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進補,適合人們的食物非常多,但是大家的體質不同,還有自身的病癥不同,所以,不能用同樣的方法滋補身體。那么人們在冬季的時候吃什么滋補身體比較好呢?我們建議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和地域的不同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這樣不但對癥下藥,還可以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
冬季進補區(qū)分體質和地域更好
一注意:因癥而異
冬季進補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病癥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好多人對照著補品功能和自己的病癥進補,認為這樣一定不會差了。其實,這樣也不科學。進補主要作用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不同補法。俗話說:藥證相符,大黃也補;藥不對證,參茸也毒。另外,人的體質有寒熱區(qū)別,食物也有溫涼不同,進補的要領是“寒者熱之”或“熱者寒之”。補錯了對身體有害無利。
冬季進補很多人氣血不足,可以吃補氣的食物,人參和進補西洋參作用卻完全不同。人參性溫,適用于陽氣虛弱的“寒證”,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而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于熱證。適宜有少氣無力、口干口渴等氣陰虛,咽干、干咳等肺陰虛和午后潮熱、久咳等陰虛者。
二注意:因地而異
冬季進補對很多地域不同的人們來說,進補時,除了考慮個人的體質差別,還要考慮你生活的地域。這點也很關鍵。比如,冬季的西北、東北地區(qū)天氣寒冷,進補宜大溫大熱之味,如羊肉、鹿肉等,補品中如人參酒、參茸酒等,強壯補身,御寒助陽確有作用。
我國有南北地區(qū)的區(qū)別,這些地區(qū)導致人們的身體體質也出現了很大的差異,所以,而長江以南地區(qū)雖已入冬,但氣溫較北方地區(qū)要溫和的多,進補宜清淡甘溫之味,如雞、鴨、鵝等。長江以南地區(qū)的人們如果多食羊肉、鹿肉等容易燥熱動火,出現咽痛、口瘡、鼻出血等癥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也是少用為佳,應以生津之品,如百合、荸薺、蓮藕、梨等果蔬為宜。
冬季進補吃什么好
1、麻油拌菠菜——通脈開胸、下氣調中、止渴潤燥
配料:菠菜1斤,食鹽、麻油適量。
做法:菠菜洗凈,開水焯熟,撈出入盤,加入適量食鹽,淋上麻油即可。
2、羊肉燉蘿卜——益氣補虛、溫中暖下
配料:白蘿卜500克,羊肉250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白蘿卜、羊肉洗凈切塊備用,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入鍋,開鍋后5、6分鐘撈出羊肉,水倒掉,重新?lián)Q水燒開后放入羊肉、姜、料酒、鹽,燉至六成熟,將白蘿卜入鍋至熟。
3、炒雙菇——補益腸胃、化痰散寒
配料:水發(fā)香菇、鮮蘑菇等量,植物油、醬油、白糖、水淀粉、味精、鹽、黃酒、姜末、鮮湯、麻油適量。
做法:香菇、鮮蘑洗凈切片,炒鍋燒熱入油,下雙菇煸炒后,放姜、醬油、糖、黃酒繼續(xù)煸炒,使之入味,加入鮮湯燒滾后,放味精、鹽,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在冬季的時候,人們要進補,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質和地域的食物。比如上面我們?yōu)榇蠹医榻B了不同體質的人們滋補身體適合選擇的食物,有健脾的、驅寒的、補氣的、養(yǎng)血的。人們還可以根據地域的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滋補食物,比如南方地區(qū)吃除濕的食物,比如雞鴨,北方人們吃驅寒的食物,有羊肉和狗肉等。人們還可以在冬季的時候吃一些溫中下氣、生津潤燥的菜肴。
很多人到了冬天,都會想補補身體,但是,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有時冬天還是很熱,這時進補應視當時的氣溫決定,否則在太熱時進補,很容易上火。
但補品大多又習慣在晚上吃,所以中醫(yī)師提醒,要是『 補氣 』的中藥材較多時,例如【 人參,黃芪 】等,最好不要在晚上吃,以免吃完后精神太好而影響睡眠。
別亂補!4種『體虛』的進補原則:
體虛的人比較需要補,以『 虛 』來說,又分為4類型,進補時可選用適合自己體質的中藥材,加上雞肉或排骨等食材來燉補。
氣虛:
表現癥狀: 頭暈目眩、氣虛懶得說話、疲憊乏力、盜汗等 。
適合的中藥材:黃芪、黨參、人參白術、山藥、甘草 等。
血虛:
表現癥狀: 臉色蒼白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fā)麻,月經量少 等
適合的中藥材:當歸,熟地,何首烏,龍眼,柏子仁,阿膠 等
陽虛:
表現癥狀: 除了有氣虛的癥狀外,還有四肢冰冷,陽痿早泄 等
適合的中藥材:補骨脂,仙靈脾,杜仲,肉蓯蓉,冬蟲夏草 等
陰虛:
表現癥狀: 除了有血虛的癥狀外,還有手足心熱,盜汗,月經量少 等
適合的中藥材:沙參,洋參,麥冬,玉竹,旱蓮草 等
有些人是『 虛不受補 』要是隨便補,會越補越糟。像是有高血壓,更年期,心血管疾病等人要是補太多,就會出現 口干舌燥 , 血壓上升, 晚上睡不著等現象。
建議這類型的人如果真想補,最好是用『 涼拌』,像是用老姜等食材來補就好,十全大補湯等不能吃太多,以免吃出問題。
冬令進補,是我國傳統(tǒng)的防病強身、扶持虛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
冬季是一個寒冷的季節(jié)。祖國醫(yī)學認為,冬令進補與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有密切關系。老年人由于機體功能減退,抵抗能力低下等,在寒冷季節(jié),更宜進行食補。這對改善營養(yǎng)狀況,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促進病體康復等方面,更能顯示出藥物所不能替代的效果。
冬令進補應順應自然,注意養(yǎng)陽,以滋補為主。根據中醫(y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在膳食中應多吃溫性、熱性、特別是溫補腎陽的食物進行調理,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可選食:粳米、秈米、玉米、小麥、黃豆、豌豆等谷豆類;韭菜、香菜、大蒜、蘿卜、黃花菜等蔬菜;羊肉、狗肉、牛肉、雞肉及鱔魚、鯉魚、鰱魚、帶魚、蝦等肉食;橘子、椰子、菠蘿、荔枝、桂圓等水果。狗肉和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補佳品。老年人每天晨起服人參酒或黃芪酒1小杯,可防風御寒活血。體質虛弱的老年人,冬季常食燉母雞、精肉、蹄筋,常飲牛奶、豆?jié){等,可增強體質。將牛肉適量切小塊,加黃酒、蔥、姜、用砂鍋燉爛,食肉喝湯,有益氣止渴、強筋壯骨、滋養(yǎng)脾胃功效。陽氣不足的老人,可將羊肉與蘿卜同煮,然后去掉蘿卜(即用以除去羊肉的膻腥味),加肉蓯蓉15克,巴戟天15克,枸杞子15克同煮,食羊肉飲湯,有興陽溫運之功效?,F代醫(yī)學認為,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jié)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yǎng)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fā),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就是這個道理。
=============================
女性冬季如何進補?
中國歷來有冬令進補的傳統(tǒng)習俗。冬至已過,家家戶戶的冬令進補又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怎樣才能科學進補?進補為什么要因人而異?女性如何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及生理特點科學進補,許多人知之甚少。
冬季如何進補----冬令進補,是我國傳統(tǒng)的防病強身、扶持虛弱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
事實上,冬令進補首先要“會補”,這就需要掌握女性科學進補的秘笈。專家開出的“方子”是把握好三個關鍵詞:
關鍵詞一:藥補不如食補
專家提醒:冬令進補與其服用大量補品,不如先從食補開始。而女性在食補中又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分為4種不同的食補方法:
平補:指不論健康人或病人都可以食用,幫助維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谷類、豆類、乳類、水果和蔬菜等。這類食品性能平和,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的病人均可食用。
溫補:指食性溫熱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黃鱔、甜食、紅棗、桂圓、荔枝以及蔥姜辛辣之品等。冬令怕冷的女性常吃這類食品可幫助改善怕冷的感覺,從而增強體質。
清補:指食性寒涼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綠豆、黃瓜、甲魚、螺螄等,有清火作用。
溫散:指性味辛熱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這類食物有溫陽散寒的作用。
一位內科專家介紹說,進補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食補,二是藥補
民以食為天,而食的本質是營養(yǎng),到了冬天,正是宜于進補的時節(jié)。在外面工作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喝上一碗滋味鮮香、營養(yǎng)豐富的湯,感覺真是不一樣。然而,要使喝湯真正起到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增強健康的作用,在湯的制作和飲用時一定要注重科學,做到“八要”
關鍵詞二:冬令進補要遵醫(yī)囑
專家指出,女性冬令進補一定要講究科學,要因人而異、聽從醫(yī)囑。因為在專業(yè)越分越細的時代,只有專業(yè)的醫(yī)師,專業(yè)的技術,專業(yè)的設備,才能為廣大女性祛除病痛,增進健康。
關鍵詞三:進補要因人而異
秋冬進補并非人人皆宜
女性冬令進補要做到事半功倍,關鍵在于針對不同體質,有的放矢:
長期從事文字工作和經常操作電腦的女性
常見癥狀:眼睛疲勞干燥。
進補提示:各種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經常食用,有益于眼睛,但血脂及膽固醇偏高女性應少食或不食。富含胡蘿卜素的蔬菜:每周吃3根胡蘿卜,即可保持體內維生素a的日常含量,此外,紅薯、橘子、柚、柿子的維生素a含量也較高。乳、蛋類食品:如牛奶以及雞蛋、鴨蛋、鴿蛋等,其中,蛋黃內維生素a含量比較豐富。枸杞子:富含豐富的胡蘿卜素,是補眼佳品,冬令以泡茶飲用為宜。
長期熬夜工作的女性
常見癥狀:疲勞不堪、工作效率降低、記憶力衰退。
進補提示:魚類:其中鱈魚、沙丁魚、對大腦細胞特別是腦神經傳導、發(fā)育有著重要作用。牛奶、酸奶:富含蛋白質,對人體補腦有益。含維生素b族、c及氨基酸等,含脂量達40%以上。其中的不飽和亞油酸、卵磷脂、亞麻酸是人體大腦的結構材料。麥類、小米、玉米:含蛋白、脂肪、鈣、鐵、維生素b1,能預防神經衰弱,其植物纖維可促進大腦微循環(huán)暢通。水果:橘、柚、柑、橙、檸檬等水果為堿性食物,經常食用有利于消除大腦的酸性代謝產物。
女性面色萎黃、唇舌淡白
常見癥狀: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健忘、手足發(fā)麻以及月經期延期。
進補提示: 羊肉:羊肉性味甘溫,益氣補虛。
★小松博客原創(chuàng)整理.轉載請注明★
俗話說“冬令進補,開春打虎?!焙芏嗯笥验_始進入大補時段,但進補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看看你步入了哪些誤區(q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中醫(yī)科常務副主任 田國慶: 我認為“補”這個東西要因人而異,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補對了才能得到好處,如果補錯了,適得其反。
1. 體虛患者
專家提醒,像海參,阿膠,羊肉等雖好但也要分清楚體虛者怎么吃。中醫(yī)將體虛患者分為陽虛和陰虛。
陽虛患者主要體現在手腳發(fā)涼,畏寒,脾胃不好,建議食用土豆、木耳、芝麻、黃芪、海參、桂圓、大棗、羊肉等。
陰虛患者主要體現在易上火,口干舌燥,頭暈目眩,臉頰在午后易出現燥熱,這些癥狀在中老年人身上比較常見。這種情況建議枸杞泡水或者食用冬瓜,芹菜,白菜等,阿膠和燕窩可以適量,但是羊肉就不建議食用。
2.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副院長 李增寧 建議進補需適度,尤其在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fā)期如果過度進補,容易給身體器官施加壓力,甚至可能會出現不可逆的后果。
數據統(tǒng)計顯示 ,70%左右的急性腦血管意外發(fā)生在冬季,而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殘率高達45%,死亡率達40%。所以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即使是冬季進補,也不要吃過多熱量高的食物,避免誘發(fā)心腦血管疾病。
3. 未成年人
不少家長看到孩子每天學習辛苦,就想趁著冬季給孩子補補身體。
北醫(yī)三院兒科副主任 李在玲 指出并 不建議孩子在冬季進補 ,少年兒童成長要遵循規(guī)律,切不可拔苗助長,攝入過多的蛋白質,高脂肪,可能會造成過度肥胖,發(fā)育速度過快。還是要講究營養(yǎng)均衡,多吃一些谷類食物,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應季水果等。
誤區(qū)一:越貴越好
市面上有很多滋補品和藥材,價值不菲,但并不是適用于所有人。若需要藥補,需要對癥下藥,并不是越貴越好,更不可盲目進補。
誤區(qū)二:分清體質和人群
一到冬季所有人都在進補,都想來年有個好身體,但在不了解自己身體狀況時進補,對身體的負擔是極其大的,往往適得其反。
誤區(qū)三:只補不練
適度運動能夠促進腸胃吸收,提高新陳代謝,強身健體,增加免疫力??梢哉f,只有在進補的同時堅持運動,補品才能更好地在人身體內發(fā)揮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ongjiys/261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冬季進補宜選擇的食物和進補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