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膏是名醫(yī)陳實功《外科正宗》里的方子,原名潤肌膏
。是日本最常用的外用漢方藥
,能夠潤滑肌膚
,讓皮膚保持良好的外觀和生理功能
。
一般情況下
,如果有好的并且方便使用的治療方法
,同行之間都會交流學習和分享經驗
,比如以前的耳針
,針灸手法
,某個方子的新的使用技巧等,再如今天的紫云膏
,反饋效果很不錯
。

所以我也特意收集了自己的還有同行的一些使用紫云膏的案例,大家可以看看:
案例分享:
1
,3歲小孩
,蚊子咬傷,起紅點
,按之不褪色
,用紫云膏3天
,疹消。
2
,陳姓患者
,嘴唇干裂每年秋冬發(fā)作,空調房間加重
,紫云膏一天緩解
,兩天痊愈。
3
,炒菜油滴到手臂灼傷
,外用紫云膏,毫無損傷
。
4
,小兒尿布濕疹,臀部和接觸尿布區(qū)域皮膚發(fā)紅
,發(fā)腫
,稍微摩擦就有損傷,外用紫云膏
,損傷修復
,紅腫消退。
5
,外傷
,紫云膏隨手涂抹,疼痛止
。
6
,男性患者,40歲
,手指凍傷
,涂紫云膏,改善
。
=================================
紫云膏具有潤肌
、平肉、治膚色異常的作用
,所以比如以下這些情況就可以使用:
1
,濕疹(干性)、角化癥
、皸裂
、潰爛(潤肌的作用);
2
,雞眼
、褥瘡
、燒傷、潰瘍
、瘺孔
、脫肛、糜爛
、水皰(平肉的作用)
;
3,白癜風
、白斑
、凍瘡、狐臭
、色素沉著
、瘢痕形成的預防和去除(膚色異常的功能)。(資料來自《漢方臨床治驗》)
通俗的說:小朋友可以用來解胎毒除濕熱,可用于紅屁屁,紅脖子,奶癬,濕疹,頭痂,痱子,蚊蟲叮咬等
。大人呢
?清熱解毒抗過敏,可用于水火燙傷,摔傷,去痘,淡化痘痕,皮膚干燥,蚊蟲叮咬長皰等,修復受損的皮膚等。
組成:
芝麻油1000g
,當歸
、紫根各100g,黃蠟380g
,豚脂25g
。
以上是主要成分,其實就是漢方里面的改良處方
。但是現(xiàn)在紫云膏的成份主要為紫草
、當歸、麻油
、黃蠟
,可能每個地方制作的具體比例會有不同。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成分作用:
紫草-殺菌
、抑菌、消炎
。
當歸-滋潤肌膚
、活血止痛、改善循環(huán)
、促進肉芽組織生成
。
麻油-潤膚、滋養(yǎng)
。
黃臘-賦形劑
。
紫云膏在皮科上的時候
,有點類似萬能膏了。
自己搜索了一下資料
,發(fā)現(xiàn)下面這篇文字總結的很好
,故放到這里分享。其實很多關于紫云膏的制作比例
,怎么手工制作等
,在《漢方臨床治驗》和《漢方臨床處方解說》中,有詳細的分享
。這里現(xiàn)成的總結的比較好
。
我們一起看看:
(一)一度或二度燙傷:傷處紅腫熱痛(一度燙傷),先用冷水沖泡后
,涂抹紫云膏
。幾個小時后,燙傷處的灼熱感很明顯的漸漸消退
。二度燙傷為起水泡
,有病人反應用了有幫助。三度燙傷傷到神經
,病人多住院治療
,我們沒機會使用。但是曾有燙傷植皮的病人
,植皮處紅
、腫、癢
、干燥
,使用紫云膏后,皮膚狀況很快改善
。
(二)擦傷
、刀傷、各種傷口:涂上紫云膏后
,傷口會很快不痛
,比較快愈合。如果傷口仍在流血
,將紫云膏涂抹厚一點還可幫助止血
。曾有人養(yǎng)的狗傷口深可見骨,涂抹紫云膏幾個月后傷口漸漸愈合
。
(三)尿布疹:如果換尿布的時候發(fā)現(xiàn)紅屁股
,趕緊涂抹紫云膏,下次換尿布時你會發(fā)現(xiàn)紅屁股已退了百分之八十
。尿布疹厲害時會破皮
,有傷口自然是紫云膏的適應癥
。
(四)蚊蟲咬傷:有些小孩子被蚊子咬得滿腿紅豆冰,涂紫云膏有效
。
(五)富貴手:干燥
、脫皮型的富貴手涂紫云膏會有幫助。
(六)香港腳:脫皮型的香港腳涂紫云膏會有幫助
。其作用可能不是抗霉菌
,而是改善皮膚健康狀況,使霉菌無法寄生
。
(七)水痘
、帶狀皰疹:它們都是同一種病毒引起,皮疹形態(tài)都是紅疹上有水泡
。
(八)皮膚苔蘚化:有的人皮膚癢
,常常搔抓,久而久之皮膚變厚
、皮紋明顯
,即所謂的苔蘚化。
(九)皮膚皸裂:有的人到了天冷的時候
,手掌或腳掌容易皸裂
,甚至于出血,涂紫云膏可改善
。
什么治療方法都有一些使用前提的
,下面說的是用紫云膏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紫云膏中的紫草有抗菌作用
,因此只要用生理食鹽水或干凈冷開水將傷口清洗干凈即可
,不需用其它消毒藥水。如果你不放心非用不可
,請將消毒用的優(yōu)碘之類洗掉
,然后才涂抹紫云膏,不要混合使用
。涂抹紫云膏前記得要將傷口上的水漬擦干
。
(二)紫云膏的主要成份為紫草、當歸
、麻油
、黃蠟,都是可以吃的東西
,
因此如果涂在小孩身上或涂在口唇附近,不怕不小心吃下去
。
(三)紫云膏為純中藥制成
,溫和不刺激
,沒有什么副作用,因此每天涂抹次數(shù)不限
。
(四)黃蠟為紫云膏的賦形劑
,制作的紫云膏中黃蠟的比例不高,稍用力藥膏即軟
,比較好用
。但是遇熱蠟融,藥膏易從藥盒中溢出
。因此紫云膏平日應保存于陰涼處
,避免高溫日曬,藥膏也比較不會變質
。如果隨身攜帶最好放在塑料袋里
,免得受熱藥膏融化跑出來,把皮包里的東西都染紅了
。
(五)紫云膏是紫紅色的
,如果不慎染到衣服,在衣服進洗衣機以前
,先用肥皂將染紅的部位搓洗一番
,可將之洗凈。不過如果你的衣服十分貴重
,還是小心一點不要染到
。
紫云膏我是用了多年了。家里小孩有個蚊子咬傷
,有個開水燙傷
,油滴濺到,或者有擦傷什么的
,都用紫云膏涂涂
,效果不錯。
=================================
自己也時常自己制作一些自用
,有時候也有朋友委托訂制一些紫云膏
,但由于是人工制作,制作流程雖然不算太復雜
,但卻需要花時間花耐心
,是個磨時間的事情,所以每次的數(shù)量有限
。包裝呢
,重在方便使用、攜帶和保存。
下面
,我特意再翻了一下這本書《漢方臨床治驗精粹》:
我們來看看紫云膏是怎么制作的
,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內容可能和上面的信息有重復
,但是重點在于不厭其煩的介紹:
——點題外話——
AD:了解外用藥物紫云膏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可以看詳細看上文
。
PS:關于過敏問題
,讓我想起一個事情。以前學習的時候
,看到一個病人
,居然連大米都過敏。所以這個生命真是太奇妙了
。這就不得不讓我給大家提醒一下
,雖然紫云膏是由當歸,紫草
、麻油等手工熬制外用的
,原料都很安全。但是一切都說不準啊
,所以大家使用的時候可以先小范圍外涂試用
。
PS:雖然沒有明確指證顯示孕婦不能夠使用紫云膏,但是建議孕婦不要使用
。
PS:如果需要涂抹臉部
,最好不要曬太陽,有部分朋友反映會吸收陽光
。最好是小范圍試用
。
AD:如果需要訂購紫云膏,關注本微信公眾號
,回復數(shù)字9就可以了
。
=========
PS:這篇內容其實是三四年前的文章了。發(fā)現(xiàn)有朋友咨詢紫云膏的用處
,而原來的內容有些沒有解釋清楚
,所以重新整理發(fā)布一次。
=================================
用藥遵醫(yī)囑
,求醫(yī)請就近
,急癥到醫(yī)院。
想要獲得更多治療婦科
、兒科諸如感冒
、發(fā)燒
、咳嗽、胃病
、月經不調等的講解
, “ ”
過敏x發(fā)燒x腹瀉x蚊蟲咬,中醫(yī)師媽咪的育兒照護之道!
過敏x發(fā)燒x腹瀉x蚊蟲咬
,中醫(yī)師媽咪的育兒照護之道!時序入冬
,有不少媽咪們會找中醫(yī)來保養(yǎng)寶寶和自己的健康
。這次育兒特別邀請家有寶貝的中醫(yī)師媽咪林巧梅來分享,面對自己女兒有輕微鼻過敏及皮膚過敏癥狀是如何調養(yǎng)
?爸媽只要學會幾個穴道 ***
,在家就能夠幫寶寶提升免疫力,感冒病痛自然少找上門
!
狀況1、過敏→調養(yǎng)4法 現(xiàn)今社會過敏兒是越來越多,對于容易反復感冒
,遇到冷過敏癥狀加重的孩子
,中醫(yī)講求的是「補氣」,類似于西醫(yī)的「免疫力」概念
,透過免疫力的提升
,過敏癥狀自然地較為減緩。亞東紀念醫(yī)院傳統(tǒng)醫(yī)學科專任主治醫(yī)師林巧梅指出
,中醫(yī)對于過敏的調和之道大致可分成四個方法:
方法1
、作息規(guī)律,盡量不熬夜
。
方法2
、飲食均衡,避免食用或少吃會過敏的食物
,少吃涼性食物
。
方法3、適當運動
,多接近大自然
,接受其滋養(yǎng)。
方法4
、情緒穩(wěn)定
,保持家庭愉悅氣氛。
林巧梅醫(yī)師補充說明,孩子出現(xiàn)過敏癥狀
,大多是從爸媽遺傳而來的
,但也受到后天外在及內在環(huán)境的影響。中醫(yī)講究平衡
,一旦作息不規(guī)律
、飲食失調、缺乏運動
、情緒不穩(wěn)定
,身體很容易失去平衡,因此
,許多過敏癥狀就會跑出來了
。
鼻子過敏,按壓迎香穴 、印堂穴
當孩子的鼻子過敏
,就會有鼻塞或打噴嚏、流鼻水…等不適癥狀
,倘若遇到冷空氣更是加重癥狀
,林巧梅醫(yī)師建議爸媽稍微搓一搓雙手,藉以提高手部溫度
,沿著寶寶鼻子周圍的「迎香穴」
,再推到眉心中間的「印堂穴」;每次進行2~3分鐘
,一天1~2次即可
。
大部分有鼻子過敏問題的孩子連帶著氣管也較為虛弱,林巧梅醫(yī)師提醒
,于氣溫較低的冬天外出時
,可以加上圍巾,以保護脖子較不會直接與冷空氣接觸
,減緩不適的可能
。
皮膚過敏,按壓曲池穴、血海穴
皮膚過敏也有穴道可以按
,像是位于手肘的「曲池穴」、膝蓋上方的「血海穴」
,對于一般濕疹
、異位性皮膚炎都有所幫助。以穴道 *** 或較為鈍角的物品(如:原子筆蓋子或彩色筆的鈍端)輕輕地按壓穴道
,一次不需要太長的時間
,大概3分鐘以內即可
。林巧梅醫(yī)師提醒,切勿求好心切
,倘若按壓過度
,有可能反而使得局部皮膚發(fā)炎、破皮
。另外
,也可以涂抹紫云膏或紫黃膏改善癥狀。
按這兩個穴道提升免疫力 !
想要提升免疫力
,林巧梅醫(yī)師建議可以拿穴位 *** 或鈍角物品,對著虎口附近的「合谷穴」及膝蓋外側凹陷處下方三吋的「足三里」進行按壓
。
溫差過敏,進出冷氣房先緩沖
過敏x發(fā)燒x腹瀉x蚊蟲咬
,中醫(yī)師媽咪的育兒照護之道
!
狀況2、感冒→適當補氣 想要預防孩子感冒
,與預防過敏的方法差不多
,作息、飲食
、情緒及運動各方面都要達到均衡
,當免疫力提升、抵抗力好
,罹患感冒的機會自然就減少了
。林巧梅醫(yī)師表示,常感冒的孩子可能與氣虛有關
,可以將西洋參與川貝母以1比1的比例研成粉末
,一天大約服用1克做為補肺氣之用,較不易感冒過敏
。而五谷雜糧
、牛 *** 補氣之效,但補氣中藥也不需要過量攝取
,否則補氣補過頭
,可能會上火,且一旦感冒需暫停服用
。
止咳 ,冰糖水梨并非萬用
當孩子感冒咳嗽,煮一碗冰糖燉水梨給孩子吃是許多爸媽會做的事
,林巧梅醫(yī)師提醒冰糖梨子治咳并非都適合每一位孩子
!梨子的性味偏涼
,若運用于秋天的干燥干咳,可達止咳潤喉之效
,但如果孩子是屬于痰多的咳嗽
,且遇到冷、吹到風咳得更厲害
,冰糖水梨恐將帶來反效果喔
!
發(fā)燒,不同藥材煮水飲用
孩子一感冒
,很容易也會發(fā)燒
。由于風寒或風熱都可能會有發(fā)燒癥狀,因此
,若不僅發(fā)燒
,喉嚨也會感到疼痛的風熱類型,林巧梅醫(yī)師建議把水煮滾之后放入薄荷
、菊花
,再以小火滾15分鐘取水來喝能夠緩解不適。如果為喉嚨不痛
、鼻水清澈的風寒型感冒
,可以將蔥白、生姜片煮水飲用
,都是在家就能做到簡易舒緩方法
。
狀況3、便秘→ *** 腹部 ㄣㄣ不順與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關系
,林巧梅醫(yī)師提醒
,水分及纖維質的攝取一定要足夠;食用具有養(yǎng)陰潤腸作用的黑木耳
、白木耳
,補充促進排便的水果(如:香蕉、奇異果)
,蔬菜當然也得足量食用
。
便秘代表著腸道蠕動功能不佳,透過外力的幫忙
,也就是穴位 ***
,取肚臍到肚子邊緣的中間順時針方向往上推、再往右再往下壓
,最好是先涂抹些許的潤膚乳液
,較方便好推動。而中藥也能夠有所幫助
,像是杏仁就能夠達到止咳又潤腸的功效
,并可以預防保健鼻子過敏
、咳嗽。若以純杏仁粉做為長期保養(yǎng)
,林巧梅醫(yī)師建議一天1克即可
。
孩子若胃口不好,常常拉肚子
,且舌頭上有一層白白的舌苔
,這個舌苔用牙刷也刷不掉,代表脾胃有濕氣阻滯
,長期將影響生長發(fā)育
,可使用具有健脾除濕的四神湯調理,改善腸胃功能
,嬰幼兒也可以將煮好的四神湯
,取湯汁部份熬粥,煮成四神粥服用
。
過敏x發(fā)燒x腹瀉x蚊蟲咬
,中醫(yī)師媽咪的育兒照護之道!
狀況4、蚊蟲咬→涂紫黃膏 蚊蟲咬、尿布疹是寶寶常見的肌膚問題
,爸媽想要找藥膏來幫寶寶涂抹
,卻又擔心其中含有不安心的成分,林巧梅醫(yī)師建議準備數(shù)種藥材
、麻油及黃蠟
,就可以自制溫和不 *** 的紫黃膏、紫云膏
,以備不時之需
。
當皮膚發(fā)炎或濕熱時,如發(fā)癢
、紅腫
、起水泡、或分泌物較多的蚊蟲咬傷
、尿布疹傷口
,紫黃膏能夠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具有較好的消炎效果
。而扮演修復肌膚角色的紫云膏,于瘀青或皮膚營養(yǎng)狀況不好(如干燥
、皸裂)
,能夠給予肌膚營養(yǎng)
、促進傷口愈合。
林巧梅醫(yī)師提醒
,藥膏應保存于陰涼處
,避免高溫日曬,以免變質
。而紫黃膏與紫云膏含有紫草
,其顏色為紫色,如果藥膏將衣服染色
,在衣服進洗衣機前
,先用肥皂將染色的部位搓洗一番,可將之洗凈
。
D.I.Y
紫黃膏和紫云膏的制作很簡單
,兩者作法相同,只是準備的材料不一樣
!
紫黃膏材料: 紫草
、當歸、黃連
、黃芩
、黃柏及大黃各2.25克、麻油100 c.c.
、黃蠟11.25克
紫云膏材料: 紫草及當歸各7.5克
、麻油100 c.c.、黃蠟11.25克
作法:
Step 1 、 紫黃膏/紫云膏材料置于麻油內浸泡一個晚上(超過12小時)
。
Step 2 、 加熱煮沸約15~20分鐘至藥材焦黃
。
Step 3 、 過濾之后,加入黃蠟
,趁熱攪拌使之溶解
。
Step 4 、 多次過濾直到無雜質
。
Step 5 、 逐一倒入事先消毒的容器內,再加蓋
。
過敏x發(fā)燒x腹瀉x蚊蟲咬
,中醫(yī)師媽咪的育兒照護之道!
還想知道關于中醫(yī)師媽咪的事 身為中醫(yī)師又是兩個孩子的媽咪
,當孩子生病不適
,林巧梅醫(yī)師會帶孩子看西醫(yī)嗎
?什么情況之下會求助于西醫(yī)呢?中醫(yī)師媽咪的孩子吃起中藥是否就像喝水般輕松簡單
?怎么讓孩子順利服用中藥
?
Q1、孩子生病,中醫(yī)師媽咪會帶孩子看西醫(yī)嗎
?
就如同西醫(yī)一樣,中醫(yī)師媽咪也會觀察孩子的活動力及癥狀
!林巧梅醫(yī)師指出
,如果孩子的精神很好且確定只是感冒,即便燒到39度
,也會以中藥處理
;但若是無法確認病因,就會趕快請兒科醫(yī)師評估了
。
林巧梅醫(yī)師記憶猶新地指出
,原本就有感冒癥狀的孩子,在半夜里突然出現(xiàn)類似狗吠的哮吼聲
,臉色也隨之變得青黑
,眼看情況不對勁,便立馬帶著孩子掛急診
,才知道是小兒哮吼癥
。此外,某次孩子感染了腸胃炎
,食不下咽,中藥也無法入口
,且發(fā)燒燒不停
,癥狀十分嚴重,也是趕緊求助于兒科醫(yī)師
。
Q2、如何喂孩子服用中藥?有沒有訣竅或方法
?
想必沒有哪一個孩子會喜歡吃藥
,更何況是帶有濃郁味道的中藥,每次到了吃藥的時間就會逃之夭夭
!對于第一次來看中醫(yī)門診的小朋友
,林巧梅醫(yī)師一定會開立「好吃的藥」給他,以便讓孩子接受中藥
。林巧梅醫(yī)師表示
,中藥有著各式各樣的味道
,有些的確較為苦澀,但也有些吃起來甜甜
,像是甘草就是帶有甜味的中藥
。倘若爸媽真的擔心孩子無法接受,也可以自行加些黑糖調味
。
林巧梅醫(yī)師家的孩子從1個月大就開始吃中藥了
,服用方式就是將中藥粉倒入溫水之中。中藥與溫水的比例并無特殊規(guī)定
,不過
,若是水加了太少,藥粉就會過于黏稠
,水加了太多
,又得分很多口才吃得完,爸媽需要嘗試幾次才知道哪個比例最適合自家的孩子
。對于無法接受直接服用中藥的孩子
,也可以加入奶粉、母奶或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