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yī)問藥,有時候會被問到吃了藥會怎么樣?有時候病情真的很難預判。但是有些卻需要有個預后轉歸的交待。不能什么情況都只能說吃吃看。很久以前,看到有個人發(fā)了一條微博,大概意思是說,很多中醫(yī)很謙虛,當醫(yī)生問到吃了藥會怎么樣的時候,都會說吃吃看。而不是滿口跑火車,放大炮?,F(xiàn)在看來,對。但是也不對。
復雜的不確定性
世界是復雜的,人體更是復雜的。所以很多事情說不準。有個不確定原理,不確定原理涉及很多深刻的哲學問題,用海森堡自己的話說:“在因果律的陳述中,即‘若確切地知道現(xiàn)在,就能預見未來’,所錯誤的并不是結論,而是前提。我們不能知道現(xiàn)在的所有細節(jié),是一種原則性的事情?!?/p>
即使是最最嚴密的進行辨證論治,也會由于病人的陳述和醫(yī)生的收集和知識庫,而使得出的結論只能夠是無窮接近真理。不可能完全吻合。
就是說,所有辨證論治只能夠讓方案對治療疾病成功概率最大化,不可能有“終極好方案”,有一個概率范圍。比如,你能夠知道到底八十百分比還是九十百分比,或者三十的百分比的準確性。其實就是一個疾病預后的交代問題。
很多人沒有這個概念,甚至不重視。往往一句話,哪里說的準。
所以有患者問:醫(yī)生,吃了這個藥會怎么樣呢?
醫(yī)生:吃吃看。
醫(yī)學,不,應該是人體的復雜超過了任何人的想象。大家千萬不要用簡單的物理分解的思維看待人體。心理,環(huán)境,心態(tài),體質,情感等都是決定你身體生病與否的因素。很多都是測量不到的。
病勢
這個就是病勢應該研究的內容了。辨證論治三要素:病因,病所和病機。都是當前切片段的病理構成。由若干的這樣的病理單元,構成的合力會走到哪里去呢?結合當前個體的其他條件,比如體質,飲食等,也是需要考慮和思考的要素。
從一個角度說,做病勢診斷就要考慮到病種了。就是疾病怎么演變怎么轉歸。更高明的則需要研究發(fā)病機理。
包括了起病,傳變,病程和轉歸,需要著眼于病的全稱和全貌。
比如,起病,就要考慮緩急,先后和受病途徑。病程可以考慮初中晚期。轉歸就可能考慮病情嚴重程度,病情是順還是逆等。
不論預后判斷的準確性多少,但是肯定是每一個醫(yī)生應該研究和考慮的問題。而不是字典里沒有這個詞。
很多病真是只能夠回答“吃吃看”,但是肯定不是所有的。
往小了說,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和需要注意的情況應該有個估計。比如,發(fā)燒的病人,如果吃了溫度更好,怎么辦。吃了變得口渴怎么辦,吃了拉肚子怎么辦等等。這些真是需要功夫。
附一個別人家的病歷:
預測和判斷
另外,我猜你可能喜歡,點擊可 :
劉英鋒老師咳嗽思維導圖下載
讀了這些語錄,你就明白為什么姚梅齡老師總是給你驚喜。
姚荷生學術思想資料下載
或進入主菜單點擊已發(fā)精選 可查看更多我對中醫(yī)討論的文章。
以上內容由“陳大夫說中醫(yī)”原創(chuàng)
如需加白名單轉載到其他公眾號
請于后臺回復"轉載"
陳大夫說中醫(yī)(ID:qianchengyihua)
官網:
微博:weibo.com/tcm6
?2016 TCM6 保留所有權利
關注我們,為中醫(yī)發(fā)聲
▼往期內容
當孩子發(fā)燒不斷時候,雖然會服用退燒藥,但是有些家長沒有按照規(guī)定間隔甚至多次給孩子服用退燒藥。那么,退燒藥吃多了會怎樣?退燒藥吃了多久會退燒?
退燒藥吃多了會怎樣
現(xiàn)在家長們有一些誤區(qū),經常有一些孩子家長來問我說我們孩子都已經吃過四次了,藥瓶上說了一天不要吃超過四次吃退燒藥。
這是一個誤解,家長一定要明確,藥瓶上說的一天不超過四次就是不要自己不去看醫(yī)生,診斷不明確就光吃退燒藥頂著就會出問題。如果已經看過醫(yī)生的話,醫(yī)生診斷非常的明確,告訴你體溫一兩天內退不下來,這個你是一定要吃退燒藥的。中間可以用物理降溫,貼貼冷敷的東西都是可以的。不要說吃藥吃多了,一定要按量。藥吃多了肯定是有毒的,多吃一兩次最多是引起惡心和嘔吐。
退燒藥吃了多久會退燒
一般吃了退熱藥之后一出汗就退熱了。
這個很快的,建議幫寶寶解開衣服的扣子,幫助散熱,多喝水,注意休息,一般如果超過38.5度的話,發(fā)熱反復可以間隔6個小時重復給藥。
吃退燒藥后又發(fā)燒怎么回事
一般情況下,病毒感染發(fā)燒都會持續(xù)好幾天。退燒藥的作用只是控制癥狀,讓寶寶過高的體溫能暫時下降,不至于那么不舒服。
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后又燒起來是很平常的事。就像爐火上有一壺水燒開了,我們不想讓它沸騰可以加瓢冷水,可只要火不滅,過段時間水還會再開。退燒藥就是這瓢冷水,只是暫時緩解癥狀讓孩子舒服一些。
過4-6小時退燒藥逐漸從體內被代謝掉后(你可以理解為藥效過了),寶寶又會發(fā)燒。這是正常現(xiàn)象,只要寶寶病情沒有大的變化,可以隔6小時再服一次退燒藥,做好物理降溫,然后耐心等待疾病恢復。
對于普通感冒這樣的自限性疾病,無論誰都得耐心等待好幾天,等爐火自行熄滅才行。不需要一發(fā)燒就緊張不已,也不需要每次發(fā)燒都去醫(yī)院。一般發(fā)燒2-3天后情況會開始好轉,通常不會超過1周。
如果持續(xù)發(fā)燒超過1周,則一定要重視,需要到醫(yī)院檢查,讓醫(yī)生幫助你查找發(fā)燒的原因。
有很多的女生因為在月經期間吃了一些不健康的食物,從而導致自己的身體出現(xiàn)疼痛的現(xiàn)象,有很多的女性在出現(xiàn)身體疼痛后就會選擇吃一些止痛藥來緩解自己的疼痛程度。那么月經吃止痛藥好嗎?下面由我為你解答。
月經吃止痛藥好嗎 服用一些專業(yè)治療痛經的止痛藥肯定是有一定的緩解效果的,但是仍需要注意最好不要長期靠藥物緩解痛經,容易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痛經時選擇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藥物,如芬必得、消痛靈等,這樣更從根本上對痛經達到治療的效果。如果是服用麻醉型的藥品,則雖然效果明顯,但容易產生抗藥性和成癮性。
吃止痛藥來緩解痛經一般適用于痛經情況嚴重或者應急時,最好不要每次月經來潮時都服用止痛藥止痛。長期靠藥物緩解痛經可能會導致最后吃什么藥都沒效果,只能前往醫(yī)院打針治療了。而且還可能會造成神經系統(tǒng)功能紊亂、記憶力降低、失眠等不良后果。痛經時吃止痛藥只治標沒有治本。
長期服用止痛藥治療痛經容易產生依賴性,這對人體健康是沒有好處的。造成痛經的原因有很多,痛經也分為原發(fā)性痛經和繼發(fā)性痛經,也就是你必須弄清楚自己到底是從第一次來潮就開始痛經,還是之后的某一次月經開始痛經。不同的原因導致的痛經在治療方法上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通過檢查,確定痛經發(fā)生的原因之后,再針對原因進行治療。建議大家最好不要盲目服用止痛藥緩解經痛,如非必要,盡量少用或不用。
月經吃止疼藥會怎么樣 女孩子進入青春期月經初潮后,除了孕期和哺乳期,“大姨媽”將伴隨她長達30多年。這個特殊的“親戚”給女人帶來的不僅僅是那幾天的不方便,很多時候帶給她們的可能是難以言喻的痛苦,對有些人來說甚至是“痛不欲生”的感覺。于是,在女生宿舍的臥談、閨蜜的悄悄話甚至是網上論壇里,怎么對付“大姨媽”帶來的痛苦成了經久不息的話題?!按笠虌尅眮砹?,到底是忍著好還是吃止痛藥好?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談談這個問題,希望能給女生們一點幫助。
先說說“大姨媽”來時為什么會痛?絕大多數(shù)青春期女孩子在月經期都會有小腹痙攣性疼痛,伴有小腹墜脹感和腰部酸痛。這是由于經期盆腔組織充血、未生育女性宮頸管較狹窄,經血外流不暢的關系;另外,月經期子宮內膜會產生一些可引起子宮收縮的物質,比如前列腺素,有些人前列腺素產生的較多,就容易引起痛經。一般情況下,痛經持續(xù)時間不長,程度不會很劇烈,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屬于正常生理現(xiàn)象。但如果疼痛程度比較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服用藥物減輕疼痛的話,就屬于不正常的病理狀態(tài)了,需要去醫(yī)院檢查并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物控制疼痛。據(jù)我國一份女性人群抽樣調查結果,痛經發(fā)生率約為女性人群中的三分之一,其中十分之一的人痛經嚴重。
大部分人的痛經是從月經來潮前幾個小時開始,逐步或迅速加重,持續(xù)數(shù)小時至2~3日不等;疼痛一般為陣發(fā)性或痙攣性,通常位于下腹部,有時會伴有腰骶部或大腿內側部位疼痛;約一半人會感覺后背痛、惡心嘔吐、腹瀉或頭痛,嚴重情況下可能因疼痛而昏倒。痛經分為原發(fā)性痛經和繼發(fā)性痛經。原發(fā)性痛經是指沒有盆腔器官病變的情況下發(fā)生的痛經,一般開始于月經初潮后不久,多發(fā)生于未婚、未孕的年輕女孩子;繼發(fā)性痛經是由于存在盆腔器官的病變而引起的痛經,比如宮頸狹窄、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或子宮肌腺癥等,需要進行婦科相關檢查才能確定原因。原發(fā)性痛經一般對生育沒有影響,而有的繼發(fā)性痛經就可能對生育有不良影響。其實主要是產生繼發(fā)性痛經的一些原因,如子宮發(fā)育不良、子宮內膜異位癥等,可能對生育有影響。
知道了痛經的不同情況,我們就要注意予以區(qū)分。如果痛經屬于原發(fā)性,而且程度不嚴重,不影響日常生活,結婚或生育后痛經減輕或消失,可以不做特殊檢查和處理。痛時可用熱水袋或暖寶寶敷在小肚子上,或者喝些生姜紅糖水等,以緩解痛經;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為好。如果痛經為繼發(fā)性,比如女孩子時痛經不嚴重或不痛經,青春期后反而出現(xiàn)痛經或痛經越來越嚴重,要切記去醫(yī)院做婦科檢查,看看是不是有盆腔器官的病變。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可以消除隱患,免得以后越來越嚴重,不僅可能對生育有影響,也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不良后果,嚴重者甚至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03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夏季養(yǎng)生之道,,,夏季健康養(yǎng)生這樣最···
下一篇: 美國科學家成功3d打印人體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