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舌苔的性質(zhì)有哪些
1、苔的有無:正常舌有一層薄白苔,由胃氣而生。在疾病過程中,舌苔從有到無,是胃氣陰不足、正氣漸衰的表現(xiàn);但舌苔剝落之后,復(fù)生有薄白苔,則是邪退正生,胃氣漸復(fù)的表現(xiàn)。
2、苔的厚?。和高^舌苔能隱隱見到舌質(zhì)的為薄苔,不能見到舌質(zhì)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測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淺輕重。薄苔主外感表證,亦主內(nèi)傷氣郁。厚苔主痰飲、濕邪、積滯。舌苔由薄變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進;舌苔由厚變薄,為病邪自里達表,正勝病退。
3、舌苔的潤燥可了解津液的變化:若舌面潤澤,干濕適中為正常舌象,雖有病而津液未傷;若捫之濕而滑利,則稱滑苔,多主寒主濕,或陽虛水飲內(nèi)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捫之無津液,則為燥苔,多由熱盛傷津、陰液虧耗,或氣不化津所致。
4、舌苔的腐膩和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變化。舌苔布滿全舌稱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后、左、右某一局部,稱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斷病變的所在。全苔為邪氣散漫,多為濕痰阻滯中焦之征;舌苔偏見于舌的一側(cè),為邪在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膽;苔中根厚膩,多為痰飲或胃腸積滯等。
5、舌苔的剝落和消長:舌苔薄厚、多少的變化,也是正邪進退的反映。舌苔由少變多、由薄復(fù)厚,一般說明邪氣加重,主病進;舌苔由厚變薄、由多變少,說明正氣漸復(fù),主病退。若舌苔驟增驟退,多為病情暴變的征象。
6、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斷疾病的輕重和預(yù)后。舌苔真假的判斷以有根無根為標(biāo)準(zhǔn)。凡舌苔緊貼舌面,不易刮去,似從舌體上長出來的,即真苔又稱有根苔。若苔不著實,如浮涂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稱為無根苔。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深重,疾病后期有根苔比無根苔為佳。若舌面上浮一層厚苔,望似無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層新苔,屬疾病趨愈的征象。在辨別假苔時需注意三個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滿布,飲食后苔即退去,雖屬假苔,并非無根;若退后苔少或無苔,則是里虛;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輕淺;若揩之即去,病更輕淺;第三,厚苔一片而無根,其下不能續(xù)生新苔,是原有胃氣,其后胃氣虛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過服寒涼藥損傷陽氣,或過服熱藥損傷陰液所致。
二、舌苔的顏色有哪些
1、白苔:一般表示為表證、寒證。舌苔薄白而潤為正常人的舌苔,同時,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體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過于潤滑,多見于表寒證。苔薄白而干燥,為表熱證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濕濁化熱傷津。舌苔布滿白苔,摸之不干燥,稱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稱為“糙裂苔”,多見于溫?zé)岵 I嗟Π锥瑵?,代表寒證或寒濕證。舌苔白滑而粘膩,見于體內(nèi)有痰濕或濕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為胃腑蘊熱。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質(zhì)干枯者,稱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滿口生衣,出現(xiàn)霉苔或生糜爛點,為胃氣衰敗,臟氣將絕之危候。
2、黃苔:黃苔主里熱證。舌苔薄黃而干燥,則里熱盛,津液受損。苔黃干燥生刺,舌有裂紋,為里熱極盛,津液大傷,臟腑大熱。舌苔黃厚而膩,多為痰熱、食積或濕熱內(nèi)蘊。舌苔黃滑而潤,為陽虛表現(xiàn)。
3、灰苔:主里證。苔灰薄而潤滑,多為寒濕內(nèi)阻,或痰飲內(nèi)停。苔灰而干燥,為熱病或陰虛火旺。
4、黑苔:黑苔大多由黃苔或灰苔轉(zhuǎn)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極其嚴(yán)重。苔黑而干燥,為熱盛津虧。舌尖苔黑而干燥,為心火盛。苔黑而潤滑,為陽虛陰寒極盛。
三、如何從舌苔上辨別疾病
1、黑苔病情辨別法
黑苔的出現(xiàn)往往表示病情較重,或者是抗生素過度使用,也可能是口腔衛(wèi)生不良引起??梢杂命S連10克煎汁涂在黑苔上,一日多次,如黑苔變短變軟,顏色變淡或消失,則說明這種黑苔是口腔衛(wèi)生不良所造成。否則應(yīng)找出病因。
2、舌苔菱形剝落辨病法
在舌面中央出現(xiàn)一塊菱形剝落區(qū),很可能有糖尿病存在。此刻如同時存在多食善饑、口渴、消瘦等癥狀則更應(yīng)引起重視。
3、草莓舌辨病法
患者出現(xiàn)舌面乳頭增大、紅腫,樣子像紅色的草莓即稱作草莓舌。此刻如伴見高熱及皮膚生出猩紅色密集細(xì)小疹點等癥,很可能患上了猩紅熱病——得了這病,吃飯就是受罪。
4、花剝舌苔辨病法
花剝舌苔又稱地圖舌苔,它表現(xiàn)為部分舌苔剝脫露出紅色舌質(zhì)。小兒出現(xiàn)該苔往往是體質(zhì)不佳的表現(xiàn),這類兒童常常有過敏體質(zhì),容易患哮喘、奶癬等過敏疾病。小兒偏食、不愛吃新鮮蔬菜者,或者營養(yǎng)不良、貧癬腸有寄生蟲及經(jīng)常感冒者也易見到剝苔。成年人見到該苔則是陰虛血虧的表現(xiàn);舌前端見花剝?yōu)樾年幉蛔悖簧喔恳娀▌優(yōu)楦文I陰虛。
5、舌底靜脈辨病法
上卷舌尖可見兩根靜脈行于舌底,正常人僅隱隱顯于舌下。如果其直徑超過2.7毫米,其長度超過舌尖與舌系帶終點連線的五分之三即為病態(tài),有時還可同時見到舌邊青紫斑或眾多小血管叢。它反映全身血液或某器官血液有瘀阻現(xiàn)象。在血液檢驗上??纱嬖谘驂悍e、血粘度等指標(biāo)異常。
四、如何調(diào)養(yǎng)舌象
舌苔厚、有口氣一個人如果常年舌苔很厚,而且有口氣,一般說明胃有點小問題。如果目前沒有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可先從飲食起居調(diào)養(yǎng)入手。保持生活規(guī)律,情志舒暢愉快,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肥膩、油炸食物,最好不喝酒、不吸煙。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調(diào)養(yǎng),異常舌苔和口氣有望自愈。
舌苔發(fā)黑、黏膩如果僅見這種異常舌苔而舌邊尖呈正常的淡紅色,且無其他明顯不適,有時屬于“染色”現(xiàn)象。患者可能食用了某些著色食物,或服用了某些藥物。比如服“麗珠得樂”,即可出現(xiàn)黑苔,而且大便亦發(fā)黑;服用抗生素,有時亦可出現(xiàn)黑苔。以上情況不屬病態(tài),不必緊張。但平時胃病較重的患者觀察到黑苔就要警惕,如果舌邊尖呈深紅色,甚至發(fā)青發(fā)紫,說明病情加重,應(yīng)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舌苔花剝有的人舌面上的舌苔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一塊塊“地圖樣”改變,有的地方有薄苔,有的地方光滑無苔,這叫“地圖舌”。此類舌象者如無任何不適感覺,多屬生理性改變,不需治療。如果長期有胃病或其他慢性病,以前從未見這樣的舌象,出現(xiàn)“地圖舌”則多屬陰虛表現(xiàn),在治療原發(fā)病的同時,可喝西洋參茶(每天9克,沸水沖泡,頻飲)促進自愈。
舌頭有裂紋還有的人舌面上出現(xiàn)許多“裂紋”,多數(shù)無舌苔,稱“裂紋舌”,如無不適感,亦屬生理性的,不需治療,如在重病后出現(xiàn)裂紋舌,舌紅無苔,且有不適感,亦屬陰虛,需配合藥物治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52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老太太非要花18萬買治病床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