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臺灣男星豬哥亮上月因大腸癌病況危急,緊急送醫(yī)開刀,從鬼門關救回來,不過現(xiàn)卻傳出他癌細胞已擴散,醫(yī)生也只為他生命開出一年保證期。
豬哥亮2011年便出現(xiàn)便血癥狀,一度被醫(yī)生判定得了痔瘡。2014年確診大腸癌二期,直到今年9月,因大腸癌病況危急,緊急送醫(yī)開刀。此前,他堅持不開刀,一次拖著病體不就醫(yī),這次送醫(yī)時醫(yī)生說已經是末期,再不做手術壽命會只剩4個月,所以他緊急開刀撿回一命,雖手術順利,不過他癌細胞已擴散,肺部出現(xiàn)腫瘤,癌細胞也移轉至肝和腹膜,主治醫(yī)生也只為他的生命開出一年保證期。
大腸癌作為消化道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缺乏特異性的表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出血、腹痛腹瀉癥狀,當出現(xiàn)了便血,有人以為是痔瘡又犯了,不會特別留意,當出現(xiàn)更嚴重的情況時,去醫(yī)院檢查才發(fā)現(xiàn)已經是大腸癌的中晚期。
大腸癌和痔瘡有三個不同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基本外科主任邱輝忠:一是大腸癌病人的大便次數(shù)增加或不規(guī)律,而痔瘡病人一般不會增加大便次數(shù);二是出血量和出血狀況不一樣,大腸癌出血,血和大便往往混在一起,出血較多,而痔瘡出血一般在大便前或大便后,出血量少;三是大腸癌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一般會腹痛,而痔瘡不會腹痛。
防治大腸癌講究“二多”
“二多”即注意多運動,多吃粗纖維食物。很多人長期飲食不規(guī)律,使得吃進去的高脂肪、高熱量食物沒辦法代謝掉,增加了患腸癌的風險。因此,在平時的飲食中,少吃鹽腌、熏烤、高脂肪、高糖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特別是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玉米、小米等。專家建議,每天至少攝入35克以上纖維素(如玉米、新鮮蔬菜等)。
50歲是個坎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腫瘤防治科吳春曉: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早期預防癌癥是最有效的,預防工作應從50歲開始。
大便隱血試驗結合腸鏡檢查是最有效的大腸癌早期篩查手段。糞便隱血試驗初篩也會出現(xiàn)少量假陽性率。建議大便隱血試驗前3天內不要食用動物血、肉、肝、富含葉綠素的食物(菠菜、青菜),避免假陽性反應;亦不可大量服用vc或其他有還原作用的物質,避免出現(xiàn)假陰性反應。
擴展閱讀:一、腸癌的并發(fā)癥腸癌晚期常侵犯周圍組織器官,如膀胱和前列腺等鄰近組織,引起尿頻、尿急和排尿困難。侵及骶前神經叢,出現(xiàn)骶尾和腰部疼痛。直腸癌還可以向遠處轉移到肝臟,引起肝腫大,腹水、黃疸,甚至惡液質等表現(xiàn)。另外在結直腸癌手術并發(fā)癥中,還有輸尿管損傷、造口壞死及腹內疝等。
直腸癌治愈后,還有多少年的壽命?為什么?如果肝臟和肺部的轉移都有機會進行根治性手術,病人仍有機會長期生存甚至治愈。對這部分患者的治療應該是積極的。首先,在準確診斷的基礎上,應進行基因突變檢測(KRAS、NRAS、BRAF)和微衛(wèi)星狀態(tài)檢測。應首先進行全身化療和靶向藥物治療,并在2-3個周期的化療后進行復查。
如果病灶縮小或穩(wěn)定,有機會進行根治性手術,建議積極進行手術切除。術后繼續(xù)進行輔助化療。直腸癌在ⅰ-ⅲ期甚至部分ⅳ期可以采用根治性手術切除,但術后復發(fā)和轉移率高,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術后6個月以上的遠處轉移是異體轉移,但一年以后的轉移,那就相當糟糕了。不管過去是什么樣的情況,怎么治療,現(xiàn)在我們還是考慮客觀評價后能不能治療,對于活多久這個問題還是比較慘淡的。
肝轉移在結直腸癌中很常見,大約有一半的病人會發(fā)生肝轉移。首先,肝腸癌確診時,其次,肝轉移發(fā)生在結直腸癌手術后幾個月。未經治療的肝轉移,生存期約為6.9個月,而通過化療,生存期可超過36個月。結直腸癌肝轉移容易并發(fā)大量腹水,需要在局麻下進行腹腔穿刺引流。如果條件允許,腹腔灌注化療是可行的。患者直腸癌做完手術一年后復發(fā),且已擴散到肺部仍有肝臟,這說明直腸癌本身進展快,腫瘤惡性程度高,指望癌癥本身病理組織分類好的 "懶癌",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是不現(xiàn)實的。
另外,從直腸癌術后進展擴散轉移快的特點,也可以看出,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來抗癌,延長生命的想法,也是不能指望的。加之肝臟和肺部都是威脅生命的人體致命器官之一,人體正常的生存,被短少一個都不行,相應的,直腸癌擴散到肺部還有肝臟,畢竟還能活多久?一是要考慮直腸癌細胞本身能否得到控制;二是正常的肝、肺功能能維持多久?
以往大腸癌末期患者,接受針劑標靶治療合并化療,一旦出現(xiàn)抗藥性,則無藥可醫(yī);如今,衛(wèi)生福利部去年10月核準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上市,可提供患者治療上的新選擇,也免除往返醫(yī)院、住家的不便。臨床研究更顯示,可延長患者余命逾1倍的時間。不過,目前沒有健保給付,一個月需自費約19萬元。臺灣腸癌病友協(xié)會理事長暨臺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表示,過去末期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第一線可先接受「血管新生抑制劑」治療,第二線使用化療,第三線用藥再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若治療失敗或出現(xiàn)抗藥性,患者平均活不過3個月,目前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已核準上市,將可作為第四線治療。王輝明指出,根據(jù)CORRECT第三期臨床研究顯示,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能夠減少23%的死亡風險和51%的疾病惡化風險,并增加近3成存活期,其整體存活期平均可達到6.4個月;不過,對于女性、右側大腸癌患者較無明顯療效,且會出現(xiàn)手足皮膚長水泡、破皮等副作用。據(jù)統(tǒng)計,國內每年約有一萬多人罹患大腸癌;臺灣腸癌病友協(xié)會秘書長、高雄醫(yī)學大學附設醫(yī)院外科部長王照元指出,5分之1的大腸癌患者在初次診斷時,已是轉移性的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僅6%。針對末期大腸癌患者的治療目標,為控制病情避免惡化、延長壽命,以及改善生活品質為主。而大腸癌口服標靶藥物上市,王照元強調,不僅為患者帶來治療新希望,也能降低患者面對注射針劑的恐懼,透過簡單、方便的口服藥物,免除常往返醫(yī)院、住家的不便,減輕家屬陪伴住院的負擔,進而提升生活品質,讓患者擁有穩(wěn)定的情緒與心情,對疾病治療有很大幫助。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松 加入【】,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 ID:@ : /cancer/article/13727/大腸癌治療新趨勢 口服標靶藥可延長壽命 關鍵字:大腸癌, 口服標靶藥, 臺灣腸癌病友協(xié)會, 榮總, 大腸直腸外科, 王輝明
您好,直腸癌轉移到肺部一般是通過血行轉移途徑轉移,這個情況是屬于轉移性肺癌,區(qū)別于原發(fā)性肺癌,治療方式主要以放化療為主,同時可以輔助以中藥今幸和湯劑中藥改善身體。直腸癌轉移到肺部已經是晚期,建議及時治療,減輕病人痛苦,延長生存期為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50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對于燒傷這件事,我有話要說