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有效祛除黑眼圈呢
(1)注意休息及眼部按摩
眼部肌膚特別薄,而工作忙碌的我們卻經(jīng)常長時間用眼,使肌膚負(fù)重嚴(yán)重, 所以我們需要平時多注重休息, 在間隙閉幕養(yǎng)神,讓眼睛休息一下,或者望遠(yuǎn)處或綠色植物,眼部會得到舒緩,當(dāng)然,根據(jù)眼部穴位在眼部輕輕按摩一下,也是能很好達到舒緩的效果。
(2)補充膠原蛋白
既然眼袋的形成跟組織細(xì)胞老化,膠原蛋白缺失有關(guān),那我們生活中就要注重補充膠原蛋白的食物,口服保健品補充膠原蛋白的同時,還能使用外用保養(yǎng)品輔助補充膠原蛋白。
(3)睡前熱敷,睡醒冷敷
在熱水中放一勺鹽充分溶解, 用化妝棉吸滿鹽水,然后敷在眼袋處5到10分鐘,之后再涂上保濕型的眼霜。敷眼很有效,不過熱敷和冷敷的時間很有講究。熱敷最好在睡前進行,可以讓眼周血液循環(huán)順暢,從源頭消滅眼袋的生成條件。而冷敷的最佳時機則是在早上剛睡醒時,可以快速地殲滅眼袋。
二、有效緩解黑眼圈的幾個小方法
方法1:準(zhǔn)備冷水、鮮奶和紙巾,先將冷水及鮮奶以1:1的比例混合,再用紙巾沾濕,貼在眼睛的下半部15分鐘,就可以消除惱人的黑眼圈了。
方法2:用紗布蘸上酸奶,敷在眼睛周圍,每次10分鐘,眼周的皮膚就能喝飽水,這樣有利于抑制黑眼圈。
方法3:把一小杯茶放入冰箱中冷凍約15分鐘,然后用一小塊化妝棉浸在茶中,再把它敷在眼皮上,能減輕黑眼圈明顯程度。用浸泡過的茶葉袋擠去茶汁,同樣可以達到功效。
方法4:熱雞蛋按摩:雞蛋煮熟后去殼,用毛巾包裹住,合上雙眼用雞蛋按摩眼部四周,可加快血液循環(huán)。不過注意,用后的雞蛋恐怕是不能再吃了。
方法5:蘋果片敷眼:蘋果洗凈切片,敷上眼15分鐘后用水洗凈。蘋果含汁量越高越好。至于用過的蘋果片,當(dāng)然也不能再食用。
方法6:洗凈馬蹄蓮藕,馬蹄刮皮,然后將蓮藕馬蹄切碎。將材料放入榨汁機,再加2杯水?dāng)嚢?。將水隔渣,然后敷?0分鐘。
方法7:刮土豆皮,然后清洗,切厚片約2厘米。躺臥,將土豆片敷在眼上,等約5分鐘,再用清水洗凈。
方法8:蜂粉1茶匙+蜂皇漿1茶匙?;旌秃笤诤谘廴ξ恢貌静镜胤笊弦粚印?小時后以清水洗去,每天敷1 次,1星期見效。(說明:蜂有殺菌作用并具粘性,蜂皇漿含氨基酸,有漂白作用,且有促進新陳代謝功效。)
三、不同原因?qū)е碌暮谘廴Ρ憩F(xiàn)不同
不同原因?qū)е碌暮谘廴Ρ憩F(xiàn)不同,常見的例如:
1.先天性眼皮膚色素沉著增加
先天性眼輪匝肌較肥厚,或是眼圈肌膚顏色較臨近部位皮膚暗或深,此種黑眼圈多為暗灰色。
2.眼皮血管血流滯留
如經(jīng)常熬夜、壓力增大、思慮過度、睡眠不足等可造成眼周皮膚眼色加深,多為青黑色。去除上述誘因后可恢復(fù)正常。
3.色素沉淀
如果常用化妝品、經(jīng)常畫眼線和睫毛膏,又沒有徹底卸妝,可能有某些深色的化妝品微粒滲透到眼皮內(nèi),很可能就此造成黑眼圈。
4.營養(yǎng)不均衡
飲食不正常,缺乏鐵質(zhì),可導(dǎo)致貧血,也可表現(xiàn)有黑眼圈,常伴口唇,瞼結(jié)膜蒼白。
5.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患者也可表現(xiàn)為黑眼圈。由于眼鼻通過鼻淚管相通,鼻部的過敏炎癥反應(yīng)甚至鼻部細(xì)菌等病原體,可通過鼻淚管蔓延至眼,引起眼睛發(fā)紅、流淚、眼漲,嚴(yán)重者可催生眼袋。
6.眼皮老化松弛
見于老年人,衰老后皮膚老化松弛,表現(xiàn)為皮膚皺在一起造成外觀膚色較周圍加深。
7.眼部陰影
眼袋或眼眶內(nèi)下側(cè)凹陷形成淚溝導(dǎo)致的陰影。
四、眼袋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呢
工作忙碌眼睛休息不夠,再加上長時間對著電腦屏幕、手機屏幕,眼部肌膚就更加勞累了,如此一來,眼袋不來都難了,那我們就應(yīng)該想辦法怎樣消除眼袋,回復(fù)明亮雙眸,知道眼袋是怎么形成的,以便對癥下藥。
眼袋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去除眼袋黑眼圈?眼袋形成原因:
(1)用眼過多,眼部疲勞
其實我們眼部肌膚是所有臉部肌膚最薄的,厚度只有0.4mm,皮脂腺與汗腺分部非常少,同時缺乏肌肉層,是人體最薄的肌膚。如此脆肉的器官,卻是五官中最活躍的部位,眼部肌膚的運動量很大,平均一天要眨眼10000次,好頻繁參與微笑、皺眼等,容易老化松弛。
(2)年齡的增長,肌膚老化
生活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工作休息時間不規(guī)律,眼部肌膚新陳代謝減緩,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開始慢慢流失,護理眼球的脂肪開始慢慢淤積起來,最后,一旦肌膚老化到一定程度,兜不住淤積的脂肪,隔框而出,眼袋就產(chǎn)生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53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