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臟六腑包括什么呢
中醫(yī)是我們國家傳統(tǒng)的一種治療方式,都說中醫(yī)治療對身體的五臟六腑沒有什么副作用,但是中醫(yī)的五臟六腑對身體哪些部位會產(chǎn)生作用呢?下面就跟著我來一起看看中醫(yī)的五臟六腑對身體哪些部位會產(chǎn)生作用,讓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可以更了解我們身體的狀況。趕緊來一起學習一下。
中醫(yī)核心理論是關于五臟六腑的。所謂五臟,是肝、心、脾、肺、腎的總稱;而六腑,是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的總稱。有意思的是,古代中醫(yī)就把五臟六腑分配了“官職”,用社會現(xiàn)象來比喻人體。
1.大腦
控制運動、產(chǎn)生感覺及實現(xiàn)高級腦功能的高級神經(jīng)中樞
2.心臟
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并帶走代謝的終產(chǎn)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3.肝
維生素代謝 激素代謝 解毒 儲血
4.小腸
緊張性收縮是小腸其它運動形式的基礎,當小腸緊張性降低時,腸壁給予小腸內(nèi)容物的壓力小,食糜與消化液混合不充分,食糜的推進也慢。反之,當小腸緊張性升高時,食糜與消化液混合充分而加快,食糜的推進也快。
我們大家所患的很多疾病最開始都是會通過身體給表現(xiàn)出來。所以隨時也要關注到自己身體的變化,保養(yǎng)好了身體的五臟六腑,身體也就才會更健康。通過上面的學習應該也是對你有所幫助了吧,希望上面的對你有所幫助。
二、五臟六腑保養(yǎng)最佳時間
1、凌晨1-3點:養(yǎng)肝時間
這是肝最強的時間,我們能做的就是睡眠,給肝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肝最弱的時間是13-17點。所以建議把辛苦工作盡量堆在上午。肝怕勞累,雖然一天中任何時候都應該注意休息,但13-17點這段時間更重要。如果必須工作,肝臟在體表開竅于眼睛,至少每隔一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肝。眩暈、情緒易激動、煩躁不寧、性情抑郁沉悶、睡眠多夢,同時可能會胸肋隱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
2、凌晨5-7點:養(yǎng)腎時間
這是腎最強的時間,很多男人早晨激情澎湃,想和你親熱一下就是這個道理。腎最脆弱的時間是23點-凌晨1點。建議早睡,養(yǎng)養(yǎng)精神,別在男人最虛弱的時候一再刺激他。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腎: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性功能衰弱、手足軟、腰膝酸軟、易感風寒、不孕、早產(chǎn)。
3、清晨7-9點:養(yǎng)肺時間
這是肺最強的時間,有什么運動最好放在這會兒做,在肺最有力的時候做有氧運動,例如慢跑,能強健肺功能。肺最脆弱的時間是21-23點。肺臟通常在此時示弱,我們晚上咳嗽得更厲害些,建議晚飯后口中含一片梨,到睡前刷牙時吐掉。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肺呼吸微弱、語音低微、呼吸急促、胸悶、咳嗽、喘息。
4、上午9-11點:養(yǎng)脾時間
這是脾最強的時間,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點,因為此時脾氣最旺,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最得力。脾最脆弱的時間是19-23點,建議晚飯一小時后吃一個水果,甘味可以健脾。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脾腹脹、腹瀉、倦怠、遺精、白帶多、氣短、懶言、韌帶和肌肉松弛。
5、中午11-13點:養(yǎng)心時間
這是心最強的時間,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以利用中午,此時心力最強。心最弱的時間是21點-凌晨1點。所以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建議睡前喝一杯胡蘿卜汁或番茄汁,紅色食物能養(yǎng)心。
有以下癥狀者,最需要養(yǎng)心心悸、胸悶、失眠、健忘、神志不寧、煩躁,甚至心前區(qū)劇烈疼痛。
三、中醫(yī)看五臟六腑的保養(yǎng)
古代人們則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也就是兩個小時相當于一個時辰,中醫(yī)認為五臟六腑以及經(jīng)絡與十二時辰密切相關。
1.子時——睡覺保護陽氣
子時是23點到1點的時候,是膽經(jīng)值班。此時為晝夜更替之時,陽氣虛弱,因此最好用睡覺來養(yǎng)護臟腑。
2.丑時——肝經(jīng)造血時間
丑時是1點到3點的時候,是肝經(jīng)值班。肝臟要解毒造血,就是在這個時候進行,所以不應熬夜。
3.寅時——號脈的最好時機
寅時是3點到5點的時候,是肺經(jīng)值班。此時,天剛剛亮,這時候中醫(yī)號脈是最準的時候。這個時候往往是肺病患者最愛咳嗽的時間。
4.卯時——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時是5到7點鐘的時候,是大腸經(jīng)值班。卯時起床后要喝一杯水,以利排便。
5.辰時——早餐營養(yǎng)要均衡
辰時是7點到9點的時候,是胃值班了。這個時候吃早飯最宜接納食物。
6.巳時——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
巳時是9到11點,是脾經(jīng)值班。脾經(jīng)是主消化的,要吸收營養(yǎng)。這個時候也大腦是最具活力的時候,是一天當中的第一黃金時間,是老人鍛煉身體的最好時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時候,也是學生效率最高的時候。
四、保養(yǎng)五臟六腑吃什么呢
1.春天,溫暖的氣候使人的活動量增加,新陳代謝加快,身體內(nèi)部所需營養(yǎng)供應增加,這時要保持肝臟有旺盛的生理機能。
宜:甘甜少酸,多吃小蔥、豆豉之類的助陽食品和大棗、蓮子之類的補益食品
忌:肥肉、糯米團、涼糕
食譜:
⑴韭菜粥 先將粳米加水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煮至米軟,加入洗凈切碎的韭菜50克,煮10分鐘即可。
⑵紅棗粥 用紅棗、粳米,大火煮沸,小火熬軟即可。
⑶洋蔥韭菜炒蝦 :洋蔥切絲,韭菜切小段,蝦去殼,起油鍋,加蝦、洋蔥絲爆炒一下,再加入韭菜拌炒至熟,起鍋前加入鹽調(diào)味。(洋蔥、韭菜、蘿卜并稱為蔬菜里的三大催情壯陽食物,這道菜不僅能增強機能,而且對損耗的體能有直接的補益功效。)
2.烈日灼身——養(yǎng)心(從立夏到小暑,5月7日—7月7日)
夏季是一年當中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季節(jié),晝長夜短,天氣炎熱,出汗多,消耗大,食欲不佳,心臟負擔較其他季節(jié)明顯加重。外部環(huán)境越熱,心情越要保持平靜,要“常如冰雪在心”。這個季節(jié)的食物要能消暑解熱,利尿消腫。
宜:甘酸清潤,減食,少油,綠豆、西瓜、烏梅最佳
忌:雞肉、羊肉、干辣椒
食譜:
薄荷茶:嫩薄荷葉兩三片,生姜一片,沸水沖泡即可,不僅清涼解暑,還能祛風。
3.長夏難熬—— 養(yǎng)脾(從小暑到立秋,7月8日—8月8日)從小暑到立秋共計30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又往往伴著濕氣,所以這段時間炎熱多濕。蔬菜瓜果大量上市,能促進消化功能,要注意對脾臟的保養(yǎng),防止飲食帶來的消化道疾病。
宜:芳香醒脾,少吃油膩,多吃素食
忌:辣椒、肥肉
食譜:
⑴薏米粥 薏米、粳米,一同熬制成粥。
⑵香蕉凍奶 香蕉兩個打碎成泥,加入少量牛奶拌勻,入冰箱冷藏然后食用,能在炎熱的天氣里解除疲勞、增進精力。
4.秋刀魚的滋味——養(yǎng)肺(從立秋到立冬,8月9日—11月8日)
秋天氣候干燥,有“秋燥”的說法,人容易咽干鼻燥口渴。秋天的飲食需滋陰潤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26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