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茵陳的功效與作用茵陳清熱利濕
;退黃。主治:黃疸1
、茵陳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語言,四肢無力,好眠臥,口吐粘液:茵陳蒿、白蘚皮各50克。上二味粗搗篩。每服15克,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溫服,日三。(《圣濟總錄》茵陳湯)2
、茵陳治男子酒疸:茵陳蒿四根3
4、茵陳治發(fā)黃
5、茵陳治感冒
6
7、遍身典疸:用茵陳蒿一把
8
9
10、風疾攣急(按:指手足不能自由伸縮):用茵陳蒿一斤
11
12
、茵陳治風瘙癮胗,皮膚腫癢:茵陳蒿50克二、茵陳的栽培技術(sh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氣候
茵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
種植方法
用種子
茵陳直播宜采用條播或撒播
。播種前用新高脂膜拌種與種衣劑混用,驅(qū)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fā)芽率田間管理
苗出齊后及時間苗,中耕除草
,排灌施肥,并在植物表面噴施新高脂膜,增強肥效,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效能,保護禾苗茁壯成長。并適時噴施壯莖靈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生長期間,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結(jié)合追施人糞尿2-3次。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菌核病
。蟲害有地老虎等。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
,減少農(nóng)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同時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三
、茵陳的藥材鑒別性狀鑒別
茵陳幼苗多為蜷縮團狀,全株密被白毛
而鈴茵陳則莖略呈方形、灰黑色
、長約60cm;葉對生、羽狀分裂、花萼實似鈴、罐狀,有毛;氣微,味淡。白花茵則莖呈圓柱形藥材應用鑒別
茵陳與青蒿
四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狀
。莖直立,高0.5~1m,基部木質(zhì)化,表面黃棕色,具縱條紋,多分枝;幼時全體有褐色絲狀毛,成長后近無毛。葉1~3回羽頭深裂,下部裂片較寬短,常被短絹毛;中部葉裂片細長如發(fā),寬約1mm;上部葉羽頭分裂,3裂或不裂,近無毛。頭狀花序小而多,密集成復總狀;總苞片3~4層,無毛,外層卵形,內(nèi)層橢圓形,中央綠色,邊緣膜質(zhì);花黃色,管狀商品通稱綿茵陳:多卷曲成團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45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還特別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