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經持續(xù)2年之久,全球各地依然新增感染病例。
與此同時,全球似乎也開始調整防疫策略,盡可能降低病毒給生活帶來的影響。
而據(jù)媒體報道,5月3日下午,北京市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疫情防控最新情況,會上強調:在疫情分析中,發(fā)現(xiàn)有1例感染者因三次上公廁而引發(fā)3例續(xù)發(fā)病例,進而引發(fā)將近40例的感染者。
因公廁引發(fā)的病毒傳播,并不是第一次出現(xiàn)
事實上,公共衛(wèi)生間引發(fā)的病毒傳播,并不是奧密克戎的特有能力,早在奧密克戎之前,全國多地也曾出現(xiàn)公廁內部引發(fā)的病毒傳播事件。
要知道,遍布大街小巷的公共衛(wèi)生間,是城市最為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之一,同時也是公共衛(wèi)生好壞的評價標準之一。
對于一座城市而言,位置合理、功能完善的設施、清潔衛(wèi)生的公廁環(huán)境等,都是一個便民的象征。
但同時,由于公測的密閉空間,再加上又屬于“公共”屬性,較大的人流,也會讓病毒傳播造成了便利的渠道。
新冠病毒,是如何通過氣溶膠方式傳播?
病毒不僅會通過飛沫、直接接觸、排泄物等傳播,同時還會形成氣溶膠的形式彌漫在公廁中,這也會造成一定形式上的病毒傳播。
飛沫、直接接觸、排泄物等傳播,我們或許能明白,但對于“氣溶膠”,似乎就有些迷惑。
所謂的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介質中的固態(tài)或液態(tài)顆粒所組成的氣態(tài)分散系統(tǒng)。
當患者的糞便中可能攜帶病毒,在上完廁所后,沖廁所的時候,水流就會形成肉眼看不見的氣溶膠,病毒就可能飛濺到空氣中。
而廁所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由于本身空氣不流通,氣溶膠就可能會長時間懸浮在廁所的空氣之中。
若遇到奧密克戎,這種病毒不僅傳播速度快、潛伏期長、病毒載量高,而且癥狀不典型、治療時間長等特點,給與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不少的難度。
既然公廁會傳播病毒,咱們總不能不去上廁所嗎?
顯然,人有三急,若為了疫情而憋著不去上廁所,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去公廁,就需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比如全程佩戴口罩,在沖廁所的時候要將馬桶蓋蓋上再沖洗,減少氣溶膠的產生。
另外,減少接觸可能受到污染的廁所環(huán)境表面,如廁后還需要及時洗手,流動的清水至少要清洗30秒,在此之前,不要用手去接觸口鼻。
對于公共廁所,定期還需做好消毒工作
除了個人防控意識提高之外,相關單位也需要做好衛(wèi)生間的清理以及經常性消毒,保持衛(wèi)生間的良好痛風,沖水、避免堵塞等現(xiàn)象發(fā)生。
同時還需配備相關的洗手設施以及消毒液,對于人流密集較大的場所,就得需要做好限流,或者指引到其他洗手間進行如廁。
對于室內消毒,這些誤區(qū)最好要避免:
第一,不稀釋消毒劑
很多人在使用消毒劑時,會直接對著地面噴灑,或者是直接用來擦拭門把手等。
如果消毒劑的濃度過高,不但達不到好的消毒效果,還會對人體產生比較大的毒副作用。
在使用消毒劑時,必須嚴格按照說明用水稀釋之后再使用。當起作用30分鐘之后,應該用清水徹底清洗干凈。
第二,直接噴灑酒精
不少人在室內使用酒精消毒時,會直接將酒精噴灑在室內各個角落。
如果采取這種消毒方式:發(fā)生火災或爆炸的風險會特別高,過濃的酒精會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的中毒反應。
應該將其稀釋之后,用拖布或者是抹布擦拭地面以及家具,在30分鐘之后,用干凈的抹布或拖布擦洗干凈。
總而言之,新冠變異毒株具有傳播速度快、潛伏期長、癥狀不典型等一系列特點,這些特點會導致人體感染率上升。
除了這些,咱們日常還應該注意調整好自己的飲食、作息、心態(tài)、運動等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達到抵抗病毒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43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