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9日 訊】11月25日,在濟南市槐蔭區(qū)的第二實驗幼兒園里面進行了一場令人動容的試驗,當時幼兒園選取了6組家庭,讓這6個孩子的母親通過化妝師的精心裝扮下,把時間定格在20年的自己,然后再把這6個小朋友叫過來和媽媽見面??吹揭幌伦幼兝系膵寢寕冞@6個五六歲的小孩子表情各異。
在這6個孩子中雖然當時有表現(xiàn)出驚訝和傷心,害怕,可是媽媽們還是感覺到孩子一瞬間長大了,他會說希望媽媽永遠不要老,我依然愛你,媽媽們感覺心里很欣慰同時也有害怕,怕自己真的一下子老去,陪伴不了孩子。估計看到媽媽的瞬間,孩子們慢慢長大就會明白時光時光你慢慢走,不要傷害我的媽媽‘,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是啊時間是世界上最匆忙的人,它從來不會為了誰因為任何原因停下匆忙的腳步。人們好像總是覺得時間不夠,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人們恨不得長出很多的腦袋去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可是等我們慢慢的覺得物質(zhì)生活在變好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覺得孤獨,是不是覺得心里好像忘記了很重要的事情呢?
如果你轉(zhuǎn)頭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我們的身后,父母不在是記憶中的樣子,他們的臉上爬滿了魚尾紋,他們的眼睛可是渾濁,耳朵不再那么敏感,他們的脊背開始彎曲,他們開始慢慢的行走,他們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你的腳步的時候,你是不是很傷感,覺得時間都去哪里了?
父母是我們在世界上最為親近的血緣親人,我們作為兒女應(yīng)該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多放下自己一些可以不去做的事情,不用太多的金錢,華麗的語言,多么優(yōu)秀的工作,只需要我們?yōu)楦改付嘧鲎黾覄?wù),陪爸爸媽媽多說說話,聊聊天,對于他們來說這樣的日子就很滿足了。爸爸媽媽,你們陪我長大,我陪你們變老。這句話應(yīng)該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吧。讓我們不要觀望了,愛爸媽真的經(jīng)不起等待。
人到老年,各種生理機能均嚴重下降,軀體疾病增加,老人不僅要保持身體健康,有個健康的心態(tài)也是關(guān)鍵。下面我?guī)懔私饫夏耆诵睦斫】滴恼?,希望對你有幫?
老年人心理健康文章篇1
身體健康對老人固然重要,但由于生理或社會等多種原因,老年人在步入晚年后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癥、抑郁癥等各種心理精神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zhì)量。這些心理問題也會輻射到身體,導致健康惡化。對此,多位權(quán)威精神心理領(lǐng)域?qū)<彝ㄟ^《生命時報》發(fā)出呼吁:老年人急需?精神保健品?。
精神疾病困擾全球老人
在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老年科主任孫新宇的從醫(yī)生涯中,她為許多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解除了心靈困苦。孫新宇給記者講述了兩位老人的故事: 第一位老人今年已經(jīng)70多歲了,退休前在一家研究機構(gòu)工作。她與老伴知識層次相當,感情很好,相濡以沫。五六年前,老伴因心血管病去世了,走得很突然,對她打擊很大。在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她日夜思念,總想著老伴在世時對自己的好,精神狀況很差。老人有兩個孩子,一個在國外,雖說很孝順,經(jīng)常打越洋電話回來噓寒問暖,但卻鞭長莫及,很多事情幫不上忙;另一個孩子經(jīng)濟狀況不太好,工作和家庭壓力很大,不僅難以照顧到母親,甚至對老人有經(jīng)濟上的索求。前段時間,老人患上了心血管病,自理能力下降,開始反復擔心自己將不久于人世,國外的孩子能否照顧好自己,于是動不動就掉眼淚,自覺是別人的負擔,并通過各種渠道搜集了許多安眠藥。一天,她將安眠藥全部服下后,打車去了老伴的墓地,企圖自殺。到達墓地時,藥物開始起效,老人摔倒在路邊,所幸被行人發(fā)現(xiàn)及時送院。老人最終被搶救過來,并在北大六院診斷為抑郁狀態(tài),經(jīng)治療后情況慢慢好轉(zhuǎn)。
第二位老人是一個醫(yī)生朋友的父親。當時朋友找到我,苦笑著說,他的父親?幾乎把所有科室都看遍了?。最初,老人說胃不舒服,吃不下飯,但去消化科沒有查出大問題。老人又說心臟憋得難受,但心內(nèi)科也沒查出病來。后來,呼吸、神內(nèi)、泌尿、骨科、中醫(yī)科??能看的科室都看了,該做的檢查都做了,胃鏡做了好幾次,腫瘤的可能性也排除了,但老爺子還是懷疑自己得了很重的病,每天吃不下睡不著,就在家翻醫(yī)書,研究自己的?病?。最后,醫(yī)生建議他去看看心理科。老人的表現(xiàn)是典型的疑病癥狀,是抑郁的一種表現(xiàn)。在醫(yī)生和家屬的勸說下,他同意嘗試接受治療,抗抑郁藥治療兩三周后情況就有好轉(zhuǎn),不到兩個月他就恢復正常了。
如今,抑郁、焦慮等精神障礙已被大眾熟知,但老年人似乎是這些疾病中被忽視的群體。研究表明,65歲以上人口中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占高齡存活人口中的26%。孫新宇說,以抑郁為例,達到診斷標準的抑郁癥,國外患病率達2%~4%;如果用癥狀學標準,焦慮、抑郁的患病率可能達到20%;有情緒問題的人可達半數(shù)。在國內(nèi),北京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65歲以上人群抑郁癥患病率是4.4%。由于很多人的抑郁癥狀并非一過性的,甚至會反復發(fā)作,對生活影響大,自殺比例也高于一般人群。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北京心理危機研究與干預(yù)中心副主任李獻云說,老年人的自殺率最高,特別是65歲以上老年人自殺率急劇升高,這與全球情況一樣。孫新宇介紹說,國外的數(shù)據(jù)顯示,自殺的發(fā)生率可達47.8/10萬人口,美國85歲以上老人自殺發(fā)生率高達55/10萬人口。老年人自殺往往會事先計劃好,而年輕人更多是沖動性的。數(shù)據(jù)顯示,老年人自殺死亡率可達25%,而年輕人約為5%。
心魔帶來慢病和自殺
精神疾病的發(fā)病原因目前還不十分清楚,但對老年人來說,退休、空巢、軀體疾病、婚姻變故、子女關(guān)系等,都有可能成為誘因。孫新宇從專業(yè)角度指出,老人罹患精神障礙,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生物學原因。進入老年期,包括大腦功能在內(nèi)的諸多生理功能都在退化,軀體的疾病越來越多。數(shù)據(jù)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達54%,超過70%的老年人同時患有兩種及以上慢病。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而精神心理活動的維系需要整個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zhuǎn)。
二是個性原因。有的人性格較敏感、內(nèi)向,遇事容易鉆牛角尖,對心理打擊的抵御能力較差;而有的人比較開朗,不管遇到什么事都想得開,患心理疾病的幾率就小一些。此外,人老了往往更固執(zhí),考慮問題比較極端,不容易跟人交流,也是心理疾病的誘因。
三是社會心理因素。比如以前是獨當一面的領(lǐng)導,如今精力衰退,會有很深的失落感。老年喪偶是突出的負性事件。很多老人對老伴從感情到生活習慣上都有依賴性,突然只剩自己了,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肯定會感到孤獨。即使孩子很孝順,也不可能取代老伴的地位。而再婚壓力、子女經(jīng)濟糾紛、隨子女到外地居住等,都讓很多老人無所適從。
上述問題除了讓老人陷入心理困擾中,還可能帶來軀體疾病。研究表明,抑郁和軀體疾病的關(guān)系可能是雙向的,比如慢性疼痛可能是抑郁的易感因素,抑郁則可能加重心腦血管疾病。一項前瞻性研究顯示,抑郁癥可直接引起心血管病,且增加心血管病患者的并發(fā)癥和死亡率。李獻云則指出,經(jīng)歷負性生活事件,加上軀體、心理健康狀況惡化,自我照料的能力也會日漸減弱,人際交往圈子縮窄甚至自我隔離,沒有價值的感覺也會越來越強烈,如果再有其他不良事件發(fā)生,可能會導致自殺。軀體或精神疾病、長期遭受刺激或經(jīng)歷負性生活事件、生活質(zhì)量低、曾有過自殺行為、親友有過自殺行為以及有明顯的無用感、無價值感、絕望感等。這些危險因素具備的越多,自殺的危險性越高,因此需要老人的子女、家人以及社區(qū)、社會多加關(guān)注,增加老人與社會的聯(lián)系,提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引導老人適度運動并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提升自我價值感和希望感,必要時應(yīng)積極尋求幫助和盡早就診。
子女關(guān)愛勝似良藥
早診斷、早治療對精神疾病的治療來說意義重大。孫新宇說,抑郁癥的臨床治療效果非常好,90%以上都能治好。因此,提高精神疾病的早期識別率尤為重要。
抑郁的核心是動力下降、精力下降、興趣喪失。孫新宇說,很多老年抑郁患者的表現(xiàn)形式隱蔽,癥狀更多集中在對身體或晚輩的過度關(guān)注上,表現(xiàn)出易怒、焦慮和身體癥狀。資料顯示,約80%的老年抑郁患者存在記憶減退的主訴,有明顯認知障礙者占10%~15%。如果一個老人擔憂的事突然多了,喜歡做的事不做了,跟外界交流少了,總說身體不舒服,在排除了軀體疾病后,就要考慮是否患上了抑郁癥。一旦情緒變得極端,自我封閉,不跟人說話,怕別人瞧不起,自殺風險就高了,需要趕緊去精神科就診。
專家同時給老年人開出了?精神保健品?,照此執(zhí)行有助于老人的心理健康。
子女陪伴和電話是解壓劑和暖心劑。孫新宇說,老人就是?老小孩?,他們會更依賴孩子。?臨床上,如果一個患病老人的家庭支持系統(tǒng)較好,他的預(yù)后就會很好。如果子女的關(guān)愛到位,老人甚至不會得病。?建議子女每周給父母打2~3次電話,一個問候的電話猶如暖心劑,會讓父母感受到愛的溫暖。孫新宇說,年輕人有時間要多陪陪老人,不僅是吃飯,還可以帶著老人看看電影、外出游玩等,和父母一起活動猶如解壓劑,能緩解因孤獨帶來的抑郁感。
廣告
社區(qū)花樣活動是強心劑。在社區(qū),老人的心理健康能被管理起來,獲得面對面的情感交流和社交活動,還可以組織益智游戲活動,如象棋、圍棋、書法、繪畫、手工、健康舞蹈、合唱團、京劇等,老人的孤獨感就能得到顯著緩解。這種社區(qū)支持猶如一劑強心劑,讓老人晚年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醫(yī)療幫助和健康宣教是鎮(zhèn)靜劑。如果老人出現(xiàn)可疑的精神癥狀,要找精神科醫(yī)生看,以免走很多彎路。特別是有高自殺風險時,千萬別諱疾忌醫(yī)。正確的健康教育和宣傳猶如一針鎮(zhèn)靜劑,讓老人平靜地生活。
李獻云最后呼吁,自殺是能夠預(yù)防和干預(yù)的,有自殺的想法和沖動不要害怕,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員的幫助,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盡早擺脫痛苦。做兒女的要多關(guān)心老人的思想和心情,更得了解老人需要什么,提供老人最需要的關(guān)心。如果老人的情緒變得糟糕,表現(xiàn)出厭世心態(tài),盡早陪老人就診和接受正規(guī)治療最關(guān)鍵。
老年人心理健康文章篇2
一二三四五原則,即?一個中心:以健康為中心;二個要點:瀟灑一點,糊涂一點;三個忘記:忘記年齡、疾病、恩怨;四老:有個老伴、老本、老窩、老友;五要:要掉、要俏、要笑、要跳、要聊?。
一個中心:老年人應(yīng)該保護好自己的心身健康。老年人心身健康了,就不會給社會和家庭造成負擔,這本身就是對社會和家庭做貢獻。一個心身健康的人,他的生活質(zhì)量才能提高,才能享受到生活給予的樂趣。
二個要點:瀟灑一點,糊涂一點。老年人應(yīng)該活得更輕松一些、寬容一些。瀟灑者,自然大方,輕松自如,不拘束;糊涂者,大徹大悟,淡泊寧心,不為瑣碎事所擾。人生苦短,生命才是第一位的,何必斤斤計較那些生活中的無聊瑣事?糊涂一點,寬容一點,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為呢?
三個忘記:忘記年齡,忘記疾病,忘記恩怨。老年人不要總擔心自己年事已高,疾病纏身,也不要總回憶過去的恩恩怨怨。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guī)律,沒有人能夠逃脫這個過程,所以沒有必要對必然要發(fā)生的事情過分擔憂。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一些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恩恩怨怨,沒有必要對已經(jīng)過去的事情斤斤計較。老年人應(yīng)該放松自己,樂觀地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四老:有個老伴、有個老窩、有點老底、有幾個老友。老年人一定要有個老伴,特別是男性老人。俗話說:?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夫妻。?就是說,老夫老妻在一起生活是最好的,兒女再好也不如夫妻相互照應(yīng)好,即使是新組合的老夫妻也比子女的照顧要好得多。老夫老妻在精神上相互安慰寄托,在生活上相互照顧關(guān)懷,是其他關(guān)系所無法替代的。夫妻間的感情溝通對養(yǎng)生保健非常有益。
有個老窩。老年人一定要有一所屬于自己的住宅,才會有安全感,才有利于心身健康。
有點老底。老年人應(yīng)該老有一些積蓄以備不時之需。手中有點積蓄能夠及時拿出以解燃眉之急。
有幾個老友。老年人應(yīng)該有幾個老朋友,平時一起聊聊天,有事相互幫幫忙,對養(yǎng)生保健很有好處。
五要:要掉、要跳、要笑、要俏、要聊(嘮)。
要掉。老年人要放下架子,保持一顆平常心,這對于有社會地位的人來講尤為重要。老年人離退休后,不要再講我是某某長、我是老專家、我是老教授、我是著名藝術(shù)家,想當初我如何如何等。要把自己放在一名普通老百姓的位置,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問題和處理周圍事物,心態(tài)才會平和,心身才會健康。
要跳。老年人要經(jīng)常活動,而不是單純指跳舞。?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增強體質(zhì),使機體充滿活力,還可以調(diào)節(jié)情緒。
要笑。老年人要對生活充滿樂觀情緒,時時保持著愉快的心態(tài)。每天對著鏡子笑幾次,就會有好心情。
廣告
要俏。老年人的穿著要漂亮一些,讓自身的形象更美一些,這樣就會感覺年輕了許多,別人也會看到其煥發(fā)出的青春朝氣。
要聊。老年人要經(jīng)常與別人進行思想和感情交流。封閉自己和孤獨感是危害老年人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引起老年抑郁癥和老年癡呆的原因之一。聊天是一種最經(jīng)濟實惠而且又非常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活動,對防治抑郁癥和癡呆均有益處。
老年人心理健康文章篇3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態(tài),死亡是每個人不愿提及并且懼怕的。而對于老年人,嘗盡人間百味后,對死亡卻沒有那么懼怕了,他們更怕的是這些。
認知能力下降
老人身體會隨著年齡慢慢變差,但最重要的就是認知能力也會退步。這就包括記憶力、知覺、聽力、嗅覺等等。他們會對最親的人感到陌生,會對生活中的各種事物沒有知覺,反應(yīng)也會變得遲鈍。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大腦功能發(fā)生了變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遞質(zhì)的合成和代謝減弱所導致。
(原來老人最怕這些)
孤獨
老年人年齡大了,兒女也都有自己的家庭,不時常陪在身邊,平時的感覺和心情無法得到宣泄,慢慢的就會產(chǎn)生孤獨感。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老人多出去交一些朋友,多參加社交活動,在家里感到孤單寂寞時,朋友就是最好的傾訴對象。平時也要適當?shù)爻鋈ネ竿笟?,適當做一些運動,不僅對身體有益,而且生活也會充實很多。
喪偶
我們常能看到,老年夫妻一旦喪偶,因為經(jīng)不住失伴的悲痛,便可能很快也跟著?走?了。而有研究證明,伴侶去世的半年內(nèi)是死亡危險期,這期間的免疫功能竟只有平常的1/10。所以老人對另一半的?走?要有心理準備,平時培養(yǎng)一些興趣 愛好 ,可以轉(zhuǎn)移悲傷陰影。
廣告
兒女不孝
老人為子女操心一輩子,為的就是他們能幸福,自己也能安享晚年。但是有些子女并不把老人當回事,不但不盡贍養(yǎng)之責,反倒給老人添不少麻煩。
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比較差的,他們也很容易受到心理疾病的影響,所以平時子女應(yīng)該給予更多的關(guān)心和愛護,不要讓他們出現(xiàn)心理問題。
老年人心理健康相關(guān)知識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當人老時,最喜歡的就是一家人熱鬧的在一起,但是如今子女都忙于工作,很少會呆在家里,這就成了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也致使很多的老人會有空巢的心理,那么空巢老人怎么辦呢?老年人吃什么好呢?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開始衰老,使得老人的能力逐漸喪失,此時老年人心理健康便成為社會上常研究的話題,一不小心就會有空巢的心理,這往往會危害到健康。究竟空巢老人怎么辦呢?快來看看吧。
一、四招擺脫空巢心理
1、感情沖淡法
當家里只剩下“老兩口,此時,老人更應(yīng)關(guān)心自己的老伴,兩人不僅要常溝通、常交流,做到“體己話嘮一嘮,“心里事聊一聊,“樂子事擺一擺,通過“話聊進一步密切夫妻間的感情。
外出活動要盡量帶上老伴,避免一方外出活動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老人產(chǎn)生孤獨感。
2、愛好沖淡法
可以重拾或是培養(yǎng)新的生活愛好,讓自己沉浸在愛好中,這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自療法??杀M快地拾起平日里的各種愛好和興趣,比如釣魚、畫畫、養(yǎng)魚、打太極拳等。
并根據(jù)個人興趣培養(yǎng)一些新愛好,如旅游、爬山、游泳、打保齡球等。用愛好和興趣在“空巢內(nèi)種滿笑聲,豐富自己的生活內(nèi)容,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3、作息沖淡法
節(jié)日期間熱鬧、和諧、愉快的場面和氣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馬上回歸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作息狀態(tài)。
按照以往的生活規(guī)律來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規(guī)律的回歸,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穩(wěn)心緒,淡化節(jié)日氛圍,走出“空巢的陰影。
4、社交沖淡法
老年人要積極的參加社會活動,在交往中沖淡生活的孤獨感。也可以選擇外出去探望老友,參加社區(qū)聯(lián)誼會等,用熱情、充實的生活內(nèi)容來填充寂寞和孤獨。
二、四種心理有益老人健康
1、經(jīng)常參加社交活動
經(jīng)常與親朋好友聯(lián)絡(luò)的人更長壽。在交往過程中給予他人幫助,有益長壽。如果你朋友不多,建議多參加社會組織或者志愿工作。
2、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盡管健康有益,但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長壽者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并不怎么鍛煉,反而是通過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讓自己活動起來更能長壽,比如種花、種菜、做木匠活等。
3、防止過度樂觀
過度樂觀的人往往沒有那些小心謹慎的人細心。為了保持健康,小心謹慎的人更懂得自我防護,更少從事高風險活動,比如,抽煙、酗酒、吸毒或者飆車等。這些人也會遠離有不良嗜好的人群。
4、“好壓力有益健康
如果你討厭所從事的工作,那么工作壓力就是有害健康的“壞壓力;如果你熱愛自己的事業(yè),因力爭在事業(yè)上有所成就而產(chǎn)生的壓力,就是有益健康長壽的“好壓力。 關(guān)鍵一點是,工作必須是你的最愛,而且能讓你產(chǎn)生成就感。
三、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
老年人面對衰老,以及伴隨著衰老而來的權(quán)利和能力的喪失,定會產(chǎn)生諸多不健康的心理。而這些不健康心理會影響人體健康,這樣是很不好的。那么,影響老人健康的不良心理有哪些?快來關(guān)注下吧。
1、怕孤獨心理
這是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異常,其主要表現(xiàn)是自我評價過低、生存意識消極、經(jīng)常對他人不滿及抱怨。
長此以往,有此情況的老人就會加強對自我行為的約束、強化自我內(nèi)心的封閉,逐漸地疏遠社會,最終會形成孤獨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模式,并將默默地承受孤獨帶來的痛苦。
這類老人既希望別人關(guān)心照顧,又害怕由于過分期望而出現(xiàn)過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絕與他人交往,因而會變得行為孤獨、性情孤僻,與周圍人的距離越來越遠。
2、抑郁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較脆弱,面對衰老的客觀事實既懼怕又無奈,這種心態(tài)如果不及時調(diào)整,極易導致抑郁。
這種抑郁比較頑固,很容易使人喪失生活的`興趣,令人感到疲憊。因而這種人很容易情緒激動,動不動就發(fā)火,常常自卑自責、自怨自嘆,嚴重者可有自殺的傾向和行為。
3、偏激心理
這種情緒可表現(xiàn)為兩個相反的趨向。一種趨向是因衰老以點帶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無用之人,經(jīng)常自責、自卑、自憐和自貶。
另一種趨向是因為自 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別人,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關(guān)心和照顧,卻不考慮他人及社會的實際條件和能力。當這種希望得不到滿足時,又加劇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棄。
4、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體有病而多疑,常表現(xiàn)為無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輕傷小恙也自以為是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間或談病色變,問病又止,求醫(yī)換藥不斷。這種疑病可令其對衰退的機能極度敏感,對一般人感覺不到的體內(nèi)變化或體驗不到的痛苦也都會有所感覺,如對心臟的跳動、胃腸的蠕動等方面的變化也能感覺到。這些過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5、幻想心理
受身體逐漸衰老的影響,有些老年人盼望長壽的愿望會越發(fā)強烈。于是,他們會常常用幻想來欺騙自己,以獲得一時的心理寬慰,如愛聽他人關(guān)于自己健康的恭維話等。
6、怕死心理
他們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懼死亡。懼怕談?wù)撍劳?,不敢探視病人,怕?jīng)過墓地和聽到哀樂,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動物也備受刺激,不敢正視。
四、老年人吃什么好?7種食物各有益
1、魚肉有助心臟健康
心臟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因素之一,可在美國阿拉斯加的因紐特人卻很少受到這一疾病的困擾,原因就在于他們經(jīng)常以魚肉為食,從而補充了大量的歐米伽-3脂肪酸,這種物質(zhì)可以幫助人體控制膽固醇水平,并能預(yù)防心律失常,是人類的貼“心衛(wèi)士。
2、巧克力有利血管健康
在巴拿馬附近的一個群島,同樣生活著心臟異常健康的庫納人,他們比巴拿馬人心臟病發(fā)病幾率低9倍,而他們心臟健康秘訣是什么呢?
原因是他們的飲品中通常含有大量的可可,而可可中含有豐富的黃烷醇,可保護血管機能,減少高血壓的發(fā)生,以及幫助預(yù)防2型糖尿病、腎病及老年癡呆癥等疾病,適量食用富含可可的巧克力同樣促進身體健康。
3、堅果延年益壽
提倡健康生活和素食的美國某團體,研究指出,經(jīng)常吃堅果的人可平均延長2年半的壽命。
為何堅果有如此神效呢?因為堅果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很好來源,這一點與橄欖油頗為相似,此外,堅果還蘊含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和其他健康物質(zhì)如抗氧化劑等,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4、橄欖油抵抗老年病
早在四十年前,科學家們就已經(jīng)研究出橄欖油的神奇作用:橄欖油中的不飽和單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臟病及癌癥的發(fā)病幾率。
現(xiàn)在,人們有了更多的發(fā)現(xiàn):橄欖油中還含有一種功能強大的抗氧化劑——多酚,能幫助人類抵御年齡增長帶來的疾病。
5、紅酒延緩衰老
適度飲酒可預(yù)防心臟病、糖尿病和記憶減退。盡管任何一種酒都可起到這樣的作用,但是佼佼者卻非紅酒莫屬,因為紅酒中特有的白藜蘆醇能激活控制細胞老化的因子,從而使人延緩衰老,更加年輕。
6、藍莓保持身體靈活
1999年,一個營養(yǎng)研究中心進行了一次實驗,他們給老鼠喂了相當一段時間的藍莓提取液,這段時間相當于人類的十年。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食用藍莓的老鼠們在老年以后比普通老鼠具有更好的平衡感、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這也證實了藍莓中的化合物有助于減輕炎癥、緩和氧化損傷,從而提高年老后的記憶力和肢體靈活性。
7、豆腐護肝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峨S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和異黃酮。豆腐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美和智力發(fā)育。老人常吃豆腐對于血管硬化、骨質(zhì)疏松等癥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073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