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產兒出院后什么時候可以洗澡
早產兒只要是出院了就可以洗澡的,但是在早產兒病情比較危重的時候,就只能在床上擦一下,無論是早產兒還是足月兒的皮膚的新陳代謝都很快,容易出汗,不去做好衛(wèi)生的話會出現(xiàn)皮膚感染,嚴重的時候會導致皮膚的屏障功能變差,一旦感染以后還會導致全身的感染,所以新生兒一定要洗澡。
在醫(yī)院期間我們會每天給寶寶洗完澡做一下?lián)嵊|,促進孩子跟正常嬰兒神經的發(fā)育,改進胃腸功能,使他的安全感、情感都有提升。早產兒的撫觸是跟新生兒是一樣的,這個很重要,所以出院的時候也會交代媽媽回家以后要做這樣的撫觸,一天一到兩次。
在出院以后,爸媽要注重維持孩子的體溫及室內的溫度適合,不能過冷或過熱,在夏日,室內溫度維持在26-28℃,在冬天則室內溫度維持在24℃左右為好。如許的溫度不但有利于早產寶寶“追逐”生長,同時也能削減其沾染的機會。然而不少家長由于膽怯孩子傷風,不大敢給孩子沐浴。以是,常常可以發(fā)現(xiàn)不注意干凈的早產兒,脖子、大腿等皮膚皺褶的處所涌現(xiàn)糜爛的征象。
二、早產兒什么時候可以出院有標準
早產兒什么時候可以出院,不是單單看時間決定的,要看以下幾點是否達標:
1、體重有沒有達到2000克以上。
2、能食入每天規(guī)定必須的奶量,而且體重增加。
3、在室溫下嬰兒本身能維持其體溫在正常范圍,即腋溫要在36℃左右,而且比較穩(wěn)定。
4、呼吸平穩(wěn),哭聲已較響亮,無呼吸暫停。
5、一般情況良好,無其它疾病。
早產兒不能出院的標準
能維持正常體溫,所以早產兒需要在暖箱內進行孵育。
呼吸費力或出現(xiàn)呼吸暫停。不成熟的肺影響了早產兒呼吸,往往需要人工呼吸機及一些特殊藥物,以幫助其成熟。
早產兒的肝功能不成熟,所以皮膚黃疸出現(xiàn)早,而且程度較重。不及時采取光療等措施控制黃疸的進程,會出現(xiàn)大腦的不可逆的損傷——醫(yī)學上稱為膽紅素腦病。
三、早產兒出院后該如何護理
1、耐心喂養(yǎng):早產兒吸吮力氣不足,喂養(yǎng)時更應該耐心,一般出院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鐘。出院后回到家護理的寶寶,在頭兩三天內,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維持在醫(y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直到適應家里的環(huán)境后再逐漸加量。
2、采取餐多量少及間斷式(每吸食一分鐘,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順順呼吸約十秒鐘,然后再繼續(xù)喂食)的喂食方式,可減少吐奶發(fā)生及呼吸上的壓迫。可喂食早產兒奶粉,以促進消化及增加營養(yǎng)吸收。
3、早產兒對溫度變換比較敏感,所以要注意體溫的保持及溫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4、定期回醫(y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及接受預防注射等。保持與新生兒醫(yī)生密切的聯(lián)系以便隨時能諮詢。熟練幼兒急救術,如吐奶、抽搐、膚色發(fā)紺時的處理、以備不時之需。
四、早產兒體重增長標準是什么
1、早產兒,在出生的時候,體重大多數都是在2500g以下的;也有一些早產兒的體重會超過2500g,但是這些嬰兒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跟足月兒比起來還是差很多。所以對于早產兒,不論體重多少,都是需要給予特殊的護理。對于心肺不成熟無法進行呼吸的早產兒,除了考慮體重增長之外,更重要的進行相應的呼吸輔助治療,這樣的早產兒一般都需要專業(yè)的護理。
2、早產兒的體重增長標準是在第一個月內每天長30g。我們知道嬰兒出生之后,都會有一個生理體重下降的時期,因此一般都會建議對早產兒進行早喂養(yǎng),盡量縮短這個生理體重下降時間,縮短不了這個時間也要減少體重下降的幅度。早產兒的營養(yǎng)和喂養(yǎng)是比較關鍵的。在出生后6-12小時,一般就會喂糖水,24小時就會喂乳。特殊情況的早產兒,還需要按照其情況,適當推遲喂養(yǎng)的時間,在必要的時候進行靜脈補液。早產兒的喂養(yǎng)上來說,早產兒比足月兒更需要母乳。母乳更利于早產兒吸收和消化。
3、早產兒護理對其體重增長起到一定影響。一般來講出生在2000g以上的早產兒,長到2700g,出生體重2000g以下的早產兒長到2500g,如果沒有出現(xiàn)很大異常的外,應該是可以出院。寶寶出院后,家長們在早產兒護理上要多費心,寶寶的抵抗力還比較弱,應盡量杜絕可能的感染。
早產兒護理常規(guī)
早產兒護理常規(guī),在我們懷孕的期間,導致早產的原因很多,懷孕周期過短就會導致孩子出現(xiàn)各種疾病,影響健康,在孕期孕婦就要注意預防出現(xiàn)早產,以下分享早產兒護理常規(guī)。
早產兒護理常規(guī)1【 護理評估 】
1、評估患兒的外表特征判斷胎兒胎齡。
2、了解患兒基礎體溫、體重、大小便、飲食喂養(yǎng)情況。
【 護理措施 】
1、根據胎齡或體重安排新生兒室或暖箱。
2、保暖。
(1)室溫保持在24-26℃,相對濕度保持在55%-65%,晨間護理是室溫提高到27-28℃。
(2)凡體重小于2500克者應放置在暖箱內,根據體重及病情調節(jié)暖箱溫度,濕度,使早產兒體溫保持在36-37℃之間,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
(3)熱水袋也可在保暖中使用,但注意用熱安全,防止燙傷。
3、喂養(yǎng):出生6-8小時即開始喂葡糖糖水,盡可能在出生后12小時開始喂奶,人奶最好,低脂牛奶次之,量一般從4毫升開始,每次增加2毫升,2-3小時喂奶一次。缺乏吸吮能力的早產兒,可用滴管或鼻飼喂養(yǎng)。
4、缺氧護理:根據醫(yī)囑給予簡短吸氧,觀察缺氧癥狀體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通知醫(yī)生。
5、預防感染:加強早產兒室和用具的消毒、隔離,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工作人員定時間查體及做鼻咽部分泌物細菌培養(yǎng),必要時調離早產兒室。
6、一般觀察及護理:
(1)每4小時測體溫一次,每日測體重一次。
(2)保持側臥位,減少不必要搬動。
(3)觀察記錄早產兒飲食量,大小便,精神狀態(tài),有無嘔吐等,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
【 健康指導 】
1、指導家長運用“發(fā)展性照顧”模式,促進患兒身心發(fā)展。
2、喂養(yǎng)、保暖、防感染等日常生活護理
3、發(fā)生異常及時就診。
早產兒護理常規(guī)2 早產兒護理方法三大注意
初生的早產兒入室后應先安靜4小時,頭側向一邊,使口內粘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時輕換體位1次。每4小時測體溫1次,每日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不應超過1℃。
如已穩(wěn)定在36~37℃間3次以上,可改為每日上午時及下午時各測1次。若體溫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時測1次。
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難或青紫、情況欠佳者為限,勿以氧吸入當作常規(guī)。一般給氧數小時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時便可停止。如體重奪1000g以下的早產兒,可持續(xù)1晝夜。
持續(xù)給氧最好不超過3天。禁忌放氧過事、濃度過高,時間過長,以免損傷嬰兒的眼及肺。哺喂時容易發(fā)紺的嬰兒,可于哺喂前后給予數分鐘氧吸入。
早產兒在臍帶脫落、創(chuàng)口愈合后才予沐浴。在不沐浴時,上半身在暖箱內進行擦澡護理,包裹上半身后再抱出清洗臀部。體重在1000~1500g以下者,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滑石粉輕擦皺褶處,以保護皮膚。
護理中著重做好下列三點:
1.保暖早產兒由于體溫調節(jié)困難,因此護理中對溫、濕度的要求就顯得很重要。
早產鍺衣著以輕柔軟暖、簡便易穿為宜,尿布也要柔軟容易吸水為佳,所有衣著宜用帶系結,忌用別針和鈕扣。睡暖箱者,除測體重外,護理工作盡量在暖內進行,操作時應邊門內進入,非萬不得已才打開箱蓋,以免箱內溫度波動過大。
凡體重增達2,000g左右或以上,一般情況良好,室溫維持在24℃時,在不加熱的暖箱內保持正常體溫,和每3小時用奶瓶喂奶一次吮吸良好,體重繼續(xù)上升者,可出暖箱。
2.由于早產兒生長發(fā)育較快,正確的喂養(yǎng)比足月兒更重要。生后開始喂養(yǎng)時間:一般早產兒可于生后2~4小時開始喂糖水,試喂1~2次無嘔吐者,6~8小時后再改喂奶液。
曾發(fā)生過青紫、呼吸困難、體重過低或用手術產出者,可用靜脈滴注10%葡萄糖液60ml/kg/d,或應用全靜脈和部份高營養(yǎng)液,情況好轉后才改口服。
喂奶間隔時間:可根據不同體重安排,1000g以下每小時喂1次,1001~1500g者1.5小時1次,1,501~2,000g者2小時1次,2001~2500g者每3小時1次。夜間均可適當延長。如遇到攝入量不足,一般情況欠佳,吮吸力差,胃納欠佳易吐的嬰兒,白天晚間均以少量多次為宜。
喂奶方法:按早產兒具體情況而定。
1)直接哺喂母奶:出生體重較大已有吮吸能力的可試用此法。
2)奶瓶喂養(yǎng):也只能用于體重較大的并已有吮吸力的早產兒。用小號奶瓶,奶液不易轉冷。橡皮奶頭要軟,開孔2~3個,大小以倒置時奶液適能滴出為度。流奶過快,來不及吞咽,易致窒息;流奶過慢,吮吸費力,易使疲倦而拒食。
3)胃管喂養(yǎng):適用于吮吸吞咽能力不全,體重較低的早產兒。插時不宜過急,先用鑷子將胃管插入1~50px后,再插入1~50px。一般通過上鼻甲后即無多大阻力,插好后檢查咽喉是否見該管直線往下;再將體外端管口置入溫開水中查看有無氣泡,該氣泡是否與呼吸有關;
若無關,再試注2ml溫開水入管內。用上述三步即可檢查鼻胃管是否插入胃中。胃管體外段末端引至暖箱外面套接于20或30ml注射器外管,掛于奶架上,即可灌奶。胃管內空氣向上排除后,奶液便可自動漸漸流入。每次流奶完畢,再倒2~3ml溫開水,沖洗管腔。
早產兒護理常規(guī)3早產兒是指孕周低于37周的嬰兒,一般低于37周就可以稱作為早產兒,如果再低的話有可能會更加的明顯。主要根據體重的情況進行劃分,分為極低體重兒,低體重兒以及超低體重兒等等。
早產越明顯,體重越低,有可能功能越差,而且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其他的合并癥狀。例如呼吸困難或者心臟發(fā)育不完善的癥狀,口唇發(fā)青,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等,早產兒有可能吃奶也會比較差,過早的早產兒有可能連吃奶都不太會,所以需要進行合理的人工喂養(yǎng)。
主要是注意保暖不要受涼,加強喂養(yǎng)增加體重,同時需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呼吸情況,口唇發(fā)青的情況以及一些其他的癥狀,還需要定期去醫(yī)院體檢,查一下發(fā)育的情況。
早產兒護理常規(guī):
1.由于孩子吸吮力氣不足,應耐心喂養(yǎng);初期,一次喂奶多是需要30~40分鐘。
2.剛出院回到家的寶寶,頭兩三天內,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維持在醫(yī)院時的.原量不必增加,到適應家里的環(huán)境后再逐漸加量,因為環(huán)境的變遷對幼兒的影響是蠻大的,尤其是胃腸的功能。
3.餐多量少及間斷式(每吸食一分鐘,將奶瓶抽出口腔,讓寶寶順順呼吸約十秒鐘,然后再繼續(xù)喂食)的喂食方式,可減少吐奶發(fā)生及呼吸上的壓迫。
4.可喂食早產兒奶粉,以促進消化及增加營養(yǎng)吸收。
5.早產兒對溫度及變遷亦是很敏感的,所以要注意體溫的保持及溫度的衡定性以免致病。
6.定期回醫(yī)院追蹤檢查及治療:如視聽力、黃疸、心肺、胃腸消化、及接受預防注射等。
7.保持與新生兒醫(yī)生密切的聯(lián)系以便隨時能諮詢。
8.熟練幼兒急救術,如吐奶、抽搐、膚色發(fā)紺時的處理、以備不時之需。
早產兒出院的標準是什么
早產兒出院的標準是什么,女性懷孕的時候都是很高興的,但我們也要了解分娩方面的知識,而早產兒的出現(xiàn)也是很多媽媽需要了解的,下面就為大家分享早產兒出院的標準是什么。
早產兒出院的標準是什么1一、出生后達到相當于宮內胎齡34周以上,或者體重達2kg以上。
二、能自行的吸吮乳汁,吸吮與吞咽、呼吸相協(xié)調,體重穩(wěn)定增長,每天20g-30g。
三、在22度-24度之間的室溫下,能維持正常體溫。
四、不需要吸氧,生命體征穩(wěn)定,無呼吸暫停發(fā)生,各系統(tǒng)無威脅生命的病理情況出現(xiàn)。
主要是以上這四方面的原則,具體還要根據早產兒本身具體的情況綜合分析。如果目前還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盡可能不要急于出院,等孩子各方面穩(wěn)定以后再出院,相對更為合適。
早產兒出院后居家環(huán)境應如何安排
早產兒出院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還很長,作為家長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因為大部分早產兒出院時還沒足月(沒到預產期),身體各系統(tǒng)和器官未完全發(fā)育成熟,生活能力還比較弱,容易發(fā)生問題,所以不能像對待足月兒那樣來對待他們。一方面,家長要有信心能夠養(yǎng)育好你的寶寶;另一方面,要遵照醫(yī)生的指導,給寶寶特別的關注,使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早產兒回家后,由于體弱、免疫力低,居室空氣要新鮮,注意通風,但不要有穿堂風。室溫適宜(冬季24攝氏度~25攝氏度,夏季27攝氏度~28攝氏度),濕度50%~60%。盡量減少外人來訪,家人如有感冒癥狀要避免接觸寶寶,媽媽感冒時,喂奶要戴口罩。
接觸寶寶前和換尿布后一定要洗手。注意奶瓶清潔和消毒,媽媽哺乳時先將乳房清潔再喂奶。
早產兒的皮膚很嬌嫩,要勤換尿布或尿不濕,大小便后用清水沖洗,少用濕紙巾,保持臀部皮膚干燥,預防尿布疹。經常給寶寶洗澡,不需每天使用沐浴液或洗發(fā)水。在寶寶臍帶未脫落之前,每天用碘伏消毒臍帶殘端2次,保持其干燥。
寶寶的衣物選擇全棉制品,經常清洗更換,被褥經常曬曬,注意衛(wèi)生。寶寶的衣被厚薄要適宜,不要捂得太熱,以手腳暖和而頭頸部沒有汗為準。在家里不要用包被將寶寶包裹得太緊,要方便寶寶四肢活動。
早產兒出院的標準是什么2 36周早產兒出院標準
36周早產兒的出院標準在臨床當中并不是固定的,這需要根據每個寶寶的生命指標來定??偟膩碚f只要只要寶寶的生命指標已經完全穩(wěn)定,那么隨時都可以出院。
一般來說需要早產兒能自己吮奶并保證每日吸入量;體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且身體的總體重已經達到2300克以上;在室內溫度21—24攝氏度的情況下能保持正常體溫;身體并沒有其他的并發(fā)癥;不需要吸氧。那么即可出院。
36周早產兒一般多重
如果單純的從雙頂徑大小來計算胎兒體重,正常的標準是:孕36-40周胎兒在4.4~7.2斤左右的范圍都是正常的。早產兒體重可能會偏輕一點,而且需要放到保溫箱內進行觀察。
早產兒要注意保暖,對體重小于2000g者,箱溫調至32攝氏度~33攝氏度;1500~2000g者,箱溫調至32攝氏度~34攝氏度;1500g者,箱溫調至 32攝氏度~36攝氏度。必須合理喂養(yǎng),以母乳喂養(yǎng)和早產兒配方奶為宜。奶量由少到多,根據每個早產兒的耐受力而定。
早產兒具體護理對策
保暖:為早產兒保暖是治療喂養(yǎng)不耐受的有效途徑。由于早產兒體溫調節(jié)困難,因此對溫度、濕度的'要求非常高。暖箱保暖可防止小兒因熱水袋保暖而引起燙傷。
喂養(yǎng):盡早開始喂養(yǎng):>1000g,病情穩(wěn)定,生后12小時內喂養(yǎng),一般在3天內,2-3周達到全腸道喂養(yǎng):150-160ml/㎏/d。<34周或體重<2000g,胃管喂養(yǎng)。﹥34周或體重﹥2000g,奶瓶喂養(yǎng)。
避免使用無菌水、糖水喂養(yǎng)。由于考慮到早產兒消化吸收能力差,并且很多并發(fā)肺透明膜病、新生兒肺炎等易增加誤吸嗆奶風險,很多醫(yī)生傾向延遲開奶,而用靜脈營養(yǎng)取代。如果開奶時間超過48小時,將增加不耐受發(fā)生率。
早產兒母乳或早產兒配方乳經口喂養(yǎng)、微量間斷胃管喂養(yǎng)、滴服喂養(yǎng)>34w無喂養(yǎng)禁忌癥、病情穩(wěn)定、R<60次/分、吸吮、吞咽功能較好者,可用滴管或奶瓶經口喂養(yǎng)。奶瓶喂養(yǎng)應選擇合適的奶嘴防嗆奶,以奶瓶倒置不流奶為宜,使奶液充滿奶頭,避免吸入過多的空氣,喂奶后置右側臥位,以促進胃排空,減少嘔吐時吸入的機會。喂奶后幾分鐘內要加強巡視,防止意外發(fā)生。
胸部撫觸:以排除肺內渾氣,達到暢順呼吸的目的。推舉胸廓,有利于刺激、鍛煉早產兒胸大肌、膈肌等呼吸肌的運動,以增強呼吸,維持正常的血氧飽和度。
腹部按摩:可促進腸道激素分泌,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排便次數和排便量均有所提高,進而改善胃腸喂養(yǎng)耐受性。
早產兒消化系統(tǒng)不健全,喂養(yǎng)后早產兒經常出現(xiàn)嘔吐、腹脹等不耐受問題,嚴重阻礙了早產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因此,喂養(yǎng)時間及方式喂養(yǎng)的選擇至關重要。護理人員應該不斷提高護理質量,積極處理喂養(yǎng)不耐受的問題。
早產兒出院的標準是什么3 30周早產兒出院標準是什么
1、體重持續(xù)增加,體重平均每日增加20~30克,體重達2000~2200克,已有足夠的觀察時間。
2、室溫下(攝氏24~25°C),在一般小床上以衣物包裹,可維持正常體溫。
3、足夠的吸吮能力,不分母乳喂食或配方奶粉喂食,而且喂食中不會引起心肺功能異常變化。
4、生理上已達成熟,以及心肺功能穩(wěn)定,并己有足夠的觀察時間。
30周早產兒怎么護理
1、注意保暖
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0—25℃,被窩的溫度應保持在30—32℃,房間要經常開窗通空氣。換尿布時動作要快,不要涼著孩子。體重低于2、5千克時,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嬰兒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皺褶處。若體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達100毫升時,可與健康新生兒一樣洗澡。
2、精心喂養(yǎng)
早產兒體重增長快,營養(yǎng)供給要及時,最好是母乳喂養(yǎng)。住院時,媽媽擠出奶來由護士喂,回家后就可以直接喂奶了。吃奶量可根據孩子的體重來確定,一般說來,每千克體重每天需要150—180毫升,2。5千克重的嬰兒每天喂350—450毫升就可以了。喂奶的次數每天7—9次或按需哺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21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