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約10%的人存在程度不一的閱讀障礙。歐洲科學家5日在美國《科學》雜志上報告稱,他們找到了導致閱讀障礙的根源,即大腦某些區(qū)域之間的連接出現(xiàn)了“故障”。
所謂閱讀障礙,與智力無關,而是指一些人無法準確而流暢地閱讀。科學家們對閱讀障礙的根本原因爭論了幾十年。有一種理論提出,這可能是因為大腦存在語音表達缺陷;另外一種理論則認為,閱讀障礙者大腦語音表達并無問題,只是語音表達信息難以被大腦中的語言加工區(qū)域所獲取。
為此,比利時勒芬大學巴特?博埃及其同事對22個正常成年人及23個閱讀困難的成年人大腦進行了掃描。他們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當這些人對特定言語作出反應時的大腦神經(jīng)活動模式。結果發(fā)現(xiàn),閱讀障礙者的語音表達完好無損。
研究人員接著分析了兩組參與者大腦中語音處理相關的13個區(qū)域與語音表達的連接。結果發(fā)現(xiàn),閱讀障礙者腦中某些區(qū)域的連接明顯出現(xiàn)了“故障”,這種連接的“故障”越大,實驗對象在閱讀、拼寫及其他測試上的表現(xiàn)也越差。研究人員說,這證實對語音表達的獲取缺陷才是閱讀障礙的關鍵。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fā)現(xiàn)將有助于大腦連接性干預措施的改進,從而幫助閱讀障礙者更為流暢地享受閱讀。
不過,一些科學家對此項研究成果表示質(zhì)疑。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jīng)學家邁克爾?梅策尼希對《科學》雜志說,數(shù)十年“廣泛而有說服力的”證據(jù)表明,有閱讀障礙的人語音表達準確程度確實低于常人,“你不能對這種文獻視而不見”。
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跟孩子說1句負面的話,需要10句正向的話,才能抵消它的影響,學校是7句抵消1句,難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里面,覺得自己是個loser,因為大人不斷灌輸這個觀點。
作者丨洪蘭?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洪蘭教授
前段時間,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洪蘭教授在上海教育學會主辦的金蘋果教育論壇上做了精彩的演講,我們摘取其中部分精華與您分享。洪教授多年致力于幼兒腦科學領域的研究,翻譯著作達50余本。本文演講也是深入淺出,雖然長,但值得慢慢品讀。
慢有慢好,千萬別催
中國有一句話叫大器晚成,現(xiàn)在你會我不會,等到我會了,做得與你一樣好,甚至比你更好。 愛迪生、愛因斯坦、王陽明都是大器晚成的人 ——我們的人生是一個馬拉松,孩子要走到終點。如果現(xiàn)在把他們逼得很緊,從樓上跳下來,什么也沒有了。
《中庸》里有一句話: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蛏?qū)W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意思是,人家一次就會,你要十次,人家十次,你要一百次,好了,比別人慢,沒關系,學會以后就是一樣的。
看個實驗證據(jù)——把同一屋的老鼠分成兩組,同一窩,基因相同,生出來以后,給它大腦注射放射性的水,使它長了新的神經(jīng)細胞就會發(fā)亮,然后隨機分成兩組,一種就是選容易的迷宮,走到迷宮就有東西吃,另外一種選很困難的迷宮,沒有走到就餓肚子。
三個月后,老鼠都學會了走迷宮,它大腦也發(fā)育完成了,切開大腦來看新的神經(jīng)細胞留下來有多少。結果就像英文的“easy come easy go”,來得容易就去得快——容易的迷宮里的老鼠,神經(jīng)細胞留下來的比較少,右邊那個千辛萬苦才學會的,脂肪比較多,活得比較長。
所以蘇東坡講的這句話是很對的。他被貶到黃州的時候,覺得黃州的豬肉很好吃,但是當?shù)厝硕疾粫?,他就做東坡肉,壓力鍋也可以燒,但不好吃,蘇東坡就要告訴你,文火慢慢燉八個小時,出來就是待它自熟,莫催,火候足時它自美。
孩子的開竅也一樣,要有耐心 ,不要說:“我這么聰明怎么生出這個笨蛋?”有時候問家長,小時候有沒有學習比較慢?有沒有常常被老師留下來罰寫?想想,好像有吧。
家長也喜歡說:“一樣給你吃、給你穿,人家考100分,你考50分,人家考第一名,你考最后一名。” 成長是慢慢來的,待到自熟莫催它,這個大腦末梢端加重的事情很辛苦,也沒有什么用。
運動后做作業(yè)效果最好
學習的時候,神經(jīng)回路是會改變的。 比如下圖,最左邊是剛剛出生嬰兒的腦,中間是三個月,最右邊是兩歲。
兩歲的孩子有很多后天的經(jīng)驗,神經(jīng)連得很密,因為九個月到兩歲,是孩子神經(jīng)大量生長的時候。九個月,孩子會爬了以后,他就開始探索了,那就是主動的探索,那是造成他神經(jīng)的連接。
這個時候,他會把家里的所有東西都翻開,凡是你不讓他碰的東西,他都翻掉,你要讓他去探索,讓他去摸,但絕對不要把糖放在桌上然后又不準他吃,這叫“路人余罪”,就不可以了。
但是因為這樣,就產(chǎn)生很多錯誤的觀念——給孩子學這學那,我看到有一個媽媽,孩子只要一醒來,那個腳一踢,孩子床上的那個晶片就馬上觸發(fā)家里有八個喇叭,全部放英文錄音帶,這樣是不可以的。
那么, 什么方式讓神經(jīng)元更密?運動、閱讀和游戲。
運動的時候,大腦會產(chǎn)生多巴胺、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比如說多動兒,醫(yī)生開的藥就是讓他大腦的多巴胺減少。憂郁癥的人,醫(yī)生給他開“百憂解”,就是減少他大腦的血清張素。而正腎上腺素,就是使人的注意力更強。其實, 這些藥物帶來的東西,從運動上就得到了。
以前都是學校取消運動課,都借去上數(shù)學、上英文,現(xiàn)在不可以了,因為 運動跟學習有直接的關系。多巴胺是一個正向的神經(jīng)傳導物質(zhì)。血清張素是一個原始且非常重要的精神傳導物質(zhì)。
各位應該有經(jīng)驗,肚子餓,脾氣煩燥,肚子餓,睡不著,肚子餓,記憶力不好,碳水化合物會透過全腦屏障,然后變成血清張素的前身。
所以 孩子做功課,盡量把他先喂飽,肚子餓的時候,做功課效果不好,考試之前真的要吃東西。 正腎上腺素,如果你了解孩子的大腦是怎么回事,你就 讓他運動完了,叫他做功課,其實效果最好。
同時運動的時候,大腦會產(chǎn)生BDNF,它是大腦的營養(yǎng)素。它是實驗室里面,一個培養(yǎng)皿里面放個神經(jīng)元,撒一點BDNF上去,長出了很多新的神經(jīng)連接,就好像我們的花,撒點肥料,就長了很多花苞一樣。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啟動基因,制造更多的BDNF血清素或者蛋白質(zhì)。而且運動使大腦加速轉(zhuǎn)換,有運動的海馬體,會比沒有運動的大15%,切開稱重,重了9%,表示它神經(jīng)細胞比較多。
老鼠不是三個月就成熟了嗎?到兩歲的時候,等于人的90歲的,但是有運動的兩歲的老鼠,它的大腦就跟6個月一樣年輕,現(xiàn)在沒有什么方法治阿茲海默癥,我們就盡力跟 老人家 講去運動, 運動會產(chǎn)生很多好的事情。
游戲和玩伴,能顯著提升情商
游戲不是學習的敵人,它是學習的伙伴,游戲的時候,大腦會產(chǎn)生BDNF出來。
我自己做過一個實驗,發(fā)現(xiàn)有刺激跟沒有刺激差別很大。一個老鼠單獨關在黑房里面,它的對應組織樓下面,有十只老鼠,里面有很多很多玩具,三個月以后看這些老鼠也長大了,發(fā)現(xiàn)沒有玩伴的老鼠,大腦神經(jīng)里的連接很稀少,有同伴的老鼠卻很多。
▲左上為2只老鼠的籠子A,右上為1只老鼠的籠子B,下方為10只老鼠的籠子C
所以孩子怎么可能一個人在房間里長大?我們的社會化是跟同齡人完成的,我們有朋友的?;\子B跟籠子C是有差別的,B跟A也有差別,但是A跟C是沒有差別的,也就是說孩子只要有朋友,就不需要這么多東西。
最好的玩具是同年齡的玩伴。 會講話的機器人,會轉(zhuǎn)彎的汽車,它也只會做這件事,按下去:“Hello!How are you?”再按下去:“Today is ?Monday”。但是人不一樣,兩個孩子沒有任何玩具,坐在那邊玩對方的手都是可以的。
籠子A的老鼠,大腦中分化地一塌糊涂,因為不停地接受到刺激,孩子只要有玩伴都沒有問題,不需要送他去學一大堆。如果你真的是錢太多,那就沒關系,如果錢不多的話,不需要節(jié)衣縮食去送他去學,因為這是完全不需要的。
在美國就有home study,你在家里自學是可以的,但學校要求你每個禮拜有兩個小時到學校去或者社區(qū)去,跟別人一起玩,因為 跟別人一起玩對孩子的大腦發(fā)育是重要的。
會玩的孩子EQ高,讓孩子在團體游戲里面,學會跟人家相處,完成他的社會化,越會玩的孩子,神經(jīng)連得越密,越有創(chuàng)造力。 研究發(fā)現(xiàn)游戲與體適能、心肺適能與學業(yè)成績有高相關。會玩的孩子,他們的學業(yè)成績比較高,人際關系比較好,他將來會比較有成就。不然就是書呆子。所以我們現(xiàn)在講 在游戲中學習,在集體中成長。
沒有廣泛的閱讀,認知是非常單薄的
在2000年,世界閱讀協(xié)會在新加坡開年會,李光耀做演講,他說自己是閱讀障礙者。我們很驚訝。他看到,在二十一世紀,新加坡沒有自然資源,最大的資源,是國民的腦力。所以,新加坡的國民,必須有快速吸取訊息的能力,還要有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
后來,新加坡開始推閱讀。我們好幾次去新加坡,一個是推閱讀,第二個是推演講比賽,因為這兩個是你在21世紀必須要有的,因為閱讀是吸取訊息最快的方式,眼睛看字一分鐘668字,嘴巴講話,我講得很快,也就250字。所以,看是說的三倍速, 孩子,必須要有閱讀的能力,才能跟人家競爭。
同時, 閱讀改變大腦,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 中國以前這么窮,最主要是當年是99.999%的人都是文盲。所以孩子要廣泛地閱讀,因為大腦是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
我們有一年博士班考試題目,試從演化來解釋,為什么我們跟黑猩猩只有1.5%基因不同?我們在這邊有這么好的享受,他們還在那邊找東西吃。
因為我們有文字的傳承、閱讀的能力,是所有動物里面,唯一能夠享受到祖先智慧的動物,你們家狗狗再怎么聰明,不可能說,“兒子,媽走了以后,我在前門樹底下給你埋了兩塊骨頭,你可以把它挖出來吃?!笨墒俏覀兊淖嫦染涂梢越o留下遺囑,神龕底下,掘地三尺有黃金。
我們?yōu)槭裁纯梢赃M步這么快?因為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不要做他做過的實驗,我們不會重蹈他的覆轍,看得比他高,比他遠。
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 背景知識決定你所看到的東西。很多人說閱讀就讀課本好了,錯,要有廣泛的閱讀,因為背景知識決定你所看到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實驗,相信你做完成這個實驗會了解,會不會今天推閱讀推得這么辛苦,舉一個陣列:12、13、14:
眼睛看中間,我來變一下:
我沒動它,我只出現(xiàn)了A、C,13看起來就變成B,對于中間的刺激,你會因為上下是阿拉伯數(shù)字,就讀為13,或者左右是英文字母就讀為B。
同樣的訊息,因為你的背景知識不同,所以解讀不同。如果不知道中間的訊息是什么,找東西要知道找什么才看得到,如果不知道你也找不到。
現(xiàn)在做一個實驗,給你看一張圖,不要想,馬上告訴我那張圖是什么?
你沒有看到臉,憑什么說她是蒙娜麗莎?把這張圖放到非洲,他們不知道蒙娜麗莎,看了好久,他們說兩坨牛糞,真的看不出來人臉,這張圖90%的訊息洗掉了,但對一個看過的人來說就足夠了,沒有看過就看不出來,所以背景知識很重要。
再比如,為什么大偵探福爾摩斯什么都看到,華生什么都沒看到?其實,不是作者對華生有偏見,而是福爾摩斯跟華生的背景知識不一樣。
舉一個例子,倫敦的郊外有一個空屋,里面有一個尸體,這個尸體沒有任何的外傷,這個人倒下去死掉了,墻上有血,是噴出來的血,有人蘸了血,寫了“復仇”兩個字,警察來了不知道該怎么辦的時候,把福爾摩斯找來,福爾摩斯跟華生在現(xiàn)場走了一圈之后,跟警察說,兇手6尺高,臉很紅,左手的,指甲很長,方頭鞋子,大約四十多歲。
講到年齡的時候,警察下巴都掉下來了,心想:你又不是目擊者,怎么知道人家多少歲?可是福爾摩斯很有名望,不敢多問,只好按他講的去抓,抓到以后真的跟他講的一模一樣,華生都不知道怎么抓到,只好等,等福爾摩斯破了案,心情好,晚上在古樓抽煙的時候,就問他,“你怎么知道的?”
福爾摩斯就說,我們?nèi)耸痔饋韺懽郑茏匀坏貙懽?,跟你的眼睛一樣高。所以,字離地六尺,兇手就六尺,尸體沒有寫,墻上有寫。什么人很興奮,會噴血?血壓高的就會。還有,左手寫字跟右手寫字的地方不一樣,你看,這就是左手寫的字,用放大鏡看到有指甲刻劃的痕跡,這個人有這個習慣,指甲比較長。
華生又說,“你怎么知道這個人四十多歲?”
福爾摩斯說,下過雨,地攤有鞋子的痕跡,尸體是圓頭的鞋子,方頭的鞋子就是兇手,人走路和年齡有關,老人步伐蹣跚,小孩子的步伐小,壯年人的步伐是大的,這個方頭鞋印四步就把房間跨過了,肯定是壯年人。為什么說是四十歲呢?因為高血壓是一個慢性病,一定是二十歲不好好照顧身體,才會是高血壓。
所以 閱讀課外書要大量,要增加閱讀能力,只會認知是沒有用的。
談起孩子的長處,不要過分謙虛
我們在醫(yī)院里面,最怕父母帶孩子來說:“醫(yī)生,我的孩子又笨又懶又丑?!钡纫幌拢@是親生孩子嗎?他說是。如果是親生,丑就是你給他的,你怎么可以嫌他丑?
你會看到, 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父母很正向,孩子碰到任何事情,都可以反彈起來。父母親如果整天說沒有希望了,那孩子就要跳樓了。很多事情,在于父母。
教育孩子先想好目的是什么——是讓他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你看,2000年諾貝爾經(jīng)濟獎得主叫James Heckman,他做了一個很大的實驗,他把1970年4月出生的17000名嬰兒,追蹤到38歲,他要看最后影響這個孩子快樂生活的滿意度、事業(yè)的成功,是什么因素,最后發(fā)現(xiàn)是“conscientiousness”,包括自我控制、品德、毅力。
4歲有自我控制的孩子,到四年級的時候,自我控制、品德、毅力都比較好,在學業(yè)和社交上都比較成功。到24歲,人際關系好,在事業(yè)上比較成功。 不管是什么樣的社會,忠誠、正直、公平、正義,是基本核心價值觀,都不會變。所謂有德有才,是商品,有德無才,次品,無德有才,毒品,無德無才,廢品。
大家都知道, 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是最有毅力的人 ,學生最常來講的就是老師我不想念了,為什么?整天做不成功,就跟他講,再做一次可能就成功了。
研究發(fā)現(xiàn),父母跟孩子說1句負面的話,需要10句正向的話,才能抵消它的影響,學校是7句抵消1句,難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里面,覺得自己是個loser,因為大人不斷灌輸這個觀點。 中國人很謙虛,但你可以謙虛自己,但不能謙虛你的孩子,因為他是從你的眼睛,老師的眼睛,同學的眼睛,來看自己是誰。
有一次我們學校辦科學營,辦完以后父母接孩子回去,我就說,“李媽媽,你的孩子真乖,人家做完都跑掉了,你的女兒幫我洗燒杯,很乖,幫我收拾?!眿寢屍鋵嵵灰v,“謝謝老師,我很高興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會幫忙了”就好。
但這個媽媽怎么講?她說,“老師,你不知道,她在家里不是這個樣子?!卑训紫瞥鰜恚@里面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父母身上。
當你想到,孩子是上天給你的福賜,很多人要孩子沒有要到,而你今天有這個孩子,你會很珍惜他,完全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
在大自然里面,在演化上,一定要子代超越親代,演化才是成功。所以不要跟孩子講,聽我的就沒錯,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一定要給孩子超越我們的空間。
0-6歲,要把孩子的習慣教好,6-12歲,把價值觀全給他,12歲以后,進到初中了,不要用化名上他的社交賬號、偷看他的日記,因為那時候他受同學的影響,遠遠大于家長。
到了高中,他的智慧開了,重要事情就要跟他商量。大學了、要結婚了,像放風箏一樣,這個線還給他,他去過他的生活,你不能再跟著后面。 我們要了解人生的目的,是我的基因傳下去,是孩子成為社會的棟梁,所以我要怎么做,才能使他變成一個流動的人。
只要想到這點,人生非常長,不在乎他現(xiàn)在知道多少東西,你要的是他最后蓋棺論定的時候,人家是怎么評價他的。
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就會被告知:閱讀是有益的。
父母、老師、教授,甚至網(wǎng)上各種KOL都吹捧書籍對于我們會有許多好處,問題是,似乎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你,閱讀對你的大腦有什么影響?
當你認真讀完一本書時候,你有沒有想到我們的大腦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閱讀不僅具有教育性,而且還具有 娛樂 性和放松性。多年來,醫(yī)生、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已經(jīng)證實,閱讀是一種減壓活動,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壓。
同時,閱讀已被證明可以改善人們的記憶力,增加腦力,甚至增強移情能力。閱讀甚至與更長的壽命有關。
那么閱讀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
像許多其他人類現(xiàn)象一樣,這一切都始于大腦。感覺可能不是這樣,但是當我們查看頁面上的文字時,我們的大腦正在同時運行多個“進程”,從詞語分析和聽覺檢測到發(fā)聲和可視化,再到我們所了解和喜愛的閱讀體驗。
不說你不知道,以下五種影響,就是閱讀對大腦發(fā)生的作用。
我們經(jīng)常聽到有些人說,某本書改變了他們的生活,這種情況并不少見,但是你知道閱讀小說實際上可以改變大腦嗎?
美國埃默里大學神經(jīng)政策中心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 閱讀敘述性的內(nèi)容會導致大腦發(fā)生變化,不僅在參與活動時,而且在靜息狀態(tài)連接中也是如此。
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根據(jù)這項研究,當我們閱讀時,大腦左側(cè)顳葉皮層(與語言接收相關的區(qū)域)之間的聯(lián)系會增強。
增強了又如何呢?
這樣,大腦的這一部分就會誘使你想象和體驗你并不身處其中的情況。 閱讀 一部引人入勝的小說,可能會導致幾乎所有讀者的腎上腺素激增。你可能已經(jīng)完全沉浸在一個處于戰(zhàn)爭中并且處于戰(zhàn)斗高潮的角色中。
那時,你可能會感到心跳加速,肌肉收縮。而你只是躺在床上,悠閑地看書。但是你大腦的這部分對你的整個身體產(chǎn)生了影響。
所以,想象一下當時的神經(jīng)沖動有多強!更重要的是,閱讀后這種活躍的活動會持續(xù)幾天。
閱讀,可以讓讀者在形象和生物學上,都站在角色的立場上,從而起到一個對個性或者對自身行為產(chǎn)生顯著的影響。
根據(jù)埃默里大學的同一項研究,閱讀不僅增強了顳葉皮層的連通性,而且還增加了大腦中央溝或負責初級感覺運動活動的區(qū)域的活動。
當我們閱讀時,大腦這個區(qū)域的神經(jīng)元會被激活,從而產(chǎn)生一種感覺,不僅是閱讀書的動作,而且是體驗它所描述的感覺。
例如,如果你正在閱讀《哈利·波特》中他逃離攝魂怪的一段話,與跑步的身體行為相關的神經(jīng)元實際上被激活了。
一種被稱為扎根認知的現(xiàn)象,閱讀不僅形象地讓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它實際上是通過大腦的生物學來做到這一點的。
現(xiàn)在很容易理解閱讀如何使一個人更有洞察力和智力。閱讀對大腦的影響比看電影的影響要強好幾倍。這是因為當你閱讀它時,你的大腦會獨自將每一個小細節(jié)形象化。
所以,閱讀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而是為了增強大腦的力量。人類天生就擁有這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器官,我們有責任充分利用它!
想改善大腦內(nèi)的交流嗎?
翻開一本書,因為根據(jù)卡內(nèi)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的說法,閱讀練習——至少在兒童中,根據(jù)這項研究—— 可以以積極的方式改變腦組織 。
2009 年,科學家蒂莫西·凱勒 (Timothy Keller) 以及馬塞爾·賈斯特 (Marcel Just) 發(fā)現(xiàn)證據(jù)表明,幼兒的強烈閱讀改進指令,實際上會導致大腦自我重新連接。這樣做時,大腦會產(chǎn)生更多的白質(zhì),從而改善大腦內(nèi)的交流。
結果表明,兒童的閱讀障礙可能表明大腦回路中存在特定問題,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閱讀加以治療和改善。
換言之,通過閱讀就可以修復大腦回路閉塞的問題。
如果你思考的時候,總覺得自己腦子堵住,很難想什么,閱讀就可以幫助你解決這個問題。當然,前提是,你要帶著思考去閱讀,而不是走馬觀花地看。
作為一項具有神經(jīng)生物學挑戰(zhàn)性的活動,出于多種原因,閱讀是對大腦最好的鍛煉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記憶力的能力。
問題是,吸收書面信息究竟如何增加大腦的記憶能力?
閱讀涉及多種大腦功能,包括視覺和聽覺過程、音素意識、流暢性、理解力等。這是我們大多數(shù)人如今面臨的另一個問題。
當你閱讀時,你的大腦一次執(zhí)行多項操作。它可以形象化人物、他們的樣子,甚至他們所穿衣服的顏色和圖案。它還可以想象他們的聲音和他們談話的語氣。
當你讀完一本書之后,你大腦的想象力會得到增強和擴展。大腦的這種多任務處理可以增強記憶力。就像你跑得越多,你的心臟肌肉工作得越多。
反過來,你會獲得更多的耐力,你的大腦肌肉也以同樣的方式執(zhí)行。你讀得越多,你的記憶力就越大。
這種通過閱讀而增加的心理活動,有助于保持你的記憶力,就像舉重保持肌肉健美一樣。閱讀和處理所寫的內(nèi)容,從詞語到句子再到故事本身,可以促進大腦活動。
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大腦鍛煉的另一個副作用是,閱讀不僅可以提高記憶力,還可以增加注意力。
許多精神科醫(yī)生建議他們的主要 ADHD (注意缺陷與多動障礙)患者,將閱讀視為一種藥物。
然而,閱讀可以緩解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好書都是按順序繪制的。這些故事交織在一起,因此它會吸引你通讀,而不是匆匆瀏覽主要細節(jié)。這有助于大腦適應注意力。盡管我們的大腦可能很復雜,但根據(jù)你操縱它的方式進行訓練也很簡單。
互聯(lián)網(wǎng)提高了用戶的短期記憶能力和多任務處理能力,但它實際上可以分散我們的注意力,與閱讀不同。
當我們閱讀小說時,由于我們是線性閱讀,而不是零星地從一個標簽跳到另一個標簽,慢慢地思考我們面前的信息。
這種花時間處理敘述、思考故事的復雜層次以及它們?nèi)绾谓M合在一起的練習,實際上增加了更長注意力的能力,尤其是在兒童中。
所以,盡量給自己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吧!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整個人不僅會變得越來越聰明,而且自身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28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