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狀況會引起腸胃不適
1、吃飯“不守時”
“廢寢忘食”似乎成了不少上班族的習慣,然而就是無意間的饑一頓、飽一頓,或者經(jīng)常吃外賣,都會慢慢侵蝕胃的健康。近年來,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的發(fā)病率在工作忙碌的白領人群中正日趨升高。胃是一個嚴格遵守“時間表”的器官,胃液的分泌在一天中存在生理性的高峰和低谷,以便于及時消化食物。胃酸和胃蛋白酶如果沒有食物中和,就會消化胃黏膜本身,對胃黏膜造成損害。
2、晚餐過飽
早飯遺忘在匆忙間或直接睡過、午飯簡單對付、晚上“大吃大喝”、睡前來點夜宵,健康的消化系統(tǒng)往往就會在這樣的飲食習慣中被破壞。以人體每天攝入的熱量計算, 晚飯過飽或臨睡前吃夜宵,不僅會影響睡眠、導致肥胖,還會迫使胃腸道處在超負荷的“緊張工作” 中,胃液分泌過量會腐蝕胃黏膜,長期如此,就會導致糜爛、潰瘍等疾病。
3、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是許多慢性胃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一種重要致病因子,大多是由于飲食不潔、相互傳染所致。幽門螺桿菌會寄生在胃及十二指腸的黏膜中,使黏膜發(fā)炎,引發(fā)胃病?;颊叩目谇缓屯僖褐幸泊嬖谶@種細菌,因此分餐制可以降低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幾率。尤其是家中有人患上胃潰瘍和胃炎時,分餐制就顯得更為重要。另外,不要把東西嚼爛的形式喂孩子食物,以防幽門螺桿菌傳染。
4、狼吞虎咽
食物進入胃后,需要經(jīng)過貯納、研磨、消化,將食物變成乳糜狀后,才到達腸道。養(yǎng)成細嚼慢咽的好習慣,能增加唾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被更好地消化吸收。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就會直接磨損胃黏膜,并增加胃的負擔,使食物在胃內的停留時間延長,從而造成胃部肌肉疲勞、胃動力下降。
5、受寒
胃是一個對外界氣候和溫度很敏感的器官,人體受到冷空氣刺激后,胃部容易發(fā)生痙攣性收縮,從而引發(fā)胃痛、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等癥狀。一般人都會在秋冬季節(jié)注意防寒保暖,貪吃冷飲、涼性的瓜果或長時間處在空調環(huán)境中,也會使胃部受寒,從而影響胃腸道功能。
6、過度疲勞
無論是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長期超負荷的工作都會導致疲勞過度,這不但會使機體的抵抗力下降,而且會使胃黏膜的防御作用削弱。容易引起胃部供血不足,使分泌功能失調,而胃酸過多、黏液減少就會使胃黏膜受到損害。
7、精神緊張
不少胃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都與人的情緒和心態(tài)密切相關。當一個人處在緊張、煩惱或憤怒時,這些不良情緒就會影響胃的分泌、運動、消化等功能。因此,長期抑郁、焦慮或遭到精神創(chuàng)傷的病人,容易患胃潰瘍。
二、腸胃不適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影響
1. 口干,喉燥,愛喝水,而且怎么喝都仍感口渴
2. 皮膚較干燥`缺少光澤,而且常常有癢癢的感覺
3. 大便干燥容易便秘
4. 臉色黯淡沒有光澤,有時還易浮腫
5. 體態(tài)偏胖,且體重容易增加。
6. 眼泡浮腫,容易出現(xiàn)眼袋,常給人睡眼朦朧的感覺。
7. 身體常有憋悶不舒服的感覺,不過運動或活動后憋悶感減輕。
8. 照鏡子,常發(fā)現(xiàn)舌頭有一層厚厚的苔覆蓋著。
9. 出汗多,而且黏糊糊的,體味較重。
10. 臉上和身上容易長斑點`斑塊等以前沒有出現(xiàn)過的皮膚變異。
11. 常嘴巴發(fā)苦,口臭,喜歡冷飲。
12. 容易對某些藥物·食物·花草植物及粉塵等物質過敏。
13. 飲食稍不注意就容易上火,長痘痘,咽喉發(fā)炎等
14. 腸胃不適患者的身體各部位經(jīng)常有說不出的不適。
三、腸胃不適的日常調養(yǎng)方法
1、捏脊療
捏脊療是通過刺激身體某些經(jīng)絡和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尤其適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厭食積滯等病癥的孩子。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兩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經(jīng)絡中的督脈所在,脊柱的兩側是足太陽膀胱經(jīng)循行的路線,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經(jīng)活絡,調和氣血,及調整臟腑的作用。
2、飯后揉肚
飯后先散會步,然后或臥或坐,用手輕輕按揉腹部,先將雙手搓熱,分別以左、右手,按順或逆時針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強胃腸機能,對治療腸胃病有一定效果。
3、捏腿肚
小腿肚內側有足太陰脾經(jīng)、足厥陰肝和足少陰腎經(jīng),按捏這一部位,對上述經(jīng)絡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足太陰脾經(jīng)與脾胃相聯(lián)故而捏按此處可治療胃之疾患。當然這只適用一般胃病,能緩解輕微的胃痛,嚴重胃病者,應去醫(yī)院診治。
4、選擇合適的高跟鞋
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足部是人體的第二心臟,足部的健康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由于足底多個穴位與多個體內臟器相連,所以不同款式的鞋子,在刺激足底穴位的同時,還有可能對與胃腸道造成一定刺激和影響。
所以腸胃不好的人,最好選擇坡跟鞋,鞋跟在2—3厘米左右最佳。前腳掌內側正是胃部的按摩反射區(qū)域,這個高度與足弓正好形成一個合適的弧度,使得受力點控制在前腳掌內側,使其周圍的穴位得到適當?shù)陌茨?。?jīng)常穿這種高度的坡跟鞋,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護腸胃,緩解胃部不適。
5、按摩腹部
經(jīng)常在睡前或醒后,進行一些腹部的按摩,也能起到保健腸胃的作用。按摩時,身體平躺在床上,臍為中心,用左手和右手交替著對腹部進行順時針和逆時針的反復按摩,對于腸胃消化不良或便秘者,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6、喝蘇打水
蘇打水呈堿性而胃液呈酸性,適當喝點蘇打水能中和部分胃液,達到改善泛酸、胃部不適的癥狀。提醒市民,蘇打水偶爾喝喝可以,但不能長期喝。
7、喝“米油”
“米油”就是米粥上浮著的一層黏稠米湯,含蛋白較多。胃黏膜掛壁性很強,黏稠的‘米油’進肚會貼附在黏膜上,對黏膜有一定保護作用?!子汀疨H值也偏高,有中和胃液的作用。
四、腸胃不適的飲食對策
1.體內缺水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和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及時補充水分和液體(主要指平時喝的水以及食物中增加的湯水類),防止脫水、中暑,以及心腦血管意外。
2.慎喝濃肉湯。主要是濃肉湯能量高、脂肪量大,富含嘌呤,缺乏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大量喝濃肉湯可能造成夏季痛風的發(fā)作,加重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障礙。
3.做到干稀搭配。喜歡單純喝粥的糖尿病患者,推薦喝豆粥,其做法是先吃主食(干的食物),再喝粥。晚上喝粥會導致夜間血糖波動。因為在粥的反復加熱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叫糊精的物質,這種物質升血糖的能力比淀粉強。
4.不提倡糖尿病患者喝無糖飲料,因為無糖飲料含色素,防腐劑。
5.適量補充電解質鉀、鈉。提倡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允許的情況下每天喝1杯果汁(以西瓜汁和蘋果汁為主),每杯的量在200毫升以內?;颊咭部赏ㄟ^食用水果補充電解質鉀和鈉,選擇水果時以低血糖生成系數(shù)到中血糖生成系數(shù)為原則,可以選擇西瓜(每天不超過500克,帶皮)、草莓、獼猴桃作加餐,草莓和獼猴桃的量為200克。同時還要保證每天1斤左右的綠葉蔬菜。
6.在肉類的選擇上,盡量選擇食用魚肉,并采用清蒸的做法,避免用油炸或油煎的烹任方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659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