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霉素的作用
1、藥效學
抗菌譜近似青霉素,對革蘭陽氏性菌如金葡菌(包括耐青霉素菌株)、肺炎球菌、鏈球菌、炭疽桿菌、豬丹毒絲菌、李斯特氏菌、腐敗棱菌、氣腫疽梭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敏感的革蘭氏陰性菌有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球菌、布魯氏菌、巴斯德氏菌等,不敏感者大多為腸道桿菌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此外。對彎桿菌、某些螺旋體、支原體、立克次體和衣原體等也有良好作用。
細菌對紅霉素已出現(xiàn)不斷增長的耐藥性,使用療程較長還可出現(xiàn)誘導性耐藥。細菌常因23s核糖體RNA上的腺嘌呤殘基轉錄后甲基化而對紅霉素耐藥。此外,阻止藥物穿透細菌細胞膜也可發(fā)生耐藥。
2、藥動學
紅霉素內服能吸收,但可被胃酸破壞。豬按每1kg體重50mg量喂服紅霉素腸溶片,1h達血藥峰濃度,有73%的豬在血中較長時間地維持大于1μg/mL的濃度。給豬靜脈注射乳糖酸紅霉素(8mg/kg)后5min血濃度為7.62μg/mL,1h后降至1μg/mL,6h僅存0.06μg/mL。同量給黃牛一次靜脈注射,0.08h血清濃度為14.09μg/mL,1h降至2.88μg/mL,6h尚存0.50μg/mL。
產蛋雞肌內注射25mg/kg后0.5h達血藥峰濃度(1.3μg/mL),口服100mg/kg后1h達血藥峰濃度(0.59μg/mL),在飲水中投喂(0.5~1g/L)血中濃度甚低(0.08~0.76μg/mL)。
紅霉素能廣泛分布到各種組織和體液中,其表觀分布容積為豬3.3L/kg,黃牛為1.62L/kg。在肝和膽汁中含量最高,而在腦脊液中最低。
紅霉素在肝內有相當量被滅活,主要經膽汁排泄,部分在腸道中重吸收,少量以原形經尿排泄。其消除半衰期為豬1.21h,黃牛1.97h。
二、紅霉素妙用有哪些
紅霉素是一種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類藥物,具有非常好的抗菌消炎效果,在臨床醫(yī)學當中對于各種厭氧菌都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在臨床醫(yī)學使用當中紅霉素主要由口服和外用兩種,軟膏之類的適用于化膿性皮膚病燒傷潰瘍等等,紅霉素片則用于皮膚感染等病癥,起殺菌消炎的效果非常顯著。
雖然紅霉素軟膏應用廣泛,但它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如頭癬、甲癬、股癬和手足癬等卻不起作用。紅霉素軟膏偶爾也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如局部燒灼感、干燥、發(fā)癢、紅斑,偶見蕁麻疹樣反應。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不良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時向醫(yī)師咨詢。
紅霉素軟膏為抗生素類藥,抗菌譜較廣,通常用于化膿性皮膚感染及對青霉素耐藥的葡萄球菌感染。是白色或淡黃色或黃色軟膏。在醫(yī)療救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外科手術,傷口的痊愈,皮膚的潰爛方面,運用顯著,效果明顯。本品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對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菌、部分革蘭陰性菌及一些非典型性致病菌如衣原體、支原體均有抗菌活性。
紅霉素軟膏對于治療和預防皮膚感染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它可以用于皮膚粘膜交界部位,對于皮膚的刺激性比較小,并且可以用于嬰兒皮膚感染等癥狀。但是如果在治療過程當中涂抹幾天都不見效,應該及時到醫(yī)院檢查采取有證有針對性的治療,避免病情的加重。
三、紅霉素對痘痘治療有用嗎
紅霉素軟膏有一定的祛痘作用。痘又叫暗瘡或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發(fā)炎所引發(fā)的一種皮膚病。長青春痘時使用紅霉素軟膏,每天涂兩次,堅持3天就可以看到明顯效果。 紅霉素眼膏應用范圍廣,一般沒有嚴重的不良反應,普通人群都可以使用。
青春痘預防及皮膚保健知識:
飲食: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蒜等;少喝可樂、茶,咖啡及含酒精的飲料;少吃海鮮類食物;適量多食用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等’多喝白開水。
清潔:使用35度左右溫水和弱酸性洗面奶洗臉,每日2-3次,不可用強堿性香皂洗臉
生活習慣: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保持大便通暢及早排除體內毒素。
環(huán)境:避開風沙,粉塵及化合物多的環(huán)境。太冷、太熱、太潮的場所,對痘有不利影響。
禁忌:不要用手擠捏扣痘,會引發(fā)細菌感染或留下疤。
精油去疤:可以促進皮膚深層細胞分裂,從而達到祛疤的效果加速傷口愈合,促進皮膚細胞再生。
四、紅霉素禁忌有哪些
紅霉素,臨床主要應用于鏈球菌引起的扁桃體炎、猩紅熱、白喉及帶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鏈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適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對于軍團菌肺炎和支原體肺炎,本品可作為首選藥應用。抗菌譜與青霉素近似,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綠色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糞鏈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白喉桿菌、痤瘡丙酸桿菌、李斯特菌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本藥或其他大環(huán)內酯類藥過敏者禁用。慢性肝病及肝功能損害者、妊娠期婦女禁用。
(1)紅霉素為抑菌性藥物,給藥應按一定時間間隔進行,以保持體內藥物濃度,利于作用發(fā)揮。
(2)紅霉素片應整片吞服,若服用藥粉,則受胃酸破壞而發(fā)生降效。幼兒可服用對酸穩(wěn)定的酯化紅霉素。
(3)靜脈滴注易引起靜脈炎,滴注速度宜緩慢。
(4)紅霉素在酸性輸液中破壞降效,一般不應與低pH的葡萄糖輸液配伍。在5%~10%葡萄糖輸液500ml中,添加維生素C注射液或5%碳酸氫鈉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5以上,再加紅霉素乳糖酸鹽,則有助穩(wěn)定。
胃腸道反應多見,有腹瀉、惡心、嘔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納減退等,其發(fā)生率與劑量大小有關。
2.肝毒性少見,患者可有乏力、惡心、嘔吐、腹痛、發(fā)熱及肝功能異常,偶見黃疸等。
3.大劑量(≥4g/日)應用時,尤其肝、腎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聽力減退,主要與血藥濃度過高(>12mg/L)有關,停藥后大多可恢復。
4.過敏反應表現(xiàn)為藥物熱、皮疹、嗜酸粒細胞增多等,發(fā)生率約0.5%~1%。
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陰道念珠菌感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44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