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啦,田野里到處都是綠油油的,你可知道田野里有的并不只是莊稼,那綠油油的一片中可是藏著不少寶藏。那些調(diào)皮的小東西就喜歡藏在陰涼處,藏在那一群綠色中間偽裝自己。中藥中的地錦草農(nóng)民們就隨處可見,就因為不認(rèn)識而誤把珍珠當(dāng)魚目,讓那么珍貴的藥材都給浪費掉啦。那么地錦草究竟有什么功效,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吧。
1,清熱解暑,利濕退黃,活血止血。夏天天氣炎熱,在灼灼夏日下,無論工作,勞動還是學(xué)習(xí)都很容易中暑,我們就可以到田野里去一些新鮮的地錦草,采摘些嫩尖,洗干凈之后,可以水煎著服用,也可以和些白面蒸著吃。最方便的辦法還是每天都可以泡著當(dāng)茶喝,這樣就能更好的預(yù)防中暑啦。
2,緩解感冒咳嗽,腸胃炎癥狀?,F(xiàn)在人整體天都忙忙碌碌的工作,總會忘記吃飯喝水都沒時間,胃自然就不太好,也會時不時的感冒咳嗽,那么如果是夏天,自己就可以摘些地錦草水煎著服用,如果嫌味道不好喝,也可以加些蜂蜜,甜甜的當(dāng)飲料喝,最好可以多摘些,曬干,方便以后有點小感冒隨時服用,就不必花錢買藥。藥又有副作用又貴,我們自己喝地錦草省錢衛(wèi)生方便安全還沒有副作用,一舉多得。
3,辨認(rèn)準(zhǔn)確草藥。草藥種類多,外形又大多酷似,我們?nèi)粘V凶畛R姷鸟R齒莧跟地錦草就是個很好地例子。兩個都是夏天生長,喜陰涼,伏地鋪散生長的小草本植物,所以很多外行人都會認(rèn)錯。不過認(rèn)錯也沒多大關(guān)系,它們的功效作用也極其的相似,都是清熱利暑的好藥材。地錦草還可以緩解胃病,而馬齒莧就可以解毒消腫,消炎止咳,種子還可以明目。
中醫(yī)藥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醫(yī)學(xué)科學(xué)和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幾千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跟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產(chǎn)生了積極地影響。中西醫(yī)的結(jié)合更是醫(yī)學(xué)界的巨大進步,西醫(yī)的藥效快,而中醫(yī)的保健無副作用,兩者結(jié)合,提高療效,減少了并發(fā)癥,讓人們的健康有了更堅固的保證。
地錦草的副作用
地錦草的副作用,地錦草,喜歡匍匐在沙質(zhì)土地上生長,分枝很多,葉子對生,呈圓形或近心形,折斷其紅色的梗,就會流出白色的漿液。吃地錦草是有副作用的,那么地錦草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地錦草的副作用1 地錦草的副作用
經(jīng)期宜少食,食用過多會導(dǎo)致女性月經(jīng)不調(diào)。脾胃虛寒者少用地錦草。
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活血,止血,利濕,通乳。治菌痢,腸炎,咳血,吐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濕熱黃疸,乳汁不通,癰腫疔瘡,跌打腫痛。
地錦草的常用選方
1、治(臟)毒赤白:地錦草采得后,洗,(暴)干,為末,米飲服5克。(《經(jīng)驗方》)
2、治細(xì)菌性痢疾:地錦草50克,鐵莧菜50克,鳳尾草50克。水煎服。(《單方驗方調(diào)查資料選編》)
3、治血痢不止:地錦草曬研,每服10克,空心米飲下。(《乾坤生意》)
4、治胃腸炎:鮮地錦草50-100克。水煎服。
5、治感冒咳嗽:鮮地錦草50克。水煎服。
6、治咳血、吐血、便血、崩漏:鮮地錦草50克。水煎或調(diào)蜂蜜服。(④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7、治小便血淋:血風(fēng)草,井水擂服。(《劉長春經(jīng)驗方》)
地錦草的圖片(26張)8)治婦女血崩:草血竭嫩者蒸熟,以油、鹽,姜腌食之,飲酒一、二杯送下,或陰干為末,姜、酒調(diào)服5-10克。(《世醫(yī)得效方》)
9、治功能性子宮出血:地錦草1000克。水煎去渣熬膏。每日二次,每服7.5克,白酒送服。(內(nèi)蒙古《中草藥新醫(yī)療法資料選編》)
10、治金瘡出血不止:血見愁草研爛涂之。(《世醫(yī)得效方》)
11、治牙齒出血:鮮地錦草,洗凈,煎湯漱口。(《泉州本草》)
12、治濕熱黃疸:地錦全草25-30克。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地錦草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錢(鮮用0.5-1兩);或入散劑。外用:搗敷或研末撒。
地錦草的副作用2 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
作用 :適用于痢疾、泄瀉、黃疸、奶汁不下、崩漏、尿血、便血、咳血、吐血、跌打腫痛、熱毒瘡瘍。
禁忌 :脾胃虛弱與血虛無瘀者慎用地錦草。
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
1、地錦草治濕熱黃疸。
地錦草有治濕熱黃疸的作用,當(dāng)因肝膽濕熱引起脅肋灼痛脹痛或脅下有痞塊按之疼痛,目黃、小便黃、身黃等黃疸癥狀??梢杂昧X地錦草加水煎服用。
2、地錦草治金瘡出血不止。
地錦草有治金瘡出血不止的作用,當(dāng)因刀箭等金屬器械造成的傷口出血不止的癥狀??梢杂玫劐\草研爛按在傷口處。
3、地錦草治奶汁不下。
地錦草有治奶汁不下的作用,當(dāng)產(chǎn)婦是因為血少氣弱而奶汁不下的癥狀。可以用七錢地錦草加一只公豬前蹄燉湯,再把燉好的湯去渣之后與二兩甜酒煮熟后溫服。
4、地錦草治小兒疳積。
地錦草有治小兒疳積的作用,當(dāng)喂養(yǎng)小兒不當(dāng)或因病,致使脾胃功能受損,形體消瘦,飲食異常的疳積癥狀。可以用三錢地錦草與一具雞肝或者三豬肝蒸熟,食肝飲湯。
注意事項、副作用、禁忌
地錦草為大戟科植物地錦草及斑葉地錦的全草。在使用地錦草時,一般單獨使用地錦草都可以了,也可以根據(jù)癥狀的區(qū)別而選擇搭配不同的`中藥,比如鐵莧菜、鳳尾草、甘草、桔梗、蒼術(shù),使地錦草的藥物效果發(fā)揮更好。
地錦草的功效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地錦草的作用是對痢疾、泄瀉、黃疸、乳汁不下、崩漏、尿血、便血、咳血、吐血、跌打腫痛、熱毒瘡瘍有治療作用。雖然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很多,但是地錦草也是有食用禁忌的,脾胃虛弱與血虛無瘀者慎用地錦草,孕婦使用地錦草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食用。
地錦草的副作用3 地錦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活血止血。主痢疾;泄瀉;黃疸;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乳汁不下;跌打腫痛及熱毒瘡瘍。
1、《別錄》:主心氣,女子陰疝血結(jié)。
2、《嘉佑本草》:主通流血脈,亦可用治氣。
3、《品匯精要》:主調(diào)氣和血。
4、《綱目》:主癰腫惡瘡,金刃撲損出血,血痢,下血,崩中,能散血止血,利小便。
5、《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胃部痞滿疼痛,冷骨風(fēng),臭痰,痔瘡及下乳。
6、《浙江(民)間草藥》:健胃止瀉,治小兒疳積。
7、《上海常用中草藥》:止血,利尿,健胃,活血解毒。治黃疸,痢疾,腹瀉,尿路感染,便血,尿血,子宮出血,痔瘡出血,跌打腫痛,女人乳汁不通,蛇咬傷,頭瘡,皮膚瘡毒。
8、《福建中草藥》:清熱涼血,消腫解毒。
地錦草的藥用價值
【藥名】地錦草
【別名】奶漿草、鋪地錦、鋪地紅、血見愁、臥蛋草、雀兒臥蛋、小蟲兒臥蛋。
【入藥部位】為大戟科植物地錦或斑地錦的干燥全草。
【性味】味辛,性平。
【歸經(jīng)】歸肝、大腸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退黃。
【主治】用于痢疾,泄瀉,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濕熱黃疸。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鮮者可用15-3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撒。
【禁忌】血虛無瘀及脾胃虛弱者慎用。
中藥有很多種,所以中藥是比較繁雜的一個系統(tǒng),不僅僅種類多,每一種中藥的數(shù)量也很多,所以我們沒有聽說過一些中藥是很正常的,比如有些中藥名字比較偏門,很多人就不知道,比如地錦草,那么,一般地錦草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中藥名】地錦草dijincao
【別名】奶漿草、鋪地錦、鋪地紅、草血竭、血見愁、鐵線草。
【英文名】EuphorbiaeHumifusaeHerba。
【來源】大戟科植物地錦EuphorbiahumifusaWilld,或斑地錦EuphorbiamaculataL.的全草。(右圖為地錦)
【植物形態(tài)】地錦:一年生匍匐小草本,長約15厘米,含白色乳汁。莖纖細(xì),假二歧分枝,枝柔細(xì),初帶淺紅色,秋季變紫紅色,疏生短細(xì)毛。單葉對生,偶有互生者,柄短;葉片長圓形至長矩圓形,長約1厘米,寬3~5毫米,先端鈍圓,微凹陷,基部偏斜,邊緣有淺細(xì)齒狀缺刻,下面灰綠色或略帶紫色,無毛或疏生短毛。杯狀聚傘花序生于葉腋,花單性同株。總苞倒圓錐形,淺紅色,頂端4裂,裂片長三角形;腺體4,橫矩圓形,具白色花瓣狀附屬物;子房3室,花柱3,2裂。蒴果三棱狀錐形,成熟時先裂為3瓣,每瓣再2裂。種子卵形,黑褐色,外被白色蠟粉?;ü谙那锛?。斑地錦:與地錦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葉片中央有一紫斑,背面有柔毛;蒴果表面密生白色柔毛;種子有角棱。
【產(chǎn)地分布】生于路旁、田間。分布于全國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全草,洗凈,曬干。
【藥材性狀】地錦:常皺縮卷曲,根細(xì)小。莖細(xì),呈叉狀分枝,表面帶紫紅色,光滑無毛或疏生白色細(xì)柔毛;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空。單葉對生,具淡紅色短柄或幾無柄;葉片多皺縮或已脫落,展平后呈長橢圓形,長5~10毫米,寬4~6毫米;綠色或帶紫紅色,通常無毛或疏生細(xì)柔毛;先端鈍圓,基部偏斜,邊緣具小鋸齒或呈微波狀。杯狀聚傘花序腋生,細(xì)小。蒴果三棱狀球形,表面光滑。種子細(xì)小,卵形,褐色。氣微,味微澀。斑地錦:葉上表面具紅斑,蒴果被稀疏白色短柔毛。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苦、辛。歸肝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屬清熱藥下屬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9~20克,水煎服或入散劑,鮮品30~60克;外用搗敷或研末撒。用治痢疾、腸炎、咯血、尿血、便血、崩漏、瘡癤癰腫。具有抑菌、止血和中和毒素等作用。
【藥理研究】有抗菌和抗寄生蟲及解毒作用;止血效果明顯。
【化學(xué)成分】含黃酮類化合物、沒食子酸、內(nèi)消旋肌醇。葉含肌醇。另含槲皮素、東莨菪素、傘形花內(nèi)酯、沒食子酸、α-谷固醇等成分。
【使用禁忌】血虛無瘀及脾胃虛弱者慎服。
【相關(guān)藥方】
①治牙齒出血:鮮地錦草洗凈,煎湯漱口。(《泉州本草》)
②治咽喉發(fā)炎腫痛:鮮地錦草15克,咸酸甜草15克。搗爛絞汁,調(diào)蜜泡服,日三次。(《泉州本草》)
③治癰瘡疔毒腫痛:鮮地錦草,洗凈,和酸飯粒、食鹽少許敷患處。(《泉州本草》)
④治風(fēng)瘡疥癬:地錦草同滿江紅草搗末敷。(《綱目》引《乾坤秘韞》)
⑤治纏腰蛇(帶狀皰疹):鮮地錦草搗爛,加醋攪勻,取汁涂患處。(《福建中草藥》)
⑥治火眼:地錦草熬水洗,或蒸豬肝食。(《貴陽民間草藥》)
⑦治跌打腫痛:鮮地錦草適量,同酒糟搗勻,略加面粉外敷。(《湖南藥物志》)
【煎藥鍋】
煎中藥的器具以砂罐或瓷罐為佳,切忌用鐵、銅等金屬器具,因為大多數(shù)藥材與金屬接觸后,會發(fā)生化學(xué)變化,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50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