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牛膝菊
牛膝菊(拉丁學名: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別稱:辣子草,向陽花,珍珠草,銅錘草,是菊科一年生草本。葉對生呈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原產于南美洲。可用于醫(yī)療,食用和觀賞。
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莖纖細,基部徑不足1毫米,或粗壯,基部徑約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分枝,分枝斜升,全部莖枝被疏散或上部稠密的貼伏短柔毛和少量腺毛,莖基部和中部花期脫毛或稀毛。須根發(fā)達,根系分布于20-30厘米的表土層,近地的莖及莖節(jié)均可長出不定根。主莖節(jié)間短,莖基部粗0.4厘米,側枝發(fā)生于葉腋間,生長旺盛,節(jié)間較長,每片葉的葉腋間可發(fā)生1條以上的側枝.
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1.5)2.5-5.5厘米,寬(0.6) 1.2-3.5厘米,基部圓形、寬或狹楔形,頂端漸尖或鈍,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出脈,在葉下面稍突起,在上面平,有葉柄,柄長1-2厘米;向上及花序下部的葉漸小,通常披針形;全部莖葉兩面粗澀,被白色稀疏貼伏的短柔毛,沿脈和葉柄上的毛較密,邊緣淺或鈍鋸齒或波狀淺鋸齒,在花序下部的葉有時全緣或近全緣。葉及莖的表面覆蓋稀疏的短茸毛。瘦果,長1-1.5毫米,黑褐色。
頭狀花序半球形,有長花梗,多數(shù)在莖枝頂端排成疏松的傘房花序,花序徑約3厘米??偘肭蛐位驅掔姞?,寬3-6毫米;總苞片1-2層,約5個,外層短,內層卵形或卵圓形,長3毫米,頂端圓鈍,白色,膜質。舌狀花4-5個,舌片白色,頂端3齒裂,筒部細管狀,外面被稠密白色短柔毛;管狀花花冠長約1毫米,黃色,下部被稠密的白色短柔毛。頭狀花序,有花梗,舌狀花5個,舌片白色,雌性,管狀花黃色,兩性.
托片倒披針形或長倒披針形,紙質,頂端3裂或不裂或側裂。瘦果長1-1.5毫米,三棱或中央的瘦果4-5棱,黑色或黑褐色,常壓扁,被白色微毛。舌狀花冠毛毛狀,脫落;管狀花冠毛膜片狀,白色,披針形,邊緣流蘇狀,固結于冠毛環(huán)上,正體脫落?;ü?-10月。
二、牛膝菊的價值
觀賞價值
牛膝菊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有特殊香味。菊科植物是花壇、花鏡中不可缺少的主材料,以其色彩鮮艷、造型豐富、宏觀效果突出的特點起到點綴、烘托的作用。一年種植,多年觀賞,可增加園林中的自然景觀,并起到分割空間或引導路線的作用,成為廣場、公園、街道和庭院綠化中不可缺少的內容。
食療價值
牛膝菊以嫩莖葉供食,有特殊香味,風味獨特,可炒食、作湯、作火鍋用料。
醫(yī)用價值
全草藥用,有止血、消炎之功效,對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膽型肝炎有一定的療效。 【佤藥】向陽花,銅錘草:全草治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中佤藥》。rib Kraox日樓《滇藥錄》。 【僳僳藥】辣蓼草,那子俄:莖、葉治扁桃體炎,咽喉疼痛,急慢性黃疸型肝炎等癥《怒江藥》?!景姿帯坷弊硬荩蜿柣ǎ喝葜伪馓蚁傺?,咽喉炎,急性黃疸性肝炎;外用治創(chuàng)傷出血《大理資志》。 【蒙藥】牛膝菊:主治扁桃體炎,咽喉炎,目赤,急性黃疸型肝炎,外傷出血《蒙植藥志》?;ㄐ?向陽花):腥、微苦、澀,平。清肝明目。用于夜盲癥,視力模糊及其他眼疾。
尤其是屬于滋補肝腎、壯腰膝的藥物。對肝腎不足引起的筋骨酸軟、腰膝疼痛,有很好的治療功效。同時也具有活血通經(jīng)、祛風濕見長的表現(xiàn)。女性使用牛膝菊,能活血去淤,對產后瘀痛、跌撲傷痛等癥有治療功效,同時吐血、牙齦腫痛、頭痛有很好的治療功效。
三、牛膝菊的食用方法
牛膝菊以嫩莖葉供食,有特殊香味,風味獨特,可炒食、作湯、作火鍋用料。牛膝菊全株可入藥,有止血、消炎之功效。
牛膝菊為一年生草本,高達1米。莖直立,葉對生,有柄,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兩面疏被白色長毛。牛膝菊一般花期在7到8月,果期是在8到9月。牛膝菊的嫩莖葉能夠食用,具有特殊的香味,可以炒著吃,也可以做湯,還可以做火鍋的用料。牛膝菊全株能夠入藥,具有止瀉、消炎的作用。
引入擴散原因和危害:1915年在云南寧蒗和四川木里采到標本。該種是一種難以去除的雜草,適應能力強,發(fā)生量大,對農田作物、蔬菜、果樹等都有嚴重影響。易隨帶土苗木傳播。
通過了解牛膝菊的作用,我們也能夠很好的去利用牛膝菊,牛膝菊的藥用價值比較高,我們平時應該正確的去使用牛膝菊,而且牛膝菊也能夠食療,作為我們家庭的食物。牛膝菊的適應力是比較強的,產量也會比較大,所以在種植牛膝菊時,大家一定要注意,會對蔬菜和水果造成嚴重的影響。
四、牛膝菊的栽培技術
注意要點
廣州10-11月播種育苗,把種子均勻撒播在細碎平整的苗床上,蓋一層細土,以看不見種子為宜,再蓋一層黑紗,淋透水,7-10天出苗,當苗長至4片真葉時定植。
定植時應選擇肥沃疏松的田塊,每畝施入有機肥1000公斤或毛肥50公斤,做成寬1.5米(包溝)的高畦,按25厘米×30厘米的株行距定植,定植后淋足定根水,以利成活.
牛膝菊生長快,側枝生長旺盛,生長量大,緩苗后,應及時追肥,一般每隔10-15天,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并保持土壤濕潤,這樣有利于莖葉生長,品質也較好。如果缺水、缺肥,不僅對其產量、品質有影響,還會使其向生殖生長轉化,很快就開花結實。
采收
牛膝菊主要采收嫩莖葉,當苗高30厘米時,便可開始采收。第一次采收不可太低,要留一定數(shù)量的基葉使其發(fā)生側枝,采收的嫩莖長10厘米左右。采收要及時,太遲易纖維化,還會抑制側枝發(fā)生,從而影響產量。
牛膝菊留種應適當稀植,并增施磷肥。前期應打頂促發(fā)側枝,開花時應控制肥水,種子成熟后易飄散,應及時采收,裝入布袋備用。
改作水田,實行水旱輪作。幼苗期使用撲草凈、敵草隆、西馬津等除草劑;生長期使用2,4-滴,苯達松等除草劑防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59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