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李朝軍教授課題組在心臟病的分子病理學研究上取得了新突破。他們發(fā)現(xiàn)牛耳基焦磷酸合成酶(ggpps),一種蛋白質(zhì)異戊二烯化的關鍵酶,在心肌肥厚小鼠模型中明顯下調(diào)。
高靈敏度lc-ms/ms分析揭露了心肌細胞中法尼基焦磷酸(fpp)和牛耳基焦磷酸(ggpp)之間的平衡被打破是小鼠心肌肥厚的重要誘因。心臟組織特異性敲除ggpps,會誘發(fā)小鼠心肌肥厚,并使其在出生2個月后死于心臟衰竭。ggpps的缺失能夠影響g蛋白的異戊二烯化,從而導致心肌細胞的過度生長。
具體解釋為ggpps的缺失導致了ggpp的前體fpp在心肌細胞中的大量積累,而高濃度的fpp會法尼基化rheb,使其被大量招募于細胞膜上并持續(xù)處于活化的狀態(tài),活化的rheb則會持續(xù)激活mtor通路,促使心肌細胞過度生長,最終導致心臟衰竭。然而,針對蛋白質(zhì)法尼基化的抑制則會有效地削弱ggpps缺失對心肌細胞帶來的破壞,再次證明了蛋白質(zhì)異戊二烯化的失衡是小鼠心肌肥厚的重要誘因。
該項工作由南京大學,南京鼓樓醫(yī)院,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北京動物所,江蘇省人民醫(yī)院和島津生物醫(yī)學研究實驗室共同完成,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的徐娜博士為該文第一作者,成果剛剛被在線發(fā)表于病理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pathology》,該項工作充分揭露了蛋白質(zhì)異戊二烯化的平衡在維持心肌細胞正常生長中的重要角色,并為將來心肌肥厚和心臟衰竭的臨床治療提供了一個新的潛在生物靶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71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早上空腹喝蜂蜜水是好還是壞呢
下一篇: 春天了早上出去鍛煉應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