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血化瘀通絡(luò)的藥方到底是什么
一是活血止痛藥,如延胡索、乳香、沒藥、三七、丹參、川芎、赤芍、當歸、郁金、姜黃、蘇木、懷牛膝、王不留行。用于瘀血疼痛,藥理研究證明這些藥有鎮(zhèn)靜止痛作用。
二是活血消腫療傷藥,如三七、姜黃、丹參、桃仁、紅花、骨碎補、血竭、兒茶、劉寄奴、自然銅、乳香、沒藥、蘇木、穿山甲。用于外傷或出血等所致的血瘀腫脹。
三是破血消癥藥,如水蛭、蟅蟲、虻蟲、穿山甲、三棱、莪術(shù)、大黃、劉寄奴。此類藥活血力最強,用于瘀血日久之癥積包塊。
四是活血調(diào)經(jīng)藥,如益母草、桃仁、紅花、澤蘭、當歸、王不留行、五靈脂、凌霄花、月季花、丹參、牛膝、穿山甲。此類藥有通經(jīng)之功,用于婦女月經(jīng)色黑,伴有血塊,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或痛經(jīng)。
五是活血通痹藥,如雞血藤、川芎、牛膝、乳香、虎杖、丹參、天仙藤,穿山甲。用于血瘀經(jīng)絡(luò),關(guān)節(jié)腫脹變形疼痛的痹證,如各種關(guān)節(jié)炎等癥狀。
從現(xiàn)代醫(yī)學理化檢查來看,血瘀證多見于血液動力學改變或血液形態(tài)的異常。對此,根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選用中藥,結(jié)合上述辨證用藥,會收到更好的療效。
益母草、丹參、川芎、郁金、赤芍、桃仁、紅花、當歸、延胡索、三棱、莪術(shù)、劉寄奴、水蛭可降全血度。
乳香、沒藥、三棱、莪水、桃仁、山楂、郁金、劉寄奴可降血液粘滯性。
川芎、紅花、五靈脂可降低血小板黏附性。
當歸、川芎、赤芍、紅花、劉寄奴可降低血小板聚集性。
二、哪些食物可以活血化瘀
1、生姜
生姜性溫,味辛。姜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健脾和胃、殺菌解毒的作用。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膽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減少血小板凝集,預(yù)防心腦血管梗塞。
2、西紅柿
西紅柿含有多種活血化瘀的成分。果膠可降低膽固醇;黃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zhì)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液循環(huán)。
3、魚
無論是深海魚、淺海魚,還是淡水魚,都含有對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DHA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吃魚有預(yù)防心腦血管病的功效。
4、黑木耳
黑木耳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yǎng)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質(zhì)過氧化,從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通暢,減少心血管病的發(fā)生。黑木耳還有較強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將體內(nèi)的代謝廢物及時排出體外。
5、洋蔥
洋蔥辛溫,歸肺、肝經(jīng)。洋蔥有溫陽活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洋蔥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它含有的蔥蒜辣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與血液黏稠度,并降低血壓。
6、紅糖
紅糖,又稱“赤砂糖”。性平,味甘。具有潤肺生津、和中益脾、補血健腦、活血化淤、強身健體等作用,但高血脂、糖尿病患者忌食。
紅糖中含有較多的葡萄糖,在每百克紅糖中,含蛋白質(zhì)0.4克,碳水化合物93.5克,鈣90毫克,鐵4毫克,維生素B2 0.09毫克,煙酸0.6毫克以及一定量的胡蘿卜素和微量元素錳、鋅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紅糖中所含的礦物質(zhì)鐵,是構(gòu)成紅血球的重要成分,是造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質(zhì);紅糖中所含的葡萄糖,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中醫(yī)學認為紅糖具有補血、健腦、御寒、強身、活血、化淤、生新等作用,主治胃寒脾虛等癥,特別適宜產(chǎn)婦食用。
7、山楂
山楂性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jīng)?!妒宠b本草》里說它能“化血塊,氣塊,活血”。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散瘀的功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zhì)能舒張外周血管,具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并能擴張冠狀動脈、降脂、強心。
三、活血化瘀養(yǎng)生湯有哪些
當歸紅棗煲雞腳
材料:雞爪5個,豬肉(瘦)50克,當歸5克,棗(干,大)4顆,桂圓(干)6顆,枸杞子1小把,食鹽1小匙,水適量。
做法:
1.雞腳斬成小塊,瘦肉切塊,紅棗、枸杞、桂圓和藥材洗凈
2.鍋中燒水,水開后放入雞腳和瘦肉焯燙
3.焯燙后撈出,沖洗干凈表面浮沫,放入燉盅,加入紅棗、枸杞、桂圓和藥材,加足量水
4.隔水燉2-3個小時
5.喝之前加入少許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在粵菜中,當歸是一種常用來煲湯或燉肉的藥材,它甘溫質(zhì)潤,可以補血活血,還可以消腫止痛。而且對于女性來說,當歸可以調(diào)經(jīng)止痛,潤腸通便,對貧血也有一定幫助。
桃紅四物湯
材料:當歸、熟地、川芎、白芍各 、桃仁、紅花 15 克。
做法:在所有藥材里先加入適量的酒,再加水煎 煮即可。 煮的時候用中等大小的飯碗裝 4 碗水,煮 到最后只剩一碗水的量就好了。
用法:早晚空腹飲用,任何溫度都可以,但是藥 材煮過之后最好不要放置隔夜再煮。
功效:桃紅四物湯,其安全性、有效性歷經(jīng)千年驗證,含有多種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藥成份,可以通經(jīng)活絡(luò),行氣活血,具有祛斑養(yǎng)顏、活血調(diào)經(jīng)、改善睡眠的功效,同時促進血液微循環(huán),能有效地改善女性皮膚、心臟、大腦、盆腔的血液循環(huán)。
桃仁鱖魚湯
組方:桃仁6克,澤瀉10克,鱖魚100克。
制法:鱖魚去鱗、腮、內(nèi)臟,與桃仁、澤瀉一起,加入蔥、姜等作料一同燉熟。
功效:活血化瘀,除濕通竅。
四、活血化瘀的食療偏方
一、西蘭花豬肉煲
食材:西蘭花30克,豬腱肉400克,胡蘿卜2根,蜜柚2個,洋蔥丁適量
調(diào)味料:雞粉半匙,白糖、鹽適量
做法:
1、西蘭花洗凈,掰成小朵,蜜柚、胡蘿卜去皮,蜜柚切塊,胡蘿卜切段,豬腱肉洗凈切塊備用;
2、鍋下油燒熱,放入所有食材翻炒,上色后加清水,大火煮沸,放所有調(diào)味料,繼續(xù)煮30分鐘即可食用。
食療功效:西蘭花有很好的活血功能,被稱作“血管的清理劑”,可有效防止血小板的凝固,促進血液循環(huán)。
二、紅花雞湯
食材:紅花3克,母雞1只,當歸15克,無花果2個,橙子1個
調(diào)味料:鹽
做法:
1、紅花、當歸洗凈備用,橙子去皮切瓣,無掛果切開,母雞清理干凈沸水汆燙,去血水,撈出備用;
2、鍋加適量水,放所有食材,大火燒開,小火慢煲2小時,放鹽調(diào)味即可。
食療功效:中醫(yī)認為,紅花味辛,性微溫,歸心、肝經(jīng),具有祛瘀止痛、活血痛經(jīng)的作用,還可輔助治療閉經(jīng)、產(chǎn)后淤血作痛。
提示:潰瘍病人不能食用紅花
三、川芎蔥白魚頭湯
食材:川芎12克,魚頭半個,蔥白10根
調(diào)味料:鹽
做法:
1、川芎、魚頭洗凈,蔥白洗凈,切段備用;
2、鍋下油燒熱,放魚頭,稍微煎一下,倒入適量清水,放川芎;
3、大火燒開,小火慢煲90分鐘,放蔥白,再次煮沸后加鹽調(diào)味即可。
食療功效:中醫(yī)認為,川芎性味辛、溫,歸膽、肝、心包經(jīng),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48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