來讀,不敢隨便拿的
          。尤其講《易經(jīng)》的時候
          ,更是潔凈恭敬,不敢有一點隨便的樣子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熬ⅰ笔呛芸茖W的,要很精
          、很微
          、很細密的思想。這是宗教性
          、哲學性的科學
          ,你沒有精密的頭腦,搞《易經(jīng)》是沒有用的
          。所以說:“非天下之至精
          ,其孰能與于此?”


          道家經(jīng)典.CN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8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絕句.37-40在線注解
          《悟真篇》14章 中卷.七言絕句.37-40三十七月才天際半輪明,早有龍吟虎嘯聲
          。便好用功修二八
          ,一時辰內(nèi)管丹成。三十八赫赫金丹一日成
          ,古仙垂語實堪聽
          。若言九載三年者,總是推延款日程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來源:赤城賓館微信作者:盧國龍時間:2016-08-30 09:18:24 繁體中文版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者,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
          道家養(yǎng)生功法及功家必備驗方
          道家主張遵循自然法則
          ,按照自然規(guī)律處理問題
          ,這是人與大自然和諧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道家養(yǎng)生功法更是人類用大自然來保護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游绻Φ兰茵B(yǎng)生功法,按照宇宙運行規(guī)律和自然法則行功
          太乙寶誥(注解)
          人的入靜法,連接丹田的靜心
          道教修煉最講一個“靜”字
          ,靜字貫穿修煉之始終。筑基煉己講“靜”
          ,煉精化炁講“靜”
          ,煉氣化神講“靜”。道教認為
          ,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
          ,是因人有妄心,晝夜隨起隨滅
          易經(jīng)證釋中孚卦詳解
          《易經(jīng)證釋》中孚卦 孔子《宣圣講義》中孚上巽下兌。風行澤上
          。四陽二陰
          。與渙節(jié)之三陰三陽者異。節(jié)兌在坎下
          。中孚兌在巽下
          。渙巽在坎上。中孚巽在兌上
          。是中孚卦得渙節(jié)者各半
          。即以渙之上。合節(jié)之下也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
          《養(yǎng)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曰:“凡行氣
          ,以鼻納氣,以口吐氣
          ,微而引之
          ,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吐氣有六
          。納氣一者謂吸也
          ,吐氣六者謂吹、呼
          、唏
          、呵、噓
          、咽
          ,皆出氣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胺踩酥?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一呼一吸,元有此數(shù)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道”
           一
          、"道”是生命的本質自從文明誕生的那一天起,人類就想知道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為什么會是這樣
          ?生命 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
          易經(jīng)周易第60卦,水澤節(jié)原文卦辭爻辭卦象預測應用詳解
          《周易》第60卦 水澤節(jié)第60卦■■ ■■■■■■■■■ ■■■■ ■■■■■■■■■■■■坎上兌下水澤節(jié)節(jié):亨
          。 苦節(jié)不可貞
          。初九:不出戶庭,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
          ,兇。六三:不節(jié)若
          ,則嗟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