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脫敏治療的臨床
注射脫敏治療
過敏原注射脫敏治療是指用過敏原提取物進行皮內注射。脫敏注射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以增加對過敏原的耐受性。脫敏治療一般至少需要2~3 年,長期的注射會帶來一定痛苦。
納米脫敏治療
現代醫(yī)學認為過敏性鼻炎和支氣管哮喘是上呼吸道黏膜對吸入粉塵、蟲卵、屋塵及冷空氣等過敏原產生的I型變態(tài)反應。
納米脫敏治療,納米脫敏貼片改變給藥途徑,通過皮膚滲透進入體內。外用貼片在包載的多種過敏原干粉中,并加入Tio2(二氧化鈦)納米微晶并配以遠紅外墊圈。Tio2(二氧化鈦)納米微晶在光和遠紅外線的催化下,能有效分解過敏原干粉中的有機物,產生游離小分子抗原;同時,Tio2(二氧化鈦)納米微晶在光催化下又能分解發(fā)皮膚角質層蛋白,使上皮組織間隙增大,有利于促進小分子抗原連續(xù)不斷并最大程度滲透皮膚進入人體。機體在這些抗原的長期連續(xù)刺激下逐漸產生免疫耐受,對再接觸過敏原不產生反應,達到機體完全脫敏的目的。
植物免疫脫敏療法
植物免疫脫敏療法是指通過高科技萃取的多種純植物提取物,復合成脫敏所需的OPC復合脫敏因子,這一脫敏因子能夠憑借其納米級超細顆粒,迅速滲透到人體細胞,清除致敏元兇--自由基,將沉睡的人體免疫細胞迅速激活,并及時恢復人體細胞自身修復功能和屏蔽功能,與此同時,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植物活性成分"滲透到血液血管中,將血管中的自由基吞噬分解,逐步修復破裂的毛細血管壁,增加毛細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使得血管壁回復正常的交聯,不容易受外界刺激而破裂滲血,從根本上治愈皮膚過敏,由于是深入細胞脫敏,該療法對人體整個免疫力的提升,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治療頑固性過敏最有效的措施是尋找出過敏誘發(fā)因子(過敏原),但要在2萬種不同的誘發(fā)因子中準確地找到致病因子猶如大海里撈針。最新權威實驗證實:過敏人群體內自由基數量比非過敏人群高許多!自由基對人體免疫系統(tǒng)侵害是過敏體質形成的基礎,還會直接氧化人體的肥大細胞和嗜堿細胞,導致細胞膜破裂釋放出組織胺,產生過敏反應。
1998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在其關于免疫脫敏治療的指導性文件中明確指出,"免疫脫敏治療是唯一可以改變過敏性疾病自然進程的對因治療。但療效的保證,取決于是否采用高品質的標準化脫敏制劑"。國際過敏研究權威組織也提出,"使用高品質的標準化脫敏制劑,同時應該使用最佳的過敏癥治療方案,包括清除過敏原、患者免疫修復、過敏并發(fā)炎癥適當的對癥藥物治療、標準化脫敏制劑免疫治療"。
全新專家推出的皮膚過敏四重療法,對內修復免疫系統(tǒng),改變過敏體質;對外治療皮膚敏感,增加皮膚防御力,全面修復過敏受損皮膚,恢復正常代謝,排出體內致敏因子,排除過敏誘因,完美融合中西醫(yī)治療理念,全部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提取的天然生物制劑取代傳統(tǒng)的中藥和西藥,是西醫(yī)的草本化,中醫(yī)的現代化,廣譜治療各種過敏,從而達到根本、徹底、快速、安全治療過敏,擺脫過敏體質,恢復正常免疫調節(jié),增強身體抵抗能力。
二、脫敏治療的歷史發(fā)展
1911年Noon & Freeman開始試用SAV(當時稱為脫敏療法)來治療花粉癥,至今已有90余年的歷史,此后逐漸改進治療方法,并用于治療其它變應原引起的各種過敏性疾病。70年代后期John's Hopkins大學著名變態(tài)反應學家P.S.Norman曾倡議不再使用脫敏或減敏等名詞,推薦用變應原免疫治療(allergen immunotherapy)的名詞。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由于該療法可能激發(fā)嚴重的過敏反應以及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哮喘有了較好的療效后,SAV一度曾受到冷落。其在治療過敏性疾病的地位重新得到WHO的肯定。
研究表明,包括哮喘病在內的過敏性疾病是由于免疫應答中Th1/Th2的比例失衡和其它一些因素綜合引起的。免疫治療可以通過調節(jié)過敏性疾病的細胞免疫應答和體液免疫應答,干擾Ⅰ型變態(tài)反應的自然發(fā)展進程,同時也可預防發(fā)生新變應原的變態(tài)反應發(fā)生以及防止由過敏性鼻炎發(fā)展到哮喘。SAV是迄今為止對過敏性疾病進行病因治療的最直接方法,主要用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花粉癥、過敏性皮膚病和蜂毒過敏癥等Ⅰ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防治。
我國上海用粉塵螨治療過敏性哮喘、異位性皮炎和過敏性鼻炎已有20余年歷史,共治療了200萬人次,成人的有效率達70%,兒童可達80%。1997年日內瓦WHO變應原免疫治療工作組會議,公布了WHO立場文件(Allergen immunotherapy :Therapeutic vaccines for allergic diseases),成為全球變態(tài)反應疾病的治療指南。由于變應原的標準化有了很大進展,會議決定把變應原浸液(allergen extract)改稱為變應原疫苗(allergen vaccine),納入藥品管理和注冊范圍。1997年柏林國際變態(tài)反應研討會明確指出了SAV的適應癥、開始治療的最好時機和療程。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也把SAV歸入治療規(guī)范之中。
由于采用高純度、高免疫原性和低變應原性的標準化變應原制劑,加上治療方法的改進以及非注射途徑的應用,使SAV的療效逐漸提高和更為安全。
瞻望21世紀的SAV,將圍繞以下四方面進行研究:①變應原基因免疫治療:通過DNA疫苗將微量變應原基因導入體內,使機體產生持久的免疫反應;②重組變應原治療: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重組變應原的抗原蛋白進行免疫治療,可為變應原疫苗的商品化提供物質保障;③突擊免疫治療、口服或舌下免疫治療的研究;④對SAV在哮喘患兒的特應癥早期運用干預性治療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三、脫敏治療的治療目的
改變過敏性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療程
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規(guī)范化治療應該聯合使用藥物治療和SAV。通過藥物治療控制哮喘患者的癥狀,而SAV能改變哮喘病演變過程和改善預后,如通過降低對變應原的敏感性,減輕氣道炎癥反應,預防哮喘不可逆性的氣道炎性損傷出現,通過抑制或消除氣道炎癥來減輕哮喘癥狀,減少哮喘患者的用藥量,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從而改善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的預后,并有可能使一些哮喘患者得到治愈。
預防過敏性哮喘、鼻炎等過敏性疾病發(fā)生
1.對于過敏性鼻炎患者早期進行SAV,可以防止疾病進一步發(fā)展到過敏性哮喘。據統(tǒng)計,過敏性鼻炎患者進行常規(guī)SAV后,只有5%出現過敏性哮喘,而不進行SAV者則有23-68%發(fā)展成為過敏性哮喘。
2.SAV可以防止哮喘患者對新的變應原出現變態(tài)反應,提高機體對各種變應原的耐受性。
以上幾點對哮喘患兒尤其重要。長年的臨床實踐已經證實,SAV對兒童哮喘的療效比成人顯著,通過適當的SAV可以大大提高哮喘患兒的長期緩解率,并可防止患過敏性鼻炎的兒童發(fā)展成過敏性哮喘。通過SAV還可使特應性素質的患兒對相應變應原的耐受性大大提高,甚至受益終身。
四、脫敏治療的治療階段
確定病因
證實為IgE介導并已明確變應原的支氣管哮喘患者,特別是一些難以避免的變應原所誘發(fā)的哮喘患者,應早期進行SAV。治療前通過仔細詢問病史、皮膚變應原試驗、支氣管激發(fā)試驗,變應原-特異性IgE和變應原-特異性T細胞的測定,以明確變應原。超過三種完全不相關的變應原或變應原難以查清,或變應原可以避免的哮喘患者,則不主張進行SAV。
病程
主張在哮喘的早期階段進行,因為此時尚未發(fā)生氣道不可逆性損傷。SAV可以改變其自然病程,減輕氣道慢性炎癥,避免氣道不可逆損傷。
晚期患者經適當藥物治療后,其FEV1值仍低于預計值的70%,提示此時已存在氣道不可逆損傷,不主張SAV。在病程晚期進行SAV療效較差,且易激發(fā)嚴重副作用。
病情
制定治療方案前應判斷哮喘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結合其他因素分析是否適合SAV,并充分考慮SAV可能帶來的好處以及風險和并發(fā)癥。以下情況應考慮SAV:
(1)通過采用避免變應原措施或應用適當藥物治療后病情仍有進展或從過敏性鼻炎發(fā)展到哮喘的患者。
(2)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和過敏性哮喘需每日用藥物控制癥狀者。
(3)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和過敏性哮喘需常年使用預防用藥者。
(4)通過吸入糖皮質激素和支氣管解痙劑仍不能控制病情的哮喘患者。
以下情況不主張使用SAV:
(1)重度哮喘。哮喘越嚴重,療效越差。
(2)合并慢性支氣管炎、阻塞性肺氣腫者。
(3)病情不穩(wěn)定者。因為SAV有可能激發(fā)病情加重。
年齡
對兒童哮喘和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的療效優(yōu)于成人哮喘和成人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癥。因為哮喘患兒病程短,未發(fā)生不可逆性的氣道損傷,加上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尚不完善,可塑性較強,因此在兒童早期進行SAV有可能達到治愈的目的。一般主張年齡>5歲,但隨著安全性的提高及使用非注射途徑后,
老年性哮喘患者療效較差。由于老年性哮喘患者大多已發(fā)生氣道不可逆性的炎性損傷或已經出現了不可逆性肺功能障礙,并且IgE介導的變態(tài)反應在老年性哮喘的發(fā)病機制中的重要性下降。加上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心臟病或高血壓等,SAV一旦發(fā)生意外反應,腎上腺素的使用受到限制。故老年性哮喘患者接受SAV的療效/安全性比例較差,不主張使用。
全身狀況
有以下身體狀況時,不宜使用SAV:
(1)孕婦。沒有證據顯示SAV有致畸作用,但合并妊娠的患者一般不主張開始SAV,但懷孕前如已進行SAV,也不必停藥。
(2)合并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惡性腫瘤的患者。如患者伴有膠原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等較為嚴重的免疫性疾病時禁忌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合并嚴重異位性皮炎者慎用。
(3)合并高血壓、冠心病等不宜使用腎上腺素治療的患者,禁忌使用。因為SAV可能引起全身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此類患者不能用腎上腺素進行急救,使危險性大大提高。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者亦不宜接受SAV。
(4)缺乏依從性患者不宜使用。成功的免疫治療要求患者與醫(yī)師配合,長期和定期接受治療,完成療程,如患者缺乏合作或有嚴重心理障礙不宜進行SAV。
綜上所述,進行SAV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和禁忌證,綜合評價療效與副作用之比,選擇合適的患者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并避免嚴重副作用的出現。有關脫敏治療的各種治療方案可以參考擴展閱讀。
在確定過敏性疾病患者的變應原后(哪種東西過敏),將該變應原制成變應原提取液并配制成各種不同濃度的制劑,經反復注射或通過其它給藥途徑與患者反復接觸,劑量由小到大,濃度由低到高,從而提高患者對該種變應原的耐受性,當再次接觸此種變應原時,不再產生過敏現象或過敏現象得以減輕。
臨床常見脫敏治療根據給藥方式不同有:注射脫敏、舌下含服脫敏、脫敏貼等。
注射脫敏:是將過敏原提取物進行皮內注射。脫敏注射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以增加對過敏原的耐受性。跟打疫苗差不多,開始時需要每周都注射,一般2~3 年時間,需要堅持~
脫敏療法的目的是增加身體對某些特定過敏原的容忍力,進而減少特定過敏原引起的癥狀。 脫敏療法的原理 脫敏療法又稱減敏療法,原理黽以毒攻毒,將個人的過敏原(如i?粉、塵螨等)萃取出并稀釋成極‘壤小的劑量,再以逐漸增加劑量的}疇式,重復將過敏原注射入體內,‘釹此讓身體產生保護性的免疫球蛋‘自。理論上,日后身體對過敏原的》敏反應便會逐漸降低,達到減少薩敏性疾病的目的。 脫敏療法的效果 脫敏療法只對特定的過敏有效,如某些昆蟲叮咬引起的過敏現象,而不適合于非季節(jié)性哮喘者、皮膚過敏、食物及藥物引起的過敏、常年性過敏性鼻炎患者。此外,對病情已控制穩(wěn)定的哮喘病兒童來說,脫敏注射療法的療效有限,所以不需要進行脫敏注射療法。 一般打脫敏針需要3?5年才會見效,需要耐心。體質差異導致每個人進行治療時的療程不同。過敏癥狀之后如果復發(fā),則需要再恢復脫敏療法。 注意事項 進行脫敏療法只能由受過專業(yè)訓練的醫(yī)生來施行,至于潛在風險則是會出現全身嚴重性過敏反應,類似盤尼西林過敏反應。進行免疫脫敏注射時,必須備有完整的急救設備,而且患者每次注射后都要密切觀察30分鐘?查看原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44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癌癥的克星也許就是這種新的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