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脾虛的癥狀表現(xiàn)
中醫(yī)脾虛癥是指中醫(yī)所稱之脾臟虛弱而引起的病癥,其病情雖較繁雜,但就筆者長期的臨床觀察,主要有嘔吐、泄瀉、水腫、出血等,我在治療方面積累了點滴經(jīng)驗,現(xiàn)略述如下:
脾虛嘔吐癥見飲食稍有不慎即易嘔吐,時作時止,胃納不佳,食入難化,脘腹痞悶,口淡不渴,面白少華,倦怠乏力,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濡弱。脾虛嘔吐為脾臟虛弱,胃氣上逆所致,治宜健脾和胃止嘔,方選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脾虛
脾虛泄瀉癥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復(fù),完谷不化,飲食減少,食后脘悶不舒,稍進油膩食物則大便次數(shù)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細弱。脾虛泄瀉由脾虛失運,濕注腸道所致,治宜健脾滲濕止瀉,方選參苓白術(shù)散化裁。
脾虛水腫癥見身腫,腰以下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復(fù),脘腹脹悶,食納減少,面色不華,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質(zhì)淡,苔白滑,脈沉緩。脾虛水腫由脾虛水停,泛溢肌膚所致,治宜溫脾利水消腫,方選實脾飲加減。
脾虛出血癥見便血紫黯,甚則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氣短聲低,面白無華,頭暈,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無力。脾虛出血乃脾氣虛弱,血失統(tǒng)攝為罹,治宜健脾益氣攝血,方選歸脾湯加減。
二、脾虛患者飲食上應(yīng)當(dāng)注意的事項
宜食食物:我的脾氣比較急噪,前段時間脾虛,飯后和胃不舒服的時候吃“阿膠大紅棗”效果就很好!價格也便宜~
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性質(zhì)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豬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芝麻等。
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蕎麥;山楂、蘿卜、香菜等。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jù)病人平素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yīng)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diào)料,茲將與脾胃病有關(guān)者,擇要敘述。
三、脾虛的分類有哪些
【脾熱】指脾受熱邪或過食燥熱食物所引起的熱証。主要癥狀有唇紅、咽乾、心煩、腹脹滿或疼痛、大便秘結(jié)、小便黃短等。
【脾氣虛】指脾氣虛弱,運化無力。臨床表現(xiàn)有乏力,食欲不振或食后易脹,伴有眩暈,倦怠,面色萎黃等氣虛癥狀。多見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神經(jīng)官 能癥、慢性痢疾,貧血等。
【脾虛濕困】指脾虛內(nèi)濕阻滯的病理。脾主運化水濕,為胃行其津液,脾虛則運化功能低下,引起水濕停滯;水濕的停滯,又反過來妨礙脾的運化。主 要癥狀有飲食減少,胃脘滿悶,大便泄瀉,甚或噁心欲吐,口粘不渴 或渴喜熱飲,肢體困倦,甚或浮腫,舌苔厚膩,脈緩等。多見於慢性 胃腸炎,慢性痢疾,慢性肝炎等疾病。
【脾陽虛】即脾胃虛寒。主要癥狀有胃脘冷痛、腹脹滿、呃逆、嘔吐、食少、便溏或久瀉久痢、倦怠、尿少、浮腫、消瘦、舌淡苔白、脈虛緩。多見于胃 十二指揚潰瘍、慢性胃腸炎、慢性肝炎、慢性痢疾、水腫、白帶等
【脾陰虛(脾胃陰虛)】指脾胃的陰液不足而影響受納運化。主要癥狀有唇燥口乾,喜飲,口淡無味,飲食減少,大便乾結(jié),舌紅苔少或舌 面光滑等。
【心脾兩虛】即心脾兩臟俱虛。主要癥狀有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食欲減退,腹脹、便溏、倦怠、面黃、苔白、脈細。多見于神經(jīng)官能癥、貧血等。
【脾胃濕熱】指濕熱內(nèi)蘊脾胃。主要癥狀有身目俱黃,腹脹脘痞,飲食減少,噁心,倦怠,尿少而黃,苔黃膩,脈濡數(shù)。多見于黃膽型肝炎或其它急性 肝膽疾患。有些皮膚病如濕疹,膿庖瘡等也和脾胃濕熱有關(guān)。
四、脾虛的食譜改善方法
香菇牛肉湯
香菇10克泡好,瘦牛肉30克先用粉面裹好,湯沸后入香菇,再撥進牛肉片,同時點入適量味精、食鹽、香油,煮沸后即可。這款藥膳治療脾虛,有調(diào)理功能。
炒牛肚土豆絲
熟牛肚50克切絲,土豆(馬鈴薯)80克,切絲后以清水淘洗掉表面淀粉,油鍋熱后加入少許蔥絲和碎蒜,遂入肚絲土豆絲爆炒,并點入適量牛肉湯和鹽、味精,土豆絲丸成熟即可,家常菜對脾虛的調(diào)理作用還是很顯著的,畢竟平時的飲食習(xí)慣都體現(xiàn)在家常菜里。
梗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干10克,以適量清水先煮粳米
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干,共同燉煮至稀爛即可。粳米對脾虛的患者來說無疑是必須的選擇,每日吃適量。
扁豆餡包子
鮮扁豆兩份,雞肉一份,剁碎后加鹽、味精、鮮姜汁和花椒水拌勻作餡,以小麥粉起面作皮,捏成包子后,置籠中,旺火蒸20分鐘,扁豆包子不是誰都喜歡吃,但是脾虛的女性還是最好考慮一下吧!
脾虛的人越來越多,重要的是飲食方面的調(diào)理,如果你有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xí)慣,時間長了就會導(dǎo)致腸胃疾病的發(fā)生,出現(xiàn)脾胃不和的情況呢。那么如何去調(diào)理的呢?下面的這些飲食禁忌是一定要注意的,避免這些可以有效的得到調(diào)理。
1、脾虛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不妨適度吃點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fù),如茯苓餅、芡實、山藥。脾虛的人群應(yīng)該多吃一些好消化的食物,山藥啊還有芡實這些食物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對于調(diào)理體質(zhì)有好處。
2、晝夜溫差變化大,腸胃潰瘍患者容易復(fù)發(fā),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你,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覺時蓋好被子,防止腹部著涼而引發(fā)胃痛或加重舊病。脾虛的人群要注意保暖,減少胃痛啊或者是脾胃虛弱的情況。
3、小雪節(jié)氣后最好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脾胃虛寒者更應(yīng)禁忌。消化道不適的人在秋季應(yīng)當(dāng)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少吃多餐,可以有減少脾虛的作用。
4、常吃辛辣、油膩的人,時間長了身體容易生火,積熱于腸胃,冬季調(diào)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待胃火退后再進補。性質(zhì)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黃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莧菜、茭白、萵筍、金針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綠豆、豆腐、莜麥等
脾虛的病人飲食方面要注意的問題有很多的哦,注意飲食方面的調(diào)理,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說山藥啊,芡實這些對腸胃有好處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還有油膩的食物也是需要注意不要吃的,這些都很重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86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