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茵陳的功效與作用
茵陳清熱利濕;退黃。主治:黃疸、小便不利、濕瘡瘙癢、傳染性黃疸型肝炎等。藥理學研究有利膽,保護肝功能,解熱,抗炎,降血脂,降壓,擴冠等作用。
1、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圣濟總錄》茵陳湯)
2、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梔子七個,大田螺一個,連殼搗爛,以百沸白酒一大盞,沖汁飲之。(《綱目》)
3、茵陳治陽明病,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瘀熱在里,身發(fā)黃者。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nèi)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傷寒論》 張仲景茵陳蒿湯)[2]
4、茵陳治發(fā)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陳100克,附子一個作八片,干姜(炮)75克。甘草(炙)一兩。上為粗末。分作四貼,水煎服。(《玉機微義》茵陳四逆湯)
5、茵陳治感冒,黃疸,漆瘡:茵陳五錢。 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6、茵陳治疬瘍風?。ù瞬∈巧砩铣霈F(xiàn)斑塊,白色成片):茵陳蒿兩握,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先以皂莢湯洗,次以此湯洗之,冷更作,隔日一洗,不然,恐痛也。(《崔氏纂要方》)
7、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同生姜一塊搗爛,每日擦胸前和四肢。
8、眼熱紅腫:用茵陳蒿、車前子等分,煎湯,以細茶調(diào)服數(shù)次。
9、大熱黃疸:用茵陳切細煮湯服。生食亦可,亦治傷寒頭痛、風熱癢瘧,利小便。此方名茵陳羹。
10、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秫米一石、面三斤,和勻照常法釀酒,每日飲服。
11、茵陳治遍身風癢生疥瘡:茵陳不計多少,煮濃汁洗之。(《千金方》)
12、茵陳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荷葉25克。上二味搗羅為散。每服5克,冷蜜水調(diào)下,食后服。(《圣濟總錄》茵陳蒿散)
二、茵陳的栽培技術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較強。以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茵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一般土壤都可以栽培,但堿土、沙土不宜栽培。翻地前施入農(nóng)家肥,由于香薷種子很小,地一定要整平耙細。
種植方法
用種子、分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于春季3月播種,將種子與細沙混合后,按行株距25cm×20cm開穴播種。條播,按行株距25cm開條溝,將種子均勻播入。育苗移栽法:2月育苗、撒播,上覆細土一層,以不見種子為度。苗高6-8cm時,要及時拔去雜草,苗高10-12cm,移栽。分株繁殖:3-4月挖掘老株,分株移栽。
茵陳直播宜采用條播或撒播。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fā)芽率。整地下種后,再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噴施土壤表面,可保墑防水分蒸發(fā)、防曬抗旱、防土層板結,窒息和隔離病蟲源,提高出苗率。
田間管理
苗出齊后及時間苗,中耕除草,排灌施肥,并在植物表面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禾苗茁壯成長。并適時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生長期間,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結合追施人糞尿2-3次。
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菌核病。蟲害有地老虎等。
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nóng)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同時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
三、茵陳的藥材鑒別
性狀鑒別
茵陳幼苗多為蜷縮團狀,全株密被白毛、灰綠色,綿軟如絨;莖長7~10cm,基部較粗,完整的葉多具柄,與細莖相連,葉片分裂成絲狀。葉多裂成絲狀,綿軟如茸;氣微香、味微苦。品質以幼嫩、綿軟、色灰白,香氣濃者為佳。
而鈴茵陳則莖略呈方形、灰黑色、長約60cm;葉對生、羽狀分裂、花萼實似鈴、罐狀,有毛;氣微,味淡。白花茵則莖呈圓柱形、青綠色而微紫;葉卵形、全緣;有的可見穗狀聚傘花序;氣芳香、味辛涼。
藥材應用鑒別
茵陳與青蒿,二者均氣味芳香,能解濕熱,故濕熱黃疸,濕溫,暑溫之證,均可應用。但茵陳主入脾胃,為退黃主藥;青蒿主入肝,膽,功專解骨蒸勞熱,尤能泄暑溫之火,為骨蒸勞熱,瘧疾寒熱及暑溫壯熱所常用。
四、茵陳的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莖斜生,其節(jié)上具纖細的須根,多少木質。莖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帶紫色,四稜形,具倒向或微蜷曲的短柔毛,多數(shù),從根莖發(fā)出,中上部各節(jié)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節(jié)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無葉。葉具柄,柄長2-7毫米,腹面具槽,背面近圓形,被柔毛,葉片卵圓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1-4厘米,寬0.4-1.5厘米,先端鈍或稍鈍,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或微心形,全緣或有遠離的小鋸齒,上面亮綠色,常帶紫暈,具不明顯的柔毛及凹陷的腺點,下面淡綠色,明顯被柔毛及凹陷的腺點,側脈3-5對,與中脈在上面不顯著,下面多少突出;苞葉大多無柄,常帶紫色?;ㄐ虺蕚惴繝顖A錐花序,開張,多花密集,由多數(shù)長圓狀在果時多少伸長的小穗狀花序所組成;苞片長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銳尖,綠色或帶紫暈,長約5毫米,具平行脈,全緣?;ㄝ噻姞睿B齒長3毫米,外面被小硬毛或近無毛,內(nèi)面在喉部有白色柔毛環(huán),13脈,多少顯著,萼齒5,三角形,等大,長0.5毫米?;ü谧霞t、淡紅至白色,管狀鐘形,長7毫米,兩性花冠筒長5毫米,顯著超出花萼,而雌性花冠筒短于花萼,長約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內(nèi)面在喉部被疏短柔毛,冠檐明顯二唇形,上唇直立,卵圓形,長1.5毫米,先端2淺裂,下唇開張,長2毫米,3裂,中裂片較大,側裂片較小,均長圓狀卵圓形。雄蕊4,在兩性花中,后對短于上唇,前對略伸出花冠,在雌性花中,前后對近相等,內(nèi)藏,花絲絲狀,扁平,無毛,花藥卵圓形,2室,兩性花由三角狀楔形的藥隔分隔,室叉開,而雌性花中藥隔退化雄蕊的藥室近于平行。花盤平頂。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淺裂,裂片鉆形。小堅果卵圓形,長約0.6毫米,先端圓,基部驟狹,微具稜,褐色,無毛?;ㄆ?-9月,果期10-12月。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莖直立,高0.5~1m,基部木質化,表面黃棕色,具縱條紋,多分枝;幼時全體有褐色絲狀毛,成長后近無毛。葉1~3回羽頭深裂,下部裂片較寬短,常被短絹毛;中部葉裂片細長如發(fā),寬約1mm;上部葉羽頭分裂,3裂或不裂,近無毛。頭狀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復總狀;總苞片3~4層,無毛,外層卵形,內(nèi)層橢圓形,中央綠色,邊緣膜質;花黃色,管狀,外層花3~5,雌性,能育,內(nèi)層花兩性5~7,不育。瘦果長圓形,長約0.8mm,無毛?;ㄆ?~10月,果期10~12月。
商品通稱綿茵陳:多卷曲成團狀,灰白色或灰綠色,全體密被白色茸毛,綿軟如絨。莖細小,長1。5~2。5cm,直徑0。1~0。2cm,除去表面白色茸毛后可見明顯縱紋;質脆,易折斷。葉具柄;展平后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分裂,葉片長1~3cm,寬約1cm ;小裂片卵形或稍呈倒披針形、條形,先端尖銳。氣清香,味微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45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參苓白術丸_的功效與作用,你了解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